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我学减轻压力
7498900000007

第7章 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化解压力(1)

健康快乐始于足下

在人类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所以在疾病的压力下,健康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

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为什么说“步行是最好的运动”呢?

人类花了数百万年才从猿进化到人,人的整个身体结构都是按照步行需要设计的。并且,步行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可以说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步行,所以步行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研究证明,这种运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步行运动对血压、胆固醇、体重都有很好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很多病例表明,过量运动有时会引起猝死,世界著名倡导跑步的专家就是因为跑步而猝死的,可是步行没有这方面的危险。

步行是一种简单易行、老少咸宜的运动,应该大力提倡。

从目前情况看,步行存在着问题。青年学生及儿童尤应注重行走时身体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走路姿态不好,对骨骼的发育、内脏器官的生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青少年由于平时体育锻炼少,腿部力量差,下肢关节柔韧性不好,行走时膝关节不放松,踝关节蹬不直,造成屈着腿走路,重心偏后、下沉,臀部下坠,蹬地力量弱,没有弹性,像是坐在高凳上走路,并伴有下颌前伸、含胸、驼背,既影响了行进的速度,又缺少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对女孩子来说,由于过早穿高跟鞋,造成行进时迈步向前推膝过重,膝压不直,脚前掌先落地,脚跟后落地的不良现象。再就是走起路来头不抬,胸不挺,造成勾头、耸肩。那种亭亭玉立、飘然若仙的形象尽失。

医学专家们发现,长期徒步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那些“有车族”。

当一个人按正确的方法步行时,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处在协调的运动之中。有规律的肌肉收缩、放松相互交替,可以使肌肉细胞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加快细胞内的新陈代谢,从而可以使肌肉保持良好的弹性和紧张度。下肢肌肉有力的收缩,可以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加快,这样就降低了因周围血管病变所致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和需氧量的增加,又可以改善大脑的能量供给,这对于消除疲劳大有好处。

步行时稍微出一点汗,能维持汗毛孔的缩张功能,排除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正确的健身步行应当是挺胸抬头,迈大步,每分钟大致走60米~80米。手应随步子的节奏摆动,走的路线要直,不要左弯右拐。每天宜步行半小时至1小时,强度因体质而异,一般以微微出汗为宜。只要坚持3周就可以见到效果。

研究发现,老人散步好处多。

适度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度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运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的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么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

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认为,最有效的、最适宜的锻炼和休息方式是散步。他能一边谈话,一边散步,连续几个小时。1837年,由于过度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但他每天仍从住处步行到柏林大学,步行使他心情舒畅,不久便恢复了健康。

他曾回忆说:“我没有想到虚弱的我能恢复得十分健康和强壮。”从那时起,他把散步作为健康和休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并长期坚持了下来。

可见,步行是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它不仅让你拥有健康,而且能让你最大程度地消除疲劳,放松身心。

医生的减压处方

专家指出,最重要的是要使这些带有经验性的建议成为一种富有科学根据的建议,比如,针对不同病人,医生应该建议他们参加哪些具体的运动锻炼,鼓励采用某些释放压力的生理行为,比如哭、笑,甚至性生活等;投入哪些艺术活动,比如跳舞、唱歌和演奏乐器等。这样的建议对病人的康复是很有效果的。这种把病人的具体行为作为治病或保健的方法(或融入治疗药方的一种补充),国外医学专家称之为“行为处方”或叫“无药处方”。

医生开出“行为处方”的目的就是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病人身心的压力,调动人体内部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达到康复的效果。

现代医学已经开始接受“释放压力方法”的所有益处。实践表明,靠自身行为是可以达到释放心理压力的。这些方法有哭——悲哀反应,笑——欢乐反应,艺术活动——创造力反应,打击练习——撞击反应等。

哭有良好的减压作用,这一点经常被人所忽视。比如,男性从小就认为哭泣是脆弱、害羞的表现。

有一位中年男子,母亲去世,妻子又患了癌症,在数月里,他一直感到胸部疼痛不已,精神抑郁,服药也无效。他不得不去医院认真地检查。当他把一切告诉医生时,两眼充满了眼泪,可是还坚持着不愿流下来。

医生对他说:“你可以在这儿哭。哭出来就会好多了。”

于是这位中年男子突然痛哭起来,足足哭了十多分钟。几天以后,这位男子的胸痛明显减轻了。

哭虽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哭可以让紧张中的情绪暂时得到放松,消除病人积蓄已久的压力或悲伤。

笑是大家公认的治病良方。生理学家对笑的生理学原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笑具有很好的医疗效果。其中包括:笑对血压的冲击力,对神经内分泌的反应,对呼吸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在欢乐过程中,荷尔蒙的改变、幽默等与长寿存在着积极联系。

现在一些保健专家也建议:医生不要犹豫,为病人开出“笑”的处方,给他们指出适当的笑的频率,教给病人一些发笑方法去引起笑,这对健康和长寿是有益无害的。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一个傻子进城胜过十个良医”,这是很有道理的。

艺术活动是“行为处方”中最广泛的一类,包括绘画、音乐、雕塑、诗歌等多方面。有位保健专家一直在探求艺术活动的治疗能力,不少研究证明各种艺术形式对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认为美学上的刺激,如声音、乐曲、节奏、光线、色彩、形态、词语等,对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积极的冲击力,使人精神上容易产生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感,忘却常存心中的忧愁和痛苦,并给人以奋进和向上的信念。

这些研究中最令人看好和推崇的是音乐药方。

国外有一个名为“国际音乐协会”的组织,曾对八万多名外科病人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证实音乐对减轻焦虑和疼痛的效果最为突出。另外,研究还发现,音乐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和减轻压力,早产婴儿接受适当音乐刺激有利于增加体重。

另外,在医院或疗养院内鼓励病人亲手作画或雕塑,患者能从创作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指导病人学习舞蹈或艺术体操,对一些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慢性疾病,如支气管疾病、腰背痛、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作用。

“行为处方”的内容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园艺劳动、游戏竞赛、欣赏景色、品尝美味、沉思、祈祷、登山、远游等,都属于“行为处方”的范畴,甚至夫妻生活。

医生可以开出有益健康的“性爱处方”,内容包括性生活频度、性高潮的体验,如何提高夫妻间的“性趣”等。事实证明,那些接受医生建议每周至少有一次性行为的妇女的雌性激素水平是那些性行为次数少于她们的同龄人的两倍:“每周一次性行为”的妇女会有助于延缓衰老,消除关节疼痛和偏头痛。

有人断言,未来医生将会对病人开出越来越多的“行为处方”。当然,医生在开出合理的“行为处方”前,必须要通过适当的训练和学习,对各种“行为疗法”的适应证要有深刻的了解和必要的科学实验证明,这样才能使“行为处方”真正成为安全而有效的处方。

心病心治的减压法

心病还要心法治,下面是一些比较有趣的减压方法:

(1)森田法

我们先看这些场景:在一个蔬菜大棚里,一位年轻病人正在指挥着一群病人热火朝天地运土、浇菜、施肥;在一所健身房里,几个病人正在大汗淋漓地跑步机、单杠上做运动。

这就是森田法。这种疗法是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创立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治疗方法,对调节不正常的心态情绪,比如焦虑症、恐怖症等具有很好的效果。

大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治疗心理疾病的最佳疗法。这种方法的治疗要点是“为所当为”,自己寻找痛苦;“为所怕为”,自己忍受痛苦;“有所不为”,顺应自然,超越自我。

这种方法是精神与行为的交互作用,逐步消除症状,通过行动来治疗心理疾病。这种方法分为绝对卧床期、轻体力工作期、重体力工作期、生活训练期等4个步骤。

(2)艺术法

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方法一样,是通过行动来治疗心理疾病,不过这种方法的行为都与艺术有关。

先看这些场景:音乐室里十多名病人伴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书画室里挂满了病人自己创作的五颜六色的作品:病人们有的凝神运笔,有的挥毫泼墨;娱乐室中,病人悠闲地读书看报。

艺术行为治疗是将各种艺术治疗与行为治疗中的代币奖励治疗结合起来,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精神病人,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临床证明,这种方法对神经症、心理障碍、药物依赖等神经疾病疗效很好。

这种方法还可以包括音乐治疗、书法治疗、阅读治疗等具体方法。病人每两周轮换一室,每天由各室心态治疗医师讲解当天治疗活动的内容和治疗作用,然后由每人实际操作,治疗结束前要进行评分,到月底根据每人得分情况兑换各种生活用品,文具、食品等,以鼓励病人继续治疗,以达到出院标准。

(3)幽默法

幽默是一种美丽的“转化剂”,可以使烦恼化为欢畅,让痛苦变为愉快,将尴尬变为融洽,有利于调节情绪和消除身心疲劳。

美国一些科研机构已经推行幽默疗法,这种疗法使许多患者全身肌肉感到松弛,有效地解除烦恼、内疚、抑郁的状态。研究表明,人在欢笑的时候,膈、胸、腹、嘴、唇等部位的肌肉都必须同时运动,而构成笑容满面的肌肉就有四十多块。这就能刺激大脑产生一种激素,促使人体内产生吗啡物质,从而减轻心态的疲劳。

(4)音乐法

高山流水、鸟语花香都是天籁之音,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海浪声、滴水声、下雨声、蝉鸣声、鸟啼声,都是大自然的优美音乐,非常悦耳动听,能够镇静人的情绪,松弛人的身心。而人类自己创作的优美音乐,都是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获得灵感的,因此具有同样的功能。特别是都市中生活的人,尤其应多听一些优美舒缓的传统音乐,因为这才是充满灵性的作品。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情舒畅,排除杂念,精诚专一,心平气静,起到调整呼吸,安定心态的作用,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古代埃及有一个说法:“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

所罗门王得了忧郁症,不是请名医开药,而是请人给他弹竖琴。对于音乐的作用,中医认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可内通五脏六腑,助脾胃运动、增进食欲,从而起到防病治病、抗老防衰的作用。当代科学证明,这些说法都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振动,能协调人体各器官的节奏,激发体内的能量。如节奏明快的乐曲,可增长肌肉力量;节奏徐缓的音乐,可使人呼吸平稳,脉搏有力;而优雅动听的音乐则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助于大脑休息,使疲劳得以恢复。

其次,音乐可调畅人的情绪。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有良好的影响,对大脑和脑干的网状结构有直接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活动和植物神经功能,产生镇静、安定、镇痛、兴奋、调节情绪及降压的功能,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三,音乐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音乐医学正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如音乐代替麻醉药物进行拔牙,效果良好;小提琴协奏曲,使高血压病人血压明显下降;忧郁病人每天听优美的轻音乐,症状可以明显减轻。许多人的经验表明,节奏舒缓的音乐可治疗烦躁不安,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一剂良药;而节奏较快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对精神压抑和过度悲伤皆有疗效。

科学研究证明与身体节奏相一致的音乐会使脑电波更有规律,使之达到大脑思维的最佳状态,让左右脑同步协调,上下脑增加沟通,让整个大脑的潜能逐渐地发挥出来。

听音乐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想不高兴的事情。在音乐的作用之下,脑电波会减慢或协调起来,使整个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潜意识对正面暗示比较容易接受。因此,脑海里最好浮现一些美好的景象,以避免负面暗示的不良影响。

听音乐可以使人浮想联翩,随着音乐的优美旋律去“云游”四方。这样就可以通过尽情享受音乐的优美旋律使自己得到放松。

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止痛、解毒、消除紧张情绪、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等。专家指出,悦耳动听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影响大脑皮层,使内分泌系统增加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因此,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呼吸就会加深,神经就会松弛,疲劳便会得以消除。

欣赏音乐可以增进健康,减轻压力,使人延年益寿。经常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仅有益于陶冶情操,舒心爽志,而且还有化干戈为玉帛,与人和睦相处的奇妙作用。

(5)书画法

书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生、健身活动。挥毫泼墨不仅可以得到艺术上的高雅享受,而且还能修身养性,增进健康。练习书法与太极拳等很相似,静中有动,外静内动,“意在笔先”,“凝神静虑”,运笔时气沉丹田,专心致志,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乐此不疲。

绘画与书法一样,也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的艺术活动。特别是到野外活动,一边写生作画,一边欣赏自然美景,自然会感到心旷神怡。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有些医院还采用绘画去治疗疾病。基本的方法是: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让病人调色涂抹,通过绘画,患者自然将压抑在心头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精神得到调整,病情得到改善,健康得到恢复,从而获得其他医疗手段达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