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7629000000009

第9章 师为教育试耕田(1)

2012年6月29日,是召开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家长会的日子,学校上下都在为家长会做着准备。

早晨八时,与袁明和新加坡戏剧家唐嘉猷先生等共进早餐。在餐桌上,我与袁明教授谈到了北大的一些人,如汤一介、谢冕、臧棣、季羡林、林庚等人,也谈到了四川双流刘门及刘门涌现出的大学者刘咸樑和他的《推十书》,谈到北大在西南联大期间的一些人与事,谈到四川作家马识途等。

唐嘉猷研究戏剧,在新加坡卓有影响,因为孩子在太湖大学堂读书,因此,他常来这里,既为见见孩子,更为聆听南师教诲。我在饭桌上与旅居美国的唐先生谈到了戏剧家高行健、魏明伦,导演蔡明亮等,甚至谈到了现在美国的高尔泰先生。

总之,话题很广,随意漫谈。

袁明和唐嘉猷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国平,你的知识面实在太广了,简直就是一个活Google,以后我们就叫你Google王好了。后来,我又跟李淑君等谈到了庙港的虞山面馆、各种小吃等一些事物,淑君姐说:哇,看来你的不仅用脑袋Google,还要用脚步Google,真是太厉害了。

李淑君是台湾最早追随南师的学生之一,大学时代即开始听南师讲课。她给我讲了一段找李登辉募集资金的故事。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东西精华协会成立后,曾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当时南师一方面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一方面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因此,那段时间南师的学生抱着募捐簿到处募捐。李淑君当时在台大经济系念书,有一次,在上课前,她拿着协会资料在课堂上募捐,当时准备上课的教授李登辉进了教室,他拿起募捐簿看了看,当场捐了5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据说当时李登辉的月收入约1200元,募捐款相当于他当时一个月工资的一半。李淑君高高兴兴地回去报告南师,却被南师说了一通:对一个清苦的大学教授来说,500元不算多也不算少,你怎么好意思向他募捐呢?

当天下午,我参加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家长会。近百位家长济济一堂,在七号楼的大厅里静等会议开始。

许多家长都见证了这块教育试验田的耕作过程。

正如一位访客所说,这是一位95岁的老人在太湖边上推动的实验。多年来,南师一直在发出警告:近代教育出了问题。

世界出了问题,因为百年教育出了问题。早在很多年前,南师就清晰地认识到了教育出了问题并四处奔走呼号,而中国教育问题尤其多,积重难返。南师说现在的孩子都是贵族,吃饭不懂拿碗,因为在家里都是大人在喂。这样的教育不出问题才怪,这样教育出来的人管理世界不出问题才怪。南师对中国教育进行过总结,他认为: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不过是扒层皮洗个澡,基本都是错误的,他用一句话凡事我但尽心,成功不必在我表达对教育改革的决心。

很多年前,南师的长随学生李传洪在台湾创办了顶级私立学校——薇阁学校,秉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和生活能力兼优的学生。在南师的倡导下,六年前,李传洪团队在太湖边这片沼泽地上投资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南师决定,将这里作为教育试验田,希望能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找到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子。

建成后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位于太湖大学堂之内,是一所从幼儿园到中学(初中)的住宿学校,校区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所有的校舍都采用最环保的建材,自然通风的设计,让小朋友在天然、舒适的环境中成长与学习。体验式教育为学校主要教学法,以欧美的户外、环境教育理念为基础,融合了现代美国系统思维教学法,主张开放式教育。同时,结合南师人文融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校的老师们相信,这套教育方案对现代城市中成长之独生子女的成长有极大的助益。

2007年,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正式开学招生。如今,一至六年级七八个班不定,学生不到200人,教师40人,职员30人,为实验全人教育理念,实施真正的小班教学。

这个小小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就是为了证明还有希望。首先从怎样读书开始,连在大学堂的保安也读书。就学校的国际实验学校这一定位,南师曾经跟我说:国际就是教几种外文;实验什么?实验反对百年来的错误教学方法,实验自己的方法。别人的孩子在抄课文,我们的孩子在读小说。当初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现在好了,都考上了。不但考上了,还学会了生活。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一句话:学会做人。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焦虑的家长造就了同样焦虑的孩子。世界不快乐,注定在这个世界中孩子们也不会快乐。南师曾说,家长们最大的毛病就是将自己未达成的愿望,转嫁到子女身上,这个转嫁忽略了子女的能力、兴趣与性向。

不快乐的学习注定是病态的。快乐还需要训练吗?南师认为:在不快乐的社会,快乐的确需要训练。

因此,南师希望,将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打造成一个快乐成长的理想国。许多家长询问:这能适应信息爆炸的时代吗?或:孩子都不知道社会上有多少坏人,在完全的温室里成长,将来怎么办?

校长郭姮妟说,普通中国孩子一方面被万般呵护,恨不得饭都得喂;另一方面层层加码学习,沦为应试奴。而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的孩子则主张学习靠自觉,并鼓励动刀动枪,掌握做饭、习武和野营技巧,为自己的安全和生存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更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另一项学习的要素。在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的班上,除班长、课代表外,还有秩序长、桌长、柜长、日期长和自省长,几乎每位同学都有官职,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自信心。

南师要求,孩子们除了责任感之外,还必须有爱心。在2012年6月21日的毕业典礼分手时,大的学生搂着小的学生,哭成一片。大学堂实行大带小,哥哥带弟弟,姐姐带妹妹,同吃同寝。让独生子女找到亲情。曾有一位问题小孩,来时肌肉僵硬,心理僵硬,严重自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很快恢复正常了。孩子的母亲说,学校帮我捡回了一个孩子。

助人也是快乐之本。薇阁基金会董事长李传洪自称在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又当爹又当妈,所以不敢多收学生,一个班也就一二十个。李传洪严肃中不乏风趣,表情偶露顽童相,跟孩子们打成一片,连二年级的学生都与他以哥们相称。李传洪调侃说,有一次一个幼儿园的小哥们上完厕所就喊:董事长,快来给我揩屁股!李传洪真的去给他擦了屁股。

其实,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并非一开始就知道教育改革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期间校长郭姮妟曾数度落泪。

孩子不是靠管出来的,是靠影响出来的,言传身教。这是大学堂的教学理念,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孩子讲一个道理,经常要捱一个时间点,切入进去教化他。

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况下受到教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李传洪概括为要用真心、实心、苦心、用心。

小小一个大学堂,汇聚了国际的、中国台湾的和大陆的各方师生,语言交叉,如何统一价值观成了难题。郭校长说,选取学生主要看家长的价值观。太世故的一概不收。曾有一位上海来的优等生,被当地报纸评为十大小记者,最终被大学堂劝退,因为她成功心切又怀疑一切,并将这种情绪波及其他孩子。

这里的的学生还不许用手机、电脑,不看电视。太老师说用一次手机折寿一年,太老师是同学们对南师的尊称。郭校长解释说,比如查虎皮鹦鹉,电脑是点对点一下子查到了,而查辞典要经过什么科什么目,对同类鸟群也有了解。

学校的教学讲究文武合一、古今合一、中外合一。在书架上我还看到了英文版《圣经》读本。课时虽满,但学生不累,每天中午静定,下午都有体育,周五全天学习做饭和户外活动。

假如你问这里的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不但能回答几月几号,还会说今天是端午或者中秋,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等传统养生知识。

夜晚的学校静谧安详。仰望北斗七星,聆听鸟叫蛙鸣,远离互联网世界的孩子在饱读东西方经典。

既然要把这所学校做成试验田,南师就决定对课程进行改革。在李传洪和郭姮妟的共同推动下,课改取得良好效果。

课程主要包括文、武两部分。

大陆的体制课程——数学、语文、英语。其中数学、语文采用江苏版本的教材,进度跟普通学校一样,不进行考试,但会做测试题,测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能达到合格的,会进行补测;英语使用台湾薇阁小学自己研发出版的教材,教法跟普通学校的英语教学类似,要求记单词、背句子等,孩子的口语普遍不佳,有个别好的,是因为来太湖前英语就比较有优势;至于教师,数学、语文基本是大陆正常学校的老师和师范毕业生,英语老师基本是台湾地区和国外的老师,口语交流都非常OK!

经典课程,开设有《千字文》《幼学琼林》《古文观止》。这是按年级次第进行的课程,一、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四年级学习《幼学琼林》,五、六年级学习《古文观止》。主要理念是,首先,学习文言文,从认古字开始,《千字文》1000个汉字,掌握其读、写及本义,打下以后学习古文的基础。其次,学习号称小百科全书的《幼学琼林》,对天文、地理、人事等有整体了解。最后,学习《古文观止》,学习古文中最具欣赏价值的文章。孩子如此次第学习结束后,就为以后深入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读经课程,每天共计40分钟的读经时间,分别在下午餐点以后和晚餐以后,各20分钟,读经的内容为儒家和道家及一些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经典,形式上则有韵律,或者使用竹板打节奏。

中医课程,一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课的部分主要以生活基础知识和中药教学为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和与其相关的疾病常识。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各种保健知识,解决生活健康问题的方法。中药教学以学习学校现有的大自然药材、最常用的药材和经常食用的食物为主,了解其别名和来历、性味、归经及功效应用,对个别药材炮制和品尝。二是围绕二十四节气进行,主要教授学生节气的来历、特点,以及该节气应注意哪些生活问题、如何选择相应的食物等。三是中医经典的简单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经典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