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无公害蛋鸡高效饲养技术
7459300000014

第14章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2)

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饲料消耗量和标准体重,这是饲养管理的主要依据。

4.啄癖

鸡产生啄癖的原因有多种,如日粮不平衡(磷比例不适,缺少蛋白质、食盐、钙等),饲养密度过大,缺乏饮水,通风不良,光线强,温度过高或缺料等,都会引起啄癖。

5.断喙

断喙可以防止鸡之间啄肛、啄趾、啄羽,也可以节约饲料,从而促进鸡的生长发育。一般,在生产上,要对鸡进行2次断喙。第一次断喙在6~9日龄,将上喙断去1/2~2/3,下喙断去1/3。断时待断喙器的刀片烧至褐红色;用食指抠住鸡喉咙,上下喙同时切断,1~2秒的断烙时间。第二次断喙是在120日龄左右,这次主要是断去第一次的再生部分。注意在断的时候,把食指放在上下喙间,上下喙分别断。同时也要注意,阴雨或过热天不断,免疫期不断,断前除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克维生素K以防大量出血外,其他维生素的含量也要有2~3倍的增加。断喙之后,水料要充足,这样可以避免碰到坚硬的水槽、料。在断喙的过程中不能进行免疫,若发现有个别鸡断后出血,应再行烧烙。

6.观察

饲养员每天要对雏鸡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观察时着重三个方面:

第一是观察精神。病鸡反应迟钝或独居一处;健康鸡反应灵敏,饲养员进入后,紧跟不舍。

第二是采食和饮水情况。一般病鸡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水量增加;健康鸡食欲旺盛,采食急切,饮水量适中。

第三是粪便。正常雏鸡粪便为灰白色,上有一层白色尿酸盐(盲肠粪便为褐色),稠稀适中;患有疾病的时候,往往拉稀或颜色异常。患球虫病的时候是红色;患鸡瘟、霍乱以及一些呼吸道病时,常常是白绿色拉稀;患白痢时为白色稀粪;患传染性法氏囊则为水样粪便等。发现病鸡及时捉出,送化验室进行检查。

7.防疫

雏鸡体小,抗病力差,饲养密度大,患病后易于传播,因此,平时要特别注意疾病预防和消毒。育雏期每周都要带鸡消毒喷雾1次,常用的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溴苄烷铵)(1:1000)、菌毒敌(1:300)、抗毒威(1:400)、百毒杀(1:3000~1:

5000)等。喷雾的高度以超出鸡背20~30厘米为适。鸡舍门口等地方都要有消毒池,常用的消毒液是1%~2%的火碱水。尽量谢绝参观。各种预防性投药和注射按严格程序进行,不能随意更改。

六、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43~140日龄的雏鸡就是育成鸡。育成鸡的消化机能和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健全,生长仍很迅速,发育旺盛,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肌肉和骨骼绝对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育成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发育速度加快直至性成熟。因此,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是让其充分运动,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饲料营养平衡,相应营养水平降低,以锻炼其消化机能;严格控制光照和体重,适当限饲,使其适时开产。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的方式有三种:舍饲、半舍饲和放牧饲养。

1.舍饲

舍饲就是鸡群在饲养的过程中全部都是在鸡舍内进行,舍饲根据地面结构的不同分为笼养、厚垫料、栅网等多种形式。

2.半舍饲

半舍饲就是利用鸡舍和运动场所相结合的饲养方法。主要是在舍内有沙子或其他垫料,并设有栖架,舍外为一运动场,它的面积是鸡舍面积的2倍。鸡舍为夜间休息或阴雨天活动的场所,运动场是白天活动、采食、饮水的空间。这种饲养方式鸡舍的鸡可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投资小,可从地面获得一些微量元素,空气较好,所以鸡群较健壮。但是饲养的密度比较小,每平方米养5~8只,占地面积大,劳动生产率低,1人只能负责500~1000只。

用于饲养优良种鸡,商品蛋鸡场较少采用。

3.放牧饲养

放牧饲养就是一种比较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一般就是把鸡放到地域较宽阔而不适于耕种的场地,例如荒地或半山坡,并配备可活动的鸡舍以备夜间和阴雨天使用。这种方式投资少,成本低,鸡可获得一些野生植物、草籽及收获作物撒落的种子,并因活动量较大及阳光充足,鸡只强壮,是非常适合山区、果园、半山区养鸡的一种方式。但是要防止兽害,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4.营养需要与饲料搭配

(1)营养需要

进入育成期,日粮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要慢慢地降低,由原来的18%逐渐减到12%~14%,钙、磷的含量降低,有效磷由0.4%~0.45%降低到0.3%~0.35%,钙由原来的0.9%~1.0%降低到0.6%~0.8%,锻炼其机体保存钙、磷的能力。皮、糠类、草粉等占的比重加大,粗纤维含量增加,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进一步发育,为将来产蛋奠定基础。

(2)饲料配方

根据育成鸡的营养需要特点,合理搭配饲料。

七、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1.转群

雏鸡在育雏舍生长到6周龄的时候就要转到育成舍。

在转入之前的2~3天就要在饲料里面加倍剂量加入各种维生素,同时还要加入饮用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配比为硫酸铜19%、硫酸亚铁6%、硫酸锰0.5%、硫酸钾8.5%、硫酸钠8.0%、硫酸锌0.5%、糖57.5%混合均匀后溶解到水中,在转入前的6个小时之前要停止给料,并且在转入的当天24小时内要给予光照,以便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结合转群,进行一次鸡只的盘点和选留淘汰,将体重过小、有明显残疾的个体拣出淘汰。另外转群期间不要防疫和断喙。转群要在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进行。注意在抓鸡的时候一定要轻,不能太用力,也不要抓太多,避免造成伤残。

2.称重

如果说育雏期称重很重要,那么在育成期的称重就更加重要了。因为此阶段体重与开产的早晚密切相关。当体重增加过快时,易早熟,使全期产蛋量降低;而增重过慢时,开产晚,总产蛋量也会降低。所以,在控制体重的时候也就控制了性成熟。实际上,每1~2周称重1次。小鸡场按5%,大只鸡场按1%抽样,但每次不能少于50只。若称得的结果相差太大,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对称重的鸡不可人为挑选,应随机抽样,逐只称重,如果抽到的每只鸡的体重和标准相比,当鸡群中有80%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误差依10%)以内时,表明鸡群发育较均匀;当大部分鸡低于这一水平时,说明饲养管理水平较低,要尽快改进;当大部分鸡超出这一范围,说明营养过剩,应限制饲养。

3.防暑降温

春天引进的雏鸡到育成后期正值天气最热的季节,应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把所有的门窗全部打开,不过要有纱窗和纱门,避免蚊蝇和其他动物进来;机械通风的鸡舍将全部通风设备开动,备好发电机,防止停电之后鸡舍的温度太高,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供给常备不断的清洁饮水,水中也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或0.5%~1%的碳酸氢钠;严重高温时可在进风口处搭一水帘或屋顶喷水,降温效果较好。

4.饲养控制

每一个品种的蛋鸡都有固定的性成熟期。实践表明,适时开产的鸡群,蛋重大,产蛋高峰值高,持久性强,总产蛋量高,产蛋鸡的成活率高。而当过早开产时,产蛋高峰值低,持久性差,平均蛋重小,总产蛋量低。产蛋鸡易脱肛,死亡率高。过晚开产,总产蛋量低,产蛋期也短。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鸡在适宜的时间内开产。在所有的饲养条件中,饲料和光照对性成熟的影响作用最大,控制性成熟实际就是控制光照和饲料。

(1)光照的控制

育成后期每天的光照时间过长,或逐渐增加,会促进母鸡性器官的发育,从而引起早熟。所以,在生长期,特别是生长后期,要缩短光照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个小时。也可以用渐减法光照。对那种体重已达到标准,且已开产,但日龄不足的,可顺其自然;体重未达到标准,日龄已到尚未开产的鸡群,应补充光照,增加营养;体重未达到标准,已有开产迹象,但日龄不足的鸡群应限制光照;已到该品种的性成熟期,褐壳蛋鸡体重已达到1.5千克的鸡群,白壳蛋鸡体重已达到1.25千克,若还未开产,应补充人工光照,并进行补饲,使其尽早开产。

(2)饲料的控制

生长期营养较为充足,体重增加快时,往往易早产。因此,每天的饲喂量和饲料的营养水平对于性成熟有一定的影响。在育成期严重超标、体重增加过快的鸡群,要进行限饲。

限饲的方法有限量和限质法。

限量法就是限制饲料的饲喂量。具体做法有隔日饲喂、限制每天喂料时间、每天减少饲喂量等。不同类型、不同体重状况的鸡群限饲程度不同。

限量法的具体做法有多种,一是与停喂结合,即1周内停喂1天,或3天内停1天,或2天停喂1天等;二是限制采食时间,每天在一定的时间可自由采食,其他时间停喂;三是定量限饲,喂给鸡群自由采食时的70%~80%,依鸡的类型、体重而定。生产上多用停喂结合法。体重超出多时多限量,超重少时少限量;白壳蛋鸡其限饲的程度轻或不限制饲养,褐壳蛋鸡限饲重。

限质法就是每天供给充足的喂量,但饲料的蛋白质、能量水平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使鸡群每天从饲料中获取的营养总量减少,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目前在生产上常用的限饲方法是限量法,因为这个方法只要减少喂料就可以了,不需要改变配方。而限质限量法还需专门制定限饲的配方。

限饲的时间从6~8周龄开始,到18周龄结束。限饲应与控制光照相结合,切不可一边延长光照,一边限饲。

对于体重还没有达到要求但是光照正常的鸡群,要改善饲料的营养水平,要加强营养,增加每天的饲喂量,使鸡适时开产,避免体重过小而早产。

§§§第二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产蛋鸡的准备工作

1.鸡舍及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养过鸡的旧鸡舍,必须把门窗、屋梁上的尘埃和沾在墙壁、地面、网架上面的粪便冲洗干净,还要把鸡笼、设备及用具也应冲洗干净,并用1誜300的菌毒敌或消毒灵等喷洒消毒。待干后一起放入鸡舍内,按每立方米空间14毫升甲酫溶液、7克高锰酸钾的比例进行密封熏蒸消毒24小时以上。在转群之前的2~3天,还要打开门窗,排除里面的药味,再把鸡群转进去。

2.转群与选择育成鸡

转群应在开产前完成,17~18周龄的适宜,最迟不超过22周龄时进行,然后给鸡足够时间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以免环境应激影响开产时产蛋。转群前,淘汰掉外貌不符合品种标准的鸡、生长发育不良的弱鸡和残次鸡。断喙不彻底要继续断喙。饮水器中盛满饮水,饲槽中装上饲料。为减少鸡群惊慌,尽量在夜间转群,抓鸡要抓脚,不能抓颈、抓翅,动作迅速,但不能粗暴。饲养密度按每平方米计算:网上饲养,轻型鸡8~10只,中型鸡7~8只;地面平养时,轻型鸡6只,中型鸡5.5只;笼养则要按照每只鸡占笼底的面积计算,中型鸡464平方厘米,轻型鸡380平方厘米。转群后,保持环境安静,饲喂次数增加1~2次,饮水充足。经常观察鸡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准备产蛋箱

在开产前的2周,要按照每5只母鸡放置一只产蛋箱的标准,在墙角或光线较暗、通风良好的地方放好,箱子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35厘米。为减少占地面积,产蛋箱每4~6只重叠组连在一起成2~3层,底层距地面40~50厘米。箱内铺垫草,夜间关箱门,这样可以防止母鸡在箱子内排泄。

二、饲养方式

蛋鸡的饲养方法主要包括舍内笼养,其他的饲养方法占的比重比较小。笼养时笼子的机构不同,大约有三层全阶梯式鸡笼、两层全阶梯式鸡笼、叠层式鸡笼等。三层全阶梯式鸡笼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笼具,具有操作简便、鸡蛋破损率低、拆装方便、光照均匀、通风良好等优点。根据所养鸡的大小,可任选深型或浅型。中型蛋鸡选深型,其外形尺寸为1900毫米*11700毫米*1550毫米,每组可养90只。轻型蛋鸡选浅型,箱子的外形尺寸为1900毫米*2120毫米*1500毫米,每组可养96只。北京生产的浅型鸡笼每个单排鸡笼隔成4个小笼,每小笼4只鸡,笼深325毫米,前高400毫米,笼长411475毫米,底网坡度10度。

三、饲养管理要点

为了管理方便,人们把进入产蛋阶段的蛋根据产蛋率的变化规律和产蛋量的高低分为始产期(自开产至40周龄)、主产期(40~60周龄)和终产期(6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

1.始产期的饲养管理

刚开产的蛋鸡生产的鸡蛋没有规律,蛋重大小不一,产蛋和不产蛋的时间间隔不定期,双黄蛋多,经一段时间后便进入正常阶段,产蛋的规律性较强,并有一定的模式。蛋鸡从开产到产蛋具有一定的模式这一时期为始产期,需经历1~2周。

始产期的母鸡是从生长期向着产蛋期过度的重要阶段。所以,要采取一些措施,这样可以使母鸡更好地适应这一转变,并为以后的高产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