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5分钟心理小实验
7450400000007

第7章 原来生活真的很奇妙——揭示生活现象(2)

心理实验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又叫做“首因效应”。

心理启示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主要是指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给人留下的印象。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所以,第一印象往往被对方以为这就是你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内在气质和文化修养这些装不来的东西更能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不要仅凭第一印象而给对方下结论,同时,自己也不要只是给了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就不去做后期的形象维护了,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会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这种原理用在社会知觉中,就成了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没有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这种由认知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方面的现象,就叫做“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心理启示

现实中,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进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的品质。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以言论定人的方方面面等。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其实,晕轮效应抓住并根据的仅仅是事物的个别特征,然后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听风是雨”,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虽然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很多,但寻找工作时好像很少有人指望它。因为它的用处并不大,人们很难通过这个方式获得工作。

心理实验

2000年,Sakes和Ashforth对大学生的求职策略非常感兴趣,为此他们做了一个跟踪调查实验。在实验中,两位学者发现因为招聘信息来源的不同,人们所获得面试机会、录用通知也不相同。结果如下表:获得面试机会收到录用通知应聘者接受工作朋友、过去的同事否是是招聘启事、互联网是否否心理启示

从上述实验中,可以证实书面(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的招聘启事)和非书面信息(家人、朋友、同事等提供的招聘信息)所获得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回复报纸上的招聘启事获得面试的机会相对较大,但收到录用通知的可能行却较小;相反,家人、朋友、同事等介绍的工作,尽管获得面试的机会并不多,可一旦能够进入面试阶段,最终获得该职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此说,如果你正在找工作,这个实验成果很明显地给你一个启发: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报纸、网络杂志上。须知,在你看这些报纸、杂志和网络的时候,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也在跟你一起分享这个资源。反之,家人、朋友、同事给你提供的招聘信息,成功的可能性应该会大一些。

可能你之前并没有捐款的意愿,但当你花费了不短的时间浏览慈善网站后,你可能就会乖乖地捐出自己的爱心款。

心理实验

2003年,Guéguen,Jacob,Legohérel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首先创建了一个资助人道主义项目的网站,因实验需要还制作了该网站的两个变体,共有1208名受试者。在实验中,他们发送电子邮件给受试者,信件正文是:“请为杀伤性地雷的受害儿童腾出您5分钟的时间,点击此处……”接下来是网站地址的超级链接。

实验时,实验者对其中的一部分人浏览网站的时间不做规定,但要求另一部分人至少要浏览10分钟。实验的结果是,对于没有规定的那一组来讲,有的人看了看标题,根本就没有打开网站,还有的人只是粗略浏览了一下,选择捐款的人很少;而另外一组浏览时间比较长的人,选择捐款的人数要远远大于前者。

心理启示

为什么浏览慈善网站的时间越长,人们选择捐款的可能性就越大呢?这是因为在浏览网站的时段里,人们即便是不感兴趣也会为了打发时间去翻看,通过翻看,他们就会接触更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自觉不自觉中,他们就会被同化,感动;于是,捐款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了。事实上,很多商家也可以借鉴这一实验结果,即要想使消费者最终选择购买自己的商品,就可以试着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商品,当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越深入时,他们购买该商品的欲望就会越强烈。

为什么一些小时候学习成绩不起眼的学生却能够在日后成才,说明天下英才未必都是状元。因此,教育者要正确看待孩子没有拿第一。

心理实验

杭州市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在多年的教育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小时候所谓的尖子生在日后工作学习中却渐渐淡出“优胜者”的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为此,周老师特地进行了十多年的跟踪调查试验。在调查试验中,周武注意到:在小学期间的一些尖子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出现了学科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在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而进入中学后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小学时排在7-15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却有相当一部分位次前移,这个比例竟占81.2%。

心理启示

孩子小时候很多父母都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排名,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三名”或“前五名”,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智力受到了束缚,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优秀的,但是他们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装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在健康的心态下学习。

厌恶和害怕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但我们具体厌恶、害怕什么,多是后天习得的,没有原因的害怕和厌恶。

心理实验

1920年,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实验开始前,可怜的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可以想象,这个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绒绒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怕的,也肯定会莫名其妙的厌恶和排斥。

心理启示

有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人的恐惧情绪可能是通过形成某种条件反射而习得的;人们厌恶或者害怕什么,主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而且没有任何缘由。事实上,好多令你讨厌的事物或者事情总是与某种不好的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一个人不喜欢吃韭菜,甚至听见韭菜的名字就会呕吐,这可能是因为他小的时候,韭菜曾经让他有不愉快的回忆。那么,如何才能够消除这种厌恶的情绪或者行为呢?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撤销厌恶刺激,建立愉快的联结,常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此外,他们还能通过行程延误的方法避免某些我们不希望出现的行为。

谎话说得多了,有时候连自己也会相信。这是因为人们为了保持想法与行为的协调,而做出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心理实验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曾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在实验中,他先让两组人不断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并让他们持续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这种工作是非常有趣的。而这两组人的区别是,给第一组人1元钱的报酬,给第二组人20元钱的报酬。最后询问这两组人对这项工作的真实感受,结果第一组认为这项工作非常有趣、有意义;而第二组却认为这项工作实在是无聊之极。

费斯廷格认为,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原因在于第二组人认为工作只是为了得到金钱,他们并不感觉到认知失调;而第一组人在得到1元钱的条件下,说谎的理由不充分,认知发生失调,进而产生心理压力。而为了缓解焦虑,他们就从任务本身找到好玩、有趣的理由,谎言进而弄假成真。

心理启示

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者想法与行为极不协调时,人们就会感觉到不舒服;为了缓解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人们就必须做出改变。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人们才会不感觉到紧张。一般而言,解决认知不协调有三种途径:第一,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第二、改变想法,使其符合自身行为;第三,引进新的想法,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对于教育者来说,不妨让对方打破旧有的不良协调,产生认知失调,然后通过调整失调,使其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

响雷之后必有雨,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反之,则认为不正常。这是因为期望心理的影响。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廷可波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的实验以猴子为受试者,训练其完成一项辨别任务。实验者首先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某个,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过后,让猴子在两者中进行选择,结果发现,猴子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能准确地从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

然后,实验者再次当着猴子的面把香蕉放入后,又在档板后面把香蕉取出来,换成猴子不喜欢吃的莴苣叶子,并要求猴子取食。

结果发现,当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而不是香蕉时,猴子显露惊讶的表情,似乎是“大吃一惊”的挫败感,它拒绝吃莴苣叶子,并会四周搜索,寻找期望中的香蕉,寻找失败后,甚至非常沮丧地向实验者高声尖叫,大发脾气。

心理启示

这一实验启发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的结果所支配。这就像某次考试如果你期望拿70分,如果考了80分,必然欢呼雀跃,但是如果期望得90分,最后却只考了80分,自然垂头丧气。在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心情自然会失落;就像人们只听到打雷,没有看到下雨,就认为事情很奇怪。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诚信,否则就会达不到别人预期的目的,给交际带来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