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华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7523300000032

第32章 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的人——茅以升

1896年1月8日,茅以升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一个清贫的读书人家里。上学后,茅以升发奋读书,一直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

1911年暑假,茅以升在征得了母亲的同意后,从南京赶到了北平,准备竞考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当他赶到北平后,清华学校已经考试完毕。茅以升只好改考唐山路矿学堂,并被录取。因为他喜欢数学和物理,便在注册的时候选择了土木工程的桥梁专业。

唐山路矿学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进行频繁的考试,而且事先从不通知,但是,这些对茅以升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根据这种情况,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并认真地执行。每天晚上,茅以升除了复习当天的课程外,还对第二天的功课进行预习。在紧张的学习中,茅以升悟出了一条道理:即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可以互相启发,像许多把锁有着一把共同的钥匙似的。这把钥匙就是其中的逻辑性。因茅以升学习刻苦,方法得当,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就在茅以升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的这一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并由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在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纷纷参加革命军,投身中国革命的时候,如何选择今后人生道路的问题摆在了茅以升的面前。因为还在他读中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并产生了在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但是,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后,他母亲却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没有本事何以报国。”茅以升不能理解,革命也需要开矿筑路的人才吗?

正在这时,孙中山来到了唐山路矿学堂,并在礼堂做了鼓舞人心的演讲。孙中山说道: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举行起义,建立民众政权;一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认为,学生们在路矿学堂学习采矿、筑路、造桥,也是为了革命。

茅以升听了孙中山的演讲后很受启发,决心努力掌握建桥技能,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富强筑路造桥。从此,他的学习更加刻苦,成绩更加优异。在5年的学习中,他一共记了200多本笔记,约900多万字。

1916年,茅以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学校的留美官费研究生,满怀救国救民的信念,踏上了新的征程。茅以升到美国后,先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在这里,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茅以升的出色表现,不仅令洋教授们赞叹不已,而且还为后来者开拓了一条免试入学的道路。校长亲自宣布:今后凡是唐山路矿学堂毕业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的,可以免试注册。

毕业后的茅以升没有留恋平静安逸的学校生活,而是决心投身到生产实践中去锻炼自己。他的想法得到了他的导师、著名桥梁专家贾柯贝教授的大力支持,并亲自推荐他到匹兹堡的一家桥梁工厂实习。茅以升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从制图学到设计,又从构件工厂干到装配工地,在实习的全过程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在实习的同时,茅以升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匹兹堡加利基工学院的夜校里攻读博士学位,并以其勤奋刻苦的学习,提前一年读满了各科的学分。1919年,茅以升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并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年,他才24岁。

1919年底,就在茅以升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母校——唐山路矿学堂的一封信。这封信是罗候先生写来的,目的是邀请他回校任桥梁结构的教授。茅以升看罢,立即表示接受这一聘约,回国任教。

但是,茅以升万万没有想到,在回国后的13年里,就是修建一座小桥的机会也没有过。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慢慢地流逝了。

1933年,正在担任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的茅以升,突然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报,邀请他去浙江杭州修建钱塘江大桥。他的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

钱塘江的江流和水下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据勘探,从杭州的南星桥到对岸的西兴,江面宽达3公里。上游山洪暴发时,江流汹涌;而下游的海潮涌入时,则波涛险恶。如果上游的洪水和下游的海潮并发,翻腾激荡,势不可挡。因此,在杭州有一句歇后语:“钱塘江造桥——办不到!”在这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架桥,对茅以升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茅以升决心去做古人和洋人做不到的事。他担任了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钱塘江桥工程处的处长。

就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茅以升开始了紧张的建桥筹备工作。他查阅资料、实地勘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后,通过对十几个方案的分析比较,做出了钱塘江桥设计书。设计桥长1453米,其中正桥1072米,桥高71米,采用双层联合桥形式,下层是单线铁路桥,上层为双线公路桥和人行道。计划经费约合160万美元,两年半建成。

茅以升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许。但是,要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茅以升经过周密的思考,决定改变习惯的做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施工方案:上下并进,一气呵成。就是基础、桥墩、钢梁三个主要项目同时进行,一环紧扣一环。为了确保大桥修建成功,茅以升又请来了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同学、桥梁专家罗英。

1935年4月,建桥工程正式开工。但是,在打桩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打轻了,桩打不进去;打重了,木桩又全断。一天只能打进一根桩。—个桥墩需要打160根木桩,9个桥墩要打1440根桩,仅打桩一项,就需要4年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茅以升提出了新的施工方案:把江水抽到高处,再向江底猛冲下去,把泥沙层冲出个洞,然后再把木桩放到洞里,用汽锤打进去。结果,采用这种施工方案后,一昼夜可以打30根桩。

在修建钱塘江大桥的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工程是安放沉箱。沉箱长18米,宽1l米,高5米,重600吨。先在岸上将沉箱做好,再运到江中,将其准确地放在木桩上,然后再在它的前后左右用6个各三吨重的铁锚,使它在固定的位置上稳住。可是,在海潮的冲击下,沉箱在江中被冲得来回乱窜,给安装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个月过去了,沉箱还是没有安放成功。茅以升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仔细地研究了江潮的规律,决定在涨潮的时候把沉箱放下去,在落潮的时候让沉箱就位。他还采纳了一位工人的建议,把3吨重的铁锚,改成了10吨重的混凝土锚,增加了稳定沉箱的力量。茅以升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再次闯过了难关。

为了保证大桥的质量,使沉箱准确定位到木桩上,茅以升亲自下到30多米深的水下,用双手去摸沉箱和木桩对位的情况。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终于修建完工,顺利通车。当一列披红挂绿、满载旅客和货物的火车,鸣着震耳的汽笛,成功地从桥上通过时,参观的人群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茅以升是在中国人民经受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欺凌的日子里挺身而出,主持修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桥梁的。钱塘江大桥的修建成功,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新中国成立以后,茅以升除了积极从事桥梁的科研工作外,又以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身份,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工作。

茅以升把一生都献给了修桥建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