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7495000000021

第2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1)

基于对右派进攻和整个阶级斗争形势作出的过分严重的估计,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反复谈到他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他肯定地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看法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得到确认,进一步被表述为:“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就正式改变了上述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

值得一提的是,八大二次会议关于主要矛盾的提法与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提法不尽相同。后者所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可以概括为“阶级矛盾”;而前者所说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则可以概括为“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阶级斗争在共产党人的传统观念中是指两个对立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它往往与革命、与对敌斗争、与敌我矛盾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这一点如上所述毛泽东本人在反右派斗争之前也很清楚。所谓阶级矛盾的内容则宽泛得多。

其中既可以包括敌我矛盾;又可以包括人民内部矛盾,而大部分是指人民内部矛盾。即使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也往往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因此,如果说把主要矛盾概括为阶级矛盾,还可以说,其中大部分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话,那么,把主要矛盾概括为阶级斗争的时候,就完全离开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主题。毛泽东未能意识到这一点。他所赞同的八大二次会议对主要矛盾的修改为阶级斗争扩大化提供了理论根据。

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把党内出现的不同意见的分歧和争论直接等同于阶级斗争,从而把阶级斗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共产党内。他指出:“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在中国,在我党,这一类斗争,看来还得斗下去,至少还要斗二十年,可能要斗半个世纪,总之要到阶级完全灭亡,斗争才会止息。”从那时起,毛泽东开始把对阶级斗争的注意力转移到党内,他对阶级斗争的认识也愈益扩大化和绝对化。他相继发出的诸如,对于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一系列“最高指示”,终于酿成了十年动乱的灾难。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一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总结毛泽东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了一个明确而坚定的共识。这就是,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20多年过去了,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的重大事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巨大压力,正是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定不移的决心带领着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包雅钧

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为新形势下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五个统筹的思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政治协调发展这一内容,但是综观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大局,经济政治协调发展却是重中之重,事关全局。这是由经济与政治各自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然而,对这一新鲜而重大的课题,我们的研究才刚起步。为什么说这二者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这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分析我国现在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现状?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引领全社会的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本文首先简要阐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意义,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论的若干基本命题,并揭示出了经济政治发展得以协调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分析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协调发展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的进步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了个体与种类两个方面,包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本身道德的进步,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经济是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手段,而政治则是调整人际关系的基本手段之一,让人类从落后的组织形态走向文明,政治发展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马克思主义这里,经济与政本文是笔者参与俞可平教授主持的“落实与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

包雅钧,中央编译局博士后。

治发展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于共同富裕而言,如果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而人际关系没能得到合理调整,利益机制不健全,共同富裕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经济政治协调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所必需的,都具有本原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从工具价值层面看,实现经济发展离不开政治发展。没有政治发展,人们的物质产品不可能达到极大丰富、充分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经济的基本原理就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恩格斯从国家权力的角度论述了这种反作用,他说“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3种:

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当然,政治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但是我们相信这种反作用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国家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因素。如果政治发展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将会是事倍功半,最终是经济的停滞。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我国政治改革滞后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地,从工具层面看,推进政治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始终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这里经济基础主要指两个,一个是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等,一个是经济总量。在经济结构相对保持稳定时,经济总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政治活动本身不能创造反而要消耗物质财富,因此只有当经济发展,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时,人们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调用相应的物质资源进行特定的政治活动。

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最终是要由人来实现。这5个统筹思想已经部分涉及经济政治关系。同时现实社会中,人又是组织化了的,分散在一个个不同的组织单位中,表现在区域、行业、层级多个方面,有着不同利益需求。如果不对这种体制加以调整,在政治上用正确合理的规则来加以引导,科学发展就成为泡影。例如,现在我们强调政绩考核观转变,不再唯GDP是论,就说明政治发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同时,科学发展观仍然重视经济发展,强调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在经济总量提高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

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作基础,实现5个统筹也是一句空话。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也需要经济政治协调发展。可以说,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从更高的意义上讲,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前提,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论述了经济政治关系的基本原理,也系统阐述了他们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解,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关系原理内在蕴涵的就是协调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的大前提之下,笔者将这一理论具体发展并概括为以下7个基本命题。

命题一,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开始理解。根据笔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人类是在劳动中结成群体的,在进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逐步有了利益分化,在利益分化基础上进而形成了阶级。利益分化使得整个社会的利益体系分为公私两大系统,也就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人们可能会提出一个质疑,最开始经济与政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笔者认为,在人类最初开始发展时,经济政治是混沌一体的,就是在原始的生产劳动不断向前发展中间—如果把生产劳动看成经济,那么在发生学角度,是经济先于政治—到了一定程度,经济、政治开始出现分化。比如说,为了成功狩猎,可能就需要人们分工配合,形成一种组织,相对于这一群体而言,这种分工组织活动就是政治了,同时这种分工组织也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从私人利益与阶级利益产生以后,社会就分裂成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领域,但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这种在逻辑上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现实中也是始终分离的。”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即正是经济生产活动导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即使是逻辑上的分离。进而现实中二者的分离,更是由于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的产物。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二者间的分离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发展。

当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形成逻辑上分离后,在资本主义之前的中世纪,二者在现实中却是未分离的。但是两大领域逻辑上的分离也昭示着它们各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这时市民社会,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经济活动领域了。“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与工业生活”,物质交往主要就是指生产、交换、消费等活动,这是属于经济范畴的。直到今天,人们或一部分人才主张把经济活动及经济组织从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中剥离出来,把市民社会专用于除政治国家和经济组织之外的社会组织与私人性社会活动。

虽然在中世纪,市民社会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是它自身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市场经济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内在规律与动力,同时也是政治发展的推动和要求。这我将在后面的命题中加以论证。

现在我将指出的是,从历史进程上看,经济发展促进了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