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7683000000039

第39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洽(6)

【原文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①乃可下之。下之过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词解】①过经:病邪由一经传入另一经,而原来之病情已罢,只见另一经证候,如太阳病转阳明,而太阳证已罢,称为过经。此处指太阳经表证已解。

【释义】辨表虚里实证是否当下。

汗出谵语多见于阳明里热证候。但二阳并病,表证未罢,里热已盛,也可见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是言肠腑燥屎已成;“此为风也”,是言太阳表邪未尽。表里同病,按常规治法,应先解表,后攻里。必俟太阳表证完全解除,纯见阳明里实,方可使用大承气汤攻下,故曰“过经乃可下之”。表证未解而下之,是为“下之过早”,这无异于开门揖盗,势必引外在之表邪乘虚人里,内陷阳明,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表邪内陷,胃热更炽,必致神识昏迷,谵语加重,以至“语言必乱”,这是“表虚里实”的缘故,也即是以表虚里实之证不当下而误下之过。由此可见,本条原为太阳表虚与阳明里实并见,观“过经乃可下之”,也可证明。汗出是太阳表证未解,故日“此为风”,可能还会有恶风寒、脉浮、头痛等症状存在。谵语是阳明腑实的主要见证之一,既有燥屎阻于肠道而见谵语,则腹满硬痛、不大便等证,应寓其中。此属省文之笔,故应灵活理解。

攻下必待表证完全解除,纯见阳明里实,方可使用大承气汤,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应接在“过经乃可下之”后边,此属于倒装文法。

【原文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释义】误汗所导致的表虚里实证。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为邪气离表而入里,转化为阳明里实证。热气壅滞则腹满;燥热上逆则肺气不利而喘;脉沉主实热在里。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

病属里热实证,而医者反而误用发汗法治疗,更助里热,蒸迫津液外泄,使胃肠干燥更甚,邪热亢盛愈烈,故不惟喘满不除,而且酿成阳明燥结之患,于是大便难。言“表虚里实”者,以明燥结之根由,盖不当汗而误汗,津从外泄,腠理疏松,是谓“表虚”;胃肠燥结,大便不通,是谓“里实”。时间愈长,津液愈耗,里热愈炽,浊热上扰心神,则又可发生谵语。

【原文219】三阳合病①,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②,面垢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①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②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③面垢:面部油垢污浊。

【释义】三阳合病偏重阳明的证治及禁例。

本条论述三阳合病而重在阳明,治以清法为主,不可妄施汗、下。

三阳合病,谓邪热壅盛,同时侵及三阳经。太阳经行于背,阳明经行于腹,少阳经行于胁,三阳经被邪热所困,经气不利,背部、腹部和胁部均受影响,但以阳明经之邪热壅盛为重,故腹满身重,甚至难以转侧。也可解释初为三阳合病,目前已成阳明燥热壅滞,胃气不能下行,气滞于腹。胃热炽盛,消耗津液,口舌俱为焦燥,故食不知味,语言不利,谓之口不仁。足阳明之脉循于面部,手阳明之脉亦上行面部。今阳明邪热壅滞,熏蒸胃肠浊气上泛,因而面部如有油垢而不净。胃热循经上扰,神明不安,而见谵语。热盛神昏,膀胱失约,故小便失禁。“若自汗出者”,正说明阳明热盛而迫津外渗。可见此三阳合病,邪热充斥表里内外,而以阳明热盛为主,故当治取阳明,以白虎汤清热保津。

此证表里皆热,以热为主要矛盾,故既不可再发汗以解表,也不能泻下以攻里。若误认身重为表,妄发其汗,则里热愈炽,而津液愈伤,故谵语转甚。若不识热壅气滞之腹满,而误作阳明腑实,妄用下法,是诛伐无过。严重者,阴液竭于下,阳气无所依附而上越,则额上生汗;阳不达四末,阴阳气不相顺接,则手足逆冷。各种变证均由误治之所发,可见阳明无形燥热之证犹须禁汗、禁下。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一句应接在“谵语遗尿”后边,如此才方证相符,此为倒装文法。否则,误下后额上生汗、手足逆冷属于虚证,使用白虎汤就不合病机了。

【辨治要点】

主症: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热,汗出,口渴,脉浮滑。

成因:无形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原文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释义】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腑实的证治。

“二阳”指太阳与阳明。“并病”是先病太阳而后病阳明。在伤寒病变过程中,太阳之邪不解可渐次化热人里而形成阳明病。若太阳病证未罢,又出现阳明病,则称为“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已罢,即发热恶寒不复存在,而只见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说明邪热已尽并于胃,阳明腑实业已形成。阳明主四肢,在热盛而津液尚充者,多为全身汗出;在热结而津液较少者,因热势蒸腾,故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是肠腑燥屎阻结。谵语是胃热上犯于心神。知其纯属阳明“胃家实”,故须从阳明腑实燥结论治,用大承气汤苦寒攻下,泻燥热以存津液。

本条所述内容与上条比较:彼为阳明散漫之热,宜清而不宜下;此为胃腑成实,宜下而不宜清。只有辨证分明,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才能治疗得当,而恰如其分。

【原文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①,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②,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③者,栀子豉汤主之。

肥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襄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词解】

①愦愦:烦乱。愦(kuì),昏乱。

②怵惕:心惊而有恐惧貌。

③舌上胎:此处指舌上有黄白薄腻苔垢。胎通苔。

【释义】阳明热证误治的各种变证以及下后热留胸膈的证治。

“阳明病,脉浮而紧”,与太阳伤寒之脉相似,但从“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之证可知,此并非太阳表不解,而是阳明表里热盛的反映。脉浮紧多见于太阳伤寒。今阳明燥热亢极,与正气相搏,邪实正实,也见脉浮紧,当主邪热实。浮脉一般主表,而阳明之浮,则是燥热充斥内外所致。故其脉轻取有余,按之亦有余也。此与太阳之浮紧不同,太阳脉浮紧,轻循固为有余,而按之略呈衰减。然亦必观其证候所合,方可断为太阳或阳明之浮紧脉。属太阳者,必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属阳明者,必见燥热之象。热蒸于上而津伤,故“咽燥口苦”;热壅于里而气机不利,则“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外证,由燥热逼迫津液外泄所致;邪热充斥于内外,经气不利,则“身重”。本证属于阳明热证,则非汗、下之所宜,当用清热之法治之。

若误将脉浮紧、发热等辨为邪在表,而用辛温发汗法治疗,则犹如火上添薪,必燔灼津液,酿成坏病。热扰心神,神失濡养,则会导致躁扰、昏乱、谵语等。躁者,躁扰不安;愦愦者,心烦意乱,更兼语言谵妄,咸由辛温之剂,助长邪热,心神被扰所致。若误用温针之法以发汗,是以火助热,内劫心神,故有心惊恐惧,烦躁不得眠等证。

若用攻下,是诛伐无过,徒伤胃肠,无形之邪热乘虚而入,扰乱胸膈,故曰“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热邪既扰于胸膈,必心烦懊,舌上生苔,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治宜清宣胸膈郁热,以除烦侬,栀子豉汤主之。

太阳篇亦有栀子豉汤证,多由表证误下而致热扰胸膈引起。本条乃阳明经热证误下,胃中空虚,热留胸膈所致,其来路虽与太阳篇的栀子豉汤证有内外之别,而基本证候大体一致,故治法相同。

【辨治要点】

主症:虚烦不得眠,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上苔(舌苔薄黄)。

成因:热扰胸膈。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肥栀子、香豉)。

【原文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义】阳明热盛伤津的证治。

本条是承上条论述热邪由上焦胸膈入于中焦的证治。热邪人于中焦,伤及胃中津液,则出现口干舌燥,渴欲饮水的证候。当治以白虎加入参汤。用白虎汤以清热,加入:参以生津止渴,使邪热清、津液复,而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等证则自愈。

【辨治要点】

主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成因:里热亢盛,津气两伤。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入参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

【原文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释义】阳明津伤、水热结于下焦的证治。

本条承前两条,进一步论述阳明病误下津伤、热与水结于下焦的证治。

阳明热证误下之后,徒伤正气和津液,而热邪不除,反随之深入下焦,与水液相结,出现阴液损伤与水热互结的证候。热为阳邪,气腾于外,则见脉浮发热。误下后津液损伤,复因热与水蓄,津不上承,则见渴欲饮水。水热互结,气化不行,三焦水道不畅,则见小便不利。

此证津伤与水停互见,似乎矛盾,但深入分析,则其理可明。水液若正常运行,则能为人体所用,此为生理之津液。若不正常运行,则不能为人体所用,则为病理之水饮。异常之水饮停蓄愈多,则正常之津液愈少。本证因热误下,三焦水道不畅,故津伤与水停可以并见。治用猪苓汤,以清热、益阴、利水。冀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则诸证可除。

猪苓汤中用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茯苓兼以安神定志;滑石清热利水,导热下行;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厚而甘,以滋补真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益阴、利水之功。

下焦蓄水的病变主要在于肾和膀胱。其中因肾阳虚寒、不能温阳化水而致水饮泛滥,宜用真武汤温阳驱寒以镇水;因太阳膀胱气化不利而蓄水,当与五苓散助气化、利水邪以行津液;今因热盛阴伤,水热互结于下焦,则需要用猪苓汤清热益阴以利水。三者虽然都属下焦蓄水,但却有阴阳、表里、寒热的不同,临证须作鉴别。

【辨治要点】

主症: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或见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成因:阴伤有热,水气不利。

治法:清热滋阴利水。

方药: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原文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释义】猪苓汤禁例。

阳明病里热亢盛,蒸迫津液外泄,汗出过多,不仅伤津耗液,而且促使“胃中燥”更甚。燥热扰胃,化源不足,无以滋荣,故“汗出多而渴”,小便短少。此证应与白虎加入参汤清热生津,配合少量频饮水浆以调养,待其热除津充,则口渴自然消失,小便自行通利。不可用“猪苓汤复利其小便”,以免重伤津液。因猪苓汤毕竟是利水之剂,方中虽有阿胶滋阴,但利水渗湿药居多,利小便作用更强,是以渗利水湿为主、益阴清热为辅。阳明燥热津伤证误用之,不仅不能养阴生津,反而更伤津液,愈增其燥,所以“不可与猪苓汤”,因“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本证口渴缘于燥热汗多,其所饮之水,旋即为热邪所消,复为汗液所泄,仅属燥热津伤,并无水停,故燥热亢盛为本条主要病机。

猪苓汤证虽然也有口渴、小便不利,但一般无汗,或汗出甚少,是水液停蓄,与热互结,不能顺利排出所致,并非膀胱中没有小便。盖无汗则水液无法从体表汗腺排出体外;小便不利则水液又无下行之路,故水液停蓄于下焦。

以上二者,病机不同,临证须作区别。

【原文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