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我们并不总是光鲜靓丽的,在潇洒、自信、干练、豁达、正直、勤奋的面具底下,还隐藏着一个暴躁、自卑、唯诺、自私、狭隘、敏感的自己。而且,这个自己也时常会展现在公众的面前,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灰色,使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得紧张。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愿意和脾气好的朋友、同学、同事相处,而尽量避开那些脾气暴躁的人,谈恋爱、结婚找对象更是这样,因为一个人脾气的暴躁不但使自己远离了快乐,并且也影响到周围人的平静生活。
心灵故事
大学时期的一个舍友叫艳萍,当时她是全宿舍年龄最小的,也是家里的老小,大学四年大家都要共处一室,所以每当她发脾气时大家都觉得是因为年龄小在家里有受宠,就都不跟她计较,想着她如果在成熟点就会好的。
大学毕业了,同一宿舍的姐妹们也都相继参加了工作,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听说艳萍婚后夫妻经常吵架。有一天我收到了艳萍发过来的邮件,说是现在的脾气一点没改,反而更容易暴躁了,甚至是无缘无故就开始发火,现在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好,和老公经常吵架,就算是有了心事还要去找昔日的同学好友来谈,其实她是知道这样不好的,就是一时不知道怎样去改正。
专家解析
发脾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各不相同。有的人脾气比较温和,很容易和别人相处,而有一部分人脾气很火爆,即被人称为坏脾气,遇事容易冲动、急躁,特别是遇到不顺心或者不平的事情的时候,更是火冒三丈。
脾气是人情感的外在反映。如果情感发生障碍,出现不正常的过激反应,产生冲动、暴躁行为,这种情况就属于脾气暴躁。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脾气怪的人。他们常常为了一句话,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搞得大家不开心。
而一般人不理解,更不知道为什么。在没办法的情形下,只有将他们归类于脾气不好,修养不好,或者把那些从小就“怪”的人称作性格不好,这是一种误解。
脾气人皆有之,但如果情况严重,屡屡发生,动不动就又打又骂,甚至不顾后果,不受控制,就属于心理疾病了。
心理专家认为,人的脾气与成长的环境和童年经历有关,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依赖障碍”。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依恋,长大后就容易发火,形成坏脾气。孩子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在和母亲形成依恋关系的时候,母亲没有及时给孩子这种依恋,或者母亲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让孩子感受到了被伤害的体验,亦或是在孩子形成依恋这一时期,照顾他的人不断更换,不能形成稳定的依赖模式,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依赖障碍。这时,孩子就会以一种逆来顺受的方式来接受这一现实,表面看起来很乖巧,但是内心却压抑着“婴儿的愤怒。”这种潜在的愤怒在孩子长大之后,会不自觉地爆发出来。生活中,他们总是会无缘无故地将愤怒发泄给他人,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别人感到他们的脾气坏透了,同时,这种坏脾气也会让别人感到很恼火。
坏脾气的形成也和同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过于溺爱有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不顾一切地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小的时候,孩子总会向父母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当父母不能满足的时候,就会发脾气,哭闹,而父母为了阻止孩子继续哭闹,就会同意孩子的要求,这样在孩子的心中就形成这样一种逻辑:只要自己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从而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成为生活中一贯的思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一旦不能实现,不能得到满足,就选择发脾气,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
当这种发脾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除非是自己意识到了坏脾气的危害性,否则是很难有所改变的。如果是脾气暴躁者本人想去改变自己的暴躁脾气,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坏脾气还是可以改掉的。
情绪调节
大部分人都会发脾气的时候,脾气暴躁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地改变我们的脾气,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呢?
1.释放自己的坏脾气
当自己内心烦闷,很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身心暂时远离导致自己发脾气的人或事件,可以打开电视机看一会儿有趣的电视节目,或者是一下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还可以跑步、打沙袋或者踢足球等,通过这种运动方式将我们的怒火释放掉。
2.克制自己的脾气
当我们想发脾气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理智使心情平静下来,去想想为什么要发脾气,发脾气能解决什么问题,还能找到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吗?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在发脾气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平静我们心中的怒火。
3.鼓励自己不发脾气
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奖励制度,比如今天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而少发了一点火,可以给自己买点自己喜欢的饰物或者是食品来鼓励自己一下,当你享受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想着这是胜利的果实,内心会有一种愉悦感。
人们恰到好处地含嗔带怨的幽怨,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魅力,还可以让他人产生怜惜同情之感。然而,一旦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都不称心,幽怨过了头,处处抱怨,就会让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心灵故事
大二下学期,夏炎就和经常照顾她的一老乡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关系确立后,夏炎感觉男友对她不如以前好了,因为男友总拉着她去上晚自习。于是,她就整天抱怨男友只顾傻学习,不懂浪漫……毕业后,夏炎随男友留在了学校所在的城市,并且很快结了婚。男友在一软件公司搞设计,她在另一公司做文员。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幸福的一对,但是,夏炎却不满意,她总是嫌老公早出晚归,心里只有工作,挣不到大钱……开始几年,老公还能忍受,后来,干脆向公司主动要求出差,以图清静。
再后来他们有了孩子,老公也开了自己的公司。由于工作忙,他就整天不着家,夏炎的怨气更是增添了很多。就在她再次冲老公发泄怨气的时候,她得到的却是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婚的理由很简单:抱怨太多,忍无可忍。
“抱怨猛于虎”。心生怨气,不仅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同时也是拿自己的缺点折磨别人。过多的抱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降低自己的魅力指数,吞噬深厚友谊的灵魂,浇灭浪漫爱情的火花,破坏神圣婚姻的美满,摧毁幸福家庭的城堡……专家解析
抱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绪。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如意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把这种不满发泄出来,会抱怨上司、同事、生活等。抱怨是一种心理宣泄,适度的抱怨不但没害处,反而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
有专家认为,假如一个人的性格里有“消极情感”的倾向,就容易产生抱怨。
抱怨心理的产生与完美主义个性不无关系,另外还有30%左右爱抱怨的人和遗传因子有关。爱抱怨的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他们很少反省自己的责任,大多数情况将原因归咎于外部或他人。此外,喜欢抱怨的人还会受到更多的不良身体症状的困扰,比如焦虑、失眠等。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如果长期把这种不如意压在心里,就会觉得痛苦,对生活失去希望。而事实上,生活不仅仅只有不如意,还有美好和幸福的一面。
抱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溶解我们心中的怨恨,但是也要知道“牢骚太多防肠断”,抱怨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抱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求之而不得的失望。对别人的抱怨,实则是自己心中无法解脱的欲望和烦恼。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好一些,开心一些,但是生活却不能处处满足你,总会有些让你失望。生活让你失望了,而你心有不甘,一般人不会把这种不满压到心里,而是想办法把它发泄出来,抱怨则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式,抱怨直接从嘴里发泄出来,毫不费力,也没有什么损失,抱怨之后心里似乎平静了许多。在人的心里似乎感觉那些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通过嘴这么一说,就已经得到了实现,内心也获得了极大的安慰,心又归于平静的生活。
心理学家对抱怨做过这样的科学解释:喜欢听抱怨的人和喜欢抱怨的人都是关系欲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表现。这也就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总喜欢在自己信赖、亲密的人面前大发牢骚的原因,因为你们生活在共同的一个圈子里,情感体验基本相同,你的抱怨很可能获得共鸣,达成一致,大家一块发泄,发泄后觉得大家都一样,心理上就会找到一个平衡点,曾有的不愉快也就悄然而退。
抱怨固然有很多的好处,能帮你摆脱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但是不要让抱怨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否则将会深受其害。
情绪调节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曾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确实,各种幸运与不幸总是并存于现实生活之中,而这些不幸与幸运的对比又会成为人们抱怨的导火线。而抱怨的结果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苦恼,对现状越来越不满足。人要想生活地快乐,必须首先从心态上端正态度。
1.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遇到复杂的问题,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不要把一切都往复杂里想,把生活想得简单一些,那么你可能就会觉得生活是一件很简单、很愉快的事,抱怨也会随之减少。
2.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要钻生活的“牛角尖”,有时候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要要求太完美,可以退而求其次,当退一步后,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既然没有损失什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3.脚踏实地,远离抱怨
抱怨是一种失衡的心理,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其实,抱怨并不能解决生活之中的任何问题,与其空有抱怨,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做一番事业,认真的去思考生活的方式,把抱怨抛在脑后。
刚买了新车便迫不及待地想开,刚学没几天,就扔到了一边。看到人家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也想学,两天以后觉得还是说汉语吧,为什么厌倦心理那么容易就找上门来。我就不能持之以恒,坚持把一件事做完呢?
心灵故事
有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俗子,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终于有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
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就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任何一件事情,做久了都会令人心生厌倦、感到没有出路。其实,问题也许并非出在事情本身上,而只是人的心理作用。在工作或者是学习中,永远都不要忘记随时调整心态,因为成绩和工作的突破取决于人自身的突破。
专家解析
人们似乎总是没有足够的耐性将一件事进行到底,半途而废似乎是人的天性,每做一件事的时候,人们都是热情高涨、信心满怀,但是往往是事情还没有进行到一半,人们就会感到厌倦,觉得没意思,不想继续下去了。
喜新厌旧的天性导致厌倦心理的产生,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心理。人们在心理上是不喜欢过平静生活的。因为在远古时代,先人过的是狩猎生活,每天追赶着野兽,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便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即使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对这种兴奋的体验还记忆犹新。人们会选择不断地追寻新刺激,对于已经开始进行的事情的热情会慢慢减退,直至消失。人们为了获得新鲜感和兴奋感,会需要不断变换生活方式,变换生活的内容,通过变换取得心理上新的刺激。
人们的恐惧和怀疑心理也是产生厌倦的因素。人总是害怕承担责任和担负义务的。人们进行一件事的时候,总要承担一定责任义务,人们从心里厌倦这种责任,就想着转移目标,换一种新事物,把自己的情感和依赖转移到新事物,用来逃避现在进行的事情。同时,当人们对自己的自信心有所怀疑的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厌倦心理,不愿意再继续现有的事情。因为,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在事情着手以后,人的激情就会减半,而且,人们也会开始怀疑自己做一件事的能力,就会选择离开。
例如,很多上班族在工作了两三年甚至两三个月之后,工作慢慢上手,原来的激情也消磨殆尽,这个时候,厌倦的心理难免会产生;婚姻和爱情也一样,最初的时候,两个人对爱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对对方都充满了新鲜感,然而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以及两人之间的熟悉,厌倦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厌倦心理总是会使事情夭折。为了做好一件事,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否则做什么事情都会是浅尝辄止,三天新鲜,养成不好的习惯。这样一来,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等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结果必定是一事无成。
情绪调节
调整心态应是克服厌倦的首选之策。我们要在看似重复的工作中找到其价值和意义,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中找到其平淡质朴的真谛,用一颗积极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将会因你而精彩。
1.找回激情
做事情一定要有激情。所以,当对所做的事情失去激情的时候,要努力地找回失去的激情。可以想着这件事做好之后能带来什么样的效益,能给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快乐等,也许这样你就会有激情将事情做完。
2.强烈的主观愿望
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我一定要完成这件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半途而废,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当你十分想把一件事完成的时候,你就会坚持完成这件事。
3.制定目标
给自己制订一些目标,先从简单的目标开始,目标制订后一定要执行到底,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完,当你能够做完一些小事的时候,你就会拥有自信,以后也就会有信心完成一些重大的事情。
4.制造新鲜感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对某一事物缺少了新鲜感,那么此时制造一些新鲜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例如对工作厌倦的时候,可以试着挑战工作中的艰难任务;对爱情厌倦的时候,可以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时不时地给对方一些惊喜等。
总觉得自己无事可做,也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觉得生活百无聊赖,没什么意思可言,总想给谁打个电话,打完电话以后,也觉得这种无聊的电话也很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