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5分钟心理小实验
7450400000009

第9章 我们为何会身不由己——透析社会影响(2)

第二,人们似乎习惯于接受命令,因为顺从比对抗来得更简便些。对抗就得有个思索过程,在突如其来的命令面前,人们根本没有思考与推理的时间,所以顺从就是最容易的事情了。为了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妨利用一下这种效应。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大锅饭”制度,为什么会在开始三年后被停止实施呢?这就可以用“指标效应”来解释。

心理实验

有人曾对学生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小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规定时间,结果需8分钟全班才完成;若规定5分钟必须读完,结果全班同学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都可完成。在对函授学员的一项调查中,也显示出指标效应的作用:不限定完成5门课程的时间,有2/5需要超过一年才能完成,另有1/6超过2年仍未完成;但对程度好、最适合搞心理咨询、可以充当助手的10名学员,实验者建议他们抓紧学习,半年内完成学业,结果,他们100%按期完成;其中6人在5个月内即可交卷。这种规定任务指标给任务接受者造成心理压力而激活为完成指标的一系列措施,这中普遍的心理就是“指标效应”。

心理启示

指标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很能够激活措施,逼使执行者完成指标,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样就迫使“吃大锅饭”理论的完全不成立。但是有时指标效应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压力有时影响执行者的心理健康,有些奖励性指标或惩罚性指标的规定,常常会恶化人际关系,甚至给指标的施加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所以,在利用“指标效应”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东北某地曾有一名妇女被当众奸污,围观者成群,竟无人惩治歹徒,这是为什么呢?是妇女有错还是歹徒凶狠?都不是。而是“救助效应”在作怪。

心理实验

萨勒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实验室一人癫痫病发作,若实验室仅有两个人(病人与另一被试者),则100%的被试者在平均53秒内会报告求救;若实验室有三个人(病人及另两个被试者),那么85%的被试者能在平均93秒后报告求救;然而,如果实验室有六个人(病人及五个被试者),则只有60%的人在平均166秒后才报告求救。像这种在遇到危难的时候,事发地点的人越少,越容易被人救助;人越多,月不易及时得到及时救助的社会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救助效应”。

心理启示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场的人越多,责任越分散,旁观者的相互依赖心理就越强,所以在大家的潜意识里面,就会把责任互相推诿,甚至自我安慰。

或许他们会想,有别人在场,我为什么要逞能。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结果就出现了目击者越多,受难者得到的救助就越少、越迟。

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救助效应”的惰性,努力做到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看到遇难者,都应该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打破“救助效应”的消极作用,为他人的安全加一个砝码。

中国有句老话:“人弱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并且流传至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心理实验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红灯亮了,十字路口停了一串车。一会儿绿灯亮了,最前面的一辆车没能立刻启动。在一个路口,最前面的那辆车是个破烂的低档车,另一个路口,最前面的这辆车是崭新的兰博基尼。通过多次测验得知,在第一种情况下,后面的车第一次按喇叭的平均时间为3.7秒,且按的频率很高;第二种情况,按喇叭时间最起码要拖长到5.1秒,按的频率也很低。很显然,对低档车是攻击性地按喇叭,而对高档车则只是提醒式地按喇叭。萨勒将这种效应叫做“名望效应”,因为是车型的名望决定了人们对它的攻击性,心理学中又将其称作“欺弱效应”。

心理启示

上述效应,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本能的歧视与欺压,也是人类的一种原始的效应。尽管动作发出者的行为令人憎恶,甚至可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被欺负对象面对这样的不公平,竟然丝毫不知反抗,只是一味地忍受,这样就给了欺负动作发出者的心理以无声地纵容,所以,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会更加欺负比他们柔弱的对象。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弱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所以,我们一定要戒除欺弱效应的影响,被欺辱者也应该挺起腰杆,与欺压者相对抗,拒绝不该忍受的伤害。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有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做事的效率往往很高。

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N.Triplett)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车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车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时速为27英里,而竞争情境则为每小时32.5英里。特里普里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者完成记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心理启示

显而易见,实验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完成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伙伴,更需要水平相当的伙伴。每个人只有在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情境中,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这是因为当做容易的、熟练的工作时,人们的反应正确率比较高,他人在场,就会无意中产生竞争意识,兴奋水平就会提高,人们会更加努力工作以获得好的评价。另外,多个人在一起时,也会减少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如此一来工作效率就会增高。

人们常说,一个孩子没有两个孩子好养,这是因为两个孩子再一起处处都会充满竞争,而竞争让一个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变得格外具有魅力。同理,几个学生在一起学习时,如果其中一个不想学习了,但因为其他几个都在学习,他可能会重新安下心来继续学习。

尽管之前你对一件事物并不表示认同,但接触的久了,你也会慢慢开始欣赏。

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实验

1968年,美国学者Zajonc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首先给一些被试者看了一系列陌生的字词、信件或者脸部照片,其中的每一件都会出现1,2,5,10,或者20次。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者会改变列表里项目出现的频率。不过,不管出现的频率是多是少,每一项都会接受评估,即便是一些物品从来没有出现,或者仅仅出现一次。最后,实验者会根据物品暴露的频率计算被试者平均接受的程度。

实验结果发现,那些暴露在被试者面前越多的字词、信件和脸部照片,越能被被试者接受,并表示欣赏和认同。

心理启示

上述实验,揭示了频繁暴露在生活中的作用,频繁暴露作用也叫做Zajonc直接暴露作用,它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即人们在评估事物的时候,价值判断常常会因为该事物暴露次数的多少而发生改变,与该事物的内在性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正是抓住了这个原理,很多商家开始了对消费者实施狂轰乱炸似的广告。生活中,我们随处、随时可见各种各样的商业信息,海报、电视或者电台、小传单、广告册等所传递的信息让我们防不胜防。当正是这种狂轰乱炸和防不胜防,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对广告中的产品耳熟能详,进而成为购买同类商品时的首眩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极为常见,例如雪球会越滚越大。

心理实验

《新约全书》记载:有一天主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过了许久,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个有一万的。”

心理启示

“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后者则无人问津。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