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蛋鸡高效饲养技术
7459300000008

第8章 蛋鸡的饲喂与营养(5)

(3)控制方法

在饲料中加入植酸酶,促进植酸向正磷酸及其他磷酸肌醇中间产物转化,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饲料经加压、加热处理可使部分植酸磷水解;微生物的活动也可使植酸磷分解,经分解后的植酸磷利用率明显提高。

另外,还有些饲料中含有天然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菜籽饼(粕)中的芥酸、芥子碱和硫葡萄糖苷、缩合单宁等,家禽在食用了以后,会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危害,甚至污染家禽产品。生豆饼(粕)中的抗胰蛋白酶大量食入后,可使家禽消化不良,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蓖麻饼、亚麻仁饼(粕)等都含有不同的毒素,所以在喂养的时候要严格地控制使用量。

二、饲料生物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饲料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因为微生物引起的污染,主要包括饲料中的霉菌、病毒、细菌(沙门氏菌、肉毒梭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等。致病菌可直接进入消化道,引起消化道感染,而发生感染型中毒性疾病,如沙门氏菌中毒等。某些细菌在饲料中繁殖并且生产出细菌病毒,并且通过相应的发病机制引起细菌毒素型中毒,例如肉毒梭菌霉素等引起的细菌外毒素中毒。

1.细菌污染及其控制

肉粉、骨粉、蚕蛹、鱼粉以及各种毒物屠宰时的下脚料,如果保存不当或者消毒不彻底,那么就会含有大肠杆菌、肉毒梭菌、葡萄球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等,家禽食入被这些病菌严重污染的饲料时可能暴发疾病,在机体健康状况较差或应激状态下,发病几率更高。

如果饲料被细菌污染了就会引起饲料的腐败变质,主要表现为颜色和气味异常,适口性降低,营养物质被破坏,导致家禽发病。

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常引起野鸭、鹌鹑、雉鸡、火鸡、鹧鸪等特禽的下痢,可使雏禽发生急性或慢性败血症;家禽食入含有大量大肠杆菌的饲料后,往往暴发大肠杆菌病,有肉鸽和幼鸽发生肠炎型和败血症型大肠杆菌病的报道。肉毒梭菌分泌的毒素可以使家禽出现中毒性症状,这种现象在水禽尤为多见。该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家禽食入中毒后,表现为四肢无力,全身麻痹,运动失调,鸭子的颈部软弱,不能抬起,有“软颈病冶之称;有3日龄鹧鸪出现肝周炎、腹膜炎型大肠杆菌病、心包炎的报道。鹌鹑、珠鸡有大肠杆菌病的报道,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饲料中的葡萄球菌通过家禽破口入侵机体,然后使家禽患葡萄球菌病。

消灭细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使用高温消毒的骨粉、蚕蛹、鱼粉、肉粉及各种动物屠宰的下脚料;可以适量地增添抗菌药物或者有机酸,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妥善处理家禽粪便;避免鼠、鸟的传播。

控制饲料病菌含量过高的方法是各种饲料原料分开储存;注意饲料加工环境的卫生消毒;保证饲料的水分含量在10%以下。

2.霉菌污染及其控制

我国的饲料生物性污染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的是霉菌和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霉变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使饲料感官性状恶化,如饲料适口性下降、产生刺激性气味、颜色异常、结块等结果。家禽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在禽蛋及肝、肾、肌肉中可以检出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导致动物性食品污染。

霉菌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淀粉、蛋白质,消耗饲料营养,所以导致发生霉变的饲料营养价值降低。霉变的饲料颜色、气味和质地都会发生变化,同时部分维生素也会被破坏,代谢减少;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家禽食入发霉饲料后,当霉菌分泌的毒素达到一定量时,可以使家禽中毒。如幼鸵鸟、雏火鸡和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后,常表现运动失调、呼吸困难、拉稀、死亡率非常高。该毒素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预防霉菌污染的最佳方法就是严格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花生低于8%,玉米低于12.5%,稻谷水分含量低于13%;选择培育抗菌饲料,如花生对霉菌比其他饲料易感;可以在饲料里面加入防腐剂,比如乙氧喹、延胡索酸、丙酸;改变贮藏的条件,可以采取地温储藏,减少氧气量等。

3.农药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现在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因为长期使用农药,所以土壤、饲料受到污染,人及畜禽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目前主要使用的农药有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

(1)有机磷农药污染及其控制

我国农业上经常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乐果、美由膦酯、敌敌畏以及有机磷农药有1605、1059、3911等。现在主要使用的是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但有的仍在使用剧毒农药。农作物长期使用后,其产品中有机磷含量增高,当超过允许残留量后,家禽食入后,可能会引起中毒。

中毒以后的家禽会表现出神经症状,人吃了含有有机磷残留过高的家禽产品以后,可能会致基因突变、致癌、致畸。

减少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是推广生物治虫法,从而使用高效、低毒和残留药品比较少的药,加强饲料原料的管理,制定饲料中农药药物残留标准,进行饲料农药残留的监控,饲草和饲料经日光照射可以使农药分解。

(2)有机氯农药污染及其控制

以前我国经常使用的有机氯农药是DDT、六六六。但是现在已经被禁止使用了,因为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很难消除,并且生产出来的饲料也含有有毒物质。

家禽有机氯中毒后,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肝、肾等实质性器官。

还对免疫器官有损伤作用,从而造成家禽的繁殖机能的损害,造成基因突变、致癌、致畸。

(3)有机氟农药

主要有氟乙酸胺、氟乙酸钠,此类农药的残效期长,动物长期使用之后,就会引起中毒,主要是影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饲料添加剂控制

一、抗生素

抗生素称为饲料的添加剂在工业中应用已经40多年了,对促进动物生长、增加畜产品产量、预防动物疾病和提高养殖业的效益起到积极作用。抗生素的使用杀灭或抑制了大部分对药物敏感的病原微生物,但有少量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经过30年调查发现细菌在动物体内的耐药性也可以传递给人。根据1992年中国兽医杂志报道,这几年令人惊慌的疯牛病就是由此发生的。

抗生素在我国的使用量超量非常严重。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家禽饲料中主要滥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喹乙醇等。禽类促生长剂硝呋烯腙对肉鸡、肉鸭均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但是因为其致癌、致畸的作用,因此没有通过审批。

还有,在选用作为药品添加剂的物品时,要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考察批准的品种,用量准确;可以根据动物的年龄和种类,选择合适的原料品种和适宜的范围;选择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商品,保证产品质量可靠;严格控制药物配伍和停药期。

控制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有效途径是寻找合适的抗生素的替代品,使用低残留的抗生素,开辟绿色饲料添加剂。绿色饲料添加剂能有效地避免应用兽药和化学饲料添加剂给畜禽产品带来的有害物质残留和畜禽自身耐药性的问题,这样可以使畜禽产品的品质得到提高,符合国际标准,增加它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我国研发的低聚糖、酶制剂、中草药添加剂和摄氏度生素等新产品,可以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可以替代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并能促进动物生长,改善饲料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激素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大部分激素有增加瘦肉率、提高饲料报酬、提高增长速度的作用。如雌激素、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为一种茁-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过去曾有人用雌激素、瘦肉精在肉用家禽上进行试验,同时取得良好的结果,但因生产的产品经人食用后可使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人大量食用添加瘦肉精生产的动物产品后,会出现血压增高、手足颤抖、头、心跳加快、气喘、多汗等症状;食品中加入了雌激素的动物产品,可扰乱人体内分泌,致畸、致癌,所以,现在国家不允许动物的生产过程中添加激素类添加剂。

三、转基因饲料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作物育种的发展,陌生的转基因产品已经离我们很近了。经基因重组的饲料为畜禽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它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而且可以大幅提高产量,生产特殊用途的饲料(如植酸玉米)。同时对转基因饲料至少存在以下忧虑:其一,转基因饲料对人乃至动物的直接抗营养作用;其二,基因是否会转移到其他植物或细菌上。如小麦中的抗凝集素(昆虫的抗营养因子)可对大鼠产生抗营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