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7482900000026

第26章 经济文化类(25)

【土地使用证】

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土地使用证内各项数据和编号,如单位名称、四至、土地数量、位置、土地变更等必须与土地登记表相一致。土地使用证附图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底图或地籍图透绘获得。随着面积和界线的变更,附图也应作相应改动。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市、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管理机关填写,发给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并由其保存。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土地使用者名称、地址、图号、地号、用途、批准使用期限、四至、填发机关签章、年月日;②城镇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积,其中建筑占地,共有使用权面积,其中分摊面积,土地等级;农村土地中土地总面积,其中地类面积;③备注;④变更记事;⑤附图以及证书的编号等。

【物业管理】

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五证两书】

《国有土地使用证》:经土地使用者申请,经城市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该证主要载明土地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用途、土地使用面积、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围;《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的法律凭证,也是房屋权属登记的主要依据之一,没有开工证的建筑属违章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的批准性文件;“两书”:《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商品房使用说明书》。

【地产】

指在一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下作为财产的土地。简单地说,就是土地财产,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地产包含地面及其上下空间,地产与土地的根本区别也就是有无权属关系。

【分布式能源】

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供电方式而言,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这种发电技术具有效率高、能源多样化、环保、节能等多方面的优越性,是我国确定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兴的能源技术。

【临界分析(门槛理论)】

对于在城市成长过程中某些限制其发展的极限或障碍的研究。根据由波兰人B·马利兹所提出的临界分析理论,这种极限称为发展的临界。可分为实体上的,指由自然环境造成的;技术上的,指与基础设施系统有关的;结构上的,指城市中某些部分(如市中心)需要重建。该方法力图通过造价的比较,和对城市扩充的各种可能途径所造成的人口数量的比较,找出最经济的途径来克服一系列极限因素。

【文物古迹】

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等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⑤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实物;⑥反革命的历史罪证。中国根据文物古迹的价值高低,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级和市县级3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特别丰富的城市由国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历史教育、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观赏和收藏文物古迹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也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如中国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必须注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主体功能区】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其概念是: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区域调控水平、增强区域宏观调控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智慧城市】

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深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转换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内涵非常广泛,包括城市经济信息化、城市社会管理智能化、环境维护自动化和居民生活便捷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出现时间不长,一般认为,2009年1月28日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正式提出“智慧城市”概念。

但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建设要早于这个时间。

【环境经济学】

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解决对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具体,将环境的价值纳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中去,从而阻断无偿使用和污染环境的通路。经济杠杆是目前解决环境问题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环境经济学主要是一门经济科学,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中水回用】

中水这个词出自日本,取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意思,是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水源,符合开发低质水的原则,是缓解水资源紧张形势的一条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

【化学需氧量】

又称化学耗氧量,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会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当水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时,水质则腐败变臭,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致死亡。

【二氧化硫】

是一种无色的中等刺激性气体,主要来自燃烧的含硫燃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大部分来自发电(燃煤电厂)及工业生产(燃煤锅炉)过程。吸入二氧化硫可使人类的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炎)及心血管病。

【“十五小”企业】

指199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令取缔关停的15种重污染小企业,包括小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土炼焦、土炼硫、土炼砷、土炼汞、土炼铅锌、土炼油、土选金、小农药、小电镀、土法生产石棉制品、土法生产放射性制品、小漂染企业等。

【“新五小”企业】

指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限期淘汰和关闭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包括小水泥、小火电、小炼油、小煤矿和小钢铁企业等。

【生物多样性】

指地球上存在的多种多样生物类型,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使自然生态和食物链保持动态平衡和稳定,各种生物得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维持和恢复各物种在自然环境中有生命力的群体,保护各种遗传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扩展和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环保“三同时”制度】

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生态工业】

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上游企业的废物、废渣、废气通过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变废为宝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或燃料,建立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业模式。

【节能减排指标】

包括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3项指标。

【城市环境保护】

在城市范围内,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以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以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适宜的环境。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即根据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或要求)所作的规定,按不定期的方法对城市的环境质量所进行的评定、说明和预测。

【城市环境质量】

在城市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如大气、水体等),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城市环境污染】

在城市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污染等的总称。

【城市生态平衡】

指在城市范围内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保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城市生态系统由4个部分构成: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和矿物等;②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变为有机养料,将光能转变成储存于有机养料中的化学能;③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④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等微生物。

【城市生态系统】

指在城市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

【防护绿地】

城市中用于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林带及绿化用地。

【专用绿地】

城市中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设计等机构或设施,以及工厂和部队驻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条文说明,专用绿地不列入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类,而从属于各类用地之中。如工厂内的绿地从属于工业用地,大学校园内的绿地从属于高等院校用地等等。

【生产污水】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被污染的水,以及排放后造成热污染的水。

【生产废水】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的水。

【生活污水】

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排出的受一定污染的水。

【绿领】

伴随着绿色经济大潮在全球涌动,一个全新的职业阶层“绿领”正悄然兴起。“绿领”一词最早由美国佛蒙特法学院教授帕特里克·赫弗南提出。1976年,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为环境就业:即将到来的“绿领”革命》。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绿领”阶层指的是从事农业、制造业、研发、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能对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如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能源等资源消费以及有助于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