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心理健康枕边书
7454800000011

第11章 直面挑战才是真的年轻——青少年考试心理(1)

考试制度由来已久,从隋朝科举制度开始,到如今各级各类学校形形色色的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等,可以说考试贯穿于学生时代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成功始于意念,心态决定命运。考试的成功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考试制度由来已久,从隋朝科举制度开始,到如今各级各类学校形形色色的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等,可以说考试贯穿于学生时代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成功始于意念,心态决定命运。考试的成功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实际的考试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考试中,能发挥高水平的人往往很少,相反有些考生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考前忧心忡忡、恐惧不安、精神不振,紧张、失眠,难于集中精神进行复习,且这些情况有时是不能自控的,心里总觉得科目繁多,内容庞杂,而心情急迫、心乱如麻却又茫无头绪。整天想着考试,无法摆脱。在考场上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神思慌乱、手心出汗、思维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试卷上,阅读与思考能力明显不如平时。时间也在慌乱中溜走了,考试因此被贻误。

“考后总是有好几天的担心,在考试中一遇到卡壳就会心惊肉跳,随即,后面题的正确率就会明显下降……”

“临近中考,心理压力也越来越重,不知道怎样去调节,整天感觉头脑昏昏沉沉,脑子里一片空白。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生怕考试失败。考试时的心情特别紧张,害怕自己的答题时间不够,出汗,手也抖得厉害,特别是遇到难题的时候。”

“还没有进考场就开始焦虑,进入考场后,脑袋一片空白,尽想考试失败了该怎么办,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等过分担心的问题。”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再过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最近几次轮番模拟考试下来,我的成绩都不理想,并非是我不会,而是在考试的时候非常紧张,可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紧张情绪,接下来还有好几次模拟考试呢!面对一次次的考试,感到压力非常大,感觉特别累。我平时学习挺用功,但一看到试卷,眼前就一片漆黑,即使做过的题也忘记了。”

一般来说,考生对考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轻度的精神紧张,就是考试之前并不感到害怕和紧张,很少想到考试时的紧张情景,随着复习的进展,考试日期的临近,逐渐使自己产生了一种紧张感,害怕复习不全面,害怕遇到偏题、怪题,害怕考试时发挥不出来。但这种紧张和害怕并不影响睡眠、饮食、身体健康。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紧张就自然地终止,一切恢复正常。

中度的精神紧张,是指在考试前的较长的时间里想到考试的情景,经常的、隐隐约约感到害怕和不安。对众多的要复习、要背诵的资料有畏难情绪,感到发愁和忧虑。虽然经过努力复习,仍然缺乏自信,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里没底。复习时间长了,就感到头昏脑涨;有时失眠,睡不踏实;吃饭不香,饭量减少。考试越临近,这种紧张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到复习的正常进行。考试结束后,紧张情绪逐渐消失,睡眠、饮食也就逐渐恢复正常。

重度的考试心理障碍即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考试前的学习、复习和备考,而且过分焦虑所带来的紧张、焦急、恐惧等在考试中难以消除;持久的焦虑又会损害考试者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常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对考试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者还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考试异常心理的表现:

1.厌倦心理。它是指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考不好,但自尊心很强,很爱面子,从而产生讨厌学习、讨厌考试的一种心理。遇到考试勉强应付,就像不情愿地为别人做事一样,抱着一种敌对的情绪进入考场。考试时草草应付,时间一到,匆匆交卷,“万事大吉”。

2.惰性心理。它是指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的一种不认真思考的侥幸、轻率心理。大部分考生在考前都做过不少练习题、模拟题,高考时看到试题与自己平时练习题目“差不多”,似曾相识,便迫不及待地将事先准备、掌握的答案全盘照抄。这种轻率心理使其不能认真审题、缜密思维,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甚至答非所问,弄巧成拙。

3.胆怯和否认心理。主要是指在完成试卷后不能确信自己答案正确的一种心理。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敢检查修正答案。认为改来改去使卷面成为涂鸦,同时怀疑自己可能把正确的答案改错,干脆抱着侥幸心理不去检查修改。二是与此相反的否认心理,对先前的答案一概否定。应知道,开始答题时凭的是感觉、灵感和印象,一般来说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认真思考,对那些拿不准的答案持否认心理,匆匆盲目地修改答案,最后很可能更后悔。

4.紧张心理。由于考生心理过度紧张,会导致怯场,情绪不安,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控制自己,注意力无法集中,以至于有的表现出头晕、呕吐、活动失常,无法进行正常的考试。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心理学家研究,主要是考生有着强烈的动机,这是由于考前准备不足也包括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

5.消极心理。在考试中由于考生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感觉发挥不好,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缺乏韧性,于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放弃考试。这是由于动机过弱和注意力不够集中所致。在高校招生考试中,如果第一场考试试题难度比较大,便会对考生第二场考试带来心理干扰,表现为消极、失去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

6.外来“刺激”给心理带来的干扰。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突然的外来“刺激”往往容易使人的思路中断,强“刺激”还会使原来已学过的知识难以回忆起来,其结果影响答题进行。

在考试中如有人突然大声喧哗,考试秩序混乱,附近传来噪声等,都是“刺激”的因素。

7.偶发事件给心理带来的惊慌。在考生缺乏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事,会使考生惊慌失措,心理高度紧张,影响正常思维,导致考试成绩下降。

需要了解的是,考生在考前出现一定程度的考前焦虑是正常的,但不应焦虑过头。考生在考前一点也不紧张,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上考场也是绝对不能发挥出较高水平的,所以考生应保持适度的紧张心态上考场。

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对于青少年学生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考试,更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时代需要开拓型、竞争型的人才,这不仅要求青少年学生知识渊博、能力高强,还要求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心理素质高。因此,青少年学生在进行中考、高考复习考试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考试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考试的内容、手段、方式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它在评价教育质量、衡量教学效果、鉴别人才素质和选拔人才等方面的功能却很少改变。不仅教育活动离不开考试,而且在其他社会领域里的考试行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学生因考试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正常心理反应。问题在于有的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而有的学生由于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对考试焦虑缺乏有效的调节,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对广大学生来说,除了平时认真刻苦学习以外,还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心理训练和调适。

简单地说考试焦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考试焦虑和其他的焦虑一样,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任何一个人面对一个有压力的情景的时候,都会有焦虑。

这是人所具有的本能的反应。它对于我们适应环境、提高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因为它让我们很认真、很投入,它还调动我们的身体为我们的大脑和其他方面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

不过凡事都有个度。考试焦虑一旦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这往往表现为影响考生的记忆,妨碍考生的加工处理的逻辑思维,导致加工效率降低;另外还有一些负面作用,如心情不好、容易烦躁、跟别人闹矛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等等。

刘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刘嘉的妈妈是一家纺织厂的女工。从刘嘉记事起就听到妈妈整日里唉声叹气,埋怨爸爸没有本事。妈妈对刘嘉的教育方式很苛刻,除了学习以外,似乎刘嘉没有再让妈妈满意的地方了。刘嘉是个争气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优异成绩使心高气傲的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高考临近了,刘嘉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瞎琢磨”现象:每天出门前,她总是想“别出什么意外”,坐在公交车上,也时刻担心会出车祸,以至于一路上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直至到了学校还心有余悸。刘嘉卧室床旁的墙上悬挂着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从她上小学开始就挂在那里,可突然间她开始担心镜子会掉下来,或者把自己砸死,或者砸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因此每天夜里睡觉时都特别紧张,半夜里醒来也会不能自抑地去检查一下镜子是否牢固……刘嘉就这样整天处于对各种危险、意外的担心之中,惴惴不安。

心理专家告诉你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在考试期间,学生心理上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以称为考试焦虑。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在考试之前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指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的反应,如心跳加快,额头出汗,手足冰凉,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有时也会产生缺乏信心、胆怯和自我否定等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与困难,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出现与克服,会引起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发展到严重时就会使人感到恐惧,形成焦虑。所以焦虑是难免的,但焦虑的产生与焦虑的程度在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如缺乏自尊心和上进心的人,也许对重大考试都可以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心理和生理上没有显着的反应;而自尊心强的学生对一般性的小型考试,也可能会寝食难安,产生焦虑。

因此,要辩证地看待考试焦虑产生的影响。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学生对相当重要的考试都抱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任何的紧张、焦虑与压力感,不采取行动进行复习和准备,他的考试成绩肯定不会怎么好。

适度的焦虑与紧张有助于集中精力,使思维更加灵活,知觉更加敏锐,学习效率更高。然而过度焦虑则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会对考试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考试焦虑的产生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关键是考生要学会自我调适。

专家建议

1.改变认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试。考试仅仅是达到理想的一个手段而已,而达到理想会有许多途径,这只是其中之一。每个人在对理想的追求过程中都要碰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失意和挫折,但只要心中有一轮不落的太阳,那么这些小小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的美也许就在于他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所以重要的不是成败,而是锲而不舍的努力,须知“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人”。考试前要把对考试结果的患得患失转化为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这样才能减轻考试带来的负担,淡化压力,增强自信,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许多考生学习没有计划性,胡子眉毛一把抓,抓到最后忽然发现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复习到,而考试又马上临近了,自然会着急上火,寝食难安。因此,在考试前的一段时期内,考生要制订出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这样会使自己有一种充实感,从而带着自信走进考场。

3.学会自我暗示。考试前,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我复习得很充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次我比以前更加努力,因此也一定会比以前考得更好”……这样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多次进行自我暗示,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稳定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考试中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害怕,告诉自己:“没有人能得满分,有的题不会做是必然的。只要我认真仔细,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这样暗示可以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转败为胜。

4.对于一些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的考生来说,应及时向亲人、师长或心理辅导人员述说,请求帮助。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可选用药物治疗、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生物回馈疗法等。考试焦虑的人往往在生活中遇到其他困难,自觉难以应付时,也同样较易产生焦虑情绪。经常焦虑者可能养成一种焦虑气质,其特点为性格脆弱。

中学生考试焦虑测验问卷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情况:A=很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很不符合。

1.考试前,我经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2.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身体就会发僵。

3.临近考试时,我总会拉肚子。

4.越是接近考试,我的注意力越是不能集中。

5.一想到就要考试了,对于任何文娱活动都感到没有兴趣。

6.在紧张的复习中,经常会想:如果这次考不好怎么办?

7.到了考试那天,我会更加不安。

8.听到考试的铃声响起,我就会心跳加速。

9.遇到大型的考试,我的脑子就比平时反应慢。

10.看到满满的考试题目,而且很难,我会非常不安。

11.每当考试时,我都会变得很紧张。

12.在考试中,我会手脚冰凉。

13.每遇到很难的考试,我都会害怕自己考不过。

14.在考试时,我会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

15.在紧张的考试中,我会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而且总会思考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16.在考试时我会走神,一时忘了自己在考试。

17.考试时,我去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多。

18.考试时,我总会流汗。

19.考试时,我常会把题目看错。

20.考试时,我会紧张得手发抖,字都写不好。

21.一面对重要的考试,我就会产生头痛。

22.每当交卷的时间到了,而我还没有做完全部题目时,就会手足无措,满头大汗。

23.如果我的考试成绩不好,父母和老师就会严厉批评我。

24.考试过后,发现自己会的题没有答对,就会恨自己。

25.好几次重要考试之后,我拉肚子了。

26.我特别讨厌考试。

27.如果考试不计分数,我会喜欢考试。

28.在现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不应该进行考试。

29.如果不考试,我想我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30.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我会寝食难安。

31.在考试前,我会感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