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7565900000027

第27章 不断掀起课堂小高潮(4)

“打电话”的游戏更是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叮铃铃,电话铃声响了。“uí(喂),你是谁?”“我是妈妈,今天厂里加班,我要晚点回家。”ui(喂)的声音不断地在教室里响起,同桌的两个孩子互相打着电话。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认识了复韵母ui。

直呼音节时,老师设计了“邮递员送信”、“我叫××”、“呼一呼,找一找”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孩子们掌握了三个复韵母的呼读方法,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在呼读音节的练习中,老师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

老师在桌上放了一大堆东西,有杯子、白菜、乌龟模型、白粉笔……老师出示了音节“bēi”,一个小女孩抢着呼出这个音,又立刻走上前去把杯子高高举起说:“我的杯子与你交朋友。”然后,学当小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呼读bei这个音节。老师又出示音节bái cài,这次一个小男孩马上抢着呼出“白菜”,并且快步上前把白菜高高举起说:“我的白菜与你交朋友。”然后又带领同学们一起呼出“bái cài”的音节。

就这样,孩子们都争着抢着到前边举实物,与音节交朋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呼读音节找朋友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直呼音节,还认识了事物。

复习巩固阶段,老师设计了“摘果子”的游戏。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红红的苹果上面写着一个音节,哪一个学生能呼读出一个音节,他就能摘下一个苹果。

一张张卡片,一个个形象的实物,一次次演示的动作,构成了一节愉快的拼音教学课。在这样的课上,孩子们对知识充满兴趣,对认知具有迫切的需要。大脑形成了最佳兴奋中心,对知识的反映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

3.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游戏一位老师在教学《要诚实》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要诚实》一课的思想内容,初步形成诚实的道德观念,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引进了教学游戏,以玩、听、讲、辨四步展开教学。

第一步:把《画鼻子》的游戏引入教学,为学生创设表现一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当道德角色。黑板上画有一个没鼻子的人头,老师把几个被蒙上眼睛的学生请上前来,给没有鼻子的人头像画鼻子。有的把鼻子画到了嘴上,有的则画到了耳朵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最后,老师叫到课代表,故意把他脸上的遮眼布弄得薄些,系得松点儿,使他一下就画正确了。同学们热烈鼓掌,但课代表却不好意思起来。老师问:“你画对了,为什么不好意思呢?”他坦率地讲出了实情:“是老师给我系的蒙眼布很薄,所以我能透过薄布找到准确的位置。”老师表扬他说:“他这种行为就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我们学习、做事都要讲诚实。”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课课题——《要诚实》。

板书课题后就进行第二步:听《要诚实》录音故事。故事是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公公,十分疼爱自己的两个孙子,一天,老人拿了些花籽对他们说:“你们拿这些花籽去种吧,谁种的花最香最美,我就喜欢谁。”兄弟二人拿了花籽分头去种,鲜花盛开的时节到了,老大捧来芳香美丽的鲜花,而老二却空着手回来。他对爷爷哭诉说:“我的花籽一颗也没发芽。”谁知老公公却爱抚地夸他是最可爱的孩子,种出了“最美丽的花”,原来老公公交给他俩的花籽都是炒熟的,根本不可能种活。小孙子诚实,开出了诚实之花,大孙子感到十分惭愧,决心向弟弟学习。同学们听后,初步明白了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纷纷表示要向弟弟学习,做个诚实的孩子。

老师趁热打铁出示第三步:夸夸咱班上的小诚实,他们思考片刻,便议论开了。有的说:“同学拾到笔、橡皮就放到老师的桌子上,很诚实。”有的说:“一次,同学拾到一个装有5元钱的纸包,他按着纸包上的班级、姓名找到了那个同学,当面把钱交给他。”……同学们越说越热烈,有的还主动谈了自己过去不够诚实的地方。老师告诉他:“改正错误仍然是个诚实的学生。”

老师设计第四步是采用投影,看图辨析,通过不同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识别能力。第一幅图是小牛看到同学踢球,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应该劝这位同学去老师那承认错误还是摆手说不知道呢?同学们选择当然是后一种。第二幅是小牛写字把墨汁弄到前桌女学生衣服上,是隐瞒不说还是向她道歉,同学们这次选择更加肯定,所谈认识更加深刻。

就这样一堂思品课在说笑看图的游戏中结束了,虽然课上得很轻松,但同学们却受到深刻教育。可想而知,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情趣,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游戏之中。

4自然课中的教学游戏在自然课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遐想,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游戏教学也是一种激起学生好奇心,诱导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一位老师讲《空气的性质》时,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游戏。

一上课,老师问:“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空间有没有空气?”(学生四处张望)老师又说:“空气在哪里,大家找一找?”(学生左顾右盼)“噢,没找到。”老师说完就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用橡皮筋扎住口。“怎么样?”老师问。同学们响亮地回答:“塑料袋都鼓起来了。”老师让学生用手拍一拍,同学们一齐拍了起来。只听“劈啪、劈啪”,鼓起来的塑料袋一个一个地破碎了,教室里一片笑声。老师问:“塑料袋为什么会破碎?我们听到的响声又是怎样发出来的?”学生齐声回答:“塑料袋里有气。”老师又问:“这是什么气?”“是空气。”学生说。“我们为什么看不见,也闻不到呢?”老师接着问。这时同学们情绪十分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位男同学抢先回答说:“因为空气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一阵热烈的掌声。

就这样,空气性质的难点,便在活泼的游戏中迎刃而解了。同学们自始至终处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在玩中悟理,在乐中求知,似乎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5.美术课中的教学游戏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求新心理,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美术课中的教学游戏就是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位教师为了让二年级小学生进行巩固侧面行走人物的画法,又能让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的生活,通过美术课体验到新奇和快乐,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在春游后的第二天安排了这堂美术课。课上,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发给每个同学几支彩粉笔,然后以班长为排头,每人占一块方砖,排成单行。让每个学生在前面的方块上,根据老师教的画侧面行走人物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服装、发型特点,画出自己侧面行走的形象,全班所画人物要面向同一方向。同学们按要求专心画起来,待同学们画完,老师宣布全体起立退后一步。啊!奇迹出现了,地面上的一个个画像变成了一行排列整齐的队伍。同学们见了,不禁脱口而出:“这不是咱们二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吗?”老师说:“对,这就是我们二年级二班。班长,请你在画面上的你的手中加上一面队旗,咱班的队伍就更神气了。”接着老师又对全班同学说:“昨天我们游颐和园,见到了那么美的风景,如果把这些美丽景色画在我们队伍的周围,一定很漂亮。”于是,同学们便纷纷蹲下又画起来。不一会儿,画面就出现了连绵的群山、昆明湖、十七孔桥、长廊、游艇、玉兰花、小鸟……老师再次让同学们退后一步看画,刚才的“队伍”又变成了一幅有人物有景物的画卷了。同学们高兴极了,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发出“哇!”的一句惊奇的声音。

老师趁热打铁地说:“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于是同学们交头接耳,你一言我一语,最后一致通过,取名为“春游图”,并把一三个字写在画面上,并添上了落款“二(2)班全体同学。”同学们笑着、跳着、拍着手围在这幅集体作品周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欢乐的笑容。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仍然围坐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

通过现场绘画教学游戏,学生生动、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加强了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当然,美术课教学游戏的形式很多,这些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促其形成教学高潮,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总之,教学游戏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公正文明地做人等等,在掀起课堂小高潮的同时,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真是一举多得。

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

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到底有什么奥妙呢?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这种技巧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集中地演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适时地“抛”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就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广泛参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够形成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

名师在设置悬念时往往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才能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我们先来看一位王老师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在学习《碳的几种单质》一节时,王老师对台下的学生说道:“同学们,今天我带了一把玻璃刀,有哪位愿意借给我一支铅笔用用呢?”

前排的一个学生立即将一支铅笔递给王老师。

“大家都知道,玻璃刀非常锋利,只需轻轻一划,就能将一块玻璃一分为二。你们知道玻璃刀的刀口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台下的学生有的说是钢铁,有的说是一种特殊的材料。

王老师没说出答案,接着问:“大家再看这支铅笔,你们知道铅笔芯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石墨!”一个学生抢着回答。

“对,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而玻璃刀的刀口则是用金刚石做的。”

“金刚石?”学生们好奇的重复道。

“对,是金刚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天然物质,而组成铅笔芯的石墨是最软的物质之一,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不会吧,如果真的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话,性质也应该相差无几啊。可是为什么一个这么硬,而另一个那么软呢?”

台下的学生一个个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看着王老师,期待着她说出答案。

“好,同学们想知道答案的话,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片断二:

在学习盐类的性质时,王老师事先在讲台上准备了一杯不知名的溶液,一个小铜片,一支细铁丝。

然后,她指着手中的铜片说:“同学们,你们中有哪位能在上边画出一只小企鹅呢?”

台下的学生面面相觑,怎么可能?又不是一张白纸,除非用刀子在上边雕刻。

见学生不语,王老师面带微笑地说:“大家看我的!”

说着,用一根细铁丝在杯子中的溶液里搅拌了一下,让铁丝上沾满溶液,然后在铜片上勾勾划划,几分钟后,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就出现在学生面前了。

“哇,真像我QQ聊天时的那只企鹅!”

“老师,这是什么魔水?”

王老师看着台下七嘴八舌的学生,说道:“大家安静了,想知道我用了什么魔水吗?现在我们开始去寻找魔水,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盐类的性质,刚才用的魔水就是一种盐……”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却具有共同性?看起来办不到的事却在老师手里变成了现实?于是,王老师的课就在充满疑问,让人无法释手的氛围中开始了。

如果王老师换一种方法呢?毕竟我们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要求老师在在讲述碳的单质时一定要用实物来说明,也没有非得让老师练得一手在铜板上画画的“绝活”!

王老师完全可以一句带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碳的几种单质,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动接受如下的概念:“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性。”可这样一来,他们的印象就仅限于这几行文字,而在头脑中却缺乏现实的例证。同样,讲述盐类的性质时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句话,没有了前边的悬念作铺垫,王老师的课充其量只是最一般的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如果没有了前边的悬念,王老师还能起到这种让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王老师的课妙就妙在,他特意设置的悬念,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疑问,生出诸多好奇,无疑会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原因的思维要求。

同时,课堂上的悬念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愉快地将自己的思维投入到探索化学知识的情境之中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设置悬念呢?

设置悬念,要在“巧”和“悬”上下功夫。“巧”,就是要求新、求异、求活,所设悬念要在学生的意料之外。“悬”,就是要让疑点突出、鲜明、耐人寻味,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教师要只设疑,不回答,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深入思考,寻求答案,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

一、巧引课题巧引课题,就是教师设置的悬念要巧妙引出教学的题目或相关的内容。设置引入课题的悬念,要能提携全篇,力求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管中窥豹,沿一点而知全貌;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形式,尽快使学生染上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

一位教师教《石钟山记》,引入课题时,他是这样设置悬念的:“一座山,却以石钟命名,其中有什么奥秘?不仅我们,早在千年前的苏东坡也产生过疑问,看看他是怎样帮我们解开这个谜的!请读《石钟山记》。”学生听了,顿时感到惊奇,怎么?一座山,命名为石钟山。是山的形态像钟呢,还是另有别的原因?这里肯定有个谜。是人为的谜呢?还是自然之谜?古人苏东坡和它有什么关系?他能解开这个谜吗?学生带着种种疑问看着老师,看着周围的同学。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采取了共同的做法——迫不及待地拿出课本,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这位教师仅仅用短短两句话,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石钟山的名字的来由,深藏着什么奥秘?千年古人与它又有什么联系?学生揭开这个“谜团”,也就揭开了千古之谜,领会了全文的内容。这个悬念,可谓以点带面、纲举目张。再者,教师以解“千年之谜”为悬念,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兴奋、活跃,以积极的思维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