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针炙与按摩
7681000000032

第32章 常用针灸方法(3)

4.预防对精神紧张者,针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配合,避免因肌纤维缠绕针身而滞针。

(三)弯针

弯针指针身在病人体内形成弯曲。

1.表现针柄改变了刺入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出针均感到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2.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强;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留针时移动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到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造成肌肉猛烈收缩,牵拉针身,形成弯针。

3.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若针身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顺势分段退出;若因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后,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断针。

4.预防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移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受外物碰压。

(四)断针

断针指针身折断在体内,又称折针。

1.表现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断裂,断端部分针身露在皮肤上面,或断端全部陷没于皮肤之下。

2.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锈蚀、裂痕,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人;针刺手法过猛、过强,致局部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移位,或针柄受到外力碰撞;滞针、弯针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

3.处理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防止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将针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可见者,可用左手拇、食指在针旁挤压,使断端显露后取出;若折断部分全部陷入皮下,无法用上述方法取出者,必须在X线下定位后,手术取出。

4.预防针前必须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者剔除不用;避免过猛、过强行针;留针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保护针柄免受外力碰撞;操作时应将针身留2~3分于皮肤之外,不要全部刺人,选针时注意留有余地;及时处理滞针与弯针,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1.表现出针后针孔出血,局部青紫肿胀疼痛。

2.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针刺部位皮下血管丰富,针刺时手法过重,甚至捣针;个别患者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3.处理针孔出血者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压迫不止者冷敷止血;出血量少而局部青紫肿胀不大者,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出血量多,局部青紫面积较大,肿胀疼痛较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4.预防针具要经常检修,消除针尖钩曲;熟悉穴位局部解剖,避开血管针刺;在眼区等皮下血管丰富处施术时,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捣针;经常出现血肿者,应作血液病学检查,属血液病者不宜针刺治疗;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十、针刺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4.孕妇不宜刺小腹部、腰骶部腧穴,以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穴。妇女行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6.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灸法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灸法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藏,以备应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此外,还有以白芥子、毛莨、灯心草等作为施灸的材料。

二、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二)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以治疗阳气下陷之脏器下垂和阳气虚脱之寒证、厥证、脱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之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此之时,就可用艾条来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

(三)消瘀散结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病,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

(四)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俗语说:“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由此说明灸法可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古代常以阳隧映日所点燃的火来点燃艾炷,此火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四周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透发。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一层蒜泥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5)隔豆豉饼灸:用淡豆豉为细末,过筛,量疮之大小,以适量药末和人黄酒作饼,软硬适中,约厚O.6cm,放于疮孔周围,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日灸1次,以愈为度。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本法对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不敛,疮色黑暗者最为有效,可促使疮口愈合。

(6)隔胡椒饼灸: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O.5cm,直径约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于内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觉温热舒适为度。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

(二)艾条灸

艾条灸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

艾条的制作方法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人肉桂、干姜、丁香、一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则成为药艾条。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