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出色的女孩
7455200000017

第17章 重视品德和修养,培养她的淑女风范(4)

有一位母亲说,平时我对女儿关爱有加,可女儿却对我十分冷漠。那天是我生日,朋友给我打电话,由于我不在,是女儿接的,朋友对她说:“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女儿无所谓地说:“是不是她生日,关我什么事呀!”听朋友说完,我的心都凉透了,每次她过生日,我张罗这儿张罗那儿,她怎么这么对我啊?

很多父母都抱怨女儿冷漠、自私,不懂得回报,难道女儿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吗?恐怕根源还在于父母的教育,是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分溺爱,让女儿变得如此冷漠无情。

一位父亲在看到女儿吃巧克力的时候,要求女儿分一点儿给他吃。女儿先是不同意,这位父亲就跟女儿讲道理,但是,女儿还是不愿意。这位父亲就假装生气。

看到父亲生气了,女儿只好分了一半给父亲。

事后,这位父亲是这样解释的:“我并不是真的想吃女儿的巧克力,我只是想让女儿从小就学会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还有一位高明的母亲,她是用引导的方式教孩子主动感谢父母的。

这位母亲非常喜欢郁金香,她经常给女儿讲一些养花草的好处。有一次,她带女儿去逛花市,看了各种各样的郁金香。但是,她只是问了价钱,却没有买。她对女儿说:“这郁金香好看是好看,就是价钱太贵了。”

回到家里后,母亲似乎一直惦记着那些郁金香。没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在教子女孝敬母亲。母亲节那天,这位母亲刚回家就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郁金香,还有女儿的一张纸条。女儿是这样写的:“妈妈,你养育了我15年,我无以为报,我知道您很喜欢郁金香,就给您买了一盆郁金香,这代表了女儿对您的感激之情。”

这位母亲欣慰地笑了,原来,这是她精心设计的训练课,她希望女儿学会主动地感谢他人。

很多女孩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报答父母,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教育女儿要感恩,也没有给女儿报答的机会。而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女儿的感恩意识,动物界都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感恩行为,何况人呢?那些幸福的一代又拿什么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很多女孩已经把尊重长者、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弃之脑后,吃过饭后,把碗筷一推就去看电视或看小说,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洗碗擦桌子;女儿生病了,父母跑前跑后,体贴照顾,而父母生病,女儿却不闻不问,毫不在乎。如此下去,怎能不让人忧虑?

女儿不懂得感恩,往小了说是不孝敬父母,往大了说就会发展成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因此,父母们绝对不能忽视对女儿的感恩教育。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教自己的女儿学会感恩呢?

1

提高父母的地位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家长,管理家庭成员的生活。父母又是家庭生活的给养者,吃的、用的、玩的、穿的,没有一样不是父母置办的,所以父母理所当然是家庭的核心的领导者。但是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女儿就是小公主,父母都围着女儿转,反倒成了女儿的侍从,这就让女儿更加以小女皇自居,更意识不到去孝敬父母了。因此,父母要让女儿明白,父母才是长者,是家里的主事人,而不能没大没小,任女儿在家里蛮横胡闹。

2

让女儿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现在的女孩子不知道父母是怎样工作的,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赚来的,更不知道父母为生计奔波时有多辛苦。她们只知道向父母要钱、要吃、要穿,并认为这是应该的。这样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想到孝敬父母呢?所以,父母应该有意将自己工作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告诉女儿,让她明白父母的钱是用心血和汗水交换来的,女儿自然就不会再乱花钱,也会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父母。

3

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女儿,如果父母孝敬长辈,那么女儿耳濡目染,也会孝敬自己的父母。所以,当父母的要多照顾年迈的老人,周末休息时常去老人那里看看,买些补品和衣物,如果工作忙,没有时间,就常给老人打个电话,或干脆让女儿去看望爷爷、奶奶,并要求女儿帮老人做些家务。长此以往,女儿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教育箴言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地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地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家人吃饭时,最好的菜总是女儿一个人独吃;看电视时,遥控器总是操纵在女儿的手里;家里来了客人,女儿竟然不允许妈妈把自己的糖果拿给客人吃。

女儿为什么会产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人考虑的心理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时,很轻易地就指向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所以就只想到自己而想不到别人,只关心自己而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去公园玩,她们来到公园里的小亭子下面休息,妈妈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牛奶给女儿喝,这时,妈妈看到旁边的位子上坐着一位小男孩,他正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喝牛奶,眼神里分明流露出他也很想喝牛奶的渴望。这时,妈妈对女儿说:“孩子,把你的牛奶也给小弟弟喝一点儿好吗?”

“不好,我要自己喝!”女儿显然不愿意。

妈妈耐心地对女儿说:“孩子,要是妈妈忘记给你买牛奶,而这位小弟弟在喝牛奶,你想不想喝呢?”

“想喝。”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

“同样的道理,如果现在你把牛奶分给小弟弟喝,等下次妈妈忘记给你买牛奶的时候,这位小弟弟也会把好吃的东西拿给你吃的。”

女儿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小男孩,终于把牛奶给小弟弟喝了。

很多女孩都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是因为现如今的女孩都是独苗,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因而缺乏与兄弟姐妹分享东西的经验,也就缺少互敬互让的品质。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来都是自己独占,得不到也会让家长想方设法给弄来。此外父母的过度溺爱,把女儿放在家庭的主导地位也是滋生女儿的“独占”“独享”心理的病源。这样下去,父母看到的女儿心中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更不要说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了,这样的女孩怎能让父母不焦虑?

俗话说:美德出良材。良好的人格来自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所以,做父母的只有教育女儿从小就要关心他人,处处想到别人,互敬互让,女儿长大后才会具有崇高的修养与风度,成为关心他人的天使。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1

营造平等的享用氛围

家中好吃、好玩、好看的东西要全家人一起分享,不要让女儿独占;大人之间要营造一种互爱互让的氛围,并让女儿参与进去,使女儿体验到分享的快乐;闲暇时可以带女儿去亲友家做客,让她学习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把自己的糖果与人分享的。

2

做女儿的榜样

一个自私自利、小气吝啬、斤斤计较的父亲或母亲,很难想象会培养出大度无私、先人后己、谦虚礼让、懂得分享的女孩。所以,父母首先要起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行为大方、心胸宽广的人。

3

多给女儿表扬和奖励

父母可以用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来激发女儿去与人分享。当女儿能够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或者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却把选择的权利让给别人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4

多给女儿讲故事

父母平时可以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来影响女儿,多给女儿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神笔马良”的故事,从而教育女儿好东西要与人分享,即便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也要先让给别人。

教育箴言

一个年轻时只顾自己的人,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来便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守财奴。——豪斯

爱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1990年5月,北京女中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前往诺维克城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联谊活动。

当梁帆看到高悬在宾馆门前的50多个国家的国旗中,竟然没有中国的国旗时,立即对负责人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她坚定地对负责人表示,如果找不到中国国旗,她将亲手做一面五星红旗。

负责人被梁帆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当即派人升起了中国国旗,并夸奖梁帆道:“你是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其实,爱心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马宇歌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小记者。同时,她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是一个喜欢玩耍的快乐的孩子。

马宇歌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公务员。小宇歌从小就受到父母这样的教育:对人要真诚,要关心他人。马宇歌的父亲常常给小宇歌讲故事、讲历史。他告诉宇歌,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向孙中山先生等志士仁人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小宇歌至今保存着两块珍爱的徽章,一块是“博爱”,一块是“天下为公”,她常常将它们别在胸前。在父母的教育下,小宇歌也非常关心他人。

邻居唐爷爷是位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每次唐爷爷出去购物,只要遇上,马宇歌的爸爸总要帮老人一把。因此,小宇歌每次遇到唐爷爷也会主动上前搀扶,帮爷爷拎包、提菜。

在班里,只要有同学请病假没来上课,不管晚上放学多晚,天气多恶劣,宇歌都要去同学家帮助同学补课。

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马宇歌不仅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别人,而且也获得了邻人和同学们的好评。

孔子说:“仁者爱人。”所谓仁者,就是宽厚仁义的人,也就是有爱心的人。

爱,无所谓大小,不必挂在口头上,它存乎心里,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可是现在的很多女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对他人付出哪怕是一点点儿爱心。其实,人之初,性本善,女孩也不是天生就缺乏爱心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刚出生时就具有善良和同情的天性,但是如果后天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那么孩子善良与同情的天性就会消失,也就不会有爱心了。所以,女孩是否有爱心,关键在于父母对女儿能否正确地引导与培养。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父母并不注重对女孩的爱心教育。有的父母认为,现在就一个女儿,她自私就自私吧,只要过得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也有父母认为,对女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好了,就会拥有金钱、权势和地位,有没有爱心不重要。还有的父母,把女儿自私、霸道、没有同情心视为女儿聪明、有个性,将来不会在社会上吃亏,因而加以纵容。岂不知,孩子的爱心不仅仅表现在对他人的帮助上,还表现在对长辈的孝敬,对师长的尊重,对兄妹的关爱上。须知,一个没有爱心的女孩将是何等的冷酷!一个没有爱心的社会将是何等的可怕!

爱心教育可谓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爱心有助于女孩身心健康发展。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女儿的爱心呢?

1

父母要做女儿的榜样

经常让女儿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对于培养女儿善良的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同情和怜悯实质是把自己的疼痛和难受延伸到别人身上的结果。因而经常让女儿把自己痛苦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境况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其学会理解别人,同情别人。

2

父母不要溺爱女儿

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来自父母对女儿过偏的私爱与溺爱。为了不让女儿的爱心枯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女儿,更重要的是让女儿学会爱。那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只会让女儿变得自私自利、一味索取、不懂回报。教育专家曾指出:“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爱心献一点儿给别人。”

3

父母要培养女儿的同情心

自小给予女儿同情心与怜悯心的情感,是在她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爱之情的首要条件。孩子最开始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大人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反映,所以,父母在对别人表示同情时,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女儿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女儿对别人的关心与爱心。

教育箴言

孩子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善于帮助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