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袁丹买了一套异常漂亮的西服,刚刚穿上一周,一只关键部位的纽扣便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在惋惜之余,她偶然发现整日挂在洗手间的那件破衣服上的纽扣与自己丢失的纽扣如出一辙,就趁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缝在自己的衣服上充数,并高兴地将这个“妙计”告诉李静。
令她想象不到的是,未出数日,公司里的很多同事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李静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与袁丹开玩笑,弄得在场的人笑得前俯后仰,但袁丹却由于太没面子而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大肆揭开诸多令李静丢面子的“底牌”,如此一来,后果便不堪设想。
为同事保住面子,是何等重要的问题,但绝大多数女孩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她们时常我行我素、在众人面前摊开同事的“痛处”,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对方的自尊心。与之相反,聪明的女孩却能多加考虑,说几句关心的话,为同事设身处地考虑一下,进而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聪明的女孩总会处处为其着想:当同事需要她的意见时,她不会一味地为其戴高帽,做无意义的赞叹;当同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她会尽心尽力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眼旁观、落井下石;当同事在无意中冒犯了她而没有道声对不起时,她会抱着“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心态,真心真意地原谅对方的过错。
在工作的过程中,聪明的女孩从不忌讳自己在做一些小事情,与之相反,她们却乐意做些小事情,毕竟在心灵深处,她们深知成功就是从小事情开始的。
工作无小事
对于每一个女孩来说,只有拥有鸿鹄之志,才能使自己飞得更高更远,然而,在一飞冲天之前,必须默默练就飞翔的本领,为自己奠定坚实的根基。只有历经无数平凡日子的积累,才能使其飞得更加稳健,且在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能够转危为安。它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等待,等待“数载寒窗无人问”之后的“一朝成名天下知”,等待“三年不响”之后的“一鸣惊人”。
吴燕是某洗化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每当出差住旅馆的时候,她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标上“每瓶20元的标准乳液”字样,不但如此,而且在书信与收据上也毫不例外。每次签名后,就要不假思索地写上那几个字。为此,她被周围的同事称为“每瓶20元”,而她的真名却没有人称呼了。
得知这一情况后,公司的总经理激动地说道:“竟有如此宣扬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她。”于是,便邀请吴燕一起共进晚餐。后来,总经理卸任,吴燕成为第二任总经理。就这样,曾经嘲笑她的人们,其中不乏有才华之士,能力在她之上的人士,均未坐上总经理的宝座,而她却能一揽大权、执掌公司。
尽管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瓶20元的标准乳液”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吴燕却能把这件小事做到极致,从而一跃成为公司的总经理。正是由于她坚持做着工作范围之外的小事,才使其赢得他人所不能拥有的殊荣;正是由于她在小事中不断成长,才为其成就大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曾这样说道:“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工作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值得人们认真去做,对于聪明的女孩而言,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她们也不会轻视懈怠或敷衍了事,而是付出自己的全部热情与努力,尽职尽责地对待工作。
在平凡中成就非凡的事业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整个社会系统中,除了一些特殊的人能够从事特定的工作之外,绝大部分人们的工作都是极其平凡的,对于女孩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尽管仅是平凡的工作,但只要尽心尽力而为之,依然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18岁那年,史可进入某外贸服装公司上班。起初,她只是公司里的一名杂工。
杂工不属于公司的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合,哪里有零活,她就要到哪里去尽管如此,但史可却从未抱怨过,而是不断安慰自己:既然自己想在服装制造这一行业做出一番业绩,就必须对服装的制造过程拥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正是由于杂工这项职务,史可才有机会与公司的各个部门接触,进而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当工作一年后,她申请到制造部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她便学会了裁缝、制衣。后来,她又申请到质检部工作就这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她几乎把这个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均做过了,最后她又决定申请到装配部工作。
史可的妈妈对女儿的如此举动深为不解,在不经意间的一天,她向史可问道:“你已经工作三年了,总是做些剪布、烫染等小事,不怕耽误自己的前途吗?”
“妈妈,你不明白。”史可微笑着说道,“我并不急于当某个部门的领导,而以能够胜任领导整个公司为工作目标,因此,必须花点时间了解制衣的整个流程。
如今,我正在把自己的时间做最大价值的利用,我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条裤子如何做,而是所有衣服是如何制造的。”
当史可认为自己已完全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便决定在装配部崭露头角。由于她在其他部门干过,既懂得各种衣服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出衣服的优劣,这为她的装配工作增添了不少便利。没过多久,她就成为装配部最出色的人物,并在短时间内被晋升为部门领导。
尽管杂工属于小事的范畴,但史可却从中获得对各部门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的认识,为其实现最终职业目标奠定基础;尽管装配衣服属于小事,但史可却能把装配衣服的手艺运筹帷幄,当她被晋升为管理者时,她将会比其他从未接触过装配衣服的人更懂得如何有效管理转配部门的工作;尽管史可起初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她的经验、她的见解,已远远超越了普通工人换而言之,她已拥有领导全部门工人的能力和素质,而她在小事中所获得成长则是巨大的。
成功既需一定的耐力,又需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既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又是点点滴滴小事累积的结晶。而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女孩均有这样一个毛病: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她们时常羡慕名人头上的桂冠,却不了解他们为之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她们总是盯着能够一举成名的机遇,却不愿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们时常幻想从天而降的馅饼,却不想学习如何才能得到那块“馅饼”事实上,大至公司,小至个人,它们的成功发展,都是源自于平凡小事的积累。对于聪明的女孩来说,她们总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得尤为出色,进而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广;她们总是细心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进而使成功的机遇接踵而至。
在内心深处,聪明的女孩懂得:人生的辉煌与成就,正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的。若要成为大名鼎鼎的作家,就需努力写下自己的第一篇文字;若要成为一名声情俱全的乐师,就需努力学好每一个音阶因此,她们总是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做起,逐渐锻炼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智,以赢得他人的信任,获得干大事的机会。
对于聪明的女孩来说,即使她颇有才华,在某些方面又有一技之长,也不会急于露出自己的锋芒;即使她出身于权势之家,父母均是高官,也不会锋芒毕露。因为她深深地懂得,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犹如一粒石子被投入一潭平静的湖水中,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会处在他人的视野之中,倘若自己锋芒毕露,又没有稳固的人际基础,将会招致他人厌烦。
表现过好,丢失工作
欲速则不达。对于一个身在职场的女孩来说,如果她在各个方面均极力展示自己,锋芒过露,将意味着其注定不会拥有好的结局。
董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毕业后,她在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销售助理,试用期为三个月。
与这家国营企业签订试用期合同后,销售助理这一职务使董娟一次次感受到“英雄拥有用武之地”。在业务方面,董娟表现得尤为出色,其独具一格的谈判水平,令总经理对之刮目相看。然而,令她感到出乎意料的是,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束时,公司的人事部门经理却委婉地告诉她:“‘十一’长假结束后,你不必再来公司报到了”
每当董娟忆起此事的时候,她总会这样对朋友说道:“或许是由于我表现得过于出色,有些人际关系问题没有注意,反而失去了工作。”曾在那时,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的董娟本想努力表现一番,但却过犹不及。后来,她才得知,单位领导和同事对其工作能力没有任何疑义,却对她的综合表现提出这样四个字——“锋芒过露”。过于崭露头角,不注意协调人际关系,对于领导不够尊重均是董娟的“致命伤”,更让领导感到费解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或制度方面的不健全等,董娟总会不分青红皂白、毫无保留地一一提出。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董娟满腹委屈地反思道:“或许我对如何处理社会关系还不是十分了解,原本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譬如,在一次谈判过程中,自己的确完成得十分出色,但后来又不免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事实上,我仅仅只是一个销售助理,诸多事情还是应由销售经理来决定和处理,当时的自己怎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尽管十分委屈,但董娟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个现实。
对于初入职场的董娟来说,或许这件事情会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收敛一些,毕竟,在某些境遇下,锋芒毕露是易遭他人嫉妒的。而聪明的女孩却非如此,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她们都会潜藏自己,埋伏自己,既不暴露自己的目标,又不在他人面前晃动自己的锋芒,或许正是如此,才使她们在运筹帷幄中少了一些嫉妒的目光,多了一些完美的和谐。
适时藏起自己的锋芒
人们常说“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均在阐明好人易遭坏人嫉恨的事实。然而,对于一个聪明的女孩而言,不论处于何种境遇下,她都会适时藏起自己的锋芒。
田雨是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之后,她开始了自己的找工作之路。原本她认为,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是相当容易的。然而,结果却令她失望了,甚至是绝望了。一个月过去了,她几乎没有任何收获,最主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公司均认为她没有工作经验,不能立即上手,这不禁使她备受打击。其中,一位面试官的话语为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要以为自己是硕士生,就感觉什么事情都能做得来。
在一番认真思考与斟酌之后,她决定收起自己的所有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在较短的时间内,她便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录入员,尽管对于她来说,这份工作犹如“高射炮打蚊子”,但她依然干得一丝不苟。后来,老板在无意中发现她能指出程序中的错误,并不是一般的程序录入员,这时,她便亮出自己的学士证,于是,老板便把她提拔至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她拥有许多独到且有价值的见解,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聪明,便对其加以“质问”,在情非得已之下,她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证,老板对她的能力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