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7751800000004

第4章 吃饭是一种大是大非(3)

不但在本国,他还出使契丹献徽号。当时契丹遣使加徽号于晋祖石敬瑭,石敬瑭亦献徽号于契丹。出使契丹是个苦差使,石敬瑭对冯道说:“此次出使契丹非卿不可。”冯道面无难色。于是冯道作为册礼使出使契丹。到达契丹后,耶律德光赐给冯道牙笏等贵重礼品,并派人劝冯道留下,冯道回答:“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皆为臣,岂有分别哉!”后来契丹遣冯道归国,冯道惺惺作态,三次上表乞求留在辽国。基于与辽国皇帝良好的关系基础,后晋被契丹灭后,冯道仍被重用,被耶律德光任命为辽国太傅。

郭威灭后汉,身为后汉太师的冯道帮助郭威诱杀了赴京接替皇位的后汉宗室、徐州节度使刘■,之后冯道故技重施,率百官献《请上尊号表》,为郭威献上“圣明文武仁德皇帝”的尊号。

正是因为冯道如此反复,欧阳修才说他毫无廉耻,司马光也称他为“奸臣之尤”,就是对他持肯定态度的《旧五代史》,在盛赞“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之后,也不得不对他的“忠”提出了疑问:“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

这些批判看来都确有道理,但联系冯道所处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来分析,结论却不是如此简单。中国传统的历史其重点,一是权谋,二是道德褒贬。特别是历史学家以“褒贬”为己任,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同一的道德尺度来衡量。但按照今天的眼光,传统的道德观实在是太狭隘,很难把冯道容下来。

像欧阳修那样生在承平之世的人,又遇到一个优容士大夫的宋朝,实在是三生有幸的。他不必像生在乱世或改朝换代时的士人那样,必须在不止一个的君主或朝代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还可以从容地用传统的道德“春秋遗旨”来审判冯道一类的不忠之臣。

相比之下,冯道可谓不幸之极,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他所事四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上契丹,十帝(后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后晋高祖、出帝,后汉高祖、隐帝,后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也不过只有八年。

而且最麻烦的是时无明君,找不到如同曹操,李渊那样的投靠对象。五代的军阀与隋唐之交各路诸侯相比相去太远。除了个别皇帝还像个样,其余都有各种劣迹暴政,晋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卖领土、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的卖国贼。按照儒家的标准,这些帝王大多够得上是“乱臣贼子”或昏君暴君。四个朝代都是靠阴谋与武力夺取政权的,契丹更是趁乱入侵的。

因此冯道除非隐居山林,苟全性命于乱世,否则总得服务于这些皇帝。逃避现实自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当时的士人都是如此,难道真的要靠那些“乱臣贼子”和以杀戮为乐事的军阀刽子手治天下吗?

相反,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他就赞誉备至。冯道死时七十三岁,正好与孔子同寿,“时人皆共称叹”。宋初的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显然这是由于范质等人都有历二朝、事二主的亲身体会,理解冯道的苦衷,不像欧阳修站着说话不腰疼。

平心而论,既要谋国,也要谋身家性命,这在哪个时代都很困难,何况乱世,更加没有缓和的空间。冯道所处的是最混乱的时代,又是侍奉素质低下的粗人皇帝,发生私德与公德的矛盾,就再所难免了。

换个角度绕开冯道的人品和政治道德问题,从今天职业经理人的眼光来看,五代那段历史,就是一个企业集团大并购的时代,老板们比的是谁的枪杆子多,谁的拳头硬,今天还是称孤道寡的,明天脑袋就可能不保。

宰相和皇帝的关系,就像公司里职业CEO和董事长的关系,所以冯道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宰相。究其原因,首先,他很清廉,攻击冯道的人可以大谈他的不忠,却没有人说他贪。皇帝给他的赏赐,大多都让他做了慈善事业,家里也没有什么余财。“不贪”本来应该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在职场上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其次,冯道“事当务实”,他看得很清楚,无论谁当皇帝,基本都是一路货色,都是过把皇帝瘾再说。民间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的疾苦冯道是很清楚的,百姓对谁当皇帝并不在意,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就行。做到了宰相的位子,冯道所务的“实”就是尽量避免战争与掠夺,自己的面子并不重要。他务实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不参与派系斗争。首先自己不拉帮结派,然后也不参与别人的派系斗争,皇帝给官就当,皇帝不高兴了,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计较。

乱世饭碗并不好端,不倒翁冯道,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要吃饭就先剃头

有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到底是老百姓养皇帝,还是皇帝养老百姓?皇帝认为是他老人家代表老天爷养老百姓。这话并非统治阶级往自己脸上贴金,确实也有道理,以强有力的皇权保证社会秩序,解决各种纷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没有皇帝,整个帝国就陷入战乱,强凌弱,众暴寡,老百姓根本没法过日子。所以,皇帝认为自己“牧养”万民。按照这种逻辑,一切臣民的饭碗,都是皇帝赏赐的,都必须服从皇帝。反过来说,不服从皇帝,那就是不吃饭该死。

朱元璋把这种逻辑表达得最清楚,他针对那些隐居不仕的人下诏书,说皇恩浩荡,有些人偏偏就要自外于皇帝的教化,不肯为帝国出力,真是禽兽不如,该杀。传统还尊重隐者,宽容人们最后的一点自由。朱元璋是帝国传统后期的人物,他把这个逻辑推到底,取消了人们最后的一点儿空间。

明代人不愧为朱家的子民,很好地理解了这个原则,并且热心地告诉满清。孙之獬是明朝的进士,满腹经纶,做了22年朱明的臣子,清兵一入北京,他就投降了,成为新王朝的积极分子,第一次剃发令下来后,他就麻利地把自己的头发剃了,表示自己不愧是皇帝的典型顺民,不管这个皇帝是谁。

然而,第一次剃发令不久就被废除了,清人允许汉族大臣束发戴进贤冠,穿长袖大服,朝堂上满汉分列。孙之獬却为难了,满族大臣认为他怎么摆弄也是汉人,不准他站入自己的队伍;汉族大臣觉得他满人打扮,站在队列里也不合时宜。孙之獬羞愧难当,一怒之下回去写了个奏疏呈上,奏疏上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都应该以新朝建立而更新,唯独衣冠束发之制,仍从汉人之制,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清朝批准孙之獬的奏疏,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显示大清国威。于是清朝第二次颁布剃发令。

早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就意识到,“剃头”是祖宗传下来的成法,所以每攻占一地,都要当地人剃头作为归服的标志。女真人的衣服和发式都是简洁的,简洁到让汉族人看了,觉得应该用“削发如僧”来形容:头发剃光,只是在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一绺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胡须也只是在鼻子底下留着几根。

在清顺治二年六月,满清入关一年,颁发第一次剃发令。明朝的遗民们能够顺理成章地接受满人取代明朝政权,反正谁当皇帝老百姓也一样地纳粮完税,但在他们眼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所以剃头一事,挑战了人们的心理底线,也引起了反抗和流血,导致局势动荡。二十天以后,清朝作了让步,又下了个告示:“天下臣民照旧束缚,各从自便。”就是说,老百姓可以像过去那样穿衣打扮,政府不管了。

再一年以后,大局将定,满清再颁剃发令,就动起了真格的,不遵者杀无赦。清军在街道、路口强行为过往人剃发,地方官为表忠心,把期限缩短到一天。人们不但要剃头,还要剃成规定式样的——就是“金钱鼠尾头”(脑袋后面只剩下一个铜钱面积大小的头发,编成小辫)。对于老百姓来说,要拿到满清的饭票,必须剃头,把头上从小留长的头发差不多剃光,表示自己是大清的顺民。不是剃头,就是砍头。民族压迫和专制思想结合,在人间造成地狱。

第二次“剃发令”下达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剃发令”的颁布引发了诸多百姓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这年闰六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发令”,众多江阴乡绅跪请留发,被县太爷大骂赶出。次日,秀才许用等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众百姓将方亨抓入狱中,共推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江阴人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人,江阴人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清兵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死于清兵刀下者又有17万多人,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也有百姓以自杀的方式来保护头发。苏州有一对卖面饼的夫妇,一生与世无争。剃发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一首“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两人悬梁而死。

还有的人学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率领族人躲进深山。温州雁岩山一户姓徐的人家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自己也不下山。

但剃发令仍然不断推行。清军在街道、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着“剃发令”圣旨,谁要是不剃头,割下头颅挂在旗杆上。几次屠杀之后,人们也认识到为了辫子丢命,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于是也就在暴力面前低头了。

什么时候老百姓才可以对自己的头颅做主?政府和个人之间有个明确的界线,双方都不得越界,而这条线又该怎样来划?死了这么多人,留给今天一个大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