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7498200000016

第16章 古代世界战争悬案破译(13)

英国当时虽然在军事上还不如西班牙,但政治上已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君主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业,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同时,这时英国完成了宗教改革,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新教国教。这就使整个英国对此次战争的认识较为一致,资产阶级把打败西班牙,看作是扫除障碍、建立海上霸权的前提条件,进而可以向海外扩张,在殖民主义餐桌上分享一席之地;新教徒认为这是同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决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战争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之,也是西班牙惨败的根本原因。

(2)指挥失当说。

缺乏政治经济基础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仅是一家之言。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认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其政治、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大厦将倾的境地。从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西班牙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无敌舰队”的惨败主要是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装备完毕后,腓力二世于1588年的4月25日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代其率队远征。西顿尼亚本是个陆军将领,因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故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一开始他即上书西王,恳请辞职,要求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

果然不出所料,西顿尼亚的指挥糟透了。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后,立即抢占上风方位,主动出击。西顿尼亚按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但西班牙舰队的阵势很快被打乱,损失惨重。西顿尼亚无心恋战,传令撤出战斗,向东退驶。是夜,又出乎他的意料,英军巧施火攻,把装有易燃物的8条破船点燃,顺风开进西班牙舰队,顿时烈火熊熊。西顿尼亚从梦中惊醒,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启航避让。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船竞相逃避,互相撞沉,或被大火烧毁。西顿尼亚原想等火船漂过以后,再恢复战斗序列,谁知因他错令断锚,多数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停船,只好任风吹去。天亮后又被英军追上,因弹药消耗、损失过大,“无敌舰队”几乎无还手之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西顿尼亚见大势已去,不敢再战,遂率残舰败卒,绕道返国。回到西班牙时,“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舰船,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是这次惨败的主要原因。连西班牙士兵都把这次不幸归罪于西顿尼亚,纷纷抱怨道:“真见鬼!陛下竟把一个只学会在陆上走路的人派到海上来指挥!”其实,腓力二世对西顿尼亚指挥打胜这场海战也是信心不足的。出航前,西顿尼亚曾接到腓力二世的密封谕旨,上面写道“密。只有在舰队司令亡故时才许开拆。”原来,腓力二世早就曾想任命轻骑兵上将唐·阿隆索来指挥西班牙舰队,这封密谕就是要阿隆索在西顿尼亚发生不幸时接替总司令职务的。“无敌舰队”出航前,阿隆索是皇家军事委员会成员,担任过西西里舰队的总司令,获得过圣约克勋章,是既能领会、执行西王意旨,又善于指挥海战的舰队司令官。他在这次远征中担任分舰队司令,可惜由于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同“无敌舰队”多数官兵一样葬身海底了。担腓力二世为何不起初就任命阿隆索为总司令呢?这又是个不解之谜。有人曾断言,如果“无敌舰队”的总司令是阿隆索,而不是西顿尼亚的话,这场海战的结局可能将是另一番图景。

(3)天灾说。

认为“无敌舰队”不是毁于人祸,而是亡于天灾,它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5月27日奉王命扬帆启航的,这个季节,正是大西洋风多、雾大、浪险之时。西顿尼亚曾为此忧心忡忡,他深知此时在大西洋上航行,前途难卜,但又不好违拗王命,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率队出征。果然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6月19日,突然狂风大作,海浪翻天,“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吹翻、吞噬,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森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大多数因晕船失去战斗力。西顿尼亚一筹莫展,虽经多方搜寻、救援,仍然损失了33艘舰船、8449名士兵和船员。由于天不作美,“无敌舰队”未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西顿尼亚公爵写信据实报告西王,建议暂停远征,与敌人达成体面的妥协,待来年再图进兵。但腓力二世的回答却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即使您在拉科鲁尼亚不得不再仍下10或12艘船只,您也必须立即出港……。”西顿尼亚就是带看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队伍与英军交锋的,这就种下了导致“无敌舰队”覆亡厄运的种子。当遭到惨败撤回国时,如惊弓之鸟的残舰败卒在苏梅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已全军覆没。英军以未失一艘战舰,仅死伤100余人的轻微代价,大获全胜。这一结局,也许是老天帮了大忙。事后,腓力二世不无感慨地长叹道:“我派(无敌舰队)去是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涛作战。”这就说明天灾的惩罚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似乎均言之成理。但“无敌舰队”覆亡的根本原因何在呢?是缺乏战争的基础,还是指挥的无能,抑或是天灾风暴种下的毒瘤所致?这一问题,似还应深入研究、探讨,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吗

1773年,从喀山越狱,逃到雅伊克城附近的顿河哥萨克叶麦利扬·伊凡诺维奇·普加乔夫,僭称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丈夫彼得三世,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领导了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史称“普加乔夫起义”。起义的烈火迅速蔓延到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踊跃参战的起义者达数万人。起义者发布宣言,答应给人民以土地和自由,号召农民起来打倒“领主”,推翻沙皇政权。他们转战各地,同官军英勇搏斗,给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以沉重的打击。直到1775年,起义才被沙皇军队血腥镇压下去。

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俄国还先后爆发过3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波洛特尼科夫起义(1606—1607年)、拉辛起义(1667~1671年)和布拉文起义(1707~1709年)。在这4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究竟哪一次农民走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呢?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迄今尚无统一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或“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例如,早在1935年译成中文出版的迈斯基的《俄国史》一书中认为,普加乔夫起义是1905年以前俄国平民阶级的最大社会风潮。1956年出版地《苏联史纲》中说,按照所囊括的地域的面积,所吸引的人民群众的数量,猛攻的威力和神速,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不仅是俄国,而且是全欧洲历史上农奴制农民最大的一次运动。50年代初、中期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和《苏联百科词典)(第1版)的有关条目中也认为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1956年出版的涅奇金娜等人主编的《苏联通史》中甚至认为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人民群众最大的反封建运动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出版的一些词典、手册、小册子、专著、论文,甚至儿童读物中,关于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或“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之类的提法已被普遍采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普加乔夫起义不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在前苏联科学出版社1966年出版的《十七至十八世纪俄国农民战争》一书中,苏联史学者伊·伊·斯米尔诺夫著文认为,波洛特尼科夫起义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意义上,都是俄国最大的农民战争。拉辛起义也好,普加乔夫起义也好,不论就其卷入起义的地区范围来说,就参加起义的人数来说,或者就他们每次运动对封建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基础给予打击的力量来说,都不能与波洛科尼科夫起义相比拟。

此外,在一些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之类的提法。在20~30年代多次再版的苏联著名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的名著《俄国历史概要》中,在40~50年代多次再版的潘克拉托娃等人主编的《苏联通史》中,在60~70年代出版的重要的苏联史著作,如诺索夫主编的《苏联简史》第1卷(上册)和波诺马廖夫主编的《苏联通史》第三卷中,都找不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之类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大百科全书》(第3版)和《苏联百科词典》(第3,版)有关条目中已不再出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的提法。在1976年开始出版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虽然认为,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无论在力量、团结、阶级划分、组织成份与觉悟程度方面,还是在社会口号的明确程度和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方面,均超过以前的所有农民战争,但却未断言这次农民战争是俄国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翻开《大不列颠新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我们也见不到关于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之类的说法。相反,这两套辞书的“普加乔夫”条目中都使用了“较大的”起义的措词。在1957年前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的《苏联历史资料》(第5卷)中,编者信为,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是苏联历史的封建主义时期的最大的阶级斗争之一。在这里也没有断言这次农民战争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阶级斗争或最大的农民战争。

由此司见,正如前苏联学术界所早已指出的那样,关于哪一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是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的问题,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和尚在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仍有待于历史家去探索。

谁开的列克星顿第一枪

1775年,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十分高涨,独立战争一触即发。4月18日深夜,800名英军在约翰·皮凯恩少校率领下,奉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代理总督、英国驻美洲皇家军队统帅盖奇将军之命,从波士顿出发前往康科德一带逮捕爱国者首领和搜查殖民地民兵所建的秘密军火库。但事前已被当地的爱国者组织探得消息。次日拂晓,当英军途经列克星顿时,发现一群严阵以待的殖民地民兵在约翰·派克上尉率领下列队站在村前的草坪上,阻挡住英军前进的道路。皮凯恩命令民兵放下武器并散开,民兵不予理睬。双方对峙着。

“停止前进!”阻挡在前面的民兵吼道。

“别理他们,给我冲!”皮凯恩少校举起指挥刀吆喝

“砰!”这时突然响了一枪,紧接着英军射出排枪,当即打死民兵8人,伤十人。民兵也迅即还击。后来英军在向康科德进犯和撤回途中,又遭到民兵更猛烈的袭击,共死伤俘近300人,而民兵只损失90余人。列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人民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开始,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但是,谁首先开枪?是殖民地民兵还是英军?是有意还是枪走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历史上一桩谜案。

一种说法是英军开了第一枪。事件发生时,站在民兵最前排的约翰·罗宾逊在1775年4月24日对此事陈述道:“走在最前面的三个军官向士兵下令:‘开火!’刹那间,他们向我们射来非常密集的弹雨,我受伤仆地。派克上尉的人,据我所知那时没有一支枪开火。”25日,马萨诸塞的新闻报道在描述到开枪的瞬间时称:“突然,一二名军官扣动了手枪,紧接着,四五个士兵跟着开火。”同日,民兵首领约翰·派克的议会所作的陈述以及由14名民兵署名的证词均称:“正规军向我们开火,此前我们队伍中无人对他们开枪。”1825年,已77岁高龄的约翰·门罗在谈到他50年前亲历的这次战斗时说:“一个军官,史密斯中尉骑着马在军队前面宣布:放下武器,散开,叛乱者!发现我们站着不动,史密斯就命令部下开火。”一些美国史著坚持此说。一本美国历史教材对此更确切描述道:“英国兵逼近了,领头的皮凯恩少校吼道:‘散开!叛乱者,散开!’民兵坚定地站着,皮凯恩少校气急败坏地重复他的命令,接着下令士兵开火,士兵犹豫不决,少校扣动了自己的手枪……”

上述材料在英军首先开枪这一关键问题上众口一辞,十分确凿。但在谈到谁首先开枪时,细节上的差别却又那么明显,似有事先统一口径之嫌,不免令人心生疑窦,怀疑其真实性。

另一种说法既来自英国,结论也与前面相左。1775年6月10日,伦敦报刊在谈到双方对峙中谁首先开枪时称:“由于叛乱者的进攻,军队反击并杀死了他们一些人。”强调是英军遭到枪击后进行的反击。此说得到下列两侧史料的印证。一是当时一名英军军官在关于事件经过的陈述报告中写道:“皮凯恩少校立即出来对叛乱者大声呼喊。要他们放下武器、解散,他们没有这样做。他又喊了第二遍,仍无效果。接着他下令士兵前进,去缴他们的械,士兵奉命行动。这时一叛乱者开了一枪,我们士兵回击。”二是另一名也叫约翰·派克的英军中尉在其记述19日事件情形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我们仍然前进,虽然无意攻击他们,但保持着准备反击。然而,当我们逼近他们时,他们开了一二枪……”。这两份材料在被大陆军缴获几年后才公开发表。人们认为这是关于事件的原始史料之一,而且日记是没有必要做伪证的。但是,仔细推敲,这两份材料的真实性似乎也有疑问。当时英军呐喊向前,嘈杂声中谁开了第一枪,确实难以分辨,事后追忆也难免不受政治立场及感情因素的影响。虽然从当时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等整个形势分析,殖民地民兵打了第一枪是最有可能的,但这毕竟是推测,还缺乏进一步的材料证实,仍然不能确定这第一枪就是民兵打的还是故意打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无法确认谁在列克星顿开了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