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2
7524100000025

第25章 建筑(5)

隋唐两代,我国的首都是长安,但洛阳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隋炀帝派杨素和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征夫200万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正式完工。隋代东都是洛阳历史上最宏伟壮丽的一页。城郭周长50多里,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城、圆璧城、外郭城等组成,城内有103个里坊,纵横各10条大街,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城西建有西苑,周围200里。显仁宫富丽堂皇。据记载,当时洛阳的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以上。隋代东都是南北大运河的中枢,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粮食、丝缃和各种物资可以通过水上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源源不断地运到咨阳。洛阳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繁华都市。

唐初以洛阳为行宫。自唐太宗起,洛阳先后被称为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等,皇帝常来比居住。唐代有6个皇帝曾先后移都洛阳,历时40多年。女皇武则天在洛阳居住的时间最长,唐玄宗也曾居住10年之久。可见唐朝是以长安、洛阳两京并重的。唐时的洛阳,在隋代东都的基础上曾设了许多壮丽奇伟的建筑,比较著名的有上阳宫、上林苑、明堂、铜铁天枢等。唐代诗人王建是这样赞美胜似仙境的上阳宫的:“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明堂又叫万象神宫或通天宫,是武则天朝会群臣之地。武则天还在城南和城北分别修建了兴泰宫和避暑宫,用以游玩赏乐。唐代洛阳商业贸易极其发达,城市内有南、西、北三个贸易市场,特别是北市,聚集了中外的富商大贾,商船、车马众多,时常阻塞道路。

洛阳齐云塔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为时短暂的政权。其中前三个王朝都曾先后在洛阳建都,后两个王朝也曾把洛阳作为陪都。北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赵匡胤对洛阳的宫室、城郭、漕渠都多次进行修葺,因而北宋时的洛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这个时候的洛阳尽管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没有先前那样重要,但却是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

金代和元代,洛阳遭到了严重破坏,隋唐以来的城郭宫室已难觅其迹。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把他的儿子朱彝分封到洛阳,称为伊王,同时,在城东北部兴建规模宏大的伊王府。后来朱元璋又把福王朱常询封到这里,迁封伊王于汝州。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攻占洛阳。

洛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自古以来,墨客骚人云集,有“诗都”之称。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得助于洛阳这块沃土。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的名篇;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六朝圣地南京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素有“十朝都会”之称。南京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地理位置险要。城北有长江横卧,城东有钟山屏陴,城南有十里秦淮,城西有清凉山雄踞,古代即有“龙蟠虎踞”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京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考古发现表明,大约在六千年前南京市区的中心鼓楼岗一带,就有原始居民居住。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这里挖掘了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在南京市所辖的大江南北两岸,已经发现了大约两百处这一时代的村落遗址,尤以秦淮河中游的江宁县湖熟镇一带最为密集。故有“湖熟文化”之称。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即在此建筑冶城,专事冶铸。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70年历史。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始创建业城,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正式开始,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堆土为墙,城门用竹篱编成,虽属草创,颇具规模。在都城里,孙权建太初宫居住。到东晋时,改建业为建康,并在东吴建业城的基础上,改土城为砖城,建新宫称建康宫。

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都城都是在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并把建业改名叫建康。建康宫围有三套宫墙,宫殿建筑得更为富丽堂皇,统称为“台城”。据考证,今天在鸡鸣山后的一截“台城”,就是建康都城遗留下来的。出宫城由建康都城的宣阳门,南到秦淮河上的朱雀航为“御街”,一路上拱卫着大小官廨和军营。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商业繁华,市屋栉比,据传东晋大士族王、谢的府第就在乌衣巷里。这种把王室宫城、官府衙门同居民百姓分开的都城布置格局,为后来隋唐时代有计划、大规模建设长安、洛阳所取法。而南北御道为贯穿全城的中轴线,宫城前面的东西横街与御道构成“丁”字形骨架。这种布局手法一直流传到明清的北京城,成为封建时代都城的基调。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皆定都于建业,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首都,朱元璋营建的这座南京城全长30.67公里,高14~1米,城基宽14米左右,顶宽4~9米,全部用砖石砌成。城的规模宏大,把六朝的建康城、石头城和南唐的金陵城统统包括在内,并向东、向北扩展,依山临江,气势雄伟,构成14世纪世界上第一大城。城垣南北长,东西窄,周垣曲折,不拘泥于我国历代方城的传统规格。它西南以南唐的金陵城为基础,使内外秦淮河流贯于城内外。城南面倚聚宝山(雨花台),东面扩到钟山西麓,把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都圈人城内,然后沿后湖西岸向北绕过狮子山南下,依马鞍山、清凉山等西部低丘作西界。开城门13座,其中以聚宝门(今中华门)、通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最为宏伟,均有四重门券的瓮城。聚宝门上建有高大的城楼,城门上有千斤闸,城墙上设有23个藏兵洞。直到今天,我们还可看到它的雄姿。

南京城里的皇城为正方形,内有宫城。皇城以一条南北的中轴线为全城的骨干。南以正阳门(今光华门)为起点,经洪武门、承天门到午门,建一条宽直的大街。午门外,左太庙,右社稷坛。从午门经内五龙桥到奉天门,即进入宫城。从宫城的北门后宰门到玄武门出皇城,北去便是南京城的太平门了。皇城的两侧为东华门与西华门。东华门正对着南京城的朝阳门(今中山门)。这座皇城后来统称为明故宫。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今天只能看到午朝门、内外五龙桥一些遗迹了。朱元璋建成南京城后,又在它的外围营建外郭。外郭把聚宝山、钟山、幕府山等都包纳在内,全长约60公里,以土垒成,开18个城门。这座外郭早已被毁,只留下一些城门名称作地名。例如江东门、安德门、麒麟门、姚坊门(尧化门)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21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至此,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称“十朝都城”。

千余年来南京一直是人口密集、经济繁盛的地带,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晋至南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商业繁荣。都城内外的大小商市有100多个,商品的范围相当广泛。与海外诸国的经济文化更加密切。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当时的建康成了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当时建康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4座学馆,佛学、道家思想、书法、绘画、雕塑、数学、天文、化学和医药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思想家范缜;文学家郭璞、沈约和谢灵运;文艺评论家刘勰、肖统和钟嵘;史学家范晔、裴松之和肖子显;佛经翻译家法显、宝去和佛驮跋陀罗;道家兼化学和医药学家葛洪和陶弘景;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雕塑家戴逵父子;绘画家顾恺之;数学兼天文学家虞喜和祖冲之父子等先后在建康留下了不朽的作品。随着佛教在江东逐渐盛行,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的繁荣局面。在明朝时期,尤其是明初的53年间,南京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当时城内有100多个工商行业,尤以丝织业最为发达。除此之外。明代南京的建筑业和造船业是两项规模巨大的官营手工业,明代南京的雕版印刷业亦闻名全国。

南京建城2000多年,作为首都450余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可歌可泣的伟绩,为中华民族发展史写下无数光辉的篇章。

古都北京

北京,上古时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远祖——“北京人”的故乡,而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同时也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城。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荣的传统,丰富的古迹园林。历史上,战国时的燕国、两宋时的金、元、明、清、北洋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7次在北京建都,先后一共历经了1500多年。辽代时名为“南京”,又称“燕京”。金代改称燕京为“中都”。元朝忽必烈在此定都更名为“大都”。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改大都为北平府;1403年明成祖朱棣将他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也叫北京。在从金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为大都,此是今天旧北京城的前身。都城至元四年(1267)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大都新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元大都北城墙在今安定门外土城一带;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南侧;东西两侧在今东西二环路上。全城开有11个城门,现在的朝阳门和阜成门就是元大都城的东门和西门。元大都城的格局准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基本原则。左祖,也即太庙的位置是在皇城之东,今朝内大街以北;右社,也即社稷坛,建于今阜内大街以北;元大都城的整个皇城即为前朝;皇城坐北朝南,其“后市”商业区就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元大都的建成,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既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按照整体规划平地建起的都城,也是13世纪至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设于南京,将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明成祖朱棣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开始修建北京城。明朝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北京城沿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向内缩进了2.5公里,到了安定门和德胜门一带,又将南城向南推进到前门一带。九门城楼修建完成以后,分别改定以前的名称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称沿用至今,其涵盖的范围也即旧日所说的北京内城。明朝拆毁了元大都城的皇宫“以杀王气”,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又在线北堆筑了一座景山,用以镇元代残余的王气,以便明代长治久安。另行建造了皇宫紫禁城。由于此时北京城的范围相比元大都城有所变化,全城格局的中心亦相应地南移。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就成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新起点。中轴线仍然是用于设计北京都城格局的依据,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两个基本点依然保持为都城格局的要点。皇宫左边建了太庙,即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宫的右边建造了社稷坛,即今中山公园。同时,又把皇城的南、北、东三面的城墙略微外移,使得太庙、社稷坛以及新开凿在太液池南端的湖泊,均纳入皇城的自然风光之中。在正南方的郊外对称兴建了东西两组建筑群,即皇帝祭天的天坛和祭山川之神的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在城东、西、北分别建了日坛、月坛、地坛。

俯瞰紫禁城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城楼、瓮城和箭楼;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并且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极城和内长城等防御设施,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明朝开始在内城南面加筑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明朝北京城对于元大都城的继承与改建,终于将北京城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突出的都城范例,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设置,将明代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大量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改为八旗居住区,令汉人迁往外城居住。清朝还在北京城内修建了大量黄教寺庙、王府,并在西郊修建了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区。

追溯历史,各朝在此建都共达800多年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北京获得了新生,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