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7565900000005

第5章 打铁先要自身硬——锻炼自我素质(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a sense of tact)?”关于机智他认为,机智介乎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作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的过程中,机智自然地展示出来;机智是一种行为方式,“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感性,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机智对情境的独特性非常敏感;机智是实践的直接统治者”。教育智慧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教育机智是教育智慧外在的表现。

有了“真情”,有了一种“精神与境界”,有了“教育智慧”,我们的课堂还会是那样的老气横秋、死气沉沉吗?

答案是,当然不会!

提升你的品质与魅力

有一位教师,每次给学生上课,课堂总是欢声笑语,而且他带的每个班,平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些人向他请教“秘诀”,他总是淡淡地说:“还是那句熟得不能再熟的话:‘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说秘诀那就只有一个:‘让学生喜欢你’。”

这位教师的话我是相信的,这就像恋人或夫妻,只有喜欢你,才愿意和你在一起;只有互相喜欢,双方之间关系才会融洽,才会有欢声笑语。所以,要想让你的课堂活力四射,温馨宜人,在你喜欢学生的同时,也要让你的学生喜欢你,亲近你。

什么样的老师会招学生喜欢呢?

一位有心的班主任在他的学生中做了“我喜爱怎样的班主任”的调查。

学生甲:在我接触的班主任中,有一位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有一种使人着迷的力量,平时见到学生总是微笑,使人感到亲切而真诚,一看就叫人喜欢他。但是,当他严厉的时候,我们的心都会跳出胸口,然而说出的话句句在理、字字铿锵,让人信服!

学生乙:总的来说,我喜欢有个性的年轻班主任,他们热情、坚定、爽直、干练、风趣,适合我们年轻人的口味。

学生丙:学生会思考,老师更应该会思考。对学生的引导并不是要班主任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回避,否则将失去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有时和班主任唱反调,但真理不一定总在班主任手上。

再让我们看另一份调查结果,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具有如下能力:

1真心实意关心爱护学生,体贴、理解学生。

2平等地对待学生,每天用微笑面对学生。

3能督促学生抓紧时间。

4经常给学生鼓励,不打击不训斥学生。

5不说套话,布置工作有重点。

6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学生心理指导。

7能把学生的意见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去。

8能融入学生之中,有号召力、凝聚力,能带动班级活跃气氛。

9能如实公布班级的每一点进步和退步。

10博学多才、幽默、性格好、易相处。

11经常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12小事糊涂,大事清楚,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管。

13经常开展有利于发挥学生才能的活动。

14教会学生怎样才能做好,而不是一味讲道理。

15经常与学生聊一聊社会动态方面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16不拿扣分数来约束学生。

我们总结一下,学生所喜欢的班主任(当然也包括其他教师)是拥有广博知识和拥有多种魅力的导师。使学生着迷的力量源自什么?源自教师的崇高理想和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它渗透在教师的举止言谈中,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丰富的文化知识让人看到了你的博学,因此还要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因为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求知,辅导学生成才。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了,课讲得好,这能使他在班上的威信提高很多倍。还有,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发展型人才的能力。

一个教师要想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而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个人品质和个人魅力来实现。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对班主任言行的仿效显得尤为突出。强烈的模仿心理使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师的人格形象作为完善自己心理结构的参照系数和人生旅途的导向标。因此教育家乌申斯基总结道:“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首先,提升你的情感魅力。

爱是教育的先决条件,充满爱心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润滑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细、杂的繁琐工作,他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独特的生命,随时随地都萌动着不同的想法,生成着不同的行动。而这些生命又来自不同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思想、行为相差甚大。如何将他们聚拢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爱,一定会产生怠惰和消极情绪,最终导致与学生的隔阂、冲突,所有的教育都成为泡沫,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优秀的教师则永远保持一份爱心,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他用爱滋润着自己,也滋润着他人,在他身上,你能看到慈爱、宽厚、清纯的光辉,让你不知不觉地聚在他身边,聆听着他的教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理想的境界。

然而,他们对学生的爱仅仅是慈爱善良的播种么?仅有这样的情感,就能获得学生的尊敬么?赞可夫说:“不能把老师对学生的爱,仅仅想为用慈爱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他说出的话还要句句在理,字字铿锵,让人信服。所以在这高尚的师爱中,爱应是公平的,是深刻的,是艺术的。

爱是广博的。优秀的学生是任何一位老师的掌上明珠,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投入同样的爱才是最可贵的。假如你对他们产生了厌烦,很有可能你的教育就已经结束了,所有的问题后果就会接踵而来,让你苦不堪言,悔恨难当。所以我们要耐心地去寻找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积极地鼓励、暗示、肯定他,你的关爱一旦被接受,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所以,爱要是广博的,是施与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爱还应该是理性而深刻的。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件大事。”“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利欲之利。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持有这种理念的爱,则能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它体现着教师更深刻的教育思想:不止关注学生的智力,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不止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其灵魂;不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造。

爱还是一种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可以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艺术的爱更可以激发我们的教育智慧,同时培养更为智慧的学生。

比如在课堂交流中,我们通过两位老师对待同一件事的语言来讨论一下教育的效果。

一个孩子打断了老师的讲话。

A老师:我希望把话说完。

B老师:你很没有礼貌,你在打岔。

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两个男孩小声说话。

A老师:我现在正在布置作业,你们应该记下来。

B老师:除了说话,你们就没有其他更好的事情可做吗?为什么不把我布置的作业写下来?

一个男孩没有举手或者不等轮到他就抢着回答了问题。

A老师:我希望听到更多学生的回答。

B老师:谁允许你说话了?班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不要垄断大家的讨论,这是粗鲁而且不公平的。

星期一早晨,教室乱成了一锅粥,孩子们四处走动,大声喧哗。

A老师:我要开始上课了。

B老师:别闹了!所有的人都坐下。周末已经结束了,这里可不是迪斯科舞厅。

从两位老师的表达中,我们比较一下,谁的表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呢?谁的表达能更好地避免冲突呢?谁的表达更有利于课堂气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