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7683000000043

第43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洽(10)

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亦不可贸然使用大承气汤猛攻。因为小便少是津液尚能还入肠中,推测其大便尚“未定成硬”。大便不硬,燥屎未成,则不可攻之。有的还可能是大便初硬后溏,与脾虚失运有关,若误用大承气汤峻攻,必伤脾胃之气,以致运化失职,水谷不别而溏泄不止,故曰“攻之必溏”。

“须小便利”是紧承前文而引申可攻之证。即病者六七日不大便,而小便自利,则津液渗于膀胱,无以滋润肠燥,肠中糟粕因之结为燥屎,阻塞不通,故可攻下,宜大承气汤。推测津液偏渗而燥屎已经形成之时,腹满痛拒按、舌苔黄厚等里实燥结证候也当明显。

综观本条烦躁、心下硬、不大便等证,尚难确诊燥屎成与未成,审证之法,须动态观察,即审视病程之进展,通观病情之变化,如能食与不能食、小便利与不利等,全面分析,以利于作出正确判断。

【原文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①,睛不和②,无表里证③,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词解】

①目中不了了:两眼视物不清楚。

②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

③无表里证:没有典型的阳明里证和外证,即无明显的潮热、谵语、腹满痛拒按、手足溅然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症状。也有人认为是表证与里实证的表现都不典型,既无明显的发热恶寒之表证,也无明显的腹满潮热之里证。还有人认为是无半表半里之少阳证。

【释义】阳明燥热劫伤阴液,需急下存阴。

“伤寒六七日”,言其发病过程已久,已经化热人里,并且里热炽盛,不仅耗伤了胃肠津液,而且也损伤了肝肾阴液,“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就是肝肾之阴被燥热劫夺的表现。“目中不了了”,即视物不清楚,此为病人自觉症状。“睛不和”即两目呆滞,瞳子不能瞬动,乃为他觉症状。由于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今胃肠肝肾阴液被劫,不能濡养经脉,眼睛失却阴液濡润,故视物不清,睛不调和。其人“大便难”而不通,身又有微热,说明里热深伏而腑气不通,故曰“此为实也”。此处“大便难”、“身微热”是画龙点睛地指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之证缘于阳明燥热之实。此时虽然只见大便难、身微热,而不见典型的阳明里证和外证,即无明显的潮热、谵语、腹满痛拒按、手足溅然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症状,所以叫“无表里证”,但是“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真阴欲竭之象已经出现,说明真阴危亡立待,病情危重。法当急下以存阴,而不能犹豫徘徊。只有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也是保存津液的有效方法。因胃肠燥热太甚,必然下劫肝肾之阴,要想保阴,必须急下,把肠中燥热驱逐体外,才能保住下焦阴水不涸。及时使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犹如釜底抽薪,既能驱除邪气,又能保护阴液,这才是急下存阴的方法及意义。

【原文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义】阳明病发热汗多,当急下存阴。

阳明病发热汗多是阳明里热亢盛反映于外的证候,此时腑中燥热结实,不大便、腹满疼痛拒按等自不待言。在里之燥实热结不除,则发热汗出不止。泻除燥实热结,当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以免燥热焦燎,危及生命。对此证提出“急下”的关键在于“汗出多”。汗为人体五液之一,由津液所化生。汗出多,津液被耗而阴伤,阴伤则体内燥热愈盛;燥热愈盛,汗出亦愈多,从而形成发热汗出有不尽不已之势,不仅损伤阳明胃液,而且又有内竭肝肾真阴之虑。汗出多则热极津涸之候将接踵而至。此处提示医者要见微知著,遇有热汗不已者,亦当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以存阴。

【原文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义】发汗不解,化燥成实,腑气壅塞,宜急下存阴。

“发汗不解”,非指表不解,乃言其病未解。“腹满痛”,则是里实之证。里实当下,但为何要急下?原因是本证病情变化迅速,燥热邪气嚣张,如不以大承气汤急下,则不足以遏其势,而伤阴之弊在所难免,腑气壅塞不通则后果更为严重。汗法本为太阳表证而设,若太阳病汗不得法,或阳明热证误用汗法,均可导致病不解,成为表邪迅速人里,化热成燥,或为阳明里热不除,津伤化燥,从而形成阳明腑实证。本条“发汗不解”,迅即出现“腹满痛”,足见燥热盛实,传变迅速,故当急下以存阴。若当下不下,坐误时机,则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等险证丛生。因此提示医师,要从疾病的发展趋势中看到其后果的严重性,并善于抓住时机,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运用恰当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阳明病腹满痛何以要急下?要知本证发展极为迅速,盖以一汗之后,旋即腹满硬痛,是里热方炽,腑气就闭,为时虽短,病情已趋严重,若不急下,则伤津耗液,种种险恶之候堪虑。“发汗不解”即现“腹满痛”,可知其病情发展迅速,病势咄咄逼人,迟则生变。

【原文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释义】腹满不减当下的辨治。

腹部属太阴、阳明所主。腹部持续地胀满而不减轻,或即使减轻一些,也微不足道,则属阳明腑实而不是太阴脾虚。燥屎内结,腑气不通必兼见大便不通,腹痛拒按等证,其治当用大承气汤攻下。本条为实邪阻滞特甚,因而气机壅滞,大满不通之候,故不言潮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如何,而日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即腹满严重,终日不减,即令有所减轻,然程度极微,不足言减,内实腹满尤甚,既为内实腹满,则疼痛拒按、大便不通、舌苔黄厚干燥等证伴见。本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是为辨证眼目,但只凭此证还不能就用大承气汤。应与前面诸条参合,方能全面掌握大承气汤证的辨证要点。

腹满一证,论其标属实,但究其本,则有虚实寒热之异。《金匮要略》有“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的记载,对腹满的寒热虚实做了很好的鉴别。若腹满时减,按之不痛,并见便溏泻利等证,则属太阴脾虚腹满,当治以温运之法。

【原文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①,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词解】①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这是根据五行生克的学说,从脉象上来解释疾病的顺逆。阳明属土,少阳属木,二经合病而下利,如纯见少阳弦脉,则木必克土,病情较逆,这就是所谓的“负也”、“失也”;如果脉见滑数,则木不克土,这就是所谓的“顺也”。

【释义】辨少阳阳明合病证治。

凡合病,多为邪气较盛的问题。阳明主胃土,少阳为胆木。少阳与阳明、胆与胃,有木土相乘相克的关系。胃主受纳腐熟,胆主疏泄。胃肠的受纳消化功能,要借助胆的疏泄作用。今少阳阳明合病,少阳属木而能化火,阳明属土而能化燥,火燥相合,胆胃具病,因而邪热炽盛,直走大肠,或有燥结在中,亦逼迫津液下趋,使传导功能失常,故发为下利。

阳明之脉本应见实大,少阳之脉本应见弦。若阳明少阳合病下利见阳明实大脉象,是胃气不衰,即为“不负”,其病易愈,故“为顺也”。若见少阳弦脉,是胃气虚馁,木来乘士,其病进而难愈,故“为负也”。“负者,失也”,言其正气不足,胃气衰败。土虚木乘,是为贼邪,故曰“互相克贼”。以五行乘侮关系而论,凡属相克而致病者,均称为“贼”。

脉滑而数,滑主食,数主热,为阳明有宿食的脉象。若脉不弦,说明木气不盛,中土未衰,故为顺,其病易治,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然亦必诊得腹满疼痛、拒按、泻下不爽、舌苔黄厚等腑实见证,始可下之。

《伤寒论》中关于二阳合病而见下利的有: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是太阳阳明合病,而病变偏甚于太阳,表证明显,无内热,亦无宿食,故取发散风寒、升津止利为法。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是太阳传少阳之热,内迫肠胃而致吐利,亦为少阳阳明相互克贼之象。因无宿食,故主苦寒清热、坚阴止利。本条为阳明少阳合病见下利,是病邪偏重于阳明之里,所以治用大承气汤。前后三条分析比较,则层次分明。本条之阳明少阳合病,因属阳明有宿食内结,故其下利多属热结旁流,应伴有潮热、腹满疼痛,不欲食,恶闻食臭等证。三者虽都有下利,但脉因证治各异,临证需作鉴别。

【原文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释义】阳明腑实与瘀血辨治。

“病人无表里证”,是说既无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表证,也没有谵语、腹满疼痛的阳明里证。发热延续七八日不解,此时应当考虑邪热在里的问题。虽脉见浮数,但因无表证,故为阳脉阳证而主热,为里热亢盛,充斥内外,气血流行偏旺之象,可用下法以泻其热。“假令已下”,则气分之热可去,浮脉因而不现,但血分之热不因寒下而减,故数脉仍在。至六七日不大便,乃热与瘀血相搏,而非燥屎不通,以消谷善饥,腑中无燥屎阻塞故也。此外,血瘀则络阻,不通则痛,因而随瘀血之所在,而有腹中硬满疼痛。又因瘀血之新久,而有喜忘或发狂、小便利等证,如此则血证谛也。一般地说,邪热在于胃肠气分,若伤津化燥而成为阳明燥实之证,则其人当不能食,而今却消谷善饥,表明邪热不在阳明气分,未形成腑实,而是热在血分,与血相搏结,为瘀血之证。其治当用抵当汤泄热破瘀。

此之瘀血证,只概要提及发热、脉数、不大便等临床表现,而尚未能详细具体地阐述其特点。参照前述有关抵当汤证条文,知瘀血之证,屎虽硬,却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而本条却又言六七日不大便,何也?盖瘀血有离经者,有未离经者。血已离经,必蒸如胶漆,故大便反易;其未离经者,只在经脉之中,肠腑无所润滑,故为不大便也。此类病证,用承气汤多不能治愈,有时大便虽下,瘀热却不解,脉数亦不除。并可伴见发狂、喜忘、脉沉结等证,此与阳明腑实不大便的可下之证,显然有别。

【原文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①便脓血也。

【词解】①协热:夹杂着发热的症状表现。协,夹杂的意思。热,指病人表现出的发热的症状。

【释义】下后协热便脓血的辨治。

若下后脉浮已去而脉数不解,又不大便而消谷善饥,是气分之热罢,热人血分,发为瘀血证。此言下后,而利不止,是热邪向下,灼伤阴络,迫血下行,血热相蒸,腐败为脓血,故曰协热而便脓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