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荀子的人定胜天
7522300000034

第34章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智慧与用人之道(2)

齐国出使到赵国觐见赵威后,威后还没打开书信,便向使者问道:“今年收成好吗?你们的百姓好吗?齐王还好吗?”使者很不高兴,不解地问道:“我奉命出使越国聘问威后,可您不先问齐王如何,而先问年成与百姓,这忌不是把微贱者放在前面,把尊贵者摆在后面了吗?”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年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那有丢开根本不问而去问细微末节的呢?”

荀子说,马惊车了,坐在车内的人就不安稳;百姓惊惧政事,君主在职位上就不安稳。所以,做君主的就不能不爱民如子。

治理国家的人:能得到百姓效力,就富有;能得到百姓拼死而战,就强盛;能得到百姓称颂,就荣耀。

君王要想管理好臣民百姓,首无要利用仁德降服人的心志,广布自己的仁义于天下,臣子百姓自然归依,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皇虽然没有传下惊天动地的伟大言论,但他们的仁德却遍布四海,所以天下老百姓不知把功劳记在谁的名下。君王的责任就是探索天地的规律,有言论,有法令,让天下太平。只有君臣谦让,互不贪功,德化四海,百姓才能悦服。古代的君王正是因为做到了降服民心,所以他们在使用群臣时虽没有那么多的礼仪法规、赏罚奖励,也能使四海和美而不互相伤害。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把它变成“用人之道,当先得人心”。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与员工沟通,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想真正得到一个人的忠诚与归顺,必须从情感和良知上征服他,让他惧怕你,只是短时之功,而让人感激你则为永久之功。

美国的斯凯特朗电视公司总裁阿瑟?列维就是一位能体恤部下,爱惜人才的企业家。

为了研制闭路电视,列维录用了一位颇有才干的青年技师比尔。比尔一上任,就一钻进实验室,整整干了一个星期。在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比尔一连几天都不离开实验台,连饮食都是请人给他送去的。

实验告一段落后,疲惫已级的比尔好像老了十来岁,他倒床就睡,过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看到因休息不足而眼窝深陷、神情疲乏的比尔,列维深受感动。他拉着比尔的手,真诚地说:“我希望你改变一下工作方式,否则,我决定停止闭路电视的研制工作。”

“为什么?”比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列维心疼地说:“因为像你这样不分昼夜、不顾性命地工作,不等新产品问世,你就垮了。我宁愿不做这个生意,也不赔上你这条命。”

比尔为列维对自己的关心感到激动和宽慰。他说:“不会的,我已经习惯了,凡搞我们这种研究工作的人都这样,已经习惯了。”

列维听了这话,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他有些伤感地说:“是的,搞研究的人少有长寿者。但我希望你能节制一点。虽然我们相互时间不长,可我知道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就算研究不成功,我也不会责怪你,你也用不着为此而自责。”

比尔对此非常感动,萌发出一种愿为列维“赴汤蹈火”的豪情和勇气,这以后,他一如既往,夜以继日地工作。

不到半年,闭路电视终于研制成功。这项新技术的问世,为斯凯特朗电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攻知识人才的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做他们的知已。“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只有当管理者与知识人才成为知已,无论是合作,还是贡献都将是不成问题的。

3.知人善任

【原文】“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

【大意】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就可以取得天下,不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国家就危殆。

荀子说:“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就可以取得天下,不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国家就危殆。这是极而言之,具体说来,用人得当,工作就一帆风顺,反之,就会举步维艰。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一个领导者,就要善于使部属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齐国有个闾丘邛的人,年方十八,他求见齐宣王,希望在朝廷谋个职位。

宣王说:“你年龄太小,不能任用。”

闾丘邛说:“你这样说就不对了,古有颛顼,行年十二有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由此可见,你只能说我没有本事而不用,不能说我年纪太小而不用。”

宣王说,“没有见过小马驹载重运行,同样,人也需要等到成熟以后方能为国所用。”

闾丘邛说:“你说得不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骅骝骐骥,天下骏马,让它们与狸鼬在炉灶间赛跑,骏马的速度未必能超过狸鼬。黄鹄白鹤,一举千里,让它们与燕子,蝙蝠在堂屋间比飞,鹄鹤未必能有燕子、蝙蝠的灵便;辟闾巨阙,天下利器,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但要扫出眼中的灰尘,它未必抵得上麦芒钢草,由此看来,年长的人与我何异?”

宣王说:“你说得好!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见我呢?”于是授他以官职。

可见,人才的高低并不能以年龄的大小来作判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因此企业经营者要做到“善任”,可先从发挥人的作用入手。按需任才,人事相宜。因为用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出色地去完成某项任务。如果我们丢开了要他去做的具体任务,而把注意力放在计——较人的缺点,特别是过多地去议论那些与要求完成的工作并无多大关系的缺点,这样就使任用人的标准失去合理的依据,如果以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次要因素上升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甚至可能使这些“附加条件”成为可以按个人好恶任意伸缩的框框,限制或埋没了许多可以出色完成任务的人才。

所以,经营者要善任就决不能依人论人,而必须依事论才按需任才。领导者在用人之前,首先应根据所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责任、权限及完成这项任务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等因素,认真加以分析,提出明确的要求。然后,根据下属的特点和长处,分别加以任用。

有关知人善用,曾国藩重用容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曾国藩曾重用并委派容闳赴欧美采购机器。容闳是广东香山县人,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后入美国籍。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人都向曾国藩举荐过他。尽管容闳曾向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上书过,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和七项建议,以后又与太平天国多次做过茶叶生意,但曾国藩对此却并不怪罪。

曾国藩接连三次发出邀请。35岁的容闳初次登上总督衙署大门,次日便受到了曾国藩的接见。曾国藩在了解容闳的经历和学识以后,认为他确是个既了解西方又有胆识的人才。在问及当前对中国最有益、最重用的事情当从何处着手的问题,容闳答以莫过于仿照洋人建机器厂,尤需先办制造工作母机的工厂。

曾国藩十分赞许,及时拔发巨款,委派他赴欧美采购机器。多年来一直在异国他乡做着中国富强之梦的容闳,受命之日,十分感奋。一年后他从美国采购来的机器,就安装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中,为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事业为本,人才为重。经营者要真正做到“善任”,首先应该从事业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人才的具体特点,把他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假如不把各人的才能用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去,那对人才是一个压制,对事业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美国有位女专家叫波特夫人,她善用、巧用人之缺点,从而使她的领导和管理系统化、科学化。她曾以一位心理学家和著称一位社会学家,对其手下进行智力调查。社会学家向她汇报说:你这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线性思考的人,一种则是系统思考的人。线性思考的人直来直去,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系统思考的人能全面地看问题,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决定自己的行动。而心理学家向她汇报说:你手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热情的人,一种是吹毛求疵的人。波特夫人,综合两人的意见,做出了这样的人事安排:线性思维又热情的人,去做技术培训教师,他一定会乐于教书;线性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去当警察,他一定会爱管闲事;系统思维而又热情的人,请他当领导、顾问,他一定既高瞻远瞩又埋头苦干;系统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请他去作监理,谁干得怎样,他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做到了各得其所,各避所短。在一般人眼里,直来直去、吹毛求疵,也许都是缺点、短处,但是在波特夫人眼里,这些缺点和毛病同时也是长处和优势,关键在于善用、巧用这些缺点和毛病,使之恰到好处。

每个人的长处和才能都有其特定类型。有的擅长分析,有的精通理财务,有的善于交际。特定类型的才能应与特定的工作性质相适应。工作对人的要求不同,才能与职务应该相称。

当然,用人所长,并不是对人的短处视而不见,更不是任其发挥,而是应做到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有些人的短处,说是缺点其实并非完全确切,因为它天然就是和某些长处相伴而生的,它是长处的一个侧面。这类“短处”不能简单地用“减去”消除,只能暂时避开,关键在于怎样利用它。用的得当,“短”亦即长。

4.恩威并施才能驾驭下属

【原文】“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不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

【大意】态度威猛严肃而残酷,又不善于宽容待人,那么臣下就会畏惧而不敢和你亲近,会将实情隐瞒而不敢知而不言。

荀子说:“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不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态度威猛严肃而残酷,又不善于宽容待人,那么臣下就会畏惧而不敢和你亲近,会将实情隐瞒而不敢知而不言。如果为人和蔼而又随便,喜欢宽以待人,但没有分寸,那么奸伪的言论就会随之而来,各种试探性的奇谈怪论与将蜂拥而至。如果这样,处理的方面就要宽广,执政的事务就会烦琐,这也同样会伤害政事。

为政之人,既要慈眉善目,又要铁石心肠,既要宽缓暖和,又要威猛严厉。慈善,是以道德的力量感化人,威严,是以谋略的手段制服人.只有恩威并施,有张有弛,才能感化并制服人。

荀子说,为政的关键,对心地善良的人,以礼相待,对心怀不轨的人,以恶相加。对善良和丑恶的区别开来,那么不贤与不肖之人不混杂,是与非便不会紊乱。贤人与不肖之人不混杂、英雄豪杰就会归顺,是与非分明,国家将得到治理。权威树立起来,名声会一天天显赫,天下的人无不仰慕,有令必行,有令必止,那么执政就完备无缺了。

一个好的领导人,都应该懂得用“胡萝卜加大棒”原理去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在这方面,韦尔奇是其中高手。

韦尔奇重视底线和结果是有名的,当年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开宣称凡是不能在市场维持前两名的实业,都会面临被卖或被裁撤的命运。很多奇异的员工抱怨韦尔奇的要求太严。无论在生产上打破多少记录,韦尔奇总嫌不够。员工就像柠檬,被韦尔奇把汁都挤干了。

很多年前,有一位奇异的中层主管在韦尔奇面前第一次主持简报,由于太紧张,两腿发起抖来。这位经理也坦白地告诉韦尔奇:“我太太跟我说,如果这次简报砸了锅,你就不要回来算了。”在回程的飞机上,韦尔奇叫人送一瓶高级的香槟和一打红玫瑰给这位经理的太太。韦尔奇的便条写道:“你先生的简报非常成功,我们非常抱歉害得他在最近几星期忙得一塌胡涂。”

“胡萝卜加大棒”原理便是恩威并重,又打又拉。这一招术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经典例子。朱元璋史称“雄猜之主”,既野心勃勃又疑心重重、心地险恶。他当皇帝后,打天下时那种虚心纳贤、任人唯贤的作风全抛在脑后,朝思暮想的是维护他的绝对尊严和家天下。为此,他以各种卑劣手段,排除异己,残杀功臣。

李善长在随朱元璋征战中,以多谋善断著称。开国初,组织制定法规制度、宗庙礼仪,与朱元璋关系如鱼水一般,朱元璋将李比之为汉初萧何,称他为“功臣之首”,命他为开国后的首任丞相。朱元璋一旦功成名就,贵为天子,对李的态度大变。李善长过去被朱元璋赞为“处事果断”,现在则说他为“独断专行”。过去朱特许李对疑难大事先处理后奏,称赞他为“为朕分忧”,现在则说他“目无皇上”。朱元璋对李善长功高权大,产生了疑忌之心。但考虑到李善长功高望重,轻举妄动恐生不恻之变,就采用文打又拉,伺机清除伎俩。

一打,深知朱元璋为人的李善长察觉到皇上对他的猜忌,一连几天,李善长因患病没有上朝,于是就借机给朱元璋上了个奏章:一来对不能上朝议政表示谦意;二是提出致仕(退休),察看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按惯例朱元璋应下旨慰问、挽留。但是,他来个顺手推舟,随即批准了李善长退休,毫不费力地把李善长赶出了相位。

二拉,创夺了李善长的相权,免去了对他的威胁。但不少人心中自骂朱元璋寡情毒辣。为笼络人心,安抚李善长,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祺为妻,朱李两家又成了国戚。

清朝乾隆皇帝对知识分子实行的“胡萝卜加大棒”堪称空前绝后。乾隆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有案可查的竟有七十余次,远远超过他的先辈们。

乾隆这一手也够厉害的,只搞得文人仕士人人自危,几篇游戏文章、几句赏花吟月之词,也往往弄个莫须有的罪名,乾隆就是使用这样无情的棒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他并没忘了“送胡萝卜”的重要性,对知识分子采用怀柔政策。他规定见了大学士,皇族的老老少少们要行半路礼,称“老先生”,如果这位大学士还兼着“师傅”,就称之为“老师”,自称“门生”或“晚生”,同时一方面大搞正规的科举活动,不断网罗文人加入为朝廷服务的队伍;另一方面特开博学鸿词科,把那些自命遗老或高才、标榜、孤忠,或写些诗文发泄牢骚的文人,或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而隐居山林又有些威望的隐士,由地方官或巡游大臣推荐上来,皇帝直接面试。乾隆搞了3次,录用24人。录用者自己春风得意,自然感激皇恩浩荡;落榜的人也无面目自命遗老孤忠去讽刺朝政。乾隆对被自己亲自面试的录用者关心备至,比如:其中有个叫顾栋高的人,录用时,年岁就不小了,当时授予国子监之职;至年老辞官时,乾隆亲自书写了两首七言诗加以褒奖。后来,乾隆下江南,又亲赐御书,跃级封他为国子监的祭酒。

乾隆之所以如此做,全是出于维护他的皇权至上、族权至上、朝廷至上的目的,是要保持“大清”永不“变色”。谁要是在这方面稍有越轨,红脸马上转换成白脸,满脸堆笑换为杀气腾腾。管你是有意无意、或是或非,都立即被逮捕人狱,轻者“重谴”、“革职”,重者“立斩”、“立绞”,甚至处死后而“弃市”、“寸磔”,已死的也得开棺戮尸,连朋友、族人也统统跟着倒霉。

当领导的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恩威并施,拉打结合要有一个适当的度,“恩”重将会使人才产生骄傲的情绪,反使人才偏离群众。“打”重了可能会使人才产生自卑感或逆反心理反而会为企业埋下一个隐患。所以恩威并施,拉打结合时,要保持领导者头脑的清醒。

5.懂得授权

【原文】“今以一人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使人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