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老人家的这句话让后世引用了几千年,也琢磨了几千年,更产生了一句似乎对事物丰富性、多元性、多维度、多层面评判方式的具有哲学见地的成语——见仁见智。
那么何以仁者就乐山,智者就乐水呢?
按照孔子的联想逻辑,山是静态的,稳固厚实,连绵博大,就像一位性情稳重、宽怀厚道、虚怀若谷的仁者。这种品性与形态的对应自然就得出了一个有着仁义道德的人必定喜欢与自己个性相通的大山为友的结论;水是动态的,时急时缓,时深时浅,有质无形,难以把握。这就像一个激情灵动的聪明人,喜欢在激烈的思维活动中释放自己智慧的能量,于是流水就成了自己的象征,乐于与水结伴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细细想来,这智者与仁者的所好似乎不能简单的相提并论。因为里面存在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所谓仁者,在我们的道德范畴中肯定是好人,甚至是好人中的好人。那么他乐于游山的行为只能解释为不断向人生的更高境界迈进的象征,同时也给常人树立某种道德典范。也就是说,如果我等想在人生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性,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那么我们的业余爱好也得随之调整,我们就应学仁者,周末或节假日应去登山,而不应该去玩水。试想,当你几经辛劳,登至山巅,极目远望,万山峥嵘,延绵不绝,深感造化钟秀,天高地厚。几番陶冶几番感悟后,你自然就不断在充实自我的仁义道德感。最终使自己的品性能像山一样仰之弥高。这还真有点寓教于乐的味道。智者是不是都好人呢?这就不敢肯定了。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聪明人非善良之辈。而即便是善良的聪明的人不一定都能干好事,更不要说那些不善的聪明人,一旦干起坏事来,会比非智、无智、甚至弱智者的效果更可怕,影响更深远。只要稍通一些中国的历史,这些例证都容易找到。那么智者乐水也就不能确定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性,于是它也不能成为常人学习效仿的娱乐范式。如此说来,我们就不能轻易地到水边去玩耍,只有确定了自己不是坏的聪明人后方可涉水而乐。即便这种玩乐也非圣人提倡,因为涌动的水流、起伏的波涛、飞扬的浪花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虽能益智,却不能厚德,在我们传统文化中,道德远比智慧来得重要,单从孟子设定的“五常”顺序来看,“仁”占据了头把交椅,而“智”则远拉在第四位,就像孔子先说“仁者乐山”而后说“智者乐水”一样,这种排位法在中国这个讲究长次有序,先后有别的国度里无疑包含着很重要的价值评判。“仁者乐山”蕴含了孔夫子对其肯定和倡导,而智者乐水仅仅是表示他承认一种现实存在,两者虽被提(及)却不可并论(述),一论述,就论出了不同,论出差距。因此我们也就不能动不动就“见仁见智”了。或曰,仁者去玩水,智者来游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实际上历史上这种不按孔圣人教导而错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就连至圣先师孔子自己也有违规的先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是孔子对自己一次玩水的记录。至于孔子为什么要转移兴趣,又在何时,哪条河边,玩了多久,有没有弄湿了衣服和鞋,虽无从可考,但他站立江边,思考良久,然后对这滔滔而去的江水发了一句感慨却可以肯定。既然这位大仁者跑到江边玩起了智者的游戏,开了破戒先例,那后代仁人岂有不涉水之理。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其忧国忧民的伟德应是举世公认的,但他不学伯夷、叔齐到首阳山中愤世,却终日在汨罗江畔游荡,最终将自己的身躯交给了仁者本不该去的水中。害得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得划着龙舟,抛撒粽子,沿江寻呼着他的名字。这一呼就呼了两千多年,而且全国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都这么闹忙,好像屈原到每条江河都投过一次水。哪像人家伯夷、叔齐就是不受嗟来之食,宁可饿死山中。结果,今天人们只要纪念首阳山,有机会去膜拜一下就可,而不要在整个华夏的满山遍野地去瞎找了。
看来,仁者玩水确有些不妥,有“走水入魔”之嫌。
当然,智者中喜好游山的人也不乏其例。李白才高八斗,诗冠中华,算是典型的高智商了。他的山水诗更是豪放骏发,雄奇壮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高歌“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宏伟气势。虽是一场梦游,却也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和崇敬。更重要的是,天姥山的挺拔崔巍还给诗人以人格上的示范,以致李白从中感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铮铮傲骨高标于世,嫉俗之声遗响千古。另一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华山歌》也有异曲同工之效。他先是歌颂华山“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并由此而告诫世人,如果人没有像华山一样的高洁的品德,虽财大位重,也不过庸碌一生:“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看来山同样也给了智者良好的人生启示。所以,仁者乐山,智者一样可以乐山,孔子说的有些片面了。
那么,智者玩水是不是都从中获得快乐呢?好像不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李白在苦恼中就感到流水给他带来的不爽的暗示:“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仕途屡试不第,一个在外乡漂泊多年的游子,秋天来临,望乡、怀人、思归的痛苦心情全都化解在暮雨、清霜、冷风和流水之中,柳三变同样没有从水中得到快乐。还有那个苦命皇帝李煜,简直把水流当成了自己的宿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且从这些诗词看,文人们都没有直接到水边江畔寻乐,只是眼望或联想,倘若他们真的去试水,恐怕又会出现屈原第二或第三了。
2006930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