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
7493400000322

第322章 民国(18)

南京大屠杀中无数中国无辜贫民惨遭杀戮日军占南京后,随即开始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首先对未撤出城内的中国军队和“安全区”内的难民进行屠杀。17日,日军在南京举行“胜利八战式”,司令官松井石根带领侵略军踏着成千上万中国人民的尸体和血迹进城。日军杀人放火,奸淫抢夺,以炫耀其武士道精神。屠杀不分昼夜。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在大屠杀中死于非命的中国军民竟达35万以上。屠杀的手段令人发指,除使用现代化武器外,还采用各种野蛮残忍的杀人方法:砍头、劈身、切股、挖心、火烧、分尸、集体活埋,杀人竞赛、挑刺孕妇腹中胎儿等等。同时还丧心病狂地奸淫妇女,不论年龄、地点、时间,并大规模地抢劫,有计划地破坏,甚至挨门逐步索取财物,之后将房屋付之一炬。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正如德国驻华使馆给本国的密电中所说:“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或那个日本人,而是整个日本皇军……它是一副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其罪之大,其形之丑,无以描述。也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极端疯狂性和野蛮性。日本法西斯的罪行,不但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反而更加激起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决心。

台儿庄大捷与徐州会战

日军占领南京后调整了战略部署,将作战重心移向津浦线,企图夺取战略要地徐州。

1937年12月,南京的日军以津浦路南段为主攻,山东日军以津浦路北段为助攻,分别由南北向徐州推进。1938年3月,山东日军第五师团一部向临沂,第十师团一部向滕县等地进攻,企图会师台儿庄。18日,中国守军庞炳勋部歼敌一部,残敌退却,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左臂。滕县守军与日军激战三昼夜,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壮烈牺牲。日军攻陷滕县后,直通台儿庄。23日台儿庄战役开始。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令孙连仲部死守台儿庄,汤恩伯部则让开津浦线正面,诱敌深入,等日军主力被吸引至台儿庄时,再潜进南下,拊敌之背,协同孙部围歼日军,4月3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包围了台儿庄的日军第十师团,并重创由山东临沂增援的日军第五师团一部。4月6日,取得歼灭日军精锐部队万余人的胜利。台儿庄大捷是参战部队官兵用鲜血同敌军拼死抗战的结果,并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重大的胜利,起到了鼓舞前方将士的斗志和振奋全民族的抗战信心的作用。

李宗仁日本在台儿庄遭受重大打击后,又重新调整部署。4月7日,日本集中华北、华中兵力,从南北夹击徐州,企图一举围歼集结在这里的中国兵力。蒋介石则调集60万大军,准备决战。4月中旬,日军发起攻势作战,将国民党大部兵力扣在徐州以东。当时华北日军派出两个师团,向韩庄、峰县一线进攻,派第一、第十四军渡过黄河,向兰封以东进攻,企图切断陇海线。同时,还调华中派遣军的两个师团在蚌埠、怀远间沿淮河向北推进。5月初,日军南北两部向徐州两翼穿插迂回,切断了中国守军的退路。第五战区李宗仁各部在徐州地区虽然激烈抵抗,但终未能奏效,并面临着被日军四面围歼的险恶形势。为保存有生力量,蒋介石下令作战部队突围撤退。从5月15日起,徐州各参战部队安全撤抵皖西和豫南地区。19日,徐州弃守。

日军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6月初,连陷开封、中牟、威通郑州和平汉路。为阻挡日军进攻,国民党当局决定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引水为兵。日军虽被迫撤退,但河水却殃及豫、皖、苏三省,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徐州失守,中国又损失了许多兵力、物力,之后日军打通津浦路,沟通了南北战场。

洛川会议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具体地确定全面抗战路线的纲领和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南京政府在日寇进攻和人心激愤的压迫下,已经下定了抗战的决心,中国从此进入了抗战的新阶段。”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局面抗战路线。

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要内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总动员;(三)全国人民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是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是彻底战胜日寇的救国纲领。

为了彻底切实贯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还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阶段的具体方针。第一,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第二,以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第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群众,争取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第四,红军实行战略转变,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关于国共关系问题,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保证党对红军的领导。为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决定中共中央军委由11人组成,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周恩来任副主席。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的纲领和方针政策,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遵循洛川会议所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迅速挺进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创建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地打击与钳乘了日本侵略者。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主任,下辖3个师:以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15军团为主改编为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以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主编为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治委员关向应;以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主,改编为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治委员张浩(1938年1月由邓小平接任)。全军共42万人。

邓小平8月下旬到9月底,为挽救华北战场的危急战局,改编后的八路军先后开赴抗日前线。一一五师到晋东北,一二○师到榆次地区,一二九师到晋北。当时正值日军分路向平型关,雁门关进攻,应第二战区的要求,一一五师一部为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以三个团兵力隐蔽集结在日军前进道路的两侧。9月25日晨,当日军进攻平型关时,一一五师迅速将敌人分割包围,激战一天,歼敌千余,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第一次大胜利。

平型关大战后,八路军即转入华北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根据毛泽东制定的“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独立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并相继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1937年10月下旬,聂荣臻率一一五师一部2000人留守五台山,在晋察冀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并以五台山为中心,建立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军和游击队。1938年1月10日,在河北香阜平召开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边区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抗日政权扩大到56个县。同年春,边区军队向平汉、正太、同蒲线出击,建立冀中行政主任公署和冀中军区。6月,组织一个纵队进入冀东,7月配合当地党组织发动了冀东七县武装起义,开群冀东根据地。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晋察冀部队和一二○师的三五九旅配合,粉碎五万余日军的进攻,巩固了根据地。

晋绥根据地。1937年9月下旬,贺龙、关向应率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到1938年初,晋西北根据地初步形成。8月,一二○师派一个支队北上绥运,穿越平绥线,进入大青山区,与当地抗日武装相配合,开辟了大青山根据地。以后,晋西北区和大青山区连成一片,成为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冀豫根据地。1937年11月,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率八路军129师进入晋东南,以太行山为依托,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根据地刚刚建立起来,1937年12月,日军即发动了6路围攻,八路军英勇反击,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至1938年4月,收复18座县城,成立晋冀豫军区。同年春,一二九师一部开辟冀南区。8、9月间,又收复了豫北滑县等地。

山东根据地。1937年冬,日寇侵占山东后,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领导下,紧紧依靠群众,先后在鲁中组徕山、胶东等地区,发动了多次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为了加强统一领导,1938年12月成立中共山东分局,同时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同月八路军总部令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及第三四三旅开赴山东,作为山东抗日武装的骨干,并加强了对游击战争的领导。

华中根据地。1937年10月,根据同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正副参谋长分别为张云逸、周子昆、政治部正副主任分别为袁国平、邓子恢。1938年5、6月,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1938年4月,第四支队挺进皖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7月初,第三支队在芜湖、宣城等地开辟了皖南根据地。10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豫东地区,初步打开了豫东抗日局面。

陕甘宁根据地。1937年9月,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华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共辖23个县,其首府延安是中共所在地,是全国抗战的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日寇胶背受敌。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直接配合了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坚持抗日战争的战略基地,迫使敌人不得不停止其战略进攻,从而促进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战略方针

抗战一开始,共产党就确定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并通过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作为持久抗战的依托和战争形式。

抗战爆发后,对抗日战争究竟怎样发展?是持久战还是速决战?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全国人民所关心而又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抗战初期,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国援助上,幻想依靠英美等国的援助迅速打败日本,鼓吹“速胜论”。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就叫嚷“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公开散布“亡国论”。

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澄清党内外的混乱思想,指导抗战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进一步闻明了洛川会议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并且,为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揭示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抗日战争的前途,毛泽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于1938年5月,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总结了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对抗日战争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他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游击战争不仅仅是个战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由共产党领导的、有广大群众支持的、大规模的抗日游击战争,主要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这样既广大又持久的游击战争,必须解决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根据地、向运动战发展等异乎寻常的问题。于是抗日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