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
7419100000008

第8章 散文(1)

西门豹治邺褚少孙

魏文侯时[1],西门豹为邺令[2]。豹往到邺,会长老[3],问之民所疾苦[4]。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5],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6]、廷掾常岁赋敛百姓[7],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8]。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9],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10]。洗沐之[11],为治新缯绮鄃衣[12];闲居斋戒[13],为治斋宫河上[14],张缇绛帷[15],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16],行十余日[17]。共粉饰之[18],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19],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20],所从来久矣[21]。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22],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23]。”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24],吾亦往送女。”皆曰:“诺”[25]。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26]。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27],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28]。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29],皆衣缯单衣[30],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31],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32],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33],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34]!”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35],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36],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37]?”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38],若皆罢去归矣[39]!”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40],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41],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42],不可与虑始[43]。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44],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45]。”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46]。

【作者介绍】

褚少孙,生卒年不详,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寓居沛县(今属江苏),汉元帝、成帝间为博士。曾经给《史记》补《武帝纪》《三王世家》《滑稽列传》等篇。

【注释】

[1]魏文侯:魏斯,战国初期魏国的国君(前424—前387)。

[2]西门豹:人名,复姓西门,名豹。邺令:邺,地名,现在河北省临漳县。令,古代官名,这里指县令。

[3]会长老:召集县内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4]问之民所疾苦:问他们(指长老)老百姓感到痛苦的事情。所,指示代词,这里表示“……的事情”。

[5]河伯:河神。

[6]三老:古时掌管教化的官。有乡三老、郡三老等级别。

[7]廷掾(yuàn):古代辅佐县令的官。常岁赋敛百姓:常年向老百姓征收捐税。常,通常。岁,年。赋敛,征收捐税。

[8]祝巫:祝是替人告神求福的人,巫是舞蹈降神替人祈祷的人,所以祝巫并称。

[9]巫行视小家女好者:老巫到处走动,看到贫家女中面目姣好的。行视,巡视察看,访求。小家女,贫民小户人家的姑娘。

[10]娉取:娉,同聘,下聘礼,订婚。取,同娶。

[11]洗沐:洗澡,洗发。

[12]为治新缯绮鄃(hú)衣:给她制作多种新的绸衣、纱衣。缯,丝织品的总称。绮,有花纹的绸子。鄃,有皱纹的纱,现在简称皱纱。

[13]闲居斋戒:古时举行祭祀,先要斋戒(包括洗澡、洗发、穿干净衣服、吃没有刺激性的东西,住在清洁的房子里,保持身心清洁),表示对鬼神的虔诚。闲居,独居,与别人隔离。

[14]斋宫:斋戒时住的房子。

[15]张缇绛帷:挂起黄红色和深红色的绸帐子。缇(tí),黄红色的绸。绛(jiàng),深红色。帷,帷帐。

[16]牛酒:牛肉和酒,泛指精美的食品。

[17]行十余日:过了十几天。行,经过。

[18]共粉饰之:大家一起来装饰点缀。

[19]大巫祝:巫的头目,即下文的“老女子”。

[20]困贫:被贫困逼得无路可走。即“困(于)贫”的意思。

[21]所从来久矣:这种情况由来已很久了。所从来,指为河伯娶妇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逃亡和贫困的情况。

[22]即:假若,如果。

[23]溺:淹死。云:用在引文后面的语气助词,有时作“云云”,表示“据说是如此”的语气。

[24]幸:这里是表敬副词,含有希望,以此为荣的意思。

[25]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26]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西门豹去参加聚会,走到河边上。之,动词,去。

[27]官属:指廷掾。豪长者:地方豪强,有权势的人。里父老:里中的父老。里,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里。

[28]以:以及。

[29]十人所:十人左右。所,犹左右,表示约数。

[30]衣缯单衣:穿着绸的单衣。第一个“衣”作动词,穿的意思。

[31]将:扶持。

[32]巫妪:老巫婆。

[33]有顷:一会儿。

[34]趣:催促。

[35]白事:禀报事情。

[36]簪笔磬折:形容西门豹装出的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簪笔,把笔插在头发上,预备记载事情,这里是假装记河伯的吩咐。簪,这里作动词用,是插的意思。磬折,深深地把腰弯下去,像石磬曲折的形状一样。假装对河伯尊敬。磬是一种敲击乐器,形如曲尺。

[37]奈之何:对这件事(指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

[38]状:看样子,仿佛。这里是揣测之词。

[39]若:你,你们。

[40]发民:征调百姓。

[41]少烦苦:渐渐地感到烦劳辛苦。

[42]民可以乐成:老百姓只能同他们共同享受成果。以同“与”,介词,其后省宾语“之”。

[43]不可与虑始:不可以和他们商讨创业。

[44]百岁后:古人以百岁为人寿的期限,百岁后即寿终后,死后。

[45]期:希望。

[46]民人以给足富:百姓(由于修渠灌田的缘故)都富裕起来了。“以”后面省略了“之”字。“以之”,表示“由于……的缘故”。给,供给。足,充足。富,富裕。

【阅读提示】

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的附录。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初期的魏国。邺县在魏国的北部,和赵国相邻,是魏国的重要边境县份。从自然条件看,这里的“漳水悍怒,迁徙无常”,常常泛滥成灾。而邺县的反动势力又利用自然灾害在人民中造成的恐惧心理,制造为河伯娶妇的骗局,对人民进行残酷的搜刮和迫害,这又造成了人祸。天灾和人祸的交加,造成人口逃亡和生产的破坏,从而影响封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邺县打击反动势力的迷信活动,是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的前提。西门豹征发民力,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民人以给足富”的局面。从这一点看,西门豹在邺县除弊和兴利,起到了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文对西门豹的形象刻画得很成功。西门豹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到任之后马上了解民间疾苦。由于他注意向下层人民调查,所以才能比较直接地、具体地掌握当地为河伯娶妇的全部情况。西门豹要禁绝为河伯娶妇的迷信活动,这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斗争。首先因为这种迷信活动,是由当地有政治权势的三老、廷掾和宗教势力的代表巫祝等相互勾结共同策划的。其次,这种迷信活动也有较深的历史根源,所谓“从来久远矣”。再次,由于人们惧怕河水泛滥“水来漂没,溺其人民”。这种情况使西门豹必须采取相应的斗争策略。他利用为河伯娶妇的有利时机,装作比三老、廷掾更虔诚,借口“小家女”“不好”,把“小家女”保护下来。又以入报河伯的名义惩治了女巫,又以女巫不能“白事”为借口,惩治了能说会道的三老。这就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狠狠地打击了反动势力,为民除了大害。

本文虽是一篇历史散文,却写得曲折有致。首先,在叙事上,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逐步展开情节,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如第1段用西门豹和父老的对话,揭开了为河伯娶妇的内幕。第2段用西门豹和女巫、三老、廷掾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西门豹的斗争精神和斗争策略。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其次,作者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如写西门豹故作虔诚,用“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写廷掾、豪绅的狼狈相,则用“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其三,作者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写西门豹为惩治女巫、三老,则说“巫妪何久也?”“弟子何久也?”这就把故作焦急的神情写出来了。写巫妪的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则说“是当为河伯妇”,真是说一不二。

【思考与练习】

1具体分析西门豹的形象。

2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

知音

刘勰

知音其难哉[1]!音实难知,知实难逢[2],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夫古来知音[3],多贱同而思古[4],所谓“日进前而不御[5],遥闻声而相思”也[6]。昔《储说》始出[7],《子虚》初成[8],秦皇、汉武,恨不同时[9];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10],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11]!至于班固、傅毅[12],文在伯仲[13],而固嗤毅云[14]:“下笔不能自休[15]。”及陈思论才[16],亦深排孔璋[17];敬礼请润色[18],叹以为美谈[19];季绪好诋诃[20],方之于田巴[21]: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22],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23],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24],咨东方朔[25];于是桓谭之徒[26],相顾嗤笑。彼实博徒[27],轻言负诮[28];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29],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30];才实鸿懿[31],而崇己抑人者[32],班、曹是也[33];学不逮文[34],而信伪迷真者[35],楼护是也。酱瓿之议[36],岂多叹哉?

夫麟凤与碕雉悬绝[37],珠玉与砾石超殊[38],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39];然鲁臣以麟为碕[40],楚人以雉为凤[41],魏氏以夜光为怪石[42],宋客以燕砾为宝珠[43]。形器易征[44],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夫篇章杂沓[45],质文交加[46];知多偏好[47],人莫圆该[48]。慷慨者逆声而击节[49],酝藉者见密而高蹈[50],浮慧者观绮而跃心[51],爱奇者闻诡而惊听[52]。会己则嗟讽[53],异我则沮弃[54],各执一隅之解[55],欲拟万端之变[56]: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57]。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58],观千剑而后识器[59];故圆照之象[60],务先博观[61]。阅乔岳以形培觩[62],酌沧波以喻畎浍[63]。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64],照辞如镜矣。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65],二观置辞[66],三观通变[67],四观奇正[68],五观事义[69],六观宫商[70]。斯术既形[71],则优劣见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72],观文者披文以入情[73],沿波讨源[74],虽幽必显[75]。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76]。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77];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78]?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则形无不分[79],心敏则理无不达[80]。然而俗监之迷者[81],深废浅售[82],此庄周所以笑《折杨》[83],宋玉所以伤《白雪》也[84]。

昔屈平有言[85]:“文质疏内[86],众不知余之异采[87]。”见异,唯知音耳。扬雄自称“心好沈博绝丽之文”[88],其事浮浅[89],亦可知矣。夫唯深识鉴奥[90],必欢然内怿[91],譬春台之熙众人[92],乐饵之止过客[93]。盖闻兰为国香[94],服媚弥芬[95];书亦国华[96],玩泽方美[97]。知音君子,其垂意焉[98]。

赞曰:洪钟万钧[99],夔、旷所定[100]。良书盈箧[101],妙鉴乃订[102]。流郑淫人[103],无或失听[104]。独有此律[105],不谬蹊径[106]。

【作者介绍】

刘勰(约465—520),南朝梁人。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做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问题;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专门探讨;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这部著作虽然分为四个方面,但其理论观点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正如作者在《附会篇》中所说:“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其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

【注释】

[1]知音:本意是指懂得音乐,对音乐能作正确的理解和评论,这里是借指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批评。

[2]知:指知音者,即对文学作品能作正确理解和评论的人。

[3]知音:这里泛指一般的评论家或欣赏者,而不管正确与否。

[4]同:指同时代的人。古:古人。

[5]御:用。

[6]声:名声。这两句是《鬼谷子·内楗(jiàn)》篇中的话。

[7]《储说》: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韩非所著《韩非子》中,有《内储说》、《外储说》等篇。

[8]《子虚》:指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9]恨不同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秦始皇读了韩非的《孤愤》等篇曾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说: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曾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10]韩:指韩非,他入秦后,被谗入狱而死。马:指司马相如,他始终只是汉武帝视若倡优的人。

[11]鉴:察看。《抱朴子·广譬》:“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是以秦王叹息于韩非之书,而想其为人;汉武慷慨于相如之文,而恨不同时。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诛之,或放之乎冗散。”此即刘勰以上论述所本。

[12]班固:字孟坚,东汉初年史学家、文学家。傅毅:字武仲,和班固大致同时的文学家。

[13]伯仲:兄弟。这里指班固和傅毅作品的成就差不多。

[14]嗤(chī):讥笑。

[15]休:停止。全句意指傅毅写作不会剪裁。以上几句见曹丕的《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16]陈思:即曹植,他封陈王,谥号“思”。

[17]排:排斥。孔璋:陈琳的字。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植《与杨德祖书》说:“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

[18]敬礼:丁訥(yì)的字。他是汉末作家,曹植的好友,常请曹植修改他的文章。润色:修改加工。

[19]美谈:恰当的说法。指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所引丁訥的话:“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曹植接着说:“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20]季绪:刘修的字。他是汉末作家。诋诃(hē):诽谤。

[21]方:比。田巴:战国时齐国善辩的人,曾被鲁仲连所驳倒,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叹息乎?”

[22]魏文:即魏文帝曹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3]君卿:楼护的字。他是西汉末年的辩士。唇舌:指有口才。《论说》篇曾说:“楼护唇舌。”

[24]史迁:即司马迁。

[25]咨(zī):询问。东方朔:西汉作家。楼护说司马迁著书曾咨询东方朔的话今不存。《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贞索隐:“案桓谭云:‘迁所著书成,以示东方朔,朔皆署曰《太史公》。’则谓《史太公》是朔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