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起名高手
7583800000017

第17章 果断改名(1)

人名代表一个人,代表人格,代表尊严,其社会功能使人名成为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

起名是常例。改名是特例。

成人为自己改名。则完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价值的真正肯定,是一次对人生目标的真正定位。

一、改名概述

起名是每一个人出生就有的常例,而改名是特例,不具普遍性。但是,改名实际上也是起名,只不过原来的基础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原来就有一个名字,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或更改,使改过的新名字,能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实际意义。成人改名的事例,古往今来实在不少。

孩子刚生下来或小时候起名,自己不能参与意见,都是由父母家人以及亲戚朋友决定。因此所起的名字,不可能有本人的意愿,也就不一定为本人所喜欢,也不一定能体现出名字所属者的性情和抱负。

成人改名,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是改变人生境遇创造二次自我的理想和信念。人们步入成年后,生活的风雨,命运的磨难,以及事业的挫折和对人生宏远目标的挺进,使他们对原来的名字失去热恋,因而要用一个最响亮壮观的名字,表达自我的愿望,直抒自巳的心志,编织自己的蓝图,捕捉自己的“梦幻”。

如果说父母的命名,对一个人来说还有其附属性和被动性,那么,成人为自己改名,‘则完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真正定位,是一次对人生目标的真正确认。

当然,成人改名的情形是比较复杂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不合自己的意愿而改名

孩子长大后,因父母起的名字不合自己的意愿,因此。他们就要为自己起个能使自己满意的名字,而现代青少年为自己改名字,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具有时代感和未来性、有一个叫姜耕富的学生,上到中学时,他觉得父母给自己起的名字不能满足自己的意愿,于是,他将“耕富”二字改成“志远”,意思是坚定志向前途远大。

还有一个女学生叫叶倩、觉得这个名字比较低俗,对自己心理有压抑,于是,为自己改名叶春明,取春天繁荣明媚的含义:改名后她心情豁然开朗,学业大有长进。

(二)因思想和身份的变化而改名

中国人取名字很注意其音义与人的思想相近,与人的身份相称。一般地说,老百姓取名不计较许多,比较随便,而知识阶层的取名则很讲究,帝王将相取名更是故作高深和神秘,如若不然就要更改,以求“名副其实”。

徐向前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原名象谦。大革命失败后,他决心坚定信仰,永远向前,于是,改名徐向前。表现出他百折不挠,大智大勇的精神品格。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原名体乾,后改名宗光,字又陵,入仕途后又改名复,字几道,晚年思想趋于保守,支持袁世凯称帝,反对“五四运动”,潜心著书立说,义取号愈野老人。改名反映了他思想变化的轨迹。

(三)因隐蔽身世和身份而改名

在特殊情况,为避世乱和灾祸,通过改名隐蔽身世和身份,在旧社会此类现象不可胜数。

民主革命时期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名逸仙。为避免反动势力的注意,曾化名“高野长雄”、“中山樵”等日本名。后章士钊与孙先生交往中,自作主张去掉了“樵”字,在“中山”前加其本姓,便成了后来行世的正名孙中山。

汉初名相张良,字子房,本韩国贵族。是姬姓。秦始皇灭韩,他为报仇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能成功。为避免秦国的抓捕,乃改姓为张,名作张良。

(四)因立志改名

我国古有“名如人”、“名言志”的说法。许多仁人志士总想选取一个能寄托志向和抱负的名字,如果觉得初名达不到这种效果,便毅然更改。

我国现代教育家、革命烈士杨开慧之父杨昌济,字毕生,号板仓,人称板仓先生。1920年冬,他在湖南考取了官费留日,次年春,离开妻子儿女,只身东渡日本。他在船上改名“怀中”,表示他身处异邦,但心怀中华的眷念之情。

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吕正操,少年时看到日本侵略者对祖国人民的掠夺和蹂躏,对日本帝国主义有深仇大恨。后来,他把原名“正言”改成“正操”,丧示长大了要当兵,操练本领打日本。

(五)因避讳而改名

在封建时期,名人和高官的名字显得无比神圣和尊贵,同朝为官上下级之间,或君臣之间,或普通百姓对权贵人物,如果自己的名字和对方的相同或相近,就要改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祸乱。

明朱元璋时,有一秀才原名李其章,他进京赶考时。有人发现他名字的“章”与皇帝的“璋”同音,劝他改掉。他为避讳为自己改名“其文”,以避免“辱君”的罪名。

大奸臣秦桧,其家人仆童中有一叫赵会的,也因名字犯讳而遭到斥责,后来改名赵令才算了事。

(六)因重新创业改变命运而改名

有一个下岗女职工叫张丽华,和丈夫同时下岗,生活陷入困境。而对命运的磨难,她为自己改名“张新华”,决心重新创业,搏击命运,让自己的生活进放新的春光,后来她一二次创业,取得了成功。

还有一个乡村姑娘,因家庭生活贫困不能继续读书。于是,她把原来的姓名“梁小兰”改作“粱金凤”,表示要独立创业,做一只金凤凰。后来她专门饲养鸡禽。成了有名的“养鸡大王”,自己也成了生活的强者。

现代成年人改名,大多是想给自己的生命一个崭新的标志,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而在当代有所作为。当然,某些成年人改名,也不排除其他因素,如祈告祝福人生、渴望改变命运等。但不管怎样,成年人改名,就其本人而言,都是一个生命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生活与人生的新起点。

二、改名的状况与原则

(一)改名的法定性

改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慎重。一般改名,是指改常用名。改常用名之后,如只限于平常能够使用,就无需履行法定程序。只要自己确认并且多用就行,不必要去公安局办手续改户口簿(如果愿意办手续当然可以)。

如果要改法定名,就要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各国在这一点上具有共同性。如《瑞士民法典》第30条规定,如确实存在重要原因时,住所所在地的州政府允许其更改姓名。在芬兰,根据1912年颁布的《姓名法》,公民若要改变姓名或增减自己的名字,必须向省政当局提出书面申请,经核准后并在地方报纸上声明,然后才能向户籍机关登记备案,方始生效。

在我国,受理公民改名的是各地公安局的户籍部门。

在改名前,你一定要慎重考虑,一般改了名后不要轻易变更。

一般来说,姓名在我国变更时,应按照《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自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再做变更。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规定: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1)未满18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18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民改名必须向户门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有的人往往忽视这一点。

曾有一位青年人。搞了一项发明,他用新的名字向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之后,却遇到了麻烦,主要是新名字和工作证、户口簿上的名字不符。他振振有词地对户口登记机关说:“公民有使用和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我想用什么名字是我的自由,不愿意别人的干涉。”这说明,这位青年对改名的规定不清楚。

实际上,起名和改名都要经过户口登记机关登记,正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姓名权,这是防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的重要措施。

(二)改名灵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名字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如要改一个好名字,就像创作诗歌散文一样也需要借助机遇与灵感。“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改名也是如此,有时人们冥想苦思,搜肚索肠,终却一无所获,而有时随时灵动,却能“妙想偶得”地得一新鲜而有趣的名字来。

革命家李立三其名的由来,如同他本人的革命斗争经历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他乳名风生,上私塾时,其父亲李昌圭按祠堂的字辈,将其名凤生改为隆郅。1929年他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找到革命领导人陈独秀恳请加入共产党。为便于工作。他曾改名李能至,五卅运动后又改名为李诚。后来在和邓中夏坐火车到吴淞途中,他又建议把自己的名字改掉以便开展工作,邓中夏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抬头瞥见路边站着三个人,便灵机一动,建议他叫“三立”,后来又笑着说:“三立不大好听,我看叫你李立三得了。”

从此,李立三便成了他的名字而被沿用下来。这一例子还说明随心所欲改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便是文化素质高,思想深刻。又如巴人,原名王任叔,“巴人”一名出自成语“下里巴人”。

(三)哪些类型的名字需要改

1.犯禁忌类型名字

由于多种因素而起的名字犯了起名禁忌的条例,建议改名,改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

2.粗俗的乳名在上学或参加工作、参军时为适应客观需

要改名如孩子初生之时,起名只能由父母长辈去完成,所取的名字也都是根据自己的性情爱好取得,孩子长大后可能不一定喜欢,也不一定能体现孩子的性情、志趣。因而可能会改名。鲁迅先生的伯父本来叫“仲升”,北京话发音“重升”、“众生”相同,众生又有牲畜(众牲)的味道,含有骂人意味,所以不愿意用。遂改名伯升。

3.与现实相悖的名字

时代风潮也是改名的原因之一,思想文化之风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渡留学之风渐盛,受之影响也有人改名,比如:著名作家巴金原名李芾甘,在巴黎留学时,一度崇尚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因此从二人名字中的首尾各取一字,成现名;教育家陶行知少年时崇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故名知行,留美后又受实验主义的影响。认为凡事并非知而后行,而是行而后知丁是义改名行知。

4.受形势影响所起的名字

在当代,因时代的影响而改名的也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恐怕属“文化大革命”。“文革”之风盛行之时,许多人纷纷起名红卫、学青、学彪、爱武、爱兵、永革、继革、卫东等。随着林彪、江青等人政治生命的终结,那个时代结束后,这些名字便显得可笑滑稽,改名亦在所难免。

5.和自己愿望相悖的名字

一般情况下,改名是出于自愿,出于自己对新事物的追求和热爱,但偶尔也有人被动地改名。汉语同音字较多,偶然写了别字,又不便于纠正,就只好将错就错用了。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改名就是如此,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赴日本留学,不小心在护照姓名栏里填上年龄“十四”。护照不能涂改,于是他就将“十”字添笔改名“李”,“四”字无法改。但“李四”这名太不雅观,他无意间抬头看到“光被四表”的横匾,就在“四”后边加了一个“光”字,“四光”有四方皆光明的意思,也算一个不错的名字。孙中山原名孙文,字德明,因追求革命,流亡日本后。为继续从事革命,遂改中山。

6.特殊情况下必须改的名字

封建时代的避讳制度也迫使许多人改名、换姓,这些更为常见。如汉代蒯彻因避武帝刘彻改名蒯通;东晋王衍因避成帝讳而改名夷甫:南齐萧道先避高帝萧道成讳而改名景先;五代后唐的杨檀因名字的后半部犯明宗李存檀讳而改名光远。又如在抗日或解放战争时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而必须改的名。

(四)改名字的原则

1.原名尽量小动的改名原则

应根据原名尽量小的变动,变字不复音。如王止洋。可改名为王志祥。

2.轻改的原则

对于一些字意不佳或比较繁琐的字可做小程度的变动。只改动姓名中的最后一字或只改动中间一字。如章辛香,改名为章月香,只改其中一字;赵文德,改名为赵文星,只改最后一字。

3.中度改名的原则

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在改名时,有些名字需要做大的变动,如三字姓名,其中两个字与原名字截然不同。例如刘小驹。改名为刘万方。

4.在改的原则

在一些个别情况下,有些人的名字不仅仅是要改名字,而且连姓也要做很大的变动,既改名又改姓。如金得潮(随父姓),后改名为黄润天(随母姓)。

以上介绍的只是改名的一般原则,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职业、地位不同,以及个人的喜好不同,在改名字过程中,还有许多可变通的因素,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名字作为姓名文化的一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改名字最好不要自己随意改,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乱加组合,而应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广泛听取别人意见,或向有关专家咨询,使自己改的名字真正地达到形义音及内涵的最佳组合。

我们通常说的改名,其实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原有的名字进行改动,如李谷贻改名为“李谷一”,王玉凤改为“王丹凤”;另一种是重新取一个新名。如陈世俊改名为“陈毅”,李隆郅改名为“李立三”,张菊霞改名为“韦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属于前者,而后者可归到起名艺术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