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的心情,现在好吗?
A、祝你平安
你的心情,现在好吗?
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人生自古,总有许多不平事,
愿你多一些微笑,少一些烦恼——
女歌手孙悦以一首《祝你平安》一炮打响,何也?我不想说很多,只想说一句话:因为这首歌满足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
能说出人们的心里话,才能和大众产生“通感”,产生“共鸣”。倾诉是一种宣泄,唱歌更是一种宣泄。把自己的心里话用旋律的形式“说”出来,就会在宣泄中产生愉悦,产生快感。
20世纪末,人们见面说什么?下面的话几乎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我辞职了。”“干什么去?”“下海。”
“你没下岗吧?”“下啦!你呢?”“跟你一样,唉!”
“孩子考上大学没有?”“嗨,我那倒霉孩子!”“下一步咋办?”“花钱呗,可这钱呢?”
“单位景气吗?”“景气个啥!我们那挨千刀的厂长,把好端端个厂折腾垮了,如今把地皮都卖了。”“都一样,我们那儿更邪性,把老工人都给开了!”
“你这么病恹恹的,医疗费能报得了吗?”“报嘛?药费单积了这么厚一沓,单位就是说没钱,等着吧。”“我们单位头儿紧着出国旅游,说得好听叫什么出国考察。”
“老爷子,养老金还能给点吗?”“给嘛?半年没见一分钱。”
这就是世纪之交中国人的情绪综合征。从无人不经商,到国有企业不景气,无家没有不下岗的人,老工人退休金不到位,学校乱收费,农村乱摊派,以及官员贪污腐败等等。
进入21世纪,本该各方面会有所好转,人们似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可是刚进大门就迎头赶上了这场世界金融危机。许多中小企业倒闭,一些外商卷包走人,公司裁员,工人失业,失去土地的农民更是找不到活干。而和这么多不景气不相适应的怪现象却是,房价翻番上涨,基本生活物资搭车涨价,闹得普通老百姓叫苦连天,人心惶惶。
在平民百姓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
世纪之交是打破旧体制、建立新秩序的时代。在新旧交替之际,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转型时期,势必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迎合一部分人的欲望,还要保护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在这样复杂的大气候影响下,各种情绪的产生在所难免。
人们压抑在心中的郁闷无处发泄,于是焦虑、抑郁、浮躁、烦恼、沮丧、痛苦,情绪不可避免的低落。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好心情,可有这么多不顺心的事,心情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当人们听这首歌、唱这首歌的时候,实际起到了自己劝解自己,自己安慰自己的作用:是啊,还是多上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吧!
明智的人,是一个善于自我安慰、自我解脱的人。什么是好心情?好心情是一种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向上;好心情是一种内心感受:美好、幸福、平和;好心情也是一种境界,善于在复杂中进行选择,懂得珍惜,也懂得放弃,始终保持一种清醒、正常的生活状态。
当然,好心情是需要提醒的。你想有个好心情,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个好心情。
B、强迫症
洁说她特别怕脏,最怕见到不干净的东西。每次出门回家,立刻就洗澡,还要把浑身上下的衣服换下来洗。她洗东西时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洗,没完没了。洗好的东西还没有晾干,她觉得不干净,拿下来再洗。
她知道这是病,可就是改不了。
她还怕孤独。她是自来水厂的工人,看仪表的。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下班回家,一个人一间屋子,一待就是一整夜。她整夜睡不着觉,害怕。她丈夫是铁路上的列车长,出车一次,好几天回不了家。
洁今年29岁,结婚后一直没要孩子。二人世界,既清静又独立,因为她和丈夫谁都不想被孩子拖累。没有孩子的世界太清静了,心里总是空空的,不洗洗涮涮干什么去呢?
面对年轻漂亮、文静端庄的洁,医生想起了法国女性研究学者波伏娃在《女人是什么?》一书中说的话:受丈夫欺凌的妻子会感到孤独和空虚,都有打扫和洗涮的狂热。据此初步判断,洁的孤独和洁癖,可能与她和丈夫的关系紧张有关,这是一种心理转移。
医生让她着重谈谈她和丈夫的感情。洁犹豫着,嗫嚅着,一会儿,她流泪了。原来她在单位有一位相好的男友,因为丈夫很少回家,她和男友相处得愉快,就这么一直好了两年多。后来丈夫有所察觉,她就和男友断了,两个人断得很理智。
本来事情就算过去了。可她总觉得自己长期在外面偷情,对不起丈夫,心里十分内疚,忍不住就把实情对丈夫说了。没想到丈夫听完她的交代,狠狠地吐了口唾沫,骂了声“脏货”,从此夜里就再不理她了……说到这里,洁哭泣着,用一块雪白的手帕擦着泪水。
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强迫动作如同原始人的舞蹈,是诸多对立的隐喻凝缩而成的下意识冲动。
洁这么下意识的反复洗手洗身洗衣,是偷情泄露后的自我洗涮,是后悔的表白,也是性冲动的复制,是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焦虑的不由自主的缓解动作。恢复自信,重建人格,重组爱情,才能走出心理困境,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的毛病不算严重,完全有能力自我解决。
村每当锁好门外出,刚走不远,又返回来看一眼,拧一拧,看锁头锁结实了没有;但走不了几步,还要再看一看。如此反复几次。他自己感到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
类似的现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如有人担心煤气炉没有关好,出门时反复看;走在大街上,担心自己口袋里的钱是否还在,不断用手摸索;信写好了,封了口,就要投进邮箱时,还担心是否忘了署名,于是再拆开看一看……
这些人的心理毛病与洁和村一样,是一种强迫症。他们大多数人性格内向、多疑,不爱和别人交往,总因做错了事而自责,而懊悔,反复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再加上他们不爱交朋友,没人提醒他们这样做不好。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这样的行为习惯。
村就是因为小时候贪玩,一次出门忘了锁门,家里被小偷洗劫一空,事后被父亲狠揍一顿。这事深深刻在他的脑子里,所以后来他特别注意锁门;长大成人后,进了公司,他怕发生被盗事件,所以十分在意锁门,甚至于十分在意别人锁好门没有。日久天长,他得了强迫症。
小玮是大学二年级女生,从高中开始,每逢考试就头痛,越是大考越严重,有时还拉肚子。她感到很苦恼,就这样一拖就是四五年,即使上了大学,情况也没有任何改善。
有一次大学单科考试,她又犯病了,头痛得厉害,不得不到医院看病。医师很仔细地询问了病史,认为她的问题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于是将她转到心理医生处,为她做进一步的心理评估。
果然,心理医生了解到了她的病因。原来,小玮是个好学上进的姑娘,要求自己凡事做得尽善尽美。高中时功课压力大,同学们又是各校来的尖子生,她担心自己落在别人后面,就特别用功,特别仔细。渐渐地,小玮每到考试前都担心成绩不如别人,于是紧张,焦虑,使得她头痛,后来还拉肚子。
压力,是人与环境互动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一件事情是否构成压力,因人而异。有人觉得不算一回事,有人可能认为不得了。主观的诠释引发各人不同的感受,太在意结果的人压力大,不太在意结果的人压力小。压力反应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表现得不可自制,如头痛、腹泻、盗汗、心跳加快等。
小岩不能出差。一听说派他外出,他就发烧,许多时候发烧到39度多。公司只好临时换人;待别人走后,他的体温就神奇地降了下来,哪怕没有用什么药。他的女朋友劝他去看医生。原来,他在一次出差时闹过病,那次就是因为感冒发烧,不仅没办成事,还赔了医药费,所以后来就对出差很怵头,再后来就出现了这种怪毛病。
通常我们容易把身体病痛,归因于生理上的问题,很少考虑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身体不适。从小玮和小岩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生理与心理是互相影响的,只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点罢了。
在现代社会里,压力普遍存在于大家的生活中,它可能督促我们更努力,有更好的表现,也可能带给我们各种身心症状,破坏生活品质。小玮和小岩的情形,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碰到的,或许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许发生在身边人身上。当你发现自己经常身体不舒服,甚至一种毛病反复出现,而又查不出生理原因时,不妨回想一下,这些毛病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状况下,自己对这些事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这么一回想,说不定正好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心里跳跃出一线橘红色的曙光。
C、忧郁的人们
这是三个人的自述: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得了失眠症多年,但未能引起重视。现在失眠越来越严重,感到身心疲惫,健忘,心慌,晕晕乎乎。再后来出现了尿频尿急,躺在床上光想着尿尿,医院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我心里很焦虑。我到过很多家医院,吃过药,打过针,做过理疗,都见效不大。我心里焦急得不得了,睡眠越来越差了,一个晚上小便七八次,根本睡不了觉,实在困了就做梦,安眠药越吃越多,自知对身体有害,可不吃安眠药那简直就睡不成觉了。这样下去影响了身体,影响了教学,我痛苦极了。”
“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研究所工作,丈夫在政府机关任职,女儿已经上小学。家庭是幸福美满的,可是从去年以来,这个家被我搅乱了。我和所领导关系不融洽,在下岗分流时,我失去了工作。我焦虑,我着急,夜里整宿整宿睡不着,精神恍恍惚惚。后来我常常自言自语,幻听幻视,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光想摔东西砸东西。”
“我今年才26岁,年岁不大,以前和女朋友在一起时很快乐,无忧无虑,挺融洽。可是就在我们准备结婚时,我的父亲去世了。父亲的死对我打击很大,感到十分悲伤,心里的痛久久不能平息。女朋友来找我,我不愿见她,因为我见谁都烦。她劝我,我不听,赶她走。可当我想她时,她见我一脸悲苦难当的模样,她很不高兴也很烦我。说你走吧,我不想看这张哭丧脸。就这样,我见她烦,她见我也烦,我们两人的关系到了危险的边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压力,需要自我排解。心情好比是一泓湖水,不时有涟漪和波浪,不管是喜是忧,都不可持续时间太长。情绪刺激时间越长,对心理的负面影响越大。
如果悲伤的情绪持续很久,会使人陷入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越是希望摆脱,越是摆脱不掉。从心理学观点看,这种痛苦情绪持续两周以上,就被认为是抑郁状态。抑郁状态隐藏在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之中,如失眠,食欲减退,口干口苦,消化不良,全身疼痛,心慌出汗,人际关系冷淡,情欲下降等等。这时,人们常以为自己身体得了病,却又查不出毛病来;查不出毛病又带来了心理压力和不安。一句话,持续的负面情绪对人的心理伤害是明显的。我们必须在承受痛苦的同时,明智地从痛苦中走出。
从痛苦中走出来,连接你的将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D、随遇而安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摩得尔逊用两只小老鼠做试验。他把一只白鼠和一只灰鼠放在仿真的自然环境中,而把那只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出来。
结果看到,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灰鼠走路、觅食时总是小心翼翼,竟用4天时间才熟悉整个空间;而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白鼠却异常兴奋,攀高爬梯,只用一天时间就把这间500平方米的空间观察了一遍。白鼠可以爬到13米高的假山上;而灰鼠最多只爬到盛有食物的2米高的吊篮上。几天之后,白鼠在通过一块石头时,摔下来死了;而灰鼠在十多天里仍然鲜活地生活着。
我们常常埋怨社会竞争太过激烈。事实上,如果一点儿压力都没有,我们要不就会慵懒得要死,要不就会不知天高地厚,像小白鼠一样,在本可以平衡过渡处摔死。适应环境,适应人群,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管压力多大,你都可以应付自如。
话说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籽,让他种到院子里去。可是小和尚在过门槛时绊了一跤,花籽撒了一地。老和尚说:随遇。小和尚刚把花籽扫起来,突然刮了一阵大风,把花籽吹得满地都是。老和尚又说:随缘。小和尚刚把花籽扫拢,却兜头来了一场暴雨,把花籽冲得不见踪影。老和尚说: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早晨,小和尚忽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去告诉师父。这时老和尚说:随喜。
随遇而安是一种理念,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胸怀。随遇,随缘,随安,随喜,实际是人生的缩影。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有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二谁最快乐?
A、半瓶酒
英国文豪萧伯纳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演讲时,有人问他:萧伯纳先生,请问,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萧伯纳回答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他拿起桌子上的半瓶酒说:如果你说,哈哈,这里还有半瓶酒!这就是乐观主义;如果你说,真扫兴,怎么只剩下了半瓶酒!这就是悲观主义。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个笑话,但我认为萧伯纳的话很经典。同一件事,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它,就产生了乐观与悲观、愉快与沮丧的区别。
记得前些年,姜昆和李文华有段相声,说是有个百万富翁住在一个豪华的宾馆里,可他就是睡不踏实,心里总琢磨他的那些钱怎么投资,怎么运用,怎么周转,怎么赚得更多……想来想去他就烦了,就睡不着了,深更半夜在走廊里走着、抽烟。
他突然发现马路边上有一辆板车,板车上躺着一个中年汉子,在露天下睡得十分香甜。他很羡慕,也很纳闷,于是他问秘书,你说那个板车夫,肯定没有多少钱吧,他怎么就不发愁,怎么就睡得那么香呢?你说我有这么多钱,许多人羡慕得不得了,可我怎么就睡不着呢?
秘书笑笑说,你想让他也睡不踏实吗?那好办。富翁问,你有什么好办法?秘书说,在他怀里放一捆钱,他就睡不着觉了。富翁说,那你就去给他放一捆钱吧!秘书拿了一捆钱,轻轻地放到板车夫的怀里。
不多一会儿,板车夫翻了个身,碰到了怀里的钱,不觉一激灵。这是什么?钱!当他看清这是厚厚的一捆人民币时,他坐了起来,心里琢磨开了。这是谁的钱,怎么在我的怀里?这是要接济我还是想陷害我?这么多钱我怎么花?是先买衣服还是先买房子?还是先买一辆车?要不就做生意,可是做什么生意好呢?到时候会不会有人来敲诈我……
自从有了这捆钱,板车夫的心绪被搅得乱七八糟,喜也好,愁也好,总之再也不得安宁,再也睡不着觉了。
富翁看在眼里,得意在心上,原来他跟我一样,有了钱就睡不着觉。这个段子叫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今天反观这段相声,实际说的是富人与穷人的心理体验。什么叫吃得香,睡得甜?并不在钱多钱少,就看谁心里踏实、清净。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富人和穷人坐在一起讨论什么叫幸福。穷人说享受现在就是幸福。富人望着穷人破旧的衣着,还有那间简陋的茅屋,还有他吃的粗茶淡饭,轻蔑地说,你这怎么叫幸福?你瞧我那才叫幸福,住的是豪宅,吃的是山珍海味,出门有轿子,使唤的有男女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