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7566500000032

第32章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2)

有些名人面对死神的降临,依旧是那么幽默和风趣:德国诗人海涅临终前,有探试者问他:“要不要请牧师祈祷?”他说:“不必了,上帝会宽恕我的。”美国喜剧作家马克·吐温临终,向聚集在他病房的人们诀别道:“再见,我们还会相逢的!”法国讽刺作家拉伯雷临终风趣而平静地说;“把幕放下来吧,喜剧已经结束了。”英国诗人拜伦临终显得平静和清醒,他说:“现在我要睡了。”另一位英国诗人济慈临终要人们把他抬起来一些,他说:“我要死得安逸一点。”美国幽默小说家欧·亨利临终对在场的人提出要求道:“把灯全点上吧,我不想在黑暗中回老家去……”

到了生命的尽头,一切的争斗,一切的算计,一切的荣耀,一切的耻辱都已成为过去,现世渐渐退隐而恍若彼岸,与自己渺然无缘。一种痛惜,一种对于生命的亲切留恋油然而生,这是否是人们常说的“良心发现”呢?如果是,那可真是发现得太晚了一点啊!

基督教不嫌晚,而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良心发现”的一瞬,于是有临终忏悔的仪式。这种仪式,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科技文明昌盛的今天,其基点是否正是建立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认识上呢?

5.善于反省自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孔子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不断地向比自己德行高的人学习才能增益道德,提高道德水平。故曰:益,德之裕也。

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第27章)与孔子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自己的镜子,我们的借鉴。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里,恶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恶,他的阻碍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的刺激。善与恶,美与丑,积极与消极就是这样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总是要求我们既爱自己的老师,也爱自己的敌人。而不仅仅是恨他,厌恶他。这里面的深刻含义,除了要爱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镜子,借以自我反省的意思在内。

曾经有座宝藏,非常隐蔽,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到永久的幸福,许多的英雄好汉都为去寻找它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终有一天,有位绝世高手击败所有的人而寻到它,当它打开华丽的锦盒,看到里面躺着的却是一面镜子,顿时大彻大悟,才真正理解了幸福的涵义。

每个爱美的人都喜欢照镜子,而照镜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加以修正,来完善自己。反之,如果只看见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就失去了照镜子的意义。

生活亦如此,当人生得意之时,沾沾自喜,孤芳自赏,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忘却了自己的不足,此时,自己的缺点展露无疑,毫无知觉,快乐和幸福会长久吗?

给自己一面心灵的镜子,时时为自己照一照,提醒自己,让自己有先知先觉,及时发现自己的短处。人难免会有过失,但只要及时发现,从而下定决心及时改正,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人生的道路才会走得踏实,一帆风顺。

出错是经常有的,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从一个未经风雨、不谙世事的孩子到一个饱经风霜、目光深邃的老人,他要出几千次几万次的错。出错的精神就在于不故步自封,敢于尝试,就在于不懈地努力探索,寻求正确的目标。

很多人对他人的出错都持一种嘲笑的态度,对先于自己出错的事持一种侥幸心理。有些人害怕出错,有些人厌恶出错。其实想想,出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积极的探索?能常常出错何尝不是一种经常性的收获?敢于出错的人何尝不是一个积极求索的人?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错误装点着的瑕玉,虽不完美但很真实。无数个错误是我们无数个走向成功的起点。错误使我们品格坚毅,性情坚韧,我们在无数次的出错中得到升华,又在无数次改正错误的路上学会执著。

反省是改过的前提,如果我们不知道反省,只会把责任推给别人,然后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或者没有被公平对待,拥有这样的态度,绝对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情的。有句话说,当你一个手指头指着别人的时候,别忘了,还有四根指头是指着自己。当我们在诉说别人不是的时候,是不是能转换不同的角度想想,我有没有能力把事情处理得更好?

事实上,许多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态度”,他们能够勇于去承担别人不愿意承担的问题,他们总是能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愿意做的事,他们总能主动地去做,而且不求任何的回报,许多人以为这些人是傻瓜。

多做事情绝对不会吃亏的,天底下最吃亏的事情应该是,你对事挑三拣四什么也不愿意做,最后自然什么也做不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古人在面对错误时就知道没有谁可以一生都不犯错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平凡之人呢?

孔子说“善补过也”,要特别小心,人不会没有错,随时有错,善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就是真正到了无咎的时候。因此我们做事业要尽量地谦虚,倘自认绝对没有毛病,这是靠不住的,天下事没有这么好的。“善补过也”还是好的,懂得小心谨慎反省与改正错误,这是最高的哲学。

不仅要有自省的精神,还要有改过的精神。《论语·学而》篇中孔子的门徒曾参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有过则改才可以增益道德,提高修行水平。古人讲:“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就是说,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过错,但知错能改不是很好吗!

改正错误、修理缺点要坚决果断,雷厉风行。这也是检验人有没有修道的诚心的方法。有了错误不立即去改正,反而借故拖延,找借口掩饰,那一定不是道心高强的人。

6.君子尚义不尚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子路曰:“君子尚勇率?”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对生命的存在和价值的认识,历来是名人志士热衷探讨的话题,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怎样生存才更有价值,始终是智者有理,贤者有道,没有苟同,争论不休。君者如能正视他们的争辩,从中领略出适合的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将对自己的行政生涯大有裨益。

《诗经·大雅》中写到:“既明白事理,又聪明机敏,才能确保安全。”《周易》也标明:“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德行就是爱惜生命。”

《论语》则认为:“士人遇到危险应当舍身赴难,见义勇为。”又云:“君子只有勇于牺牲生命以成仁的,而没有因贪生怕死而违仁的。”

管子语曰:“对现实感到困惑,就应看看古人;如果想预知未来,就应回顾历史。”正如古语所说:“与死去的人患同样的病,是不可能活命的;与亡国者走同样的路,是不能生存的。”

《吕氏春秋》中则如此说:“见有人因吃东西噎死了,就禁止天下人吃东西,荒谬呀;见有人因乘船淹死了,就禁止天下人乘船,荒谬呀;见有人因战败而亡国,就取消天下的军队,荒谬呀。”三国时的杜恕说:“奸臣贼子,从古到今,不是说没有。可是如果十年出一个,就认为是接踵而来;百年遇上一个,就认为到处都有,并因此疑神疑鬼不敢用人,这就和因为有人噎死就禁止吃东西一样,噎死的人虽然不多,但饿死的人就多了。”

孔子尚德尚义而不尚勇,主张用礼义来规范、约束勇敢。当然,这并不是说勇敢这种品质不好,而是说如果不加以规范约束,勇敢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问题。这就是他在“六言六蔽”里所说的,“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以及在《泰伯》篇里所说的“勇而无礼则乱。”

尤其是对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小人来说,无勇倒还没有什么,一旦有勇,那便真会成为害群之马;肆无忌惮,无恶不作,闹得社会就不得安宁了。

同样,对于善行和恶意的认识各个贤者也很少雷同,他们对世间善恶德行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孔子说:“敢憎恨那些揭发别人隐私的人,才是正直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