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7482700000017

第17章 学术论文(17)

2009年以来台湾先后确定六大新兴产业和四项新兴智能型产业共十大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主动力,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动并取得一定成效。六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台湾较早推动的新兴产业,2009年3月台湾实施“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并将其列为新兴产业的领跑产业,设立600亿元的创投基金,成立“国家”型生技育成中心和食品药物管理局,欲使生物科技产业产值4年内增长一倍,预测到2013年产值增至2600亿元新台币,若干年后成为继半导体、面板之后的第三个兆元产业。绿色能源产业:2009年4月台湾公布“绿色能源产业旭升方案”,计划引领绿色能源产业朝低碳及高值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太阳光电、LED光电照明、风力发电、生物质燃料、氢能与燃料电池及电动车辆。目前台湾LED和太阳能电池已居全球领先地位,其中LED产量全球第一、产值全球第二,2009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日本,达到25%;太阳能电池产值居全球第三,已有业者挤进全球前十大。医疗服务产业:2009年4月台湾实施“健康照护升值白金方案”,重点发展长期照护、养生保健、智慧医疗服务和医疗服务国际化。医疗器械产业将通过“一医材、一联盟”策略,发展高端影像医疗器材及其系统整合服务,开拓国际市场。精致农业:2009年5月实施“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提出健康、效率、永续经营的全民农业新理念,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农业科技化、标准化、集团化。休闲观光产业:2009年4月公布“观光拔尖领航方案”,计划把台湾打造成为东亚观光旅游交流转运中心和国际观光重要旅游目的地。2009年赴台游客创下440万人次的新高纪录,增长14.3%,增长率位居亚太地区第一。文化创意产业:2009年5月公布“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重点推动以设计、数位、影视、流行音乐、故宫文创育成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台湾成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汇流中心。

继六大新兴产业之后,台湾又于2010年推出云端运算、智慧电动车、智慧绿建筑和发明专利产业化四个智能型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端运算:也称“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运算新方式,透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按需即取的运算,将原本由个人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改由网络上的超级计算机处理。根据IDC评估,未来5年全球云端服务市场将增长3倍,达420亿美元。Gartner亦估计,到2012年全球1000大企业中将有80%购买云端服务,30%采购云端基础设施。《台湾六大新兴产业布阵》,wolun.com.cn/hkstock/39/3934441.html.台湾于2010年4月通过“云端运算产业发展方案”,规划5年投入240亿元新台币(下同),带动企业研发投资127亿元,促成总投资(含制造、服务)1000亿元,新增就业5万人,云端运算产值累计1兆元。曾志超:《漫步在云端》,台湾《中央日报》2010年5月18日。智慧电动车:2010年4月台湾出台“智慧电动车发展方案”,计划进行3000辆智慧电动车示范运行,到2016年培养全球前十大智慧电动车旗舰厂商,创造1500亿元以上产值。智慧绿建筑:2011年1月发布“智慧绿建筑推动方案”,重点推动绿色智慧商店、绿色智慧工厂、绿色智慧公有建筑等,凡是工程费造价超过5000万以上的新建筑,将强制导入智慧绿建筑设计施工,并纳入公共工程预算审议管制。发明专利产业化:2010年9月台湾通过“发明专利产业化行动方案”,重点扶持发明人将专利商品化,估计至2015年,发明专利产值将达千亿余元,创造就业3.9万人次。

(三)两岸发展新兴产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由于两岸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内容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两岸对新兴产业的定位不尽相同:大陆提“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产业的战略意义和战略规划,即新兴产业必须有前瞻性、整体性、关联性,能够对整个工业乃至经济发展全局起带动作用,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际竞争力,规划时段较长,每个产业重点发展内容覆盖面较广。台湾新兴产业计划一般是策略性、时段较短(5~6年),内容、措施较具体,台湾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提出策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如20世纪80年代提出八大策略性新兴产业;90年代提出十大策略性新兴产业。此次虽然没有冠以“策略性”,但就内容看还是短期的实施计划。

其次,在产业选择上,大陆七大产业集中在制造业,既有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提升,与传统产业结合较为紧密;也有属于高技术的产业。尽管七大产业的产业链长短不一、产业化、市场化的推进快慢有别,但都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涉及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方式转变的朝阳产业。台湾十大新兴产业多数是第三产业,相当部分不足以对整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人们通常视为传统的产业如医疗照护、观光休闲、精致农业也列入新兴产业。这与两岸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有关。台湾已进入服务业主导时代。台湾有关方面认为,这是推动台湾产业发展重点从“硬”产业向“软”产业转变的需要,希望通过发展十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并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形态。

第三,从技术层面看,两岸都把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切入口,国家发改委强调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把国际化发展作为必要条件,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台湾同样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多数新兴产业发展计划都配合组织官产学研结合专案,编列科技研发经费,设立科技创投基金。

第四,从两岸合作角度看,由于两岸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形成了两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互补,为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创造了条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分工理论等传统经典理论,早为区域差异和互补的相关性作出科学的诠释。以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而言,目前两岸各有所长。如新能源产业,台湾的LED和太阳光电已位居世界领先地位,而风能、生物质能利用则不如大陆。以研发、品牌、成本、管理等综合实力衡量,总体上看,台湾在资本投入、制程技术更新、技术产业化、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大陆在资源禀赋、劳动成本、基础理论研究、高端装备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表现优先。两岸互补合作发展新兴产业可以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应,以共同应对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的压力。

二、两岸新兴产业合作的态势与面临的挑战

(一)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呈现良好势头

产业合作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轴,由产业投资带动贸易,由贸易促进投资是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双引擎”。30多年来,两岸产业合作经历了合作规模从小到大,区域布局从分散到集聚,技术层次从低到高,分工形式从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混合分工,合作模式从“三来一补”到企业联盟、产业联盟,投资从单向到双向等的一系列转变。这些转变为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奠定了基础。台湾“经济部”资料显示,2006~2009年,台湾对大陆投资中电子零组件、计算机、通讯电子产品、电子机械、设备制造等的比重从44.8%上升到49.8%。华晓红、郑学党:《中国大陆与台湾产业内贸易研究》,《台湾研究》,2010年第3期。2008年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为107亿美元,其中投资与新兴产业有关的电脑、电子光学制品等行业的资金占50.1%。蔡承斌:《台湾产业及其总部企业转移现状与趋势研究》,《闽台关系研究》,2010年第3期。2008年以来,两岸共同推动的产业“搭桥”合作规划,已相应举办了11次产业交流会议,促成两岸500多家企业商谈并协同组建了一批产业联盟和研发总部。殷存毅:《两岸产业合作与产业联盟的探析》,《台湾研究》,2010年第6期。2009年5月大陆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同年6月台湾出台的“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和“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生效,两岸产业合作出现全面双向新格局,新兴产业合作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新热点。2009年7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了推动两岸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合作的意愿,建议加强两岸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推广、双向投资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两岸企业积极研究、使用和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和新能源技术,定期召开两岸研讨会,建立沟通平台,推动两岸建设节能、环保社会。2010年7月1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更加明确地把主题定为“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在论坛“共同建议”中明确要“推动两岸新兴产业全面合作”,并在合作领域、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共识。2010年8月,台湾当局组织高规格的“两岸投资交流考察团”赴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为陆资入台引线搭桥,以推动两岸产业的双向交流。2010年9月昆山举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昆山)”,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两岸共同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应该抓住ECFA机遇加强绿色能源、电动车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精致农业等合作,打造中华民族的自主品牌,制定共同的产品标准,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2011年2月23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共同主办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座谈会”,两岸政界、业界、学界开始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兴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共同谋划。

在业界,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取得了实质进展。目前两岸已达成共同开发“提供全球节能高效率、高质量与普及价格的LED产品”的计划,拟通过试点机制,制定海峡LED产品与采购规范,建立两岸产业共同标准及国际标准,培育具有全球前五大国际品牌的LED照明旗舰企业,进军全球市场。林圣忠:《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两岸产业合作的愿景》,台湾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网站之《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论文辑要》,2010年7月10日。智慧电动车产业方面达成了“两岸共同发展全球领先智慧节能电动车辆及关键系统,形成国际新能源车辆产业基地”愿景,拟通过运用两岸市场与技术优势,借由搭桥与试点机制,把握大陆“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商机,强化产业技术、产品研发、验证、制造与试点的合作与分工,发展自主智慧电动车,建立产品全球供应链与新能源车辆标准,力争5年内育成全球前五大企业,创造国际品牌。林圣忠:《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两岸产业合作的愿景》,台湾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网站之《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论文辑要》,2010年7月10日。

(二)两岸新兴产业合作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