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诗与思的交响
74871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史上一个宽和重教的帝王

公元353年秋季,东晋西北面的前秦发生了一场政变,秦主苻生被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苻坚取而代之,由此开启了前秦的辉煌时代,屡被史学家们称道。我认为在苻坚一系列丰功伟业中最值得我们提及的是他那宽怀仁慈的个性和对全民教育空前绝后的认知与实践。

纵观中国史上480多个帝王,能称得上宽怀仁慈的并不多。特别当我们把苻坚和他的前任苻生相较,更可以反衬出苻坚的这一特性是多么与众不同。

一、嗜杀成性的苻生

先说苻生。说起这个秦主似乎要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因为他亲手杀人的手段和数量简直可以载入吉尼斯大全。此人天生就少了一只眼,这似乎更加重他残忍的形象。史书记载他自小“性粗暴”。一次他爷爷苻宏拿孙子开玩笑说:“我听说你哭的时候只有一滴泪,是真的吗?”这爷爷也损,哪壶不开提哪壶,尽拿人家的缺陷逗乐。苻生听了大怒,马上从身上拔出佩刀将自己的手指刺出血指到:“这就是我的另一滴眼泪。”老爷子吓了一跳,想不到这小子会这样回应,拿出鞭子教训了他几下,可被抽的苻生却更硬了,说:“我生来就能忍刀枪剐刺,却受不了你这鞭子。”意思是要杀就杀,别那么不干脆。小小年纪如此狂悖,着实让太上皇不寒而栗,苻宏立即找来儿子苻健要他除掉这孽子,否则会家破人亡,后患无穷。可是被苻健弟弟苻雄制止了,他流泪劝阻道:“小孩还小嘛,大了自会改好。”谁知这一心软却带出了日后无数条生命的毁灭。

一场未遂的政变使苻健将大权交给平叛英勇的苻生,并叮嘱他,凡是不听话的人不管是谁都要剪除,这似乎给苻生开杀留下最有力的理由。苻生注定要把宫廷变为屠宰场,让前秦度过一段比几百年前的秦二世更为黑暗的时期。

与许多帝王不同的是,苻生杀人非出于政治斗争需要而纯粹是为取乐。一个握有生杀大权的人如果把杀人当做好玩,那他身边的人就是随时待宰的鸡鸭猪羊了。且看这家伙是怎么玩的,据《资治通鉴》记载,他每日接见朝臣时身上总带着刀剑弓弩,而座椅旁则放着各种的锤钳锯凿,随时备用。只要一不顺眼顺耳就立刻宰杀对方。即位没几天,后妃、公卿直到下面的仆隶就被杀了五百多人。苻生特喜欢玩外科医生的手术活儿,加上想象力丰富,杀人手法是推陈出新:有的用截肢,有的活活拉出肋骨,有的锯脖子,怀孕的则被破肚刳胎,什么花样都玩过了。一座庄重威严的宫殿被他倒腾得像屠宰场,到处血迹斑斑,腥臭弥漫。当然要说苻生喜欢杀人完全没有理由也不客观,不过他杀人的由头就像灯谜一样费解。一次上朝,他环顾左右大臣,问其中一人说:“自我执掌天下以来,你听到外面有什么样的评价?”被问的人不假思索回答:“圣明在世,赏罚分明,只听到天下一片歌颂太平之声。”按理这样的马屁当拍得他浑身舒痒,当场赏赐,谁料苻生听了大怒说:“你这家伙乱献媚。”拉到跟前就杀掉。接着问另一人,前车之鉴,这人当然知道回话得转个方向,就说:“陛下的刑罚稍微有些过。”苻生又发怒:“你小子诽谤我。”当场把对方的头砍下。左也不是,右也不行,这种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硬是把大臣们绕晕了头,那么该如何回答才不致死,恐怕只得留待后人去考证它的谜底。还有一次他吃了太多的生枣而消化不良,请来太医程延为他看病,太医把了把脉说:“陛下没什么大碍,只是枣子吃得太多而已。”实事求是,且诊断结果也不坏,可苻生听了还要杀他,理由是,你太医不是圣人,怎么知道我先前吃了枣子?于是程延的头也像颗熟透的枣子一样落地了。

苻生不仅爱亲手杀人也乐见他人被杀。有人汇报说从潼关到西安,一路虎狼出没,白天在道上伤人,晚上就窜到人居住之地,不捕食家畜,专爱吃人,几个月内就已经伤害了七百多条性命,弄得那一带荒无人烟。众大臣纷纷请奏朝廷为民除害。你知那苻生是如何训示的,估计一般人的智力猜不出,我只好照史书实说,上谕:野兽饿了当然要吃人,吃饱了自会停下来,这是自然现象,不算什么灾害,岂是老天爷不爱苍生大众,而是眼下罪人太多,所以是天助我诛杀这些坏蛋。这番逆向思维产生的惊世骇俗之理,常人的确难以弄明白。

前面提到,苻生生来缺一只眼,使他特别敏感一些字眼,于是下令全社会一切言语文字都讳用“残、缺、偏、只、少、无、不具”等,否则就是死罪。造字的仓颉哪里知道他用线条搭成的这些方块字竟然像一枚枚威力巨大的地雷,人人说话书写都像过雷区,得万分小心,尽管如此,误用而犯死者,仍不可胜数。众大臣是“得保一日,如度十年”。当然,这样一个嗜杀成性的魔君,也在一镐一镐地自掘坟墓。

除掉苻生的人是他的异母兄弟苻法和苻坚。一天夜里,喝得醉醺醺的苻生对伺候他的婢女吐露了一个心头秘密,他说兄弟中苻法和苻坚都不可靠,打算明早就将他们杀掉。婢女恨透了这个魔君,知道除掉他的机会来了,火速将此消息告诉苻法和苻坚。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兄弟俩再也不迟疑,连夜起兵包围皇宫,由苻法带几百壮士潜入云龙门做后应,苻坚率领三百人发起进攻。苻生的宿卫将士不仅不抵抗反而都加入了苻坚的叛军。酒醉在床的苻生被士兵从床上拉起,惊问道:“这些是什么人?”左右说是盗贼,苻生不但不怒,好像遇到了知己说:“何不跪拜我!”言下之意是拜了就算招安还可赏封。苻生士兵听了大笑,这下苻生有些心虚了,但还摆出一副威严道:“还不速拜,不拜者斩之!”当然这次被斩的再不是别人,而是苻生自己。他死后前秦还给了这样一个谥号,曰“厉王”,意思是犯政为恶。这是一个很不容易获取的称号,因为按照传统“为尊者讳”,帝王乃九五至尊,处在塔尖,倘若他生前小小不严干了些坏事错事,那也不得说三道四。即便把生灵拿来涂炭几下,其污点也会尽可能含蓄隐曲表达,未经专业训练还真识别不来。只有像苻生这样彻底泯灭人性,努力杀人,达到人神共愤的最高境界,才可能获此“殊荣”。纵观整个历史,“厉王”谥号总共才颁给了两人,另一人是周朝的周厉王,与苻生同享此盛誉。

二、宽和仁慈的苻坚

苻法、苻坚共同推翻了暴君,苻生死后其王位由谁来继掌,成了件难办的事。两兄弟倒是做了互让,苻坚说苻法比他年长,按顺序当是兄长为先,但苻法则坚持将位置退让给苻坚,理由为苻坚有贤有德,其母又是元妃,在众嫔妃中排首位,由于苻生没有胞生兄弟,苻坚就算嫡嗣。尽管苻坚的母亲哭着对众大臣说自己儿子能力有限,不堪帝王重任,万一日后掌权出事,要你们大臣们负责。但这张谦虚的悲情牌更让大臣们坚持请立苻坚为王。于是在众人的期盼中,苻坚坐上了王位,但他去掉皇帝之号,称自己为大秦天王。其用意明显,他不想重蹈秦皇帝的覆辙。

苻坚在位约20年,战功卓著,可歌可泣。他先是灭掉了北面的前燕,接着准备拿下偏安江南的东晋,只是淝水战役的失利,未能如愿。而我认为,此役苻坚不战自溃正是他宽和个性的延伸所致,他试图在血色刀光的战争词典中引进公平两字,结果成了军事家们谈笑的话柄,这还是留给战争史去讨论吧。

也许是他的前任太嗜杀了,他吸取教训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坚持以不杀为本,包括自己的敌人。最典型的事例是,苻坚消灭了前燕后,对待燕主慕容暐以及一大帮的旧臣采用了怀柔政策,有的留在身边继续做官,有的则派外镇守,就连慕容暐也是礼待上宾,封他为新兴侯,把他和后妃王公一大帮遗老遗少共计4万多人迁移到秦国的国都长安好吃好喝地养起来了,自己则风尘仆仆地跑到邺城重新安营。历史上哪个帝王会对亡国君主如此仁慈,只知道养虎遗患,得斩草除根。单凭这点就可以给苻坚颁发人道主义奖。苻坚的做法还真感化了慕容暐,以至后来燕国旧臣宿将趁秦国衰微时劝慕容暐起来造反,他反倒觉得秦主待他太好了,不好意思背叛人家,甚至还将手下准备谋反的事都泄露给苻坚,堂堂的燕主竟心甘情愿做一个安逸的侯爵。当然,苻坚的优俘政策并不使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前燕的一些随降的将领就时刻想着东山再起,恢复燕室。其中铁杆分子要算周虓。前燕灭亡后,苻坚要请他当秦国尚书郎,周虓非但不答应还破口大骂苻坚,拒不事秦。手下人屡次请求苻坚杀掉周虓,苻坚也非但不杀,反而更加厚待他。可周虓还是一门心思复辟,丝毫不领秦主之情。

苻坚不但优渥敌手,就连自己内部的人谋反也宽大处置。公元381年,也就是东晋太元七年,前秦大司农东海公苻阳,员外散骑侍郎王皮和周虓三人一起谋反,事发被收下廷尉。这周虓的谋反在情理之中,可大司农和员外散骑侍郎却是前秦的大臣,一个是亲王的儿子,一个是前宰相的儿子,为何也要造反,这让苻坚很是不解,于是问及缘由。大司农苻阳说要为其父报仇。原来这苻阳的父亲就是苻法,曾和苻坚一起除掉苻生并把王位让给弟弟,自己则过起了不问政治,广交好友的生活。可有一次苻坚母亲苟太后路过苻法家,看到苻法家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顿觉得这些人结交太盛对苻坚统治或许有威胁,就私下与廷尉李维密谋,假皇帝名义赐苻法死。父亲冤死让儿子心存报仇,欲推翻现政权,他当然不管是谁的责任。苻坚流泪解释说,你父亲的死,与我没有干系,你难道还不知吗?散骑侍郎王皮则没有杀父之仇,他父亲就是秦国大名鼎鼎丞相王猛,前秦不能统一中华很大原因是这位丞相的早逝。苻坚对他一直敬重有加,其死时,苻坚哭成泪人,几天都茶饭不进,为何丞相的儿子还要造反?王皮回答也很直率:“父亲辅佐你功劳那么大,可我如今竟然家境贫寒。”不知者真以为秦王无情意,人走茶凉,还是苻坚道出了其中原委,说:“你父亲临终嘱托我只给你留下十头牛和犁具作为治田资产,并没要求我给你官位,我是尊重他的遗嘱,常言知子莫如父,你父亲多明断呀!”苻坚坚持不搞官二代,富二代,足见其革命精神比之今人更彻底。结果是三人都被赦免,苻阳被迁徙到凉州的高昌郡,王皮和周虓则流放到东北一带。对于本朝官员免死尚无人多嘴,而对周虓的一再宽宥让左右的人想不通,屡次打报告要秦王杀之。苻坚的看法是自古烈士就是为名节而活,哪里会怕死,杀了他反成全他的英名。这也是逆向思维,但不是处于小心眼儿,嫉妒周虓出名,的确是他太不爱杀人了。

苻生的不杀原则带来的肯定是双重效应,一方面是他感化了许多人包括敌人和自己人,另一面却是使一些坚决反对他的敌手人得以保存力量,成为日后隐患。但司马光认为这是一般人的浅见,他老人家的观点挺新鲜,说苻坚的失败在于数战数胜,数战导致民疲,数胜则带来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之理。这观点好像太宏观,有点形而上。历史上多少个朝代皇帝不就是靠打出来的江山,胜者王,败者寇,自古皆然,每个政治家、军事家都在追求胜利的最大化,若要他们非得找些失败才行,肯定会被他们笑话。何况苻坚在淝水战役已经历了失败,并且大伤元气,若按司马老人的见解,这次失败当是苻坚重新获胜的起点,事实正相反,淝水之战却成为苻坚的秦国衰亡的直接导火索,而此役之后,各种未消除隐患纷纷起来造反则是最为本质的原因,问题就出在他赦免宽大太多的敌人。总之,像苻生那样乱杀人肯定不行,但处在铁血时代,不杀人也肯定不利于统治。司马光若不同意,我也不理他了,反正咱俩辩论不起来。

三、尊儒重教的帝王

苻坚的宽怀仁慈是他一贯坚持的人本精神体现,他尊重生命,维护人的尊严,特别与苻生相比,这种精神品质就更加明显。也因为此,他十分注重对人的培养和造就,这似乎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公元372年,苻坚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较大规模教育运动,颁布一道了诏书,号召关东地方的干部、群众要通读一本儒家经书,学一门技能,如果是百姓学成的,将由国家发奖励,若俸禄在百石以上的官员没能达标,那将被罢官并遣送回家做平民。这项运动既要人们读书,还要学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教育观念在当时已相当超前,并且奖罚合乎情理,奖的是百姓,罚的是官僚,结果关东一带顿时掀起读书学艺高潮。那么苻坚为何在关东一带大搞教育而不向全国推广?我认为苻坚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前秦吞并前燕后虽然国民和国土比原来增加了许多,但人心尚为涣散,各种文化杂糅,乱象丛生,此时如果仓促行事,欲求通过教育达到思想文化统一,可能适得其反,不如先在其统治多年的关东地盘搞试点,再向全国推开,效果将会更理想。事实证明苻坚的策略十分正确,达到了效果,就连一直对苻坚没有好感的司马光都十分赞赏此举,只是感叹苻坚这么能干都不能保秦国国祚长久,至于那些不及苻坚才能的帝王就更不用说了。

两年后,秦王苻坚又发起了一场教育运动,他首先宣布在未央南宫建立咨询服务站,自己每五日亲临一次,倾听百姓的隐情和心声。在教育内容上,制定以孔孟儒教为主,禁止老、庄、图谶之学;在教育对象上,一是从太子到所有文武百官之子都得接受学业,二是禁卫军所有的军官士兵和野战部队的高级将领都得参加学习,每二十人配发一位教师,三是在后宫办学堂,让掖庭的太监、宫女及女奴中比较敏慧的人到博士那学习儒家经典。上次教育主要在地方开展,而这次则在中央的各个机关和部门进行。它体现了苻坚以经世致用的儒家学说为本,摈弃虚无、遁世的老庄学说的治国理念,这不能不说是个明智的选择。当其时,前秦刚吞并前燕,国家的版图、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巨大变化,急需的是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治理人才,而非鼓励人们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至于术士、巫师所宣扬的迷信预言、预兆的图谶学更要加以清除,避免其蛊惑人心,将人们带入不符实际的胡乱猜忌。此外这次教育运动涉及不仅仅是皇宫里的上层,就连宫女、奴仆都可以受到教育,普及性相当高,而且女性也被纳入教育的范围,可以说是历史上首次开启男女平等受教的局面;还可称道的是文武官员一同学习。过去一般是文官治家,武官无需染指典籍文章,只要能带兵打仗即可。苻坚意识到武将也必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方能更好地带兵打仗,同时通过学习可以提高禁卫部队的整体素养和指挥官的军事才能。苻坚的这项思考引发了他日后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公元379年,苻坚在渭城建立起了教武堂,下令通晓阴阳兵法的太学生到教武堂向部队将领讲授兵书。从他选派的教师看,苻坚的军事思想已较为成熟,他认为在军事院校里不能仅是教授排兵布阵的术或法,而应将战争中天象地理、气候等具有阴阳变化的因素加以综合,形成系统的军事理论。此举可谓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军事院校,意义深远。可是此时一位叫朱肜的秘书监劝谏说:“如今天下已经被陛下您夺取了大部分,只剩下东晋龟缩江南,根本不足挂齿,当务之急是偃习武事,增修文德,而不该把学校变成教战斗之术场所,何况武将们身经百战,还怕他们不知兵家之道!现在却派那些书生去教武将,非但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有损这些将领的斗志。”朱肜还是承袭了旧有的观念,认为武将的军事才能完全来自作战实践,无需纸上谈兵,更不能由那些没有作过战的书生当教官。遗憾的是,苻坚接受的这番谏言,停办了军事学校。

尽管苻坚搞的教育运动历时不到十年,但其显现的意义空前绝后。

其一为普及性:从中央到地方,从王侯到百姓,从文官到武将,从男到女,都是受教对象,几乎形成了全民教育。这和历代帝王只在国子监和翰林院培养象牙塔的人才大不一样。有理由相信,如果假以时日,整个民族素质无疑将大幅提高。

其二是致用性:儒学的理念符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它鼓励人们积极入世,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建设,而老庄思想只会导致人们消极避世,人才流失。

其三为系统系:苻坚要求人们一方面读懂经典,一方面要学成技能,就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一个系统;而他的军事教学更是全方位的思考战争的各种因素,不仅完善了当时的军事理论,还给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历史上这两种品质结合的恐怕就苻坚一人。

201236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