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位大哥难道有那种倾向,要我献出菊花不成?
但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多想,只是有些羞涩地点点头。
“那就对了。喂,干嘛用这种眼神看我?咳……我不是那种人!即使是,也不会看上你……对了,你咬破食指,涂在吊坠上,然后将这血又印回手里,就用这有血的手打他的头!”
这什么跟什么啊?至于那种眼神?难道我很差,要你看上?呸呸,且我可没有那个倾向,我还等着和江小雪去看电影呢!看完电影后再想法子将她正法了,也当作是对我处男之身的祭奠吧……
我依着他的方法,两手之上印有从食指涂了吊坠的鲜血,朝着胖子的头部,像打拳击那样击去。
胖子这小子,打架可是厉害得很,我从小就打不过他。这个时候能够这样打他,也让我莫名地一阵兴奋。
我用力挥拳,朝胖子的胖脸用力打去。
霍霍……
打了几拳,胖子显然受不住了,嘴唇上流出了血。
这样打,不会将他打成傻子吧?
“我我,我出来还不行吗?”胖子大声叫道。
不过话虽这样说,那夜叉鬼却没有马上出来。而是在一会后,趁着我们不注意,就见从胖子的身体里飘出一个白色大脸,向着黑暗急忙逃跑。
在此时,黑暗中有一丝亮光闪过,在夜空中划出一个美丽的弧线。只见墨镜男手中飞出一样东西,穿过那大脸的身体,将它盯在地上。
他大叔的,搞了我们一夜,就想跑?
我走了上去,只见是一个脸极大,身体瘦小,头发极长的古怪人形。这就是夜叉鬼?看来还像是女的。
我一拳挥出,重重地扎在那白色大脸身上。
“唉呀,痛死我了。”我抬起手,流血了。原来那白色大脸是个虚体,我这样一拳下去,只能打在地上了。
不过,只听得嗤嗤声响,那白色大脸被我打得冒出几股烟、
“别杀我……”白色大脸被我打得面容扭曲,声音中带着哀求。
我正要说话,墨镜男已经跑了上来。
“刚才已经给了你机会,你没有把握。”墨镜男手上宝剑挥动,刺向地上,那白色大脸顿时惨叫一声,化成了一股烟,消失在黑暗中。
他从地上捡起了一个铜钱,原来刚才钉住白色大脸的就是这东西。
墨镜男收拾起地上布阵的铜钱和小草人,将两百大元还给我,我背起胖子,和他一起走向学校。
“你的同学魂魄受伤,我估计他要有两三天才能回复正常。这里有三道符,每天的正午十二点,烧成符水给他服下。连服三天,便没事了。”
我点点头,表示明白。
这胖子真重,压得我说话也难受。
“大哥,你刚才的小瓶子是什么东西?”我好奇问道。
“那是我师父依祖师爷的法子炼制的,叫三清培元散。能够迅速恢复人体的能量,可惜了,我只有这一瓶子。”
听他这样说,我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转移话题说道:“不知你怎么称呼?还有那把宝剑是什么东东?还有,你说的正心道呢?”
墨镜男沉吟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今晚的事,你不能外传。”
我点头同意。
他又继续说道:“那宝剑叫北斗正心剑,是正心道的掌门佩剑,掌门人除有佩剑外,还有掌门玉碟、道书和玺印,这几样东西我没有带来。”
然后,便又珍重地又要我不可外传。他说道:“本来,我不想告诉你的,只是你我算出与你有缘,我现在不说,日后你也必定知道。”
然后墨镜男和我在路上走了一阵,在林**上的一张长椅子上坐了下来。他便说了起来。
这一说,就是大半个小时,好在不用我背着胖子。看向他,胖子脸上的头发已经恢复了正常,两腮的腮红也消失了,被我放在椅子上躺着。
依墨镜男的述说,原来,这正心道是天师道的一个派别。
天师道,后世称为正一道或龙虎宗。天师道自天师张道陵创教,后来派别极多,产生了诸多派别,如南天师道、北天师道、龙虎派、净明派、神霄派、清微派等等。
到了元朝大德八年,亦即公元1304年,元成宗铁穆耳正式封天师道张道陵祖师的第三十八代子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并统领、整合全国道教。
从这时起,不论是南、北天师道,还是灵宝、上清等诸多派别都统一称为“正一道”。这些道教派别的共同特点是: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录斋醮、替人招神驱邪降妖等为主要活动,允许道教人员娶妻生子,可以不住宫观,戒律清规亦是放松许多。
因此,也可以说正一道是以龙虎山为首领的各符录道教派别的总称。在正一道中,有的派别直到今天仍保留有自己的信仰和仪式上的特征,但更有的派别即是在逐渐失去了自己特征后,完全被其他道教派别所融合。
在当时,有一些派别由于汉人被外族占领,便不受当时朝廷的管束。而对于元成宗册封张与材一事更是不满,纷纷与当时的正一道分道扬镳。
当然,他们的活动也转入到了地下。
在这当中,便有正心道。正心道的创派祖师叫陈驱虏,在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杨镇龙部下的当一个小头目。
杨镇龙起义兵败之后,陈驱虏为了保命隐入地下,并创立正心道。但是,当时由于是乱世,并没有得到什么太大的传承。而陈驱虏也在创教几年之后,在元兵的搜捕中,隐入深山老林中。然后便没有了他的消息。
他的弟子继续了正心道,但是直到第五代,才在当时的掌门人陆天官的手上有了好的传承。
据说陆天官在一个山洞中得到了一部道书《三清道经》及一把宝剑,宝剑便是北斗正心剑。据那经上所著,这是非常高明的道法经书。但是其中晦涩验明,要参破天机也不易。
陆天官将此经书定为本教圣典,同时在招收弟子之时完全抛弃以前那种只要有人来便收的原则,而是更加注重弟子的德行与悟性。
所以,自此而后,正心道一直秉承这个原则,一般来说所犯掌门在内,整个正心道最多就只有五个人。
一直到民国时期,更是变成的单传单的传承。一教之中,便只有掌门一个人。
墨镜男的话说完了,可是只是介绍了正心道,并没有他个人的信息。
我问道:“那你又是怎么当上掌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