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茵陈丹参汤:茵陈10g,丹参10g,车前子10g(包煎),甘草3g,川芎6g,虎杖6g。加水煎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4)地黄汤:川芎3g,赤芍3g,天花粉3g,当归3g,泽泻3g,赤苓3g,生地3g,木通1.5g,甘草1.5g,茵陈6g。加水煎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5)茵陈12g,金钱草12g,郁金12g,赤芍12g,当归9g,生山楂9g,虎杖6g,生大黄3g。加水煎服。用于气滞血瘀证。
(6)精制大黄片,每片0.25g,每次1片,每日3次。用于气滞血瘀证。
警示
1新生儿黄疸较重者可结合光疗。
2临床诊疗时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血型不合的重症黄疸符合换血疗法指征的患儿应采取换血疗法等。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重症患儿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和休克,一旦出现应结合西医给予抗惊厥和抗休克等积极抢救,并配合换血疗法、减少游离胆红素,阻止溶血,加强抗感染等。
§§§第三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即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硬肿症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多见,若由于早产或感染所引起,夏季亦可发病。硬肿症多发生在生后7~10天的新生儿,以胎怯儿多见。新生儿由于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都可引起发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小儿初生,若护养保暖不当,复感寒邪,或窒息缺氧,或感受他病,正气耗损,气血运行失常,致寒凝血涩、阳虚失运。亦有部分患儿由于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病。本病重症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易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等而引起死亡。本病与古代医籍中的“胎寒”、“五硬”相似。
诊断要点
1时处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有保暖不当史;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2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病情加重后体温;35℃,严重者;30℃,可出现四肢或全身冰凉。感染或夏季发病者不出现低体温。硬肿为对称性,依次为双下肢、臀、面颊、两上肢、背、腹、胸部等,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多脏器功能损害。
3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由于缺氧与酸中毒,血气分析可有血pH降低、PaO2降低、PaCO2增高。由于心肌损害,心电图可表现QT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或ST段下移。有DIC表现者,血DIC指标阳性。
辨治原则
本病辨证重在辨别轻重和虚、实、寒、瘀。轻重的辨证主要从患儿体温、硬肿部位、硬肿面积来区别。寒证全身欠温,僵卧少动,肌肤硬肿,是多数患儿共同的临床表现,血瘀证在本病普遍存在,辨证要点为肌肤质硬色紫暗。本病轻症多属寒凝血瘀证,重症多属阳气虚衰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治疗中可采取多种途径给药,内服、外敷兼施。复温疗法应合理使用。
处方
1寒凝血涩证: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滞。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基本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0g,红花4g,川芎6g,桃仁6g,丹参10g,白芍10g,桂枝3g,细辛1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桃红汤:桃仁5g,红花3g,当归6g,丹参9g,川芎6g。加水煎服。用于寒凝血涩证。
(2)乌药顺气散:麻黄3g,陈皮6g,乌药6g,炒僵蚕3g,川芎3g,炒枳壳3g,甘草3g,白芷3g,桔梗3g,炮姜3g。加水煎服。用于寒凝血涩证。
(3)黄芪9g,桂枝9g,白芍9g,生姜18g,制附子3g,大枣4枚。加水煎服。用于寒凝血涩证。
(4)加减真武汤:熟附子1g,茯苓3g,红花3g,黄芪3g,白术4g,人参3g,赤芍2g,当归2g,川芎2g,地锦草9g。加水煎服。用于寒凝血涩证。
(5)党参10g,制附子2g,炙麻黄1g,干姜1g,当归9g,茯苓9g,川芎1g,赤芍3g,丹参6g,红花4g。浓煎20ml,分2次服。用于寒凝血涩证。
2阳气虚衰证: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治宜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基本处方参附汤加味。人参5g(先煎),黄芪10g,制附子3g,巴戟天6g,桂枝3g,丹参10g,当归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真武汤加味:茯苓12g,赤芍10g,白术10g,生姜8g,制附子6g,桂枝5g。加水煎服。用于阳气虚衰证。
(2)阳和汤:熟地黄10g,肉桂3g,麻黄2g,鹿角胶10g(烊化冲),白芥子6g,炮姜炭2g,生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阳气虚衰证。
(3)乌药顺气散:麻黄6g,陈皮6g,乌药6g,僵蚕3g,川芎3g,炒枳壳3g,甘草3g,白芷3g,桔梗3g,炮姜1.5g。上药研成细末,每次6g,用水100ml,加生姜2片,大枣1枚,葱白1根,煎至30ml,温服。每日2~3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4)人参6g(另炖),黄芪6g,茯苓6g,桂枝1.5g,制附片3g,炙甘草4g。加水煎服。用于阳气虚衰证。
警示
1注意监测病情,重症患儿易出现多器官功能紊乱,对心衰、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给以相应的西医治疗。
2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配合复温措施,同时注意补充热量和液体,控制感染。
§§§第四节湿疹
湿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生在出生1~6个月左右的婴儿。皮疹常对称发生于面颊、额部及头皮,少数可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形态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多形性损害,在头皮、眉部可有黄色脂性痂皮覆盖。部分婴儿有吐奶、腹泻等脾胃症状。皮疹可反复发作,但—般可在2~3岁时逐渐减轻而自愈,少数患儿可延及儿童或青年期。古代文献记载称“奶癣”,亦名“胎”
疮。
诊断要点
1好发于1个月至1岁以内的哺乳婴儿。2岁以后逐渐减轻至自愈。
2皮损好发于颜面,多自两颊开始,渐延至额部、眉间、头皮,奇痒,反复发作,严重者可浸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3皮损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在面部者,初为簇集的或散在的红斑或丘疹;在头皮或眉毛部者,多有油腻性的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
4皮损有湿性、干性之分。湿性者以红斑、水泡、糜烂、渗液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3个月肥胖婴儿;干性者以皮肤潮红、干燥、脱屑为主,无渗液,多见于1岁以上消瘦小儿。
辨治原则
辨证主要辨皮疹形态:干性为脾虚风燥所致;湿性多由湿盛或湿蕴化热所致。在湿性奶癣中,当辨湿盛或湿热俱盛。若湿盛者多由脾虚所致;而湿热俱盛则多见于急性发作伴感染的患儿。治疗以除湿祛风为主,分别配以清热解毒或健脾养血等法。
处方
1风湿热淫证:皮疹见红斑、水疱甚至糜烂,滋水淋漓,或有结痂,瘙痒剧,主要见于头面部,甚者可延及胸背及上臂,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烦哭不宁,舌红,苔腻或黄腻,指纹紫或青紫,脉滑。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基本处方五味消毒饮加味:银花6g,蒲公英6g,土茯苓6g,野菊花6g,薏苡仁6g,防风6g,六一散10g(包煎)。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消风导赤汤:生地10g,赤茯苓10g,牛蒡子6g,白鲜皮10g,金银花10g,薄荷6g(后下),黄连2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风湿热淫证。
(2)婴儿除湿汤:金银花6g,连翘6g,白术6g,泽泻6g,马齿苋6g,苍术5g,黄柏3g,白鲜皮3g。加水煎服。用于风湿热淫证。
(3)半边莲15g,乌韭15g,白英15g,金银花6g,红枣7枚。煎汤代茶。用于婴儿湿疹。
(4)苦参片:无味片:每片0.3g。1~2岁0.5片,3~6岁1片,7~9岁1.5片,10~14岁2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湿疹湿热蕴肤证。
(5)消风止痒颗粒:每次1~2岁1/3,3~7岁1/2袋,7岁以上1袋,每日2次。口服。用于风湿热淫证。
(6)马齿苋15g,枇杷叶15g,诃子10g,煎水外洗或湿敷患处。用于湿疹湿热蕴肤证。
(7)老鹳草软膏:外用,适量涂敷患处,每日1次。用于湿疮外感时邪,湿热蕴结证。
2脾虚湿盛证:皮疹色暗不鲜,表面有水疱及渗液,或有结痂,伴大便稀溏,或吐乳,纳差,舌淡,苔薄或腻,指纹偏红,脉缓。治宜健脾除湿。
基本处方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10g,猪苓10g,土茯苓10g,炒薏苡仁10g,陈皮6g,厚朴6g,泽泻10g,白鲜皮10g,防风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三妙丸加味:苍术10g,黄柏6g,牛膝10g,土茯苓10g,地肤子10g。加水煎服。用于脾虚湿盛证。
(2)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0g,白扁豆10g,银花10g,连翘10g,薏苡仁10g。加水煎服。用于脾虚湿盛证。
3脾虚风燥证:皮疹干燥、鳞屑、色素沉着,瘙痒剧,抓破有少量渗液,舌淡,苔薄,指纹偏红,脉细。治宜健脾养血祛风。
基本处方归脾汤加减:黄芪15g,当归10g,白术10g,茯苓10g,酸枣仁10g,防风6g,五味子6g,土茯苓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健脾平肝汤:炒白术9g,黄芪9g,炒薏苡仁9g,白鲜皮9g,防风6g,白蒺藜6g,枳壳6g,益母草3g。水煎,每日1剂,分3~5次服。用于脾虚风燥证。
(2)马齿苋15g,苦参15g,蛇床子15g,苍耳子15g,白鲜皮15g。煎水外洗或湿敷患处。用于湿疹脾虚风燥证。
警示
患处忌用热水烫洗或用肥皂及碱性刺激物,避免搔抓,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