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黑白道之天命难违
7664800000018

第18章 育人有方

红菱是一个性情急躁,风风火火的女孩子,一听这话那还了得。于是,便有刚才的一幕。依红菱的个性,碰上这事,一顿臭骂已经算是轻的了,如非她为事所绊,恐怕这十六个人有得受了。只是经她这么一闹腾,却让方承的位置越发显得尴尬了。方承与红菱都知道此事乃是小姑娘翠巧通的音信,但在场其他人却不知晓。他们只会当是方承去告的刁状,这么一来,却等于是把方承陷于小人之属了。

事已至此,方承心里明白再怎么解释也是徒劳,与其如此还不如抛在一旁,顺其自然的好。方承轻咳一声,他面前诸人一个个面色沉重,神情肃严,一动也不敢动。方承知这是红菱之威,他也没做细想,随即转身和那小姑娘翠巧说道:“小妹妹,你可通文墨?”

翠巧微微一笑,很大方的答道:“翠巧自小进学,一般的书籍文章都能看明白。只是如要学那些文人雅客,吟诗作对,锦绣文章,我就做不来了。”

方承笑道:“我也是一般。小妹妹,你既通文墨,那就好办多了,烦你去把文房四宝取来,我有用处。”接着方承伸手点了场内几个精干的人道:“你,你,还有你,随这小妹妹过去搬一套桌椅到这来,我也有用。”

方承这一通吩咐,没头没脑的,令人大惑不解,搞不懂他想做什么。不过红菱的余威犹在,他们实不敢违逆,只能随着翠巧一起去了。过不得多时,依方承之言,桌椅尽皆搬来了,文房四宝也备齐了。方承令翠巧坐在椅上,就着桌子,照他说的话,一句一字的记录下来。随即他把这十六个人依次唤到面前,令他们把自家拿本领,看家本事使将出来。

这些人心中对方承实不服气,颇看不起方承,只道他是装模作样。所以听了其语,上前来极卖力把自家本领卖弄一番,以向方承示威。方承却不以为意,待其演练一结,便唤到近前,十分详细的问了他的师承来历,内功修习门派,以何见长等等。而这一切他都让翠巧一一记录在案。末了,挥手让那人离开了,方承在卷后还会另向以翠巧再说一段,主要是他对此人武功的观感等等。

如此这般,一个一个的上前来演示,询问,折腾了整整一天,总算把资料做齐了。方承让他们都回去,自己拿了资料回房中研究去了。次日,方承并未到演武场训导这些人,倒是让翠巧给他们传了个话,让他们休息一天,隔天一早再到演武场上等他。这些人听了此语,只道是方承心里尚有不快,有意耍弄于他们,心里由此越发感到不满。只是有红菱有雌威在,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暗骂自己倒霉,碰上这么一个教头。

隔日清晨,方承来到演武场上,他不待下面的窃窃私语之声停下来,便即拿出前日那叠资料言道:因各人所学,悟性,武功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宜一并指点传授武功,所以决定将一众人等分割开来,划分成组。随即方承将资料交与翠巧,令她按标注所未,喊人分组。大约用了半柱香光景,分组完成。共分四组,但每组的人数并不相同,多的四五人,少的两三人,也不知方承是依何规则划分的。这些人弄不清方承在搞什么名堂,一个个面面相觑,却也只能无奈接受。

方承划分一毕,便从第一组开始传授武功,指点缺漏,其他人则令他们在远处休息,不得近前观看旁听。教完第一组,约花了方承大半个时辰。随后他唤来第二组传授,所教的却是另一套武功。如此这般,四组接连下来,整整耗费了方承大半天时间时间,这第一次的传艺才算完成。随后方承把一干人召到一起,又定下了两人个规矩。其一,各组人员今后时日只许与本组成员探讨武艺,不得与他组人员沟通交流,如有违反,后果自负。其二,各组人员居住之所进行调动,同组之人住在一起,以便平常之时相互切磋研究,增进有无,互补缺漏。

这些人虽对方承有诸多不满,更不解方承这分而化之的法子为何,是不是想让他们产生距离隔阂的手段。但从方承这第一次传武授艺过程,他们却深切的感觉到方承确实非平常人,他的对武学的见识,领悟远非他们所能及。这让他们都极感意外,所以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那个叫翠巧的小姑娘,按着方承的指示,给众人换了居所。自此方承传授武功的大体框架,算是定了下来。他每日分别给四组人传授不同的武功,令他们分开各自修炼,他在场内巡视,有不解的再当场指点。四组人所学武功,因其特点各有不同,这当中有些便是方承自己也不是能尽解的。有时遇到想不通之处,方承便先按下,回到陆海阁中去翻阅典籍,查看相关再来答复。这也亏得他之前探研垂云掌法,对各门各派的武功多少都有涉猎,否则完成此事还真是不易。他又有自由出入陆海阁之便,这也是旁人所不及的。

时光易逝,转眼一个多月过去。这十六人在这一个多里,武功虽说不上突飞猛进,但进境如斯,却都是切身体会得到的。他们初时对方承的不信任和误解渐渐冰释。按照黑白道规制,这十六人的受训之期届满,即将离岛回归旧属。他们深为感激方承这些时日的用心教导,更惭愧起初时对方承的偏见。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在离开之前请方承来聚一聚,一为告别,二为藉此时机向方承致歉。他们找了一个胆大直性去方承,言明他们的意思。

方承向不喜欢凑这种热闹,但无奈于来人实在恳切,胆子又大,脸皮又厚,方承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当夜在鹤汀小舍设下小宴,一众人等尽皆到场,方承最后被他们请到了席间。几句寒暄过后,出来两人代表其他人向源源不断致以歉意。方承早已不以为意,既是欣然接受了,大家这才入席落座。方承虽说算得上这些人的半个师长,但他性情随和,这些人接触多了,却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因此,场面很快便热闹了起来,觥筹交错之间,相互的禁忌又更少了些。

这时一个平常十分直率,好奇心又重的,忽然向方承提了一个问题:为何要给他们立下严规,要他们各组人员之间不得相互交流,甚至于为此,还要将他们另行安置居处。

方承微微一笑,答道:“习武练功最重要的便是一心专注,别无旁骛,最忌的却是贪多务得,求博不求精。你们十几个武功,性情,悟性,擅长与缺失各不相同,如果都只学同一种武功显然是不太好的。这就是我给你们分组的原因,我希望能把最适合你们的武功传授给你们。当年华山派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五大门派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修习适合的武功自然能做到事半而功倍,反之亦然。我授给你们不同组的武功各不相同,适合一些人练,却不见得适合另一些人练。但人心总是不知足的,如若让你们互通有无,你们必定相互习学。这非但无益,反而会大大影响你们对真正适合武功的习学。”

方承这一解释,这一干人方自明悟。到了此时,他们才忽然体会到了方承的用心良苦,由此对方承的感激又多了几分。他们出于真心,纷纷向方承敬酒。方承推让不过,几巡酒过后,已有了八分醉意。他忙借故离席,这一干人也看出他有些不胜酒力了,所以也没人敢强留,只是过几个人想扶方承回去。方承笑着推辞了,与众人道别过后,独自一人离席而走。这一众人本想相送,方承却一直不肯。后来他们一想,方承毕竟也是一个师长,醉酒之后的一些丑态,怕是不会想让他们看到的,就没强跟着出来。

方承踉跄着出了鹤汀小舍。他本想回自己的住处去。但酒醉之后,方向混乱,加之夜色又暗,周遭景物也甚是模糊,稀里糊涂的却走到了山庄大门口。到这里,方承才发觉自己完全走错了方向。但他一转念,将错就错,反正闲得无事,也不妨到外面走走,醒一醒酒。他求恳看守的护卫打开大门,带着几分醉意出了庄门。他看夜色虽暗,漫天星光之下,倒也甚好,海风的吹拂之下,人也颇感舒爽,便移着步子随性的向前走去。

方承本打算去的是之前将他困住的那块礁石。此处对方承而言可是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正是因从这礁石上落入海中,他才能有机会得与嫣儿走出那第一步。此处也是他最后一次目送嫣儿离开的地方,因此只要他思念起了嫣儿来,就会抽时间到那里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