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要懂心理学
7454300000039

第39章 帮助孩子轻松减压——减压教育中的心理学(2)

由于过度地望子成龙,现在中国许多家庭的氛围相当凝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成了关注的中心,成了全家人喜怒哀乐的晴雨表。家中有无笑声、有无快乐,几乎都取决于子女的学习成绩。许多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都有名次上的要求,父母整天提心吊胆,子女更是胆战心惊,家庭生活也极为单调、乏味。子女一旦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一些父母就会捶胸顿足、痛心疾首,甚至恼羞成怒。现在的孩子实在可怜,他们同时生活在天堂和地狱里,他们一方面获得了过多的爱,另一方面又受了过多的罪,过早的精神重负和竞争的惨烈同时呈现在他们面前。

【育子点拨】

过度望子成龙起码有两个危害:其一是极易拔苗助长;其二是必然给子女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1.根据孩子的实际设定期望值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恰当的期待,才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学习特点,对孩子提出恰当的期待和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产生良好的“期待效应”,让孩子可以更加快乐自由地成长。

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预先设计的程序成长。千万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注意给孩子减轻精神压力,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品格和基本的动手能力,不要单纯地要求孩子在学业上拔尖。

3.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父母要有正确的人才观。纠正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考不上大学便无出路”的错误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可创新”成才道路多渠道的观念。

【教育箴言】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孩子们的自身感受。少给孩子一些压力,多给孩子一些动力,有时,一个表扬可以胜过一百次教诲。

——杨一平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就把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殊不知,在这种没有希望、没完没了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心态是消极的,没有目标,没有兴趣,往往心烦意乱、错误百出,时间又拖得很长,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

很多父母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并且指出,从来自己都是围着孩子转的,但事实却是孩子从来都是围着父母的意志转。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父母的这一举动,无疑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侵占了孩子玩的时间。曾有一个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宝贵;在家里,厕所里面最温暖。”

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不高。所以,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为了让他好好学习,父母特地为他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每天,他不得不很早就起床预习功课,晚上放学回到家后又要写作业,不能玩耍,不能看电视,而且晚饭后还要继续复习功课,每天都要很晚才能睡觉。他感觉很累,但是在父母殷切的期盼与苦苦说教下,他只好坚持下去。

有一天,父亲听说同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非常好,高考时给加了十几分,最终考进重点大学。于是父亲和母亲商量后,并没有考虑儿子是否适合弹钢琴,就立刻拿出家中所有的钱,给儿子买了一架钢琴回来。从此,他每天的学习任务中又多了一项弹钢琴。这样,他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空余时间,每天都是练琴、写作业、复习、预习,他从来就没有在晚上11点前睡过觉。

看着勤苦疲惫的儿子,父母也很心疼。于是就给他购买各种营养品。但是,物质上的充足根本缓解不了精神上的压力。为了寻求一点喘息的时间,他不得不多喝水,这样就可以多去几次厕所,在厕所里休息片刻。后来,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宝贵;在家里,厕所里面最温暖。”

孩子的一句奇怪的话语,却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意在告诉我们:他很累,他需要休息,他不是整天不知疲倦,循环学习的机器人,他需要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甚至在我们小时候根本不需向父母申请的要求,对现在的孩子却成了一种渴望与奢求。这不能不让人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可怜!

心理专家指出,学习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都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影响。而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的安排与设计,也无疑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孩子从小学起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关怀”下,在同学激烈的竞争下,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不分白天和黑夜,埋没在书本与特长训练中,学习已不再是一种快乐。因此,父母应该及时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给孩子施加了过大的学习压力。

【育子点拨】

现在的孩子由于课业繁重等原因,压力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呢?

1.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计划

作为父母,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就足够了,不要时时刻刻都提醒孩子好好学习,更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学习任务。我们都知道东西吃多了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学习也是一样,过多的学习任务,只会令孩子囫囵吞枣,哪一门都不精通,还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2.不要苛求孩子成为全才

父母不要盲目追求孩子各方面都是专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所长和所短。他感兴趣的方面,就会变现得非常优秀;而不感兴趣的方面,可能再努力也不会有太大成效,反而空耗了孩子的精力,占用了孩子的自由时间,让孩子得不到休息。

3.给孩子充足的玩耍时间

据有关调查表明,发达国家的孩子90%以上课余时间都在玩儿,而中国的孩子一星期才可以玩9个小时,有80%的孩子课余时间都用于学习。由此可知,中国的孩子是多么的不自由。父母不要整天把孩子绑在书本前,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那样,孩子已不是真正意义上正常的孩子,还怎样靠他们来成就伟业。

【教育箴言】

儿童教育不能由你教育他应该学什么东西,而要由他自己决定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是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方法。

——卢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人生的道路本应该很精彩,生命的美丽本不该过早地凋零,可是却有那么多孩子在忍无可忍的压力中,做出令人不敢相信的事情来,最终把自己推向了幸福的背面。

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多元化,每个人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而信息的发达也使我们的触角越伸越广,时间精力也被分割得琐碎,社会价值观与规范赋予每一个角色特有的要求并未减少。因此,年幼、弱小的孩子常常无法兼顾,又不得不承受着扮演好各种角色的巨大压力!请看下面几则案例。

11月28日零时许,包钢十二中16岁的初三女学生在包头市昆区67号街家中服毒自杀。原因是母亲埋怨她考试成绩不好,训斥了她。她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死前写了遗书,称自己“不知能不能见到明天的朝阳”。

昆区,一个14岁的女孩子残忍地掐死了自己的亲奶奶。

东河区,一个初中生,因为父母不给与同学聚会需要的几十块钱,竟然上吊自杀……

某中学的一名学生,2003年暑假的一天,父母都去上班了,17岁的他便到街上游逛。当他发现自己手头无钱时,便想到了抢劫,他去了自己的学校,对一名没有回家的女生实施抢劫,对方大声呼救,刘某担心事情败露,竟将其残忍杀害。

2005年11月的一天,某中学18岁学生,对家长谎称去上学,而对老师则称自己要去看病,然后去附近一练歌房唱歌,后将练歌房小姐强行奸污。

看完之后,大家眼前是否也晃动着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呢?是否也会捶胸顿足,高声呐喊“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面临的压力过大。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终只能是不在压抑中死亡,就在压抑中爆发。

专家指出,孩子心理上的压力有一部分是由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生活事件引起的。如未完成的作业、即将来临的考试、必须面对的冲突,等等。这些压力的大小,虽然有一些客观标准来衡量,但归根结底,它们对孩子的影响,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一件事,在某些孩子眼里,简直不足挂齿,而在另一些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那些对自己要求过多、过严的孩子,就容易把小事放大,小压力也就成了大压力。

在如今的社会中,孩子所面对的角色压力比较大。由于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从而使这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做出突发伤人或自伤等极端的行为来。

【育子点拨】

那么,父母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化解孩子的角色压力呢?

1.父母要多为孩子着想

孩子是弱小的,是势单力薄的,他们不像大人那样凡事可以想得开,也没有大人那种遇事灵活处理的能力,更不能理解父母埋怨他们是为他们好。在他们单纯的心灵里,父母经常责怪他们就是对他们不好,这样他们就更容易走极端。所以,父母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不要动不动对孩子又打又骂。

2.多与孩子进行沟通

父母闲来没事时,要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交流交流,了解一下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和孩子的心里所想。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愿意把心里话对父母讲出来,一旦孩子心里有压力,父母也会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及时排解。这样就不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越积越多,最终到了无法调节的地步。

3.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

很多孩子容易走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还与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这样的孩子即便是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也会感到悲观失望,甚至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这样他们才经得起各种打击,承受得起各种压力。

【教育箴言】

童年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

——托·卡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