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显通寺原有五百罗汉,在过去是五台山十景之一。现在我们看罗汉殿里的罗汉个个眉目传神,如怨如诉,或笑或怒,无不出神入化;形体姿态,或坐或卧,或俯或仰,个个惟妙惟肖。罗汉造型优美,形态万千,面富表情,栩栩如生,简直就像真人一样。当你迈进罗汉殿,似乎看见一群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罗汉;走到罗汉群中,感觉罗汉们从四面八方向你蜂拥而来,似乎在和你打招呼,要和你谈笑,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但事实上,显通寺无量殿中最多时也只有铁罗汉四百九十九尊,五百罗汉缺一尊!缺的罗汉是谁呢?是在塑造罗汉时漏掉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显通寺中缺席的罗汉是玉花罗汉,这位罗汉却是罗汉中的懒虫。相传大明年间,显通寺的老和尚在五台山周围县城化缘时化了一堆铁,便请当地匠人在孟县铁厂铸造了五百个铁罗汉。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只有用毛驴驮运,可毛驴驮一个有些轻,驮两个又重,雇多了没钱,雇少了又运不回,可把这位化缘的老和尚愁坏了。自言自语地说:“这些罗汉要能自己走,那该多好啊!”令人奇怪的是,这五百罗汉借了他的“吉言”真的自己走起来了。
老和尚领着五百个罗汉,浩浩荡荡回到寺门口,小和尚们迎上前去,惊喜地说:“师父辛苦了!”接着把罗汉请进罗汉殿。罗汉进一个数一个,共四百九十九个,在殿内又数一遍,还是四百九十九个,怎么少一个呢?原来罗汉中有个懒虫,叫做玉花罗汉,一路走在后面,在当天傍晚,玉花罗汉晃悠悠地走到下柳院寺沟村时,自己不太想走了,于是想找个地方歇歇脚,见一妇女在井边洗衣服,他走上前去搭讪:“请问大嫂,这里距五台山显通寺还有多少路?”“六十里!”这位妇女说。“我是去五台山显通寺的罗汉,请问今天能不能上得山去?”那妇女笑道:“眼看太阳快落山了,别说你是人,就是铁铸的罗汉也上不去了。”铁罗汉一听这个“铁”字,点破了罗汉的真面目,现出了原形,立刻僵坐在井边上不愿意走了。后来老和尚没有办法,只能把井垫平,在井边建造了一座大殿,取名“佛殿”,俗称佛殿庙,把这位铁罗汉供了起来。后来的住持想把缺席的罗汉带回去,佛殿庙里的玉花罗汉觉得再和大家团聚没有面子,一个人待在大殿中倒也自由自在,死活不愿去。显通寺中的四百九十九位罗汉嫌弃玉花罗汉懒惰,也不愿住持再塑造玉花罗汉,因此,显通寺的五百罗汉少了一个。后来朱元璋听说了五百罗汉的故事,可能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寺院情结,因此大笔一挥,显通寺就一直叫到了今天。
·藏经殿内为何有兵器
五台山的藏经殿,俗称后殿,原放藏经,现辟为文物陈列室。室内文物众多,不仅有北魏孝文帝时黄金镇风印和铜铸旃檀佛、南北朝的石雕观音和胁侍玛萨、清代烧制的济公和尚瓷像等手工艺品,而且还有元初赵子昂夫妇、明沈周、丁云鹏等人的书画作品,均十分珍贵。然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藏经殿中竟还陈列着一件兵器——一截铁棒,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截铁棍是杨五郎出家之前,诛杀辽国大将韩昌使用的兵刃。当年宋太宗游五台山由杨家父子保驾护送。宋太宗到太平兴国寺拜佛,杨五郎结识了兴国寺住持睿见。杨五郎很欣赏睿见的渊博才学,睿见也觉得杨五郎有慧根。在临别时,杨五郎前来辞行,睿见送他一个包裹,并叮咛说:“这个包裹平时不要打开,当你在战场上受挫或官场遇到困难时,再打开这个包裹,它或许会帮助你摆脱困境。”
后来,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由于潘仁美有意陷害,杨家将中了辽将韩昌的埋伏,宋军大败,七郎八虎死了四个,被俘两个。杨五郎突围到一片树林里,前逃无路,后有追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五郎想起睿见送给他的那个包裹,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套袈裟。杨五郎愤恨奸臣当道,忠良惨遭迫害,便决定弃甲出家。杨五郎到太平兴国寺出家后,武将出身的他,每天不习武,就觉得浑身难受。但他已是出家人,不便使用兵刃,于是他就用上了81斤重的铁棍。身逢乱世,又处在深山老林,学习武艺,既可以驱赶野兽,又可以保卫寺庙,在老方丈的支持下,练武的人越来越多,杨五郎又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演习一些阵法,便逐渐形成了一支僧兵。庙外有块平地,就是五郎检阅僧兵的地方。
宋辽长期交战,杨家只剩下杨六郎。这一年,韩昌又带兵来犯,宋皇命六郎迎敌。六郎知道韩昌的厉害,觉得自己力量单薄,想请五哥下山助战,于是派焦赞到五台山来请五郎助阵。焦赞起初打着圣旨的架势来逼迫五郎,五郎痛恨宋皇昏庸无能、忠奸不分,只叫人传话:“贫僧脱离红尘,已是化外之人,不受皇家管束。”焦赞被迫下山,正愁无法回去交差,在路上碰见了押运粮草的八贤王,八贤王道:“自古英雄不怕压!你越拿圣旨压他,他就越不见你。出家之人,皇帝对他也没有办法。我再给你修书一封,就说我请他下山助阵。一来是为了保境安民,也算积一宗不小的功德;二来,还可雪金沙滩之辱,你再辛苦一趟吧。”
八贤王主持正义,爱护忠良,有恩于杨家,五郎看了八千岁来信,激起了国仇家恨,点起五百僧兵,昼夜兼程,向雁门关开拔。
再说辽将韩昌自金沙滩一仗大获胜利,便觉得宋朝没人了,也更不把杨家将放在眼里,终日在那里大呼小叫,饮酒作乐,只等粮草备足,点齐兵马,便可一举攻下汴梁。这一次,他奉了萧后之命,率领人马浩浩荡荡向雁门关进发。他坐在马上,一路趾高气扬,好不威风。大兵来到关下,正要安营扎寨,只听得号炮齐鸣,战鼓震天,杨五郎杀出关来,见韩昌也不搭话,劈头就是一棍,韩昌自恃力气盖世,掀叉相迎,只听见“咔嚓”一声,韩昌手中的叉断成了两截。韩昌吓得掉转马头就跑,五郎一棍打过去,韩昌被劈成两段。由于五郎用力过猛,那铁棍劈断韩昌之后,又打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把石头打得粉碎。就这一下,铁棍也震下一条一尺多长的裂缝。五郎报仇完毕,辞别兄弟,回归五台山,再也不过问尘世间的事情,单铁棍被僧人保存至今。
今天我们见到的铁棍,只有半截,长约八尺,粗一寸半,棍的一头镌有小字“共重八十一斤谢荣榄段思礼造”,铁色斑斓,棍的另一头有一尺多长的裂缝现已焊接完整。这根五郎棍成为五台山的珍贵文物,它记载着北宋时期,中原人们保家卫土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关链接
1.五台山虽与北京处于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寒冷,据气象资料记载,台顶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4.8℃,极端最高气温为20℃,全年平均气温为-4℃,7月至8月最热,1月最冷。
2.五台山寺庙林立,因此游五台山,吃斋饭成为许多旅游者必做的一件事。五台山的土特产汇集了寺庙僧尼所食的斋饭,其原料多以山珍野菜、水蔬瓜果、粮食为主。
14.普陀山普济禅寺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处,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将山和湖的风光结合起来,最好的地方首推西湖;如果是山和海的风情相融合,最好的地方应该是普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都气氛,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在众多信徒的心中,普陀山与观音的关系就好比历史学家头脑中所建立的唐朝与长安的概念一样,似乎观音生就该在普陀,殊不知,观音当日愿归普陀也是一场阴差阳错之故啊!
观世音是大慈大悲的,也是济世救人的,但有谁知道,救世观音在明清期间也曾遭受过一场内外夹击的劫难?
普陀山上的“第一佛国”普济寺,也是迷云重重:它的前寺山门是永久关闭的,寺中的千斤大钟只是用一根草绳来系的,号称“活大殿”的圆通宝殿到底能容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