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7482700000057

第57章 学术专著简介(1)

《福州台江与东南海陆商业网络研究》简介

本书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方彦富研究员任主编,历史所全体人员及《福建论坛》杂志社编辑张燕清副研究员共同撰著。全书共27万字,于2011年1月由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一个广阔的视野审读福建台江港的历史。作者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田野调查,全面论证了台江历史上的区域经济互动、市镇经济发展、福建商人集团等问题。

台江是福州的口岸。在水运时代,福州与外界的经济往来,主要通过台江口岸。福州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港之一。2000年来,福州是东亚海域的重要枢纽,与环中国海诸港保持长久的海上联系。本书叙述了台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汉代初年钓龙台出现于文献,迨至民国时期上杭街、下杭街的繁荣。本书探讨台江商业区商人集团形成的历史,研究它成为福建主要商人集团定居的中心,并由此建立遍布全省的商业网络。福建商人的海洋网络从台江出发,联络中国沿海各地的港口,北到辽宁丹东,南到广东珠海。本书着重研究清代福州台江商业区与台湾岛的关系,福州商人如何经营台湾,并使台北成为台湾最大的城市;再者,从明清时期开始,以台江商业区为核心,福州市诸县更为广泛地卷入东北亚贸易圈,福州城市与日本的长崎、琉球的那霸、朝鲜的仁川港都有商业往来。台江商业区与东南亚国家也有经常性贸易,福州雨伞等手工业商品对东南亚的出口,婆罗洲新福州的出现与台江商人的关系。又如,以福建武夷茶贸易为核心,台江商业圈与欧美茶叶消费国建立的关系,一度台江成为世界贸易的热点。总之,该书将台江放在中国史、亚洲史、世界史的范畴内探讨,从历史的高度鸟瞰福州台江的历史,其间融入海洋经济史、福建商人集团发展史、福建传统市场形成史等内容,从而使人们认识台江商业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保护上下杭商业街的文化价值及其内涵。

本书由法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陈荣文主编。全书共46.9万字,于2011年1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厘清合作原则与剖析合作金融制度框架入手,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判辨奠定了基准。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域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基础上,分别就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等中国农村社会最典型的合作金融形式的制度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分辨其制度设计的得失,为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法制提供了体系化思想素养和制度创新路径,为最大限度解决“三农”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在内容上,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为合作金融基本原理研究,主要探究了合作金融的本质特征,追溯了合作金融的思想基础,分析并概括了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了政府在合作金融产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发展趋势。

第二编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研究。通过对该法的研究,明晰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框架,剖析其成员资格制度、产权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机构运行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组织设立、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制度以及政府扶持制度等,以点及面,为我国合作金融组织法制创新奠定制度框架。

第三编研究农村合作金融的各种典型形式。重点研究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揭示其现行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改革目标取向;重点研究农村合作银行的存在价值及其在股权结构、法人治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特殊制度设计;全面研究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本质特征、制度功能、实践困窘进行分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完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梳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历史变迁,辨析其法律性质,阐释其制度构成,揭示其在实践中的运行偏差,提出完善建议;揭示合会经济运行方式,辨析合会的法律属性,研究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印度合会法律制度,并就合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倒会风险防范制度以及倒会时的责任分配提出契合合会本质的制度设计。

第四编为对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制的借鉴。主要简述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台湾地区、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体系,试图从中汲取可供借鉴的制度元素。《2010年台情跟踪分析文集》政治层面,民众对马英九当局的感受持续恶化。蓝营的气势下挫,在2010年1月9日的桃园县、台中县与台东县三席“立委”补选,国民党三席全输。蓝绿又回到五五波,势均力敌的局面。

主编李鸿阶,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作者单玉丽,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伍长南,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在明,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副研究员。全书共32.1万字,2011年4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是福建省委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精神做出的重大决定,也是福建省进一步实施“大开放”战略,着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合作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两岸体制机制衔接区,为两岸和平发展大局服务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福建省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书分为总报告、11章和5个专题报告,以“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为载体,按照“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基本要求和加快建成“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的发展定位,重点探讨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的内涵、总体框架设计、相关的推进方案、运作模式和政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刘小新,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全书共35万字,于2011年5月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2011年院一级课题成果。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多元视域与文化诗学”:(1)世界华文文学无疑是复杂多元的,任何单一的理论视域和学术路径都难以涵盖其丰富性。无论“语种的华文文学”、“文化的华文文学”,还是“族性的华文文学”,抑或是“个人化的华文文学”,都是认识华文文学的维度。必须建构华文文学研究的多维视野。(2)建构以“华人性”为研究核心,以“形式诗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统合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华人文化诗学”,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科学视域中审视与诠释华人文学书写的族裔属性建构意义及其美学呈现形式,应是我们拓展华文文学批评空间的一个根本路径。(3)全球华人的“共同诗学”、“大同诗学”的理论想象或“一体化”的想象必须建立在由多元“地方知识”的辩证对话所形成的交互普遍性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文化属性与后殖民批评”。主要讨论华文文学的文化属性问题和后殖民阐释实践。本书认为:文化属性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文化属性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文化属性建构是充满矛盾张力的漫长历程,由文化情感和生存策略交织而成;由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张力或许正是华文文学的丰富性和魅力所在;文化属性建构就是对文化属性的恒久追问。与此相关,后殖民批评在处理文化属性问题时的理论与策略被广泛引入到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成为华文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本书尝试引入“承认的政治”概念讨论华文文学书写的文化政治意义。

第三部分“现象、思潮与文学史”。主要分析马华文学、美华文学、泰华文学等国家或地区华文文学的现象、思潮与文学史问题。一些文字比较具体,也较深入一些,另一些篇什则是概观式的。

第四辑为“知性与感性”。这个小辑选入了几篇关于华文作家作品的评论小文。这些小文写于多年前,涉及几个华文作家文本的“知性与感性”之呈现方式。《文明·发展·交流——社会科学研究的多维视角》简介作者曲鸿亮,福建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所所长、研究员。全书共33.1万字,于2011年5月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作者从事社会科学工作30多年的部分研究成果,共收入30篇文章。时间跨度从1992年至2010年。这些成果按照内容分为7辑,大都公开发表过,只有《新阶层统战工作刍议》等5篇系首次公开发表(用加粗字体表示)。

第一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收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重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与道德的统一》、《论私德》、《诚信建设杂谈》。

第二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收入《求真务实小论》、《政治文明刍议》、《政治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利益》、《增强民主意识,促进村民自治——关于莆田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调研》。

第三辑“政策研究”中收入《发挥统战优势,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新阶层统战工作刍议》、《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研究》、《公共财政投入与地方科技发展——以福建省“十一五”期间为例》。

第四辑“科学发展观研究”中收入《生态文明三议》、《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第五辑“海洋文化研究”中收入《论丝绸之路的双向发展》、《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关于海洋民俗文化的几点认识》、《海洋文化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海峡文化:概念、意义、发展路径与对策》。

第六辑“文化建设研究”中收入《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福建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策》、《社区文化建设和居民教育》、《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立市战略——以深圳为例》、《文化软实力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海峡西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网络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七辑“学术交流”中收入《回顾与展望——论世纪之交的闽台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加强榕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有效途径——关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的理论思考》、《一个亚文化的剖析——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琉球文化》、《传统与现代——日本的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保护》。《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

本书系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黎昕研究员主编。全书共38万字,于2011年7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或主干之一。在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最终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这是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儒家思想文化化史上有两个集大成的代表性的人物。如果说孔子是中国上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那么,朱子可以说是近世文化的集大成的代表。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之学,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建立起完整的儒学思想新的形态和体系。2010年恰逢朱熹诞辰880周年,为了推动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了“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儒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也反映了朱熹思想研究的一些新成果。为了更好地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从中选取了41篇论文汇集成册,内容涉及儒家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儒学主体性地位的探究、儒学核心价值的当代阐释、朱子理学及其当代价值等。《十字路口的东亚区域合作——东亚经济合作新思维》简介该书是全毅研究员主持的院一级课题《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最终成果,主要课题组成员有张旭华、黄继炜、翁东玲、刘京华等。全书共35万字,于2011年10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东亚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研究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评估东亚区域一体化的现状与经济效应,东亚各种合作组织与机制的成败得失,以及外部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探讨未来东亚区域合作的道路与策略。我们试图在本书中弄明白:处于十字路口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究竟何去何从?研究发现,尽管东亚出现了众多的双边FTA,但东亚区域内贸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与企业对FTA利用率低有关,因为众多的FTA原产地规则,形成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破坏了东亚原有区域性生产网络形成的平滑贸易机制,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因此,东亚地区需要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FTA。但面对区域内外大国的竞争与政治博弈,东亚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目前构建的自由贸易区正在偏离东亚区域一体化的方向。因此,推动东亚区域合作需要有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