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齐民要术
7682800000047

第47章 齐民要术卷第五(1)

种桑、柘第四十五养蚕附

《尔雅》曰①:桑,辨有葚,栀。注云:辨,半也②。女桑,桋(yí)桑。注曰: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也。屎(yǎn)桑,山桑。注云:似桑③。材中为弓及车辕。

《搜神记》曰④:太古时,有人远征。家有一女,并马一匹。女思父,乃戏马云:能为我迎父,吾将嫁于汝。马绝韁而去,至父所。父疑家中有故,乘之而还。马后见女,辄怒而奋击。父怪之,密问女。女具以告父。父射马,杀,晒皮于庭。女至皮所,以足躐(cù)之曰:尔马,而欲人为妇,自取屠剥,如何?言未竟,皮蹶(guì)然起,卷女而行。后于大树枝间,得女及皮,尽化为蚕,绩于树上。世谓蚕为女儿,古之遗言也。因名其树为桑,桑言丧也。

今世有荆桑、地桑之名⑤。

【注释】①引文见《尔雅·释木》,文同。注都是郭璞注。②辨,半也:辨是一半的意思。这可以有两种解释。按:桑树通常雌雄异株,则一半有椹可以指雌雄异株的桑,别名为栀。但桑树也偶有雌雄同株的,则一株中只有雌花结果,也可以说一半有椹,那么,雌雄同株的桑,才另名为栀。似以后者较通顺,因为它不是通常的,所以有栀的异名。③似桑:这就不是桑。现代字书有解释屎桑是山毛榉科的柞树的,今人也有这样认为的;又有解释是桑科的柘树的。总之,屎桑不是桑,有可能是柞树。④今本《搜神记》都是后人辑集成书,颇见糅杂。《丛书集成》本《搜神记》二十卷,据《秘册汇函》本排印,此条在卷一四,词句多有增饰。《御览》卷八二五蚕引《搜神记》,文句基本同《要术》。⑤金抄、劳季言校宋本及明清刻本均作地桑;明抄作她桑,院刻《吉石盒》影印本同,但日人小岛尚质影写本院刻却作地桑。

【译文】《尔雅》说:桑树,辨有葚的,叫做栀。(郭璞〗注解说:辨是一半的意思。又,女桑,就是模(yi)桑。注解说:现在俗习上把树型低矮而枝条长的桑树叫做女桑树。又,屎(yan)桑,就是山桑。注解说:像桑,木材可以制弓和车辕。

《搜神记》说:远古时代,有一人离家远行。家里只有个女儿,还有一匹马。女儿想念父亲,对马开玩笑说:你能替我把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马便挣断疆绳跑去,到了父亲那里。父亲〔见到了马〕,疑心家里出了事,便骑着它回到家里。到家之后,马一见到女儿,就发怒狠踢。父亲觉得奇怪,私下问女儿,女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把马射死,剥下皮来晒在院子里。女儿走到马皮旁边,用脚踢皮说:你是马呀,却想要人来作妻子,现在杀死剥皮,不是自作自受吗?还有什么话说!话还没有说完,皮很快跃起,把女儿卷着走了。后来在大树的树枝中间,找到了女儿和马皮,都变成了蚕,在树上吐丝绩茧。因此,世人把蚕叫做女儿,就是这古代留下来的遗说。因而也就叫那棵树为桑,桑就是丧的意思。

现在有荆桑、地桑的名目。

桑椹熟时,收黑鲁椹①,黄鲁桑,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即日以水淘取子,晒燥②,仍畦种。治畦下水,一如葵法。常薅令净。

明年正月,移而栽之。仲春、季春亦得。率五尺一根。未用耕故。凡栽桑不得者,无他故,正为犁拨耳。是以须概,不用稀;稀通犁耕者,必难慎,率多死矣;且概则长疾。大都种椹长迟,不如压枝之速。无栽者,乃种椹也。其下常属斤掘种菉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③。

栽后二年,慎勿采、沐。小采者,长倍迟。

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亦不须髡。率十步一树。阴相接者,则妨禾豆。行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④。相当者则妨犁。

须取栽者,正月、二月中,以钩弋压下枝,令着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燥土壅之。土湿则烂。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种之⑤。住宅上及园畔者,固宜即定;其田中种者,亦如种椹法,先概种二三年,然后更移之。

凡耕桑田,不用近树。伤桑、破犁,所谓两失。其犁不着处,属斤地令起,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去浮根,不妨耧犁,令树肥茂也。

又法:岁常绕树一步散芜菁子。收获之后,放猪啖之,其地柔软,有胜耕者⑥。

种禾豆,欲得逼树⑦。不失地利,田又调熟。绕树散芜菁者,不劳逼也。

剶桑,十二月为上时,正月次之,二月为下。白汁出则损叶⑧。大率桑多者宜苦斫⑨,桑少者宜省剶。秋斫欲苦,而避日中;触热树焦枯苦斫春条茂。冬春省剶,竟日得作。

春采者,必须长梯高机,数人一树,还条复枝,务令净尽;要欲旦、暮,而避热时。梯不长,高枝折;人不多,上下劳;条不还,枝仍曲;采不净,鸠脚多;旦暮采,令润泽;不避热,条叶干。秋采欲省,裁去妨者⑩。秋多采则损条。

椹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魏略》曰:杨沛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收豆,阅其有余,以补不足,积聚得千余斛。会太祖西迎天子,所将千人,皆无粮。沛谒见,乃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超为邺令,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既欲厉之,且以报干椹也。今自河以北,大家收百石,少者尚数十斛。故杜葛乱后,饥馑荐臻,唯仰以全躯命;数州之内,民死而生者,干椹之力也。

【注释】①黑鲁椹:黑鲁桑的桑椹。鲁桑当是很早以前由山东人民培育而成的桑树品种,到《要术》时已有黑鲁桑、黄鲁桑的分化。降至近代,则发展为自成系统的鲁桑系。今山东中部和南部都有黑鲁桑、黄鲁桑分布。黑鲁、黄鲁都是好桑种,而好中稍差的黄鲁之所以不及黑鲁,《要术》指出是黄鲁的树龄比较短,这和实际符合。②晒燥:晒去水分。不能理解为晒干,只能稍晒去其水湿。按:鲜椹容易腐败变质,一般随采随即淘汰取子,随即播种,《汜书》、《要术》都是这样。取子后只能阴干(《汜书》就这样),在暑日下曝晒会损害种子发芽力,即使要晒,也只能稍晒以促使水湿快燥。椹子极细,水湿粘着是没法播种的。椹子的发芽力,在自然条件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存放二至三个月,可使大部分椹子丧失生命力。这就是金元农书《士农必用》总结的隔年春种,多不生。③豆类是宜于桑园合理间作的作物,其枝叶繁密覆蔽地面,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也抑止杂草的生长;根系密布行间而较浅,能使土壤质地疏松,通气良好,也有利于保墒;特别是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④这样的布置是横行偏斜,竖行对直,成偏品字形的配置。清卢燮宸《粤中蚕桑刍言》:直行正对,横行不必正对。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日光和地力。⑤这就是压条法,采用了曲枝压条法,促使生根,长出新梢芽,形成新植株,然后切离移栽。一条能发生多条新株。《辑要》介绍的方法更为翔实细致。压条苗从母株直接分生育成,能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并缩短了幼龄期,比播种的实生苗生长要快。⑥这种间作芜菁的安排相当巧妙。芜菁是直根肥大、入土较深的蔬菜,收根要耕翻或挖掘,与禾豆的收割地上部不同,所以芜菁要离树远些,不能逼树,以免伤树。禾豆不妨近树,以尽地利。而芜菁猪很爱吃,猪是杂食性牲畜,特别喜爱用嘴拱土。放猪在地里反复践踏,翻天覆地地拱土觅食,把土践拱得稀烂软熟,比耕过还好,同时杂草也踩死,还拉粪便在地里,等于上粪。这样,把肥根植物和拱土动物搭配在一起,肥根成了猪的诱饵,拱土变成了耕具,拉粪代替了施肥,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发挥了特异的综合性经济效益。⑦桑苗第一次移栽布局稠密,地是不耕的,但桑间的空地还是要利用的,那就该用锄头翻地种豆子,易于掌握分寸,不致伤苗。现在第二次移栽定植,株行距很宽,更要尽量利用土地,可以耕翻,离树较近播种禾豆,使达到最大的利用面积。禾豆的生长期长,需要进行中耕和肥水管理,豆类还有固氮作用,对肥地和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桑树的生长繁茂都大有好处。并且种前翻耕还会切断部分吸收根,可以减低根压,防止桑树剪伐后树液流失过多。⑧阴历十二月,桑树处于休眠状态,树液流的上升活动几乎停止,这时剪伐枝条,养分损失最少,所以最为适时。春天桑芽萌动,休眠期已过,树液流动逐渐活跃,因此正月、二月剪伐都不是很好时期。所谓白汁出,就是桑枝韧皮部内分布着乳管,内含白色乳汁,在树液流动旺期剪伐会大量流失,则严重影响枝条的发育而减损产叶量。⑨苦斫:加重剪伐。桑树枝条丛杂稠密,消耗营养物质,尤其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所以必需加重剪除所有冗枝和病虫害枝,使养分集中,减少病虫为害,促使明春芽条茂盛。⑩秋采桑叶只能截去有妨碍的条叶,如倒生枝、横生枝、骈生枝等类。叶片也不能采尽,必须保留梢端一部分的叶,使光合作用继续进行,新梢继续生长。如果采剪狠了,必然影响当年和来年枝条的生长。《魏略》:三国魏时鱼豢撰,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之。书已佚。今《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有杨沛的传,《要术》是节引。太祖:魏太祖曹操(155~220)。杜葛乱:指杜洛周和葛荣叛乱。后魏孝昌元年(525)杜洛周起兵反魏。翌年,葛荣也起兵。人民遭受严重祸殃。这次变乱是贾思勰亲身经历的。

【译文】桑椹成熟时,收取黑鲁桑的桑椹,黄鲁桑,树龄比较短。农谚说:鲁桑一百,多绵多帛。是说这种桑树好,功夫省而产量多。当天就用水汰洗清净,选出好种子,晒去水分,接着畦种育苗。治畦浇水等方法,都跟种葵的方法相同。畦里要经常拔草使干净。

明年正月,起苗移栽。二月、三月也可以。标准是五尺栽一株。这样密是地里不再耕的缘故。凡栽桑所以长不好,没有别的原因,正是被犁拨伤的缘故。所以必须栽得密,不能稀。稀到可以通过耕犁时,必然不小心容易碰伤桑株,那就大多会死去;而且密的长得也快。直接种椹的大多长得迟,不如压条长得快。在没有栽子的情况下,只好种椹。在桑株行间常常可以掘地种绿豆、小豆。这两种豆肥美,又保持润泽,对桑树有益。栽后两年之内,千万不要采叶、剪枝。小桑采叶,生长加倍的迟。

长到有臂膀粗细时,正月中再一次移栽,用不着截干。标准是十步栽一株栽定。〔离得近了〕,树荫相连接,妨害下面种着的谷类和豆子。行间布置要稍为偏斜,不要彼此都对直。对直了妨碍犁地。

须要取得桑栽的,在正月、二月间,用带钩的小木桩钩压低下的桑枝,让它与地面相贴接;等到新条叶长到几寸高的时候,再拿燥土壅在上面。用湿土就会烂坏。到明年正月间,就截断它取出移栽。栽在住宅上和园边的,固然宜于就这样栽定;栽在大田里的,还是该同种椹法那样,先稠密地假植两三年,然后再移出栽定。

凡是耕桑田,不能逼近桑树。既伤害桑树,又破损犁镵,所谓两失。犁不到的地方,可以把土掘松,斫去近地面的浮根,再施上蚕屎作肥料。去掉浮根,不致妨碍耧犁播种,同时也可以使树长得肥好茂盛。

又一方法:每年绕着树根离开一步撒下芜菁子。芜菁收获之后,放猪到地里吃芜菁的残根剩茎。这样,地就松和软熟,比耕过还好。

种禾谷和豆类,要求靠树近些。这样既不失地利,同时地也松和软熟。绕着树撒芜菁子的,便不能逼树太近。

剪伐桑枝,十二月是上好时令,正月次之,二月最差。因为晚了剪后有白汁流出,就会减损叶的产量。大率枝条稠密的,该尽量加重剪伐,枝条少的,就该轻剪。秋天剪伐,要求重剪,但要避免日中去剪;日中犯着热,树枝容易枯焦。重剪之后,明春的芽条茂盛。冬天春天,要求轻剪,整天可以剪。

春天采桑叶,必须要用长梯和高几上去采,几个人同采一株树。要求:采过后枝条要放回原来的位置,条叶务必要采得干净;采的时间,定要在早晨或傍晚,避免热起来的时候。梯子不长,高的枝条会攀折;人不多,上上下下很劳累;枝条攀过来不放回原处,以后会弯曲;采不干净,留着的桠权多;早晨、傍晚采,叶片有润泽;不避热的时候,条叶会干萎。秋天采条叶要少些,只剪去一些有障碍的条叶。秋天采狠了,以后的枝条受损失。

桑椹成熟时,多多收积,晒干,荒年粮食不足时,可以救饥。《魏略》说:杨沛担任新郑县长时,兴平末年(195),很多百姓饥饿穷困,杨沛叫大家多积蓄干桑椹,采集黑小豆;并加以检查,把还有未收的一并收来,补足采收不足的,最后积累到一千多斛干椹。恰巧魏太祖出兵向西边去迎接天子,带领部队一千多人,都没有粮食。杨沛晋见太祖,就把干椹献出来。太祖很欢喜。到魏太祖掌握政权时,破格提升杨沛为邺令,并且赏给他十名俘虏作奴隶,一百匹绢,一方面是勉励他,另一方面也是报答他的进献干椹。现在从黄河以北,大户人家收藏干椹到一百石,少的也有几十斛。所以杜葛战乱之后,连年饥荒,只靠干椹保全了性命,几州之内,老百姓死里逃生,全靠干椹的力量呀!

种柘法①:耕地令熟,耧耩作垅。柘子熟时,多收,以水淘汰令净,曝干。散讫,劳之。草生拔却,勿令荒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