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艺术全书3
7524300000014

第14章 与陌生人说话(3)

应酬话

人人都无法离开应酬,应酬是种达成行为目的的手段与工具。应酬的过程就是把你的心意传达给对方,让别人受到感应,来自动的帮你、容忍你或同意你的请求,同意你的思想意识的全过程。应酬是否可以达到目的,是由你是否说好应酬话决定的。

有些人说话不伦不类、错误百出;有些人说话扭扭捏捏,使人直起鸡皮疙瘩。讲应酬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也是门大学问。常用的应酬话例如:恭贺话、勉励话、告别话、见面话、客气话、致谢话、赞美话之类。下文中简要介绍其中几种:

1恭贺话

祝贺恭喜是经常用到的交际形式,往往指的是对生活中碰到高兴事的人传达良好的祝愿或热烈的祝福。通过恭贺话表达你对他的支持、理解、关心、鼓励与祝愿,抒发自我情怀、增进双方友谊。

从语言形式来看,祝贺词能够分成祝词和贺词两类。祝词指的是对还没有实现的活动、事情、业绩表示自己的祝愿之意;贺词指的是对已经完成的事件、业绩传达庆贺的话语。通常,祝贺都会针对有喜庆意义的事,所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或让人伤心的话,而要讲些吉利话,欢快话,让人开心或感动兴奋的话。祝贺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1)情景性祝贺都在特定的状况下进行,所以一定要看好周围的环境、祝贺的对象、说话的目的,使它有明显的针对性。

(2)情感性祝贺应当具有抒发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这就要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所以要求语言有感情色彩,语音、声调、神情、仪态等都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大部分成功的祝词本身就是短小精悍的抒情散文。

(3)简括性祝贺词或许事先会做准备,但大部分是针对当时实际,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切忌掉书袋,或东拉西扯。语言应热情明快、简洁有力,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的祝词、贺词应做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景抒情的发挥,可一定要紧扣中心,点到即止,给听众留下回味的空间。

(4)礼节性祝贺词发表在喜庆场合,应特别注意礼节。一般应当站立发言,称呼得体。不能看稿,双目应根据讲话内容不时致礼于恭贺对象,还要不时环视其他听众。要与听者进行感情交流。还应利用鼓掌、致敬等动作增进同听众的心灵沟通,增强讲话效果。

2勉励话

当他人碰见困难、挫折要你帮助;受到不公正待遇希望公理,受了冤屈想要解释的时候,我们要给予体谅与同情。适时说些鼓励话去勉励他。勉励话应当要“对症下药”并讲得语重心长、恳切动人,才可以打通思想,给对方信心与力量。

3告别话

客人离开,都要以礼相送,应当说“再见”、“慢走”、“欢迎下回光临”、“他日还请指教”等等告别话。说告别话态度一定应亲切、自然,防止草率或是应付,这样才会让那个对方有种值得留恋的感觉和友谊绵长的欣慰。

对第一次来访的人,告别之时更要细致周到,应主动向他们说明最近的交通、住宿情况。

4道歉话

诚心诚意的道歉是真挚的表现。它不仅能够弥合感情上的裂缝,还能够增进友谊。道歉话必须说得诚恳,不然会引发对方更大的反感。可以在“抱歉”、“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前边加上“很”、“非常”、“真的”等强调的词语,明确自责的过错,说明自己悔恨、难过的心情;也可做些说明和解释,可不能过分申述理由。

道歉话应当说得堂堂正正,不能支支吾吾,要勇于承担过错、纠正失误,这是值得敬佩的行为。道歉还应把握时机,错过最佳时机,越是拖延越难开口。

5恭维话

对交谈者进行恰如其分的赞美,受之者就会流露出开心的表情,可恭维不能过分直截了当,比如说“你这么聪明,肯定不会被难倒,能否把答案告诉我?”使对方认为你主要的目的不在恭维,别人才会更易于相信你的恭维。

有时恭维对方的成功更易收效。与其恭维别人的容貌,不如恭维他的品味或能力。由于品味、能力都是后天培养的,容貌却是父母给的。比如说“你身材真好”就赶不上说“你衣着真是得体”。

恭维不可过多,恭维话说得过多,他人会感到不自在,也可能觉得你善于花言巧语,便不信任你了。恭维太多,还会影响谈话。你如果频频与对方说“你好漂亮”或“你真聪明”,对方就不得不不停谦虚,或不停回答你的恭维话,二人之间的谈话常常就不能进行下去。

恭维话应有新意。比如:有一头秀发的女孩子常听的恭维话就是“你的头发真好!”可你若能说“你这一头乌发加上你明亮的双目,实在太吸引人了!”这就是新意。

对方想听恭维话的时候,不能让他失望。比如:你朋友和你说:“昨天我买了套西装,你看如何?”这时尽管你认为不以为然,也千万不要说“不太好”或别的类似的话。你要说:“怪不得你一进来,我就想怎么你今天特别精神。”

他人的名字是恭维的好话题。假如别人刚介绍过自己,你这时不妨恭维一番对方的名字怎样好,这会让对方感到你对他非常感兴趣。

不说话也能恭维别人,眼光看着他,流露出正倾听他的话的样子,也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非常重要,这属于“无声胜有声”的恭维。

观察对方的反应,当对方听见你的恭维表现出不自在或是不耐烦,就不要继续说了。

应酬话分为很多种,我们只需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细心琢磨,就可以掌握它的方法。只要学会了说应酬话的窍门,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之中如鱼得水。

应酬的主动权

在某种意义上讲,应酬艺术是门追求主动的艺术。

人往往会有这种感觉:社会上很多会应酬的人,不管来自天南海北,还是出自三教九流,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热情主动。在应酬时,他们不光可以非常老练地依一定程序接触人、接待人,还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用娴熟的技巧摸清对方的立场,同时也使对方了解到他的立场和诚意,这样就能达到请对方帮助自己的目的。尽管遇到些被动的状况,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紧急应用一些应酬的手段,极快地化被动为主动。这就向我们表明,应酬之中最关键的不是那些外表的条件,而是要牢牢掌握住主动权。

一般说来,应酬之中都有被动的一方与主动的一方。被动一方指的是在自己的单位里接待来访者,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接电话的一方。主动一方指的是走出单位、去外单位接洽。这自然指的是形式之上的主动者与被动者。实际应酬之中,这样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往往有下列三种情况:

一是形式上属于被动,在行动中也是被动的人。这指的是坐在单位里,对来访的人也不应酬的一方。比如,外单位的人打过电话来,接电话的秘书就在应酬形式上属于被动者。可倘若听见电话铃响还不去接,抓起耳机对他人讲话不文明礼貌、不乐意给对方找人、不想回答对方的问题、不愿去办对方委托的事情等,这就让自己在行动中也变成被动者。这类被动很有可能损害单位的声誉,影响到与外单位的关系,甚至可能毁掉已经到手的经营业务或是其他好事。接待来访者也是如此,外人主动前来,坐到办公室接待应酬的属于形式上的被动。倘若无法很好地应酬,就会在行动之中也沦为被动者。比如:某地委的副书记去某县委机关找县委书记办事。一进县委办公室,秘书全不认识他。有个秘书光顾着看书写字,两个秘书在那儿闲聊,看见走进来一个老干部模样的人,想着又是来要求退休工资待遇的,没人去理睬,这位副书记只好自我介绍:“我是张某。”他原想只要报出大名,秘书们一定会知道,哪想那几个秘书居然没听说过这个人,冷冷地答道:“你想反映什么情况?坐那吧。”这个副书记说:“我是来找赵书记的。”有个秘书答:“向我们说就行了,赵书记没时间管你们这些人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个副书记真是没办法了,只好说:“我叫张某,职务是地委的副书记,大家叫我张副书记,来找你们县委书记的。”这下两个秘书慌神了,急忙站起来倒茶点烟,还讲了许多求情的话,狼狈形状无法描述。这样应酬,将形式上的被动搞成实质上的被动,真是被动难堪。

二是形式上属于主动者,行动上却属于被动者。这指的是主动求人办事可不懂的礼仪的一方。有些人本来想求对方做事,打电话的时候却用命令的口气,结果对方一怒之下挂断了,自己变成了被动。到对方的办公室办事,对方非常礼貌、周到,自己却一句感谢话都不会说,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还跷起二郎腿,表露出傲慢的神色,往往由于“不识抬举”变成被动者。

三是形式上属于被动者,行动上却成为主动者。这指的是在办公室中热情接待来访者的那方。有人来访,形式上来访的人属于主动方,接待的人属于被动方,可倘若接待的人会应酬,主动权很快就变化握在接待者手中。来访者刚进来,就热情迎客,给他让座,恰当地说“您来啦”、“请坐这”、“有什么事呢”等等礼貌语,让来访者倍感亲切、温暖,就算暂时没时间应酬下去,客人坐定之后说“我现在有点急事,请您稍候”也能显得主动,有礼貌。来访者结束拜会告辞时,接待者用“有事再来”、“以后多联系”、“您走好”之类礼貌语,如此一来,接待者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效果是相当好的。

工作中往往会遇见一些被动的事,要如何去应酬呢?聪明的应酬是在被动之中争取主动。不然不仅无法摆脱眼前的被动,还可能会陷入深层次的被动。

某公司有两个秘书,写作水平都很高。一天,经理对刘秘书说:“后天我在会上讲话,你今天写篇3000字的讲稿。”刘秘书一听愁眉苦脸地说:“不成,不成,今天没办法。”经理就不高兴了:“资料全是现成的,不需要你写得多仔细,你这样的水平一天写十几页还不没问题?”刘秘书一听,硬着头皮答:“不一定能写好。”经理听后非常生气。还有一回,经理急用一份汇报,让张秘书尽快把它写出来。张秘书回答:“虽然时间挺紧张,不见得达到您的要求,可您请放心,我一定尽力写,不耽误您的事。”经理一听特别高兴。可见握住应酬中的主动权能有利于你的工作与生活。

朋友相聚时的说话艺术

掌握说话方法,前提是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讲什么样的话。由于同一句话,场合与对象有异,效果就不一样了。每个人每天都会说大量的话,可很少有人会注意场合。这倒也不奇怪。由于说话好比人吃饭、走路一样普通,人们全都习以为常,几乎没有人认真地去想怎样说话?说话为什么要注意场合?自己会不会说话之类。人们通常觉得自己能说话,能听懂对方说的意思,这就如人知道自己有头脑、四肢跟身体一样平常,不用费神去想。实际上,人们都知道:熟悉的东西不见得真的认识它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包含着奥秘。

当今社会人的聚会非常多。聚会的目的是相互之间深入了解,往往人们都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要注意到场合和技巧。有些人口重语少,自我介绍的时候好像嘴里有东西一样,说话不清楚到仅能听见姓而听不见名的程度。这不能给人好印象的。介绍自己时应考虑时间、场所与机会的限制,积极地让他人认识自己。尤其是在聚会中,人数很多,介绍自己,只能简要报上“家门”,必要的话,说说年龄、经历、特长兴趣。自我介绍要简洁,使人听后有印象,没必要全说出自己的事情,不要用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人介绍。其次,出席的聚会,比如委员会、职业团体会、纪念会、诞辰、婚丧、祭祀之类,应注意聚会的场合,怎样相应地介绍自己,应下番功夫。自我介绍的时候决不能显得卑下。成功自我介绍的人,日后获得新发展的例子有许多。成功的介绍自己,可以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想起自我介绍,就认为会贬抑自己的身价,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当然,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忽视这些准则与判断说话的人,无论说得多么动听,对方也不会接受他的心思。人人心里的城堡都非常坚固,城堡之中自我的防卫更是强大。要让双方的价值观接近起来,就要抱着同情心,要对对方所保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尽量理解。此外,倘若你要介绍他人,更要充分尊重他,客观地做介绍,不能贬抑别人。人都很注意自己在对方眼里的地位。

所以,介绍他人的时候,细节万万不可马虎。比如宴会中,你引见两个朋友互相认识,简单说句“这是某先生,这是某女士”,等于在念两个符号。或许改说:“某先生青年有为,如今是主任了。某女士是去年的‘校花’。出身名门,曾荣获文化奖的正是她伯父。”倘若你能说到这个程度,二人都会觉得由衷的高兴而对你生出好感。

宴会之中,客人都会相互交谈,说点什么好呢?倘若宴席是西餐式的,座位大多固定,所以,说话只限于两边的人,越过两边的人和别人说话不礼貌。如果两边是丈夫或者亲友那倒令人高兴,可聊丈夫或是家里的琐事,或是谈论朋友或熟人的秘闻都不合时宜。不管关系多亲密,社交场合中绝对要与别人说一些和宴会内容相符的话。自然,坐在两旁的人还可能是初见,依据西方风俗或许是男女相隔而坐,因此极可能你两旁的全是陌生男人。这时你如果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就一味地吃,别人会觉得你“没教养,光是为了吃喝来的”,或别人偶然与你搭话,你也就答句“嗯”,会让人当做白痴笑话。

欧美很多有修养的绅士,在就座前见到陌生女士,会自我介绍:“您好,我是××。”女士也会坐着介绍自己:“您好,我叫……”但我国男士中没有受过社交训练的很多,无动于衷地坐在那,有些人还不停吸烟,旁若无人。因此,你要向自己左右两旁的人主动介绍自己,之后,再考虑交谈方式。比如,“您在哪儿住?”这开始还好说,接下来“干什么工作?”“什么大学毕业?”这全是忌讳的事。对方可能是难以告知的职业或者不曾上过大学。希望知道对方的年龄或婚姻状况也不可直接打听,这都是常识。如果不管怎样都想知道,也要通过别人。

另外,宴席之中谈论政治、宗教、种族的问题,都是西方与很多国家餐桌之上的忌讳。由于谈这些事可能由于意见对峙而出现不必要的争论。倘若在宴会中大家都兴致盎然,你千万不要出言打断。而应当说些让大家都爱听的话题,谈话就能轻松地继续下去。你如果能在宴会上这般潇洒自如,那你绝对会表现的与众不同。

总而言之,聚会之中,应善于讲话和表达,可以使人一见如故,表露强者的气势。社交谈话是种特殊的技巧,应当逐步学会下面的要领:

1不能千方百计去讲自己想要讲的话,而要全力构思别人想听的话。说话中不可炫耀自己的长处,而要照顾人们的兴奋点。用寥寥几句让对方兴致盎然。

2不能说个不停,惹人生厌。而要在对方觉得回味无穷且渴望继续时,见机结束,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

3不能只与一人长谈,给他人一种亲疏有别之感,要周旋在大众之间,照顾众人的感觉。

4不能大谈自己深奥的哲理,而要去展示自己学识渊博。谈话时,内容要有新有旧、有深有浅、有雅有俗、有近有远、照顾各人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