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7483700000041

第41章 采摘竹米

龚启录

崇祯九年春夏之交,寿宁城乡山上的化竹尽生竹米,形同小麦,采摘后磨粉可以当饭吃、熬粥喝,因野生的竹米不要钱,又不要交税,于是城乡男女老幼竞相采摘。

冯梦龙虽说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可他来自苏州城,除了一些栽在庭院里的观赏竹外,哪知道寿宁有满山的化竹能长粮米呢?听说南阳一带,一枝化竹能长两三穗,采回的竹米多的人家都堆满了仓间。这化竹一到其他县界,就不长竹米,当知县都难做到这样惠民,真是天助邑人啊!冯梦龙感到神奇无比,感慨万端,便令县吏、衙役和他一起到就近的禾洋岭去看个究竟。

禾洋岭离城关最近,其红壤与南阳一带的黄土一样最适宜化竹的生长。冯老爷到了禾洋岭,山上已是人声嚷嚷、欢声笑语。平时家教严,女人是不能出门的,可为了采摘更多的竹米,除了男人,家家的妇人都上了山。六十年才有这么一次的放纵,她们把采摘竹米当作最喜庆的节日,连续几天在山上尽情打情骂俏,尽情放声歌唱,尽情报复这“三从四德”给妇女带来的束缚与不满;她们希望日头永远不下山,世界永远这么美好。

冯梦龙看到此番景色,一首《竹米》小诗随口吟诵:

不识乾坤德,徒矜草木祥。万竿非树艺,三夏接青黄。竞采儿童便,经春黍稷香。

不意龙钟态,翻成凤食祥。剖疑麦子瘦,开彷稻花黄。无禁携筐便,相宜入爨香。此君生意在,暂槁亦何妨。

冯梦龙吟诗得意,随从又一个劲地附和称赞,这时,他精神特爽,看前面有一个凉亭,便再往前走去。刚近凉亭时,一个女孩见生人来,便迅速避开,往亭后面的灌木丛躲了起来。冯见此情景,感到奇怪,自己在亭里歇下,令随从把躲起来的女孩请出来。女孩见到这些公差打扮的陌生人,又羞愧又害怕。冯梦龙见之已知道大半:这女孩约十四岁左右,下身没穿裤子,只用围裙遮着,上身只穿破麻衣,没扣子,刚发育的一双乳房若隐若现。

见女孩被生人叫到亭里,不远处的一个七旬阿婆朝亭子走来。她来到亭子看到县衙公差,就向他们解释说,这同村女孩名叫竹秀,是吃地瓜和竹笋的命。十四年前,她被狠心的父母抛弃,用栳篮放在这个亭子,哭了三天三夜没人要,还没断气,其命不该死,到了第四天,遇到亭下村三十岁的单身汉叶发根路过这里,把她抱养到了十四岁,她就和这个四十四岁的单身汉成了亲。这个单身汉身体有病,两口子生活很苦,春天吃竹笋,平时吃地瓜、野草过日子,衣服也没得穿。今天,看大家都来采竹米,她也来了,听说她刚出生时就被父母丢弃在这个亭子里,故来看看,没想到被你们遇上了,她的丈夫还在病床上等着她采摘的竹米磨粉熬粥哩。

听了这位老太婆的讲述,冯梦龙哭了,这里的老百姓真苦啊,这里的弃婴太多了。他对这个无衣穿的女孩备感同情,叫她带路,要到她的家去看看。

这是什么家啊,只是土墙为壁,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叶发根生病躺在床上不停地干咳,听说县老爷来了,连忙要起来。冯知县赶紧叫他躺下,念其抱养弃婴有德有功,令随从取出公银五两赠予他,要他一部分留着看面,竹秀跪下谢恩,泣不成声。通过冯梦龙的扶助,叶发根的病很快好了,还置了两亩薄田耕种。两年后,竹秀生下了一个女婴,因采竹米时巧遇恩人冯知县,故取名叶竹米。冯梦龙离任时,竹秀和丈夫叶发根携着叶竹米早早就来到县衙前等候,一定要送送这位善良积德的好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