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7565900000040

第40章 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17)

“虫子不爬怎么办”,实在是一个与文本思想内容关系甚微的问题,是一个不值得花掉大部分课堂时间来讨论的问题,学生提出这种脱离文本思想内容的问题本身就说明他没有读懂文本,这时教师应该进一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然而,执教者却让全体学生放弃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将这个“虫子不爬怎么办”的问题当做了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花费大半节课的时间去想办法解决。

目前,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既定方案去教学,不能将学生的思想死死地纳入自己既定的教案轨道,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组织、引领作用是永远不可放弃的。

再者,并不是凡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必须将之当做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的。学生由于知识、阅历等方面相对不足以及对教学文本的不熟悉等原因,有时只能提出一些需要帮助解决的小问题。所以,用不着学生一提出问题,教师就放弃既定的教学方案,甚至脱离教学文本。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幼稚可笑,教师都是不能取笑的,不仅不能取笑,而且要认真解答,并且还要予以鼓励。如果提出的问题脱离了教学文本,教师应机智地将学生的思路引领到教学文本上来,这才是上好课的保证。

当然,仅仅达到上述要求还是不够的,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的第十课是《父母的疼爱》,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讲一讲发生在家里的真实故事,体验一下父母对自己的呵护、疼爱。一位王老师面对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动或者出去打工,很少有时间精心地呵护孩子,也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常常不被孩子们理解和尊重,王老师从这种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处理,把课题改为《父母的辛苦》,引导学生将他们的视野转移到父母的劳动中,从中体会父爱和母爱。当时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师生对话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条谜语,请看大屏幕:“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吃饭穿衣全靠它。”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手。

师:你们很聪明,猜对了。

接着,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手的对比图片:一双手洁白、光滑、细嫩;另一双手暗淡、粗糙、长满老茧。

师:请同学们指一指哪双手更像你父母的手?为什么?

生:那双粗糙的手像我爸爸妈妈的手,因为爸爸妈妈长期做农活,非常累,非常辛苦,他们的手长满了老茧,布满了裂痕,非常粗糙。

教师用课件出示课题“父母的辛苦”,在天蓝色的背景下,两颗大大的、红红的“心”出现了,慢慢旋转一圈后,定格在“父母的辛苦”几个大字上。

师:做父母的都很辛苦,农村孩子的父母更辛苦。与城里的父母相比,他们工作的地点不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而是田间、地头、工地、牛棚;他们劳动的对象与工具不是纸、笔、计算机,而是镰刀、铁锹、瓦块、砖头。夏天,他们顶着似火的骄阳;冬天,他们迎着刺骨的寒风。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农村,但是由于父母的疼爱,这些劳动我们都未曾尝试过,今天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父母的辛苦与不易。

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体验四种活动5分钟,老师巡视指导。

这四种活动分别是:

(1)扒玉米(将玉米穗的外皮剥去)。

(2)搓玉米(几个学生围成一圈,把玉米粒搓在塑料盆里)。

(3)背喷雾器(每个喷雾器灌了十五六斤水,五个学生一人背一个,同时不停地加压喷水)。

(4)手举刮板(将建筑工地刮白灰用的刮板高高地举过头顶,坚持5分钟)。

然后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师:扒玉米什么感受?

生:扒玉米觉得手很疼。

师:搓玉米的同学,你们什么感受?

生:搓不掉,感觉手很疼,火辣辣的。

师:背喷雾器的同学,你们什么感受?

生:肩膀被绳勒得很疼,腰酸背痛,太沉了。

师:举起手拿东西的呢?

生:胳膊又酸又累,简直快不是我的了。

师:我们才刚刚做了5分钟,你们就已经叫苦连天。试想一下,让你们从事这样的工作一节课、一天、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一定非常辛苦,太累了,我会受不了的。

师:我们的父母长年累月从事着这样的劳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父母劳动的真实场面。

播放录像。

镜头一:几位孩子的父母站在高高的桌子上,一手持灰板,一手举刮板,紧张地忙碌着,浑身上下沾满了灰尘和涂料。

镜头二:一位母亲在高过自己一头的玉米地里干活,手上缠着胶布,从这头干到那头,空旷的田野上只有沙沙作响的玉米秸作伴。

镜头三:天还没亮,父母就早早起床,爸爸做饭,喂鸡、鸭、鹅,打扫院子。妈妈钻进牛棚挤牛奶,一下、两下、三下……镜头四:爸爸、妈妈在塑料大棚里不停地搬蘑菇,汗水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当屏幕上出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镜头时,孩子们异常兴奋,不由得脱口而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

师:先请录像中有自己父母的同学来谈一下你看完录像的感受。

此时的学生们已被父母劳动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面对平时很熟悉的场景,他们似乎想到了许多,也有许多话想说。

生1:画面中那个刮大白的是我的妈妈,我的爸爸在几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不能干活,妈妈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爷爷奶奶、爸爸和我,还要挣钱养家,我感觉我的妈妈太辛苦了,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

生2:画面上刮大白的也有我的妈妈,别人的妈妈都可以穿漂亮的衣服,而我的妈妈每天都要穿那挂满涂料的衣服(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妈妈再受累了。

生3:录像中掰玉米的那个人是我的妈妈,我家养着十多头牛,妈妈早晨四点多就起来给牛挤奶、清圈,有时候半夜还要起,来给牛喂料,这已经非常辛苦了,但地里还有许多繁重的农活,春天捡茬子、平地;夏天除草、浇地,有时一个晚上都不回家;秋天掰棒子,妈妈的手裂着口子,缠着一层又一层的胶布,我感觉我的妈妈实在太辛苦了。

生4:画面中种大棚的是我的爸爸、妈妈。夏天,大棚里闷热,待在里面喘不过气来;冬天,大棚里面热外面冷,在大棚里出一身汗,出来浑身冰凉,特别爱感冒,而且我家还有一千多棵果树,夏天的时候,爸爸要睡在山上看果树,身上被蚊子叮咬,起很多疙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

学生们流泪了,有的用双手捂住了脸,想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伏在桌子上,双肩不停地抽动;一个小男孩紧咬牙关,泪水还是流了下来。好几位听课的老师都在悄悄擦去自己的泪水。一位老师事后说:她当时由眼前的情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想到他们如今已经年迈、已经步履蹒跚,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再悄悄地看着四周,其他老师也都用面巾纸暗自拭泪,个个红红的眼睛,酸酸的心情)师:我们的父母虽然这样辛苦,但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播放课件,刚才出现的几位父母对子女说话的画面。

父母1:希望你好好学习,期末考个好成绩,爸爸多累都值得。

父母2:妈妈累点没有什么,只要你学习好,妈妈心里就高兴了。

父母3:我们起早贪黑地干活,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只要你有出息,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这些朴实的话语再一次感动了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有的人再次流下了泪水,发自心底地感叹着:

多伟大的父母!多伟大的中国农民!)师:此时此刻相信大家心里都很激动,很想对父母说点什么。老师帮你们用录音机录下来,下次开家长会时放给你们的父母听。

老师开始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母亲》这两首感人至深、意味深长的乐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感染了学生,加深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于是,情感的“闸门”又打开了。

生1: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生2:爸爸、妈妈,你们这么辛苦供我上学,我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我很后悔。

你们放心,从今往后我一定努力学习。

生3:妈妈,您那么累都是为了我,我还不听话,惹您生气,我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

生4:妈妈,我长大后多挣钱,给您买漂亮的衣服,好好孝敬您。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只要用心,都能让父母感动、高兴、欣慰。

学生再次谈感受。

生1:我每天要早起一会儿,把小鸡端到院子里去,晚上再把它们端回来,妈妈就能歇一歇了。

生2:我要把零花钱省下来,给妈妈买一瓶擦手油,妈妈手上的裂口就会好一些。

生3:老师,我要把我的零花钱攒下来,给妈妈买一副好手套。

生4:我要自己上学,爸爸就不用绕路送我了,就能吃上早饭了。

生5:我要自己检查作业,爸爸、妈妈干一天累活儿后,不用再为我的学习操心,就能早点儿休息了。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非常感动,相信你们的父母听到后也会非常感动,父母会因为有你们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欣慰和自豪。老师希望也相信你们会做令父母、老师骄傲的好孩子。

出示课件: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课件开始的字幕是:

“关爱老人用心开始”;结尾是:“将爱心传递下去”。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下课的铃声响了,然而,老师和学生们的心情都还酸酸的,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久久不愿离去。这节课,王老师话语不多,没讲什么大道理,却让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人类最伟大的父母之爱,唤起了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热爱之情。相信多年后,他们都会记得父母那一双粗糙的带有老茧的手,记得父母那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不会忘记给妈妈买漂亮衣服,不会忘记给爸爸捧上一杯热茶……这是一堂富有生命力的课,学生们在真实生动的氛围里教育自己,受到了精神的洗礼。这堂生动的课也启示我们,如何才能合理地使用与处理教材。

1.学会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关键一步。教材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阅读感知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多角度全面感知教材。影响对教材全面感知的最大障碍是教师自己,自认为熟悉教材而不认真钻研,教师应将全套、整本教材与精读所教单元或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系统阅读;将咬文嚼字细读课文内容与亲自动手做练习、习题结合起来深入阅读;将本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参考资料、各种杂志结合起来广泛阅读。这样,才能多方位深层地感知教材,真正把握教材。

(2)思维加工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本质上理解教材的加工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揭示这一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知识的价值与功能,理解教材的目的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3)想象构思阶段在这一阶段要运用阅读感知和思维加工的成果,想象构思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使之更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想象构思,既是前阶段钻研教材的总结概括、优化组合,又是结合师生素质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创造的过程。通过想象构思进一步对教材的内容分解组合、增删改换,精心处理教材,形成教学的初步方案,为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做一个可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而且教材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去加工,不断地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补充、丰富其内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2依循教材与“改造”教材义务教育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都要求教师具有比以前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编写自有一套体系,它面对虚拟的学生,具有完整性、严整性的特点,又有抽象性、模糊性和未定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材使用与处理上要把握好依循与改造的关系。怎样才能把握好依循与改造的关系呢?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点:

①认真解读课标,把握新课标新理念。

②搜集和听取教材编写者的提示,领会编写意图,尤其要注意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特点。

③搜集和听取实验区介绍的经验,对可用的经验实行“拿来主义”。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实施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将层出不穷,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判断,并根据学生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

⑤听取学生的意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改造教材可以把不符合学生认知现实的改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以把呈现方式枯燥的改为有趣的、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可以把简单的内容改造为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