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丽人生的纤体瘦身经
7475300000002

第2章 胃热痰壅型肥胖者的按摩

【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饥饿,食量大,吸收极佳,爱吃冰冷食品。

【原因】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火旺盛致使食欲强烈,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使体内脂肪囤积造成的。通常情况下,饮食过于油腻、工作压力大、情绪亢奋都会造成胃火旺盛、产热过多,造成便秘等排泄不畅症状以及食欲大增;如果意志力不够坚定,还会养成暴饮暴食的“恶习”。过食甘肥食物会使膏脂内蓄,凝集于体内,“湿从内生,留于孔窍,横溢肌肤”,从而使人体臃肿肥胖。

【解决方法】想要塑身首先应当清热,只有先将体内的“无名火”扑灭,才能够抑制旺盛的食欲,减少肠胃负担,使身体新陈代谢恢复正常。此外,消除胃火还可以防治大便秘结,减少肠道对油脂的吸收,并将多余的营养排出体外。

消除胃热的按摩

【症因】

①造成胃热主要与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有关,经常吃这些食物会助火生热,热邪犯胃会使胃脘灼热,产生胃热。

②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易发怒、思虑过重等原因造成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脾胃失调、气郁化火,同样会使胃火上升。

【自我判断】

胃脘部灼痛、胃部泛酸、口干口渴、口中有异味。

在知道自己肥胖的原因之后,不妨针对自己的症状选择按摩方法,从内而外调理身体,最终获得苗条健美的身体。

按摩方法

【功效】清除胃火,滋养肾脾,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实火肥胖。

【取穴】足三里、解溪、内庭、中脘、心俞、脾俞、胃俞。

足三里—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解溪—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内庭—位于足底第二、第三趾间关节下方的凹陷处。

中脘—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4寸处。

心俞—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脾俞—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胃俞—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坐在椅子上,找到膝盖下方的足三里穴,用拇指垂直按在该处穴位,有节奏地按压5分钟,然后按压解溪穴和内庭穴各5分钟,以穴位出现酸胀感为宜。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的按摩,每日2~3次。

步骤二:被按摩者平躺在床上,按摩者将食指和中指并拢,点按中脘穴1分钟后再按揉1分钟,然后用掌根大鱼际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各3分钟。按摩完毕后,被按摩者翻身俯卧在床上,按摩者用双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被按摩者背部心俞、脾俞、胃俞等穴处的肌肉,并重点在这些穴位点揉2分钟。最后用手掌直擦脊柱及脊柱两侧处的肌肉3~5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为宜。

促进肠道蠕动的按摩

【症因】

①缺乏维生素B1会造成神经失调,消化液分泌不良,致使肠胃蠕动无力。

②甲状腺功能减退不仅降低肠胃蠕动功能,还使得肠胃功能紊乱,使内脏脂肪聚集,从而引起肥胖。

③内分泌失调使胃火旺盛,火向下“传动”后,会造成肠胃蠕动障碍。

④长期坐姿不正确、缺少运动,会阻碍肠道运动,缺少运动的肠道逐渐松懈下来,失去了活动的“干劲”。

【自我判断】

经常便秘,且常有腹胀、腹痛、打嗝、恶心等不适感。

促进肠道蠕动不仅能够使排便通畅,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肪、废物通过排泄的方式“清”出体外,避免将过多营养全部吸收。按摩腹部以及相关穴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让你的肠道活力十足。

按摩方法一

【功效】缓解便秘、胃肠蠕动障碍等不适,改善易胖体质。

【取穴】便秘点、大肠俞、中极、大巨、合谷、神门、支沟。

便秘点—位于背部肋骨最下方脊椎骨正中线,左右旁开四指处。

大肠俞—位于腰部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中极—位于下腹脐部与耻骨直线连线的1/3处。

大巨—位于下腹部脐部与耻骨直线连线的3/4处,左右旁开三指宽。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神门—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取穴时手掌向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支沟—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双腿屈曲并且抬高,双手抓住脚踝。保持这个姿势,呼气之后,深深吸一口气,同时抬高上身,头部尽量向后仰。保持这个姿势,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找到背部肋骨处附近的便秘点,用指腹轻轻按压5分钟,被按摩者在按摩的时候配合扭动腰部。便秘点按摩完毕后,按摩者再用拇指点揉大肠俞2分钟。

步骤二:被按摩者翻身平躺于床上,双脚腿分开与臗部同宽,从尾椎开始慢慢抬高脊椎,双脚向臀部靠近,帮助抬高臀部。保持这个姿势,按摩者用膝盖托住被按摩者的臀部,然后用将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并拢,略用力按压被按摩者的中极穴和大巨穴5分钟,以穴位处稍感疼痛为宜。待被按摩者将双腿放回床上之后,按摩者用拇指和食指稍加用力,按压合谷、神门和支沟等穴,每个穴位各按压2分钟即可。

按摩方法二

【取位】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部,呈乙字弯曲,上接降结肠,向下进入盆腔与直肠相接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在去卫生间方便之前,不妨先进行腹式呼吸,即闭上嘴唇用鼻子深吸气,此时腹部尽量鼓起一直到极限为止,接着用鼻子缓缓呼气,呼气的同时尽量收缩腹部,仿佛前腹能够贴在后脊背上为止。

步骤二:身体略微向前倾,双手掌心相叠置于肚脐之上,稍用力顺时针抚摩15秒,然后从上向下推压10~15次,抚摩与推压的同时注意保持腹式呼吸。推压完毕后,用双手拇指的指腹在乙状结肠附近按压3~5分钟。最后握空拳,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轻轻叩击腹部,单方向击打3次,然后换另一只侧,重复相同按摩手法。

【功效】促进排便,提高肠胃动力,防止肠道堵塞造成的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全身性肥胖。

促进新陈代谢的按摩

【症因】

①新陈代谢缓慢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如脂肪摄入过多,但蛋白质摄入不足,没有为肌肉合成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使脂肪囤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②运动不足往往会造成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热量消耗过慢,使体内多余废物又少了一条可以“排泄”的途径。体内废物积攒过多,影响新陈代谢的速度,形成肥胖。

③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机体分解糖类的能力减弱,当身体出现疲倦时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一日活动。当身体长期处于疲倦状态而无法得到补充时,新陈代谢的能力自然就会降低。

【自我判断】

喝凉水也会发胖,有时出现水肿,容易浑身无力,且肢体易疲倦。

如果平日进食过多,但新陈代谢缓慢,就会使膏脂凝集于体内从而形成肥胖,因此胃热痰壅型肥胖者应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以保证“输出大于输入”,不让身体成为脂肪的仓库。

按摩方法一

【功效】调节脏腑功能,激发经络之气,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有助塑身。

【取位】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足底肾上腺反射区、足底脾脏反射区、足底甲状腺反射区、足背食管反射区。

甲状腺—位于颈部甲状软骨的两侧。

胸腺—位于胸骨上端,左右两肺之间紧靠心脏处。

肾上腺—位于人体腰眼处,即胯骨上方一横拳处。

足底肾上腺反射区—位于脚掌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点下方,右肾上腺反射区在左脚,左肾上腺反射区在右脚。

足底脾脏反射区—位于左足心脏反射区之下,即在左足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下方。

足底甲状腺反射区—位于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

足背食管反射区—位于双足足背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将双手相互摩擦发热,然后分别按摩颈部两侧的甲状腺腺体位置36次,当手掌温度降低后可反复擦热、按摩。按摩完毕后,用右掌从胸部正中左侧腋下推擦,手掌返回时带动胸部的肌肉以及皮下组织,如此反复推20次,换左掌从胸部推向右侧腋下,手掌返回时带动胸部的肌肉以及皮下组织,反复推20次。推擦至皮肤发红、发热后,单手握空拳,稍用力在胸腺部位上下搓按,每次2~3分钟,直到该处皮肤略微发红、发热即可。

步骤二:将双手掌根擦热,用掌根反复旋转揉搓腰眼处的肾上腺,先左侧后右侧,两侧交替按摩30~50次。按摩完毕后,被按摩者平躺在床上,按摩者一手持其脚,另一手握空拳,食指弯曲后用第一指间关节作为施力点,按揉双足的肾上腺反射区和左足的脾脏反射区各3分钟,然后将拇指固定在被按摩者的足底,食指弯曲呈镰刀状,用食指侧缘施力进行刮压按摩甲状腺反射区和食管反射区各3分钟。

按摩方法二

【功效】调节周围神经,促进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对身体失调引起肥胖有较好的疗效。

【取穴】百会、太阳、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绝骨、俞府。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尖之上连线的中点。

太阳穴—化于两眉梢后凹陷处。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向上约三指处。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的脚踝上缘三指宽,胫骨边缘的凹陷处。

绝骨—位于小腿外侧,外跺尖上3寸(腓骨前缘)。

俞府—位于上胸部正中线左右旁开三指宽,锁骨之上。

【按摩步骤】

步骤一:平躺在床上,用双手拇指在前额按照纵横的方向分推30~50次,再将手指微屈并自然张开,用指腹轻轻叩击头部3~5分钟,然后再用拇指按揉百会、太阳、内关、足三里等穴各1分钟。

步骤二:用双手拇指的指腹按揉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1~3分钟,然后点揉并弹拨绝骨穴1分钟。将双手拇指置于俞府穴,其余四指握住肋骨两侧,拇指沿着第一肋骨的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两侧腋下,依次向下推,一直按摩至剑突部位。最后将手掌搓热后置于肋下,双手同时向下擦至骶部30~50次。

抑制食欲的按摩

症因】

食欲旺盛分单纯生理性和生理变异性两种。生理变异性食欲旺盛是指身体患有某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由于体内蛋白质、糖和脂肪大量被消耗或者得不到分解和吸收,缺乏能量,患者因此会时常感到饥饿,为了补充大量的热能以及消除饥饿感就需要不断进食。

神经性多食症多为器质性病变,它主要是由于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发生异常,导致的食欲旺盛、饮食反常。

在饮酒之后,会使人胃口大开,从而让人无法抵挡高脂肪、高热量美食的诱惑。酒精还会减缓人体将脂肪燃烧并转化为能量(即脂肪代谢)的速度,使多余的脂肪最终停滞在体内,形成肥胖。

【自我判断】

饮食反常、易有饥饿感,食量猛增,总感觉吃不饱,且情绪容易急躁。

对于拥有一个好胃口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控制食欲,望着诸多美食却无法吃上一口,就如同犯了酒瘾一般。如果勉强使自己远离美食,不仅身体会因无法适应而出现“罢工”,而且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易出现情绪起伏大、烦躁不安等问题,对健康伤害很大。但穴位按摩就不同了,经常按摩不仅可以抑制食欲、抵挡美食的诱惑,防止引起可怕的厌食症,还能够为塑身进程起到推进的作用,没有任何危险。当你对美食不再有兴趣时,塑身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按摩方法

【功效】减轻饥饿感,控制食欲,以达到塑身的效果。

【取穴】太阳、神门(耳部)、饥点、内分泌点、胃点、胃反射区、脾反射区、气海、关元、承浆、人中。

太阳穴—位于两眉梢后凹陷处。

神门穴(耳部)—位于三角窝内,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饥点—位于耳朵前方(非耳道中)。

内分泌点—位于耳朵的耳甲腔底部。

胃点—位于耳朵中央(非耳道中)。

胃反射区—位于掌心生命线2/4处及其周围十二指肠反射区的左侧,肠反射区的上方。

脾反射区—位于小指与无名指缝之间竖直向下,天纹与人纹之间的区域。

气海穴—位于下腹脐部与耻骨连线的3/10处。

关元穴—位于下腹脐部下3寸,脐与耻骨连线3/5处。

承浆穴—何于下唇与下颌正中连线的凹陷处。

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中部。

【按摩步骤】

步骤一:被按摩者坐在椅子上,按摩者站在其背后,将手掌搓热后按压在被按摩者两侧的耳孔处,并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置于枕部,双手手掌交替做“按—松”的动作50~100次,然后前后左右转动20次,并用食指和中指轻弹枕后0~50次。枕后按摩完毕,将双手食指置于太阳穴两侧,同时向下推摩1~3分钟,然后再向上推回太阳穴,按揉数秒钟后滑至耳洞内来回转动20次,最后用拇指对准耳部的神门穴、饥点和内分泌点,掐按1~3分钟,并用食指敲打胃点1~2分钟。

步骤二:按摩者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手腕,另一手食指和中指弯曲,用第二关节从被按摩者左手食指与中指的指根向掌根方向(胃反射区、脾反射区)刮32次,右掌同样刮32次,如此重复2~3次。摩完毕后,按摩者再用右手掌根从被按摩者左手手背腕部横位处用力推搓2次,右手同样按摩30按次。手部按摩完毕后,被按摩者可以双手互相拍掌200次,手背各拍50次。

步骤三:按摩者用拇指的指腹从被按摩者食指的根部向上推至指端200次,然后用掌根或者拇指指尖按压气海穴、关元穴各2分钟,最后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按压住承浆穴,用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沿顺时针方向滑动到嘴唇上方的人中穴按揉30秒,然后用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按逆时针方向慢慢滑动到起始位置。重复5次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按摩手法。

步骤四:食指按压在人中穴部位,拇指按在上唇前端,心中默数10个数,在这个期间迅速捏按30次。捏按完毕后,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压胸骨和脐部之间的中心位置1~2分钟,再用拇指从食指根部一直按压到肘关节,两侧交替按压3~5次。此法可使胃部充实,控制饥饿感。

①按摩耳部的时候,按摩的动作不宜过重,且双手不宜同时交替按摩,以免使被按摩者感到头昏眼花等不适。第一次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后可逐渐延长时间。

②在按摩穴位时,手法一定要加重,特别是按摩腹部的气海穴、关元穴,手部的脾反射区、胃反射区等部位时,力度不能太轻,否则会起到促进肠胃功能、导致食欲旺盛的反作用。

③为了增强按压的效果,不妨采用辅助工具,如用塑料发卡、牙签按压穴位,用塑料夹子夹住穴位。但不宜使用金属制品,以免感觉太过于刺激、疼痛。

④抑制食欲穴位按摩宜在饭前进行,进餐前按摩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抑制胃酸分泌的按摩

【症因】

①造成胃酸过多的原因有很多种,通常情况下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和兴奋,就会使胃泌素分泌过高,胃泌素在接触到胃蛋白分解产物时就会发生酸性反应。

②十二指肠胃黏膜释放某些激素的功能减退之后,会导致胃泌素和胃酸分泌增高。

③此外,饮食无规律、摄取食物过多、滥用药物、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等原因也会引起胃酸过多。

【自我判断】

胃消化不良、打嗝、烧心、胸口烧灼痛。

经常按摩不仅能够抑制胃酸分泌,还能使胃酸降低,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从根本上杜绝肥胖的“萌芽”。

按摩方法

【功效】通过足底按摩能够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分泌,缓解紧张情绪。

【取穴】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肾上腺反射区、胃反射区、胰脏反射区、十二指肠反射区、肝胆反射区、胸部淋巴结反射区、上身淋巴结反射区。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二、第三趾脚掌骨关节下方,用手触摸时有凹陷的感觉。

肾上腺反射区—位于腹腔神丛下方、肾脏反射区上方,即足底的最深凹处。

胃反射区—位于在双足大拇指第1骨头下方的凹陷处。

胰脏反射区—位于在双足足底内侧,胃反射区的下方,在触摸时有微凸颗粒的感觉。

十二指肠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内侧,胰脏反射区下方与膀胱反射区上方,用手触摸时有凹陷的感觉。

肝胆反射区—位于右足的足底前1/3处,第三、第四趾关节下方,用手触摸时有一长条凹陷的沟。

胸部淋巴结反射区—位于双足足背大拇指与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

上身淋巴结反射区—位于双足外侧,外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的凹陷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被按摩者平躺在床上,按摩者一手握住其左脚踝部,另一只手拇指按在腹腔神经丛部位,从下向上叩压按摩,接着用手指在肾上腺反射区做一收一放的按摩,然后找到胃反射区、胰脏反射区、十二指肠反射区、肝胆反射区进行按揉,最后用推的手法按摩胸部淋巴结反射区和上身淋巴结反射区。

步骤二:被按摩者背对按摩者,按摩者先将右手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并拢,从被按摩者后颈右侧发际轻轻按摩至肩膀,然后再用左手按摩左侧颈部,最后用双手同时按摩两侧颈部。按摩完毕后,再用拇指、食指以及中指的指腹从上至下拿捏两侧颈部肌肉,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宜。

①按摩胃反射区、胰脏反射区以及十二指肠反射区时,左脚的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的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②按摩肝胆反射区时,按摩方向是由足跟往足趾。

③按摩胸部淋巴结反射区时,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

④按摩上身淋巴结反射区时,按摩方向是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

改善消渴喜饮的按摩

【症因】

①禀赋不足,即脏腑柔弱、易生病,其中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②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致使损害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调、积热内蕴、消耗体液。

③情志失调,长期精神不稳,如脾气暴躁或者劳心竭虑等,使内火旺盛、灼胃伤津。

④劳欲过度,肾功能亏损,虚火旺盛而内水干涸。

【自我判断】

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

多饮水能够排出体内多余废物,对塑身也有不错的辅助作用,不过当你出现饮水异常时可要当心,过于口渴、饮水无度有可能是发胖的前兆。按摩可以改善易渴等症,同时还能够对肺、胃、肾等脏器进行调养,使体内循环代谢恢复顺畅,从根本上解决发胖的危险。

按摩方法

【功效】改善口渴症状,防止体内水液过度积存,恢复身体代谢畅通。

【取穴】膈俞、胰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椎、八髎、长强、中脘、梁门、气海、关元、神阙、曲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复溜、太溪、涌泉。

膈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胰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八胸椎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肝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脾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胃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三焦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肾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八髎穴—分布人体下背骶部膀胱经,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8个穴位,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中脘—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4寸处。

梁门—位于上腹部,脐中正中线上4寸,左右旁开2寸处。

气海—位于下腹脐部与耻骨连线的3/10处。

关元—位于下腹脐部下3寸,脐与耻骨连线3/5处。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央,即脐窝正中。

曲池—位于肘部,取穴时手掌向上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的凹陷处。

神门—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取穴时手掌向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于腕横皱纹的中央向上约三指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的脚踝上缘三指宽,胫骨边缘的凹陷处。

复溜—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中央上二指宽,胫骨与跟腱间处。

太溪—位于足内侧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涌泉—位于足底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屈脚趾时足底的凹陷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按摩者用滚法在其背部脊椎两侧进行按摩,时间大约为6分钟。操作完毕后,按摩者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沿着脊椎两侧的膀胱经,从膈俞穴直推至肾俞穴,如此反复推摩8分钟,再用手指点按膈俞、胰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等俞,其中胰俞穴点按3分钟,其他穴位为1分钟。点按完毕后,将手掌、手指搓热,用颤法掌按肾俞穴、指按(食指和中指)大椎穴,最后横擦骶部八髎穴、长强穴直至皮肤发红、发热。

步骤二:平躺在床上,用食指和中指以推法或者按揉的方法按摩中脘、梁门、气海、关元等穴,每个穴位各2分钟,然后反复推摩穴位所处的部位3~5分钟直至皮肤发红、发热。推摩完毕后,将手掌搓热置于神阙穴,用颤法振神阙穴约1分钟,然后擦两胁肋部,待两胁肋部透热,用右手拇指的指腹从中脘穴左旁开4寸处沿45°向外旁开5寸滑动,然后在该处按压3分钟。

步骤三:按摩者揉曲池、神门、内关等穴各1分钟左右,再点或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2分钟,最后用手从足跟后侧包住脚踝,用拇指轻轻旋推复溜穴、太溪穴50~70次。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动作。按摩腿部完毕后,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足底涌泉穴及其周围100次。搓到有热感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足底,最后搓揉每根脚趾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