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齐民要术
7682800000011

第11章 齐民要术卷第一(6)

凡种谷子,雨后下种为好。遇上小雨,该趁湿下种;遇着大雨,等杂草发芽后再种。小雨不趁湿下种,湿润不够,没法长出禾苗;大雨不等到土面白背时下种,湿着就去磙压覆土,会使长出的苗株瘦弱。如果杂草很多,先锄一遍,然后下种为好。假如春天遇到干旱,去年秋耕的地,可以敞开着垄沟等雨。春耕的地可不能这样干。夏天如果敞开着垄沟等雨,不但种子会被雨水冲走,没法出苗,就是出了苗,杂草混杂着一起长出,很糟糕。

谷子田要旱田和晚田配搭着种。防恐年岁有宜早宜晚的不同。有闰的年份,节气推后了些,宜于晚些种。然而大率还是要早些种,早田要比晚田多一倍。早田田里干净些,容易整治;晚田杂草多,整治烦难。至于收成的或多或少,随着年成的好坏,本来跟早种晚种没有关系。不过,早谷子皮壳薄,米粒充实,产量也多;晚谷子皮壳厚,产量少,米粒也欠充实。

谷苗刚长出像马耳的形状时,就要镞锄。农谚说:要想得谷,马耳就镞。稀疏空缺的地方,锄松土移苗补上。费工夫自然不必说,但常常可得到百倍的利益。凡是五谷,总是在苗小时就锄为好。苗小时锄,不但省工夫,收得的谷也加倍的好。长大了才锄,草根长得繁密,用的工夫多,而收益反而减少。好田留苗的标准,相距一尺留一窠。刘章《耕田歌》说:深耕密种,定苗要疏;不是同类,统统锄去。农谚说:稀到可以使车马掉头,密到可以撑住衣服不落下去,都可以收到十石。这是说极稀和极密的收成,都是一样〔不好〕的。

薄地寻垅蹑之①。不耕故。

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shuò),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春锄起地,夏为除草。故春锄不用触湿,六月以后,虽湿亦无嫌。春苗既浅,阴未覆地,湿锄则地坚。夏苗阴厚,地不见臼,故虽湿亦无害矣。《管子》曰:为国者,使农寒耕而热芸②。芸,除草也。

苗既出垅,每一经雨,白背时,辄以铁齿锔楱纵横杷而劳之。杷法:令人坐上,数以手断去草;草塞齿,则伤苗。如此,令地熟软,易锄省力。中锋止。

苗高一尺,锋之。三遍者皆佳。耩故项反者,非不壅本苗深,杀草益实,然令地坚硬,乏泽难耕。锄得五遍以上,不烦。必欲耩者,刈谷之后,即锋茇(方末反)下令突起,则润泽易耕。

【注释】①蹑之:用脚踏过。这是中耕管理上的措施,不是种后脚踏覆土压土(下文首段就是脚踏覆土)。现在群众有踩青壮苗的经验,即在谷苗长到三四片真叶时用脚踩,有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使苗壮健的作用。小注说明其地未经耕翻,所以采用踩苗的办法,促使根系下扎壮苗。其地该就是秋收之后牛力安排不过来,没法秋耕,只在九、十月里耢一遍,到次年春天不耕而稿种的。②见《管子·轻重·臣(匡)乘马》,文作: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暑耘。

【译文】瘦地,一垄一垄地都用脚踏过。因为未经耕翻的缘故。

谷苗长出垄沟了,就行深锄。锄的次数不嫌多,一次锄遍了回头循环再锄,不要因为没有杂草就暂时停止不锄。锄地不光是为了除草,还在松土使土壤匀熟,因而结的子实多,糠薄,出米率高。锄过十遍,便可舂得八成的米。

春锄是为了起地松土,夏锄是为了除草壮苗。所以春锄不要在地湿时去锄;六月以后,就是湿锄也没有妨害。春天的苗还小,还没有荫蔽地面,湿锄会使土壤干硬。夏苗长茂了,荫蔽面大,地面被遮盖着不见太阳,所以湿锄也没有妨害。《管子》说:治理国家的人,使农民寒时耕地,热时芸地。芸,就是除草。

苗已经长出垄沟,每下一场雨,土面白背时,就用铁齿拖耙一纵一横地耙过,接着用耢耢平。耙的方法:叫人坐在耙上面,不断地用手扯去耙齿里的草土;否则,被草塞住耙齿,会使禾苗受伤。如此,地就匀熟柔和,容易锄,省力气。到可以用锋的时候,停止耙耢。

苗长到一尺高,就用锋来锋。锋三遍为好。如果用耩来耩,并不是不能把土壅到根旁,使苗培土深些,又能杀死杂草,多结子实,缺点是使土地坚硬,揭墒失去润泽,以后耕翻就难了。锄到五遍以上,就不必耩。如果一定要耩,必须在收谷之后,立即用锋在谷茬之下锋过,使浅土层高起,这样,地会有润泽,以后容易耕。

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以足蹑垅底①。牛迟则子匀,足蹑则苗茂。足迹相接者,亦可不烦挞也。

熟,速刈。干,速积。刈早则镰伤②,刈晚则穗折,遇风则收减。湿积则藁烂,积晚则损耗,连雨则生耳。

凡五谷,大判上旬种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

《杂阴阳书》曰:禾生于枣或杨。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禾生于寅,壮于丁、午,长于丙,老于戊,死于申,恶于壬、癸,忌于乙、丑。

凡种五谷,以生、长、壮日种者多实,老、恶、死日种者收薄,以忌日种者败伤。又用成、收、满、平、定日为佳③。

《汜胜之书》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此非虚语也。其自然者,烧黍穰则害瓠④。《史记》曰:阴阳之家,拘而多忌⑤。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曲从之。谚曰:以时,及泽,为上策也。

【注释】①种人句:这令和种人是指令掌耧车的耧种人,还是指叫另一个跟在犁后面播子的人?从脚迹紧密相接地踏过去的操作看,该是叫另一人在犁道后播子。②镰伤:按,今北方有谷子伤镰一把糠的农谚,是说谷子收割过早则多秕糠。清祁寓藻《马首农言·种植》引农谚:麦子伤镰一张皮。解释说:伤镰,谓刈太早也。伤镰原指早割,因早割籽粒没有成熟,就转而成为籽虚不实的代词。③成、收等曰:这是古代星占术中建除家的说法,定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个字,依次循环配合在一个日子上,定其目为成日或收日等,用来判断日子的吉凶。这和种植的忌日吉日同样是迷信的说法。④《御览》卷九七九瓠引《风俗通》:烧穰杀瓠。俗说,家人烧黍穰,使田中瓠枯死也。今本《风俗通》无此记载。⑤见《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父亲司马谈说的话,贾氏以意掇引,原文是: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未必然也。

【译文】凡种谷子,要让牛慢慢地走,叫下种的人紧跟着脚步短促地踏着垄底走过去。牛走慢了,子下得均匀,脚踩着过去,〔使种子和土壤密接〕,苗长得茂盛。如果脚迹一步步地紧密相连接,也可以不必拖挞覆土。

熟了,赶快收割。干了,赶快堆积。割早了籽粒不饱满,割晚了穗子可能断折,遇上风会落粒,收入便减少。湿着堆积,稿秆会霉烂;堆积晚了,会有损耗;连日下雨,还会霉变、生芽。

所有五谷,大多上旬种的十分全收,中旬种的中等收成,下旬种的下等收成。

《杂阴阳书》说:禾与枣树或杨树相生。九十日孕穗,孕穗后六十目成熟。禾,生在寅日,壮在丁、午日,长在丙日,老在戊日,死在申日,恶在壬、癸日,忌在乙、丑日。

凡种五谷,在它生、长、壮的日子种的,结实多;在老、恶、死的日子种的,收成少;在忌日种的,会遭到败伤。又,在成、收、满、平、定的日子种,都好。《汜胜之书》说:小豆忌卯口日下种,稻、大麻忌辰日,谷子忌丙日,黍忌丑日,秫忌寅、未日,小麦忌戌日,大麦忌子日,大豆忌申、卯日。种这些九谷,都有忌日,如果不避开忌日下种,大都会遭到损伤失败。这不是假话。它是自然的道理,正像在家里烧黍秸,会使地里的葫芦受损害一样。《史记》说:阴阳家们做事拘执而有许多禁忌。〔思勰按〕:我们只可大致知道他们有那么一种说法,不可曲意迎合,跟着他们走。农谚说得好:掌握宝贵的时机,趁着良好的墒情,这才是唯一的上策。

《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修宫室,坏(péi)垣墙。

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穿窦窖,修困仓。郑玄曰:为民当入,物当藏也。……堕日窦,方日窖。按:谚曰:家贫无所有,秋墙三五堵。盖言秋墙坚实,土功之时,一劳永逸,亦贫家之宝也。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始为御冬之备。

季秋之月,……农事备收。备,犹尽也。

孟冬之月,……谨盖藏,……循行积聚,无有不敛。谓刍、禾、薪、蒸之属也。

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取之不诘。此收敛尤急之时,有人取者不罪,所以警其主也。

《尚书考灵曜》曰①:春,鸟星昏中,以种稷。鸟,朱鸟鹑火也。秋,虚星昏中,以收敛。虚,玄枵也。

《庄子》长梧封人曰:昔予为禾,耕而卤莽忙补反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郭象曰:卤莽、灭裂,轻脱末略,不尽其分。予来年变齐在细反,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岁厌飧②。

【注释】①《尚书考灵曜》:纬书的一种。《隋书·经籍志一》著录有《尚书纬》三卷,注说:郑玄注。梁六卷。《考灵曜》是《尚书纬》的一种。引文中注文是郑玄注。纬书对经书而言,是汉代人混合神学附会儒家经义之书,六经和《孝经》都有纬书,总称七纬。隋炀帝搜罗天下谶纬之书而焚毁之,原书均佚。②见《庄子·则阳》,是长梧封人对子牢说的话。

【译文】《礼记·月令》说:孟秋七月……修理房屋,涂塞墙壁。

仲秋八月,……可以修筑内外城墙,……挖掘窦窖,修理粮仓。郑玄注解说:因为百姓都快要回到邑城里来住,收获的东西,也应当贮藏起来了。……椭圆的叫窦,方的叫窖。〔思勰〕按:谚语说:穷人家虽然什么都没有,秋天打的墙总有三五堵。这是说秋天的墙比较坚固,因为适逢做土功的好时机,打好的墙一劳永逸,也算是穷人家的财宝。命令有职掌的人,催促老百姓收获,务必多蓄蔬菜,多积聚其他物品。开始作为过冬的准备。

季秋九月,……庄稼都收获完备了。备,就是完尽的意思。

孟冬十月,……谨慎地作好贮藏工作,……到各处视察老百姓积聚的情形,所有东西全都该收敛进来。是说刍草、谷物、柴薪之类,〔都该收敛进来〕。

仲冬十一月,……农民如果还有没有收藏积聚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拿去,不予追究。这时已经到了收聚最急迫的时候,有人拿去,没有罪过,这是警惕教育它的主人的。

《尚书考灵曜》说:春天,黄昏时鸟星运行到正南方,就种稷。〔郑玄注解说〕:鸟星,是朱鸟七宿中的鹑火。秋天,黄昏虚星运行到正南方,就收获。虚星,是玄武七宿中的玄枵。

《庄子》中记载长梧地方守封疆的人说:从前我种禾谷,耕的时候卤莽粗浅,谷实也卤莽粗浅地报答我;锄的时候灭裂粗暴,谷实也灭裂粗暴地报答我。郭象注解说:卤莽,灭裂,都是草率马虎,没有尽到精耕细作的本分。第二年我变更了老办法,深深地耕,细细地操作土,禾谷长得又茂盛又饱满,我一年到头吃得饱饱的。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①。赵岐注曰:使民得务农,不违夺其农时,则五谷饶穰,不可胜食也。谚曰:虽有智惠,不如乘势;虽有铉镆上兹下其,不如待时。赵岐曰:乘势,居富贵之势。镃镆,田器,耒耜之属。待时,谓农之三时②。又曰:五谷,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梯(tí)稗③。夫仁,亦在熟而已矣。赵岐曰:熟,成也。五谷虽美,种之不成,不如梯稗之草,其实可食。为仁不成,亦犹是。

【注释】①见《孟子·梁惠王上》。下文谚日条见《孟子·公孙丑上》,五谷条见《孟子·告子上》。正注文与今本《孟子》均稍有不同,上兹下其的音注,今本没有。又,谷不可胜食下,今本多也字。据《颜氏家训·书证》反映,当时经传除被俗学随意加也字外(如《尔雅》等),另一方面,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大概贾氏所用《孟子》正是这种北方通行本子。参看卷八《黄衣黄蒸及蘖》注释。②三时:春种、夏耘、秋收的三季时令。③梯:一种像稗子的草,实如小米,可以吃。

【译文】《孟子》说:不违背农作的时令,粮食可以吃不完。赵岐注解说:使农民能够专心农业生产,不去占夺他们的耕作农时,就能够五谷丰收,粮食多到吃不完。谚语说:纵然很智慧聪明,不如乘势能够成事;纵然有镃镆农具,不如等待合宜的时令。赵岐注解说:乘势,是凭借富贵的权势。镃錤,是农具,如耒耜之类。等待时令,就是农业上的三时。又说:五谷,种子是美好的;可是如果种下去不能熟,反而不如梯(ti)草和稗子。譬如行仁,也必须做到熟才算成功。赵岐注解说:熟,是成熟、成功。五谷虽然美好,如果种下去不成熟,还不如梯草、稗草结的子实可以吃。行仁如果不成功,道理也是这样。

《淮南子》曰①: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水势虽东流,人必事而通之,使得循谷而行也。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遂长。高诱曰:加功,谓是(biāo)是蓑(gan),芸耕之也②。遂,成也。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