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习要懂心理学
7413400000016

第16章 学习评价与心理学——学习主体面面观(1)

学习评价,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估价的过程。学习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它有助于每个同学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知识的自我完善。学习评价还有动机的功能,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所在,能够时时看到自己学习进步的情况。因此,只有在学习中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才能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

基本常识——学习也有说不出的烦恼

一、学习成绩与对老师的看法有关吗

心理困惑

我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我发现在学习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每当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自己考得成绩好的学科都是自己喜欢的老师教的。比如说英语吧,我的考试成绩在全班总是位居榜首。不只是我,很多同学的英语成绩都比其他学科高出好多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都很敬佩英语老师,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关心同学,工作认真负责,真是可敬可亲。难道一个人某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与对教他这门学科老师的看法有关吗?

专家指点

可以说,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对任课老师的看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以前,一些教育学着作把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说成是一种特殊的、单纯的认知过程。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同学们的课堂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包括思维、想象、感知、记忆的认知过程,或者叫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意象过程,包括意志、情绪、感受等个性发展过程,或者叫非智力因素活动过程。

现代学习理论也认为,课堂学习过程必须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所谓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是由意向过程和认知过程两部分组成的。意向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和心理条件,认知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的认知系统和心理结构。

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活动通过认知的方式制约和启迪着非智力因素活动的水平和能量,而非智力因素活动通过心境的方式抑制或加强智力因素活动的效率和速度。所以,新的现代学习观提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学习的成功。

当你所喜欢的老师来上课时,你的情绪激昂,神经兴奋,注意力也集中。这种非智力因素会使你在课堂上的思维和想象、观察和记忆等活动得到强化,使智力活动的效率和速度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智力活动的效率和速度,以及认知和创造的快乐,会使你的精神更加振奋,信心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意志得到加强,从而促使非智力因素的水平更高、能量更大。这样,智力因素活动与非智力因素活动相互促进,就保证了同学们课堂学习的质量。正如古人所言“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时间长了,这门功课自然学得非常棒。专家提示

如此看来,同学们应该力求在“学习成绩”与“对老师的喜爱程度”之间建立一种优越的运行机制,即互促、互动的激励机制,这样不断循环发展,就能够达到师生双赢的良好效果。

二、如何正确看待满分

心理困惑

一天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刚满14岁的男孩,竟在自己的手腕上刻了11道刀痕,考95分刻一刀,考98分刻两刀。他说:98分离100分只有2分了,丢了分更不可饶恕!看过之后,我感到震撼。我也是个初中生,而我却不争气,没有他那样的意志,没把分数看得那么重。当然我也特别希望得高分,那样就不会再遭到父母的责骂,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行。后来,我又感觉有点不对劲,想考高分就努力学嘛,干吗用残害自己肉体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呢?有必要把分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吗?

专家指点

眼下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问一问天底下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不愿考高分的。这也难怪,传统的观念和保守的思想使家长和老师不允许他们对分数有丝毫懈怠,只期望他们成为争分的高手。这就形成了一个极不公平的局面:分数线的一端,是赞美与鲜花,是奖赏与“高尚”;另一端,则是批评与苦果,是惩罚与“低俗”……在学校,随处可以听见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谁的成绩如何好,考分如何高,尔后便用聪明能干等来将其美化,形成一个定理:考分高的学生,什么都好,什么都是高人一等。然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只把分数当命根而毫无实践能力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分数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考试,通过评分,可以检验一个同学的阶段学习情况,这确实是一个衡量学业的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分数高,不一定证明知识掌握得全面、牢固,因为考试不可能涉及没有学过的知识;分数低,这也不一定证明就无可救药,因为失误对于任何人都是难免的。考试只能是检验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一种手段,其真正作用是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知识,掌握本领。

事实上,多数学生往往被自己制造的分数网紧紧地禁锢,这是大可不必的,甚至是一种极为错误的做法。然而,不光是学生自己,老师和家长也总是离不开以分数为中心,以成绩和名次为基点的话题。不少人还对差生置之不理,冷眼相待,使一些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无心学习,有的甚至迫于这种压力不能控制自己而去作弊,企图蒙混过关。

那么,该如何正确看待分数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要过于重视分数

有很多学生太看重自己的分数了,以至于经不起感情上的打击。诚然,分数可以客观地显示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根本不涉及道德方面的问题。当你悲伤于你理想的扁舟被分数的浪潮无情地吞没的时候;当你自卑地认为自己是差生,甚至妄自菲薄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套试卷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考出我的真实水平?尔后做出一个自信的答复:就算我不能高分常有,但我掌握的知识却是谁都拿不走的,咱走着瞧!最后粲然一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于是就从高分观念中走出来了。

2.把分数当作一面镜子,适时照出问题,得到启迪

分数虽然不能全面衡量你,却也能起到一个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拿着分数与别人一比较,你至少能感觉到差距,察觉出不足的科目和地方,于是产生出一股冲动:哼,原来这班里充满了竞争啊,我可不想被淘汰,我要在这股气息里角逐!接下来的一幕便是你向高手虚心讨教的情景,便是你翻阅课本,细细核查笔记的场面,你会发觉分数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刺激,一种动力,或许你还会感慨——你越用心看书,就越品味到思维闪烁的快感,越发埋怨自己不知道的实在太多了。总之,通过一番重新调整后,你一定能放声歌唱——无限风光在前方!

3.降低过高的期望值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智力、性格、气质等各不相同,因而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有高下之分,考试分数也就出现高低之别,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出类拔萃,每位学生对自己的期望都要符合实际。

4.改变“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算成才”的观念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总会发光”。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家长不必强迫孩子一定要考高分、上名牌大学。此外,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不同,所适合的职业也不同,只要孩子有兴趣,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取得非凡的业绩,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因此,成才观念的转变,也就改变了对孩子分数的看法。

专家提示

作为学生的家长,需树立正确的分数观、成材观。大家或许听过,某省有一个九岁的小学生,因期末考试未达到父母的要求,而被残忍的父亲活活打死的事情。

一个无辜的小生命,就这样被“罪恶”的分数葬送了性命,怎能不令人痛心!当时,此事却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孩子的家长也悔恨万分。然而事隔几年,人们似乎淡忘了历史的悲剧,孩子一次没考好,就大打出手,甚至将谬误当成真理,认为分数是永远的革命本钱。这是极为荒唐的。

三、帮助他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吗

心理困惑

我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里算是优秀,为此,班主任老师把班里一位学习成绩极差的同学安排在我的旁边,要我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情对爸爸和妈妈讲了。谁知爸爸妈妈听后却对我说:“那不影响你自己的学习吗?简直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时间帮助别人还不如自己多做几道题、背几个英语单词,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大学,那时候谁来帮你啊?”对此,我很困惑,到底是帮还是不帮呢?该怎样认识呢?

专家指点

把拥有的物质给予他人一份,自己便少了一些。而知识、技能却不是这样,教给别人,非但不减少,反而能进一步地强化、巩固,温故而知新,会全面提高自我。

心理学研究指出,帮助别人学习,不是单纯地利他,同时也利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帮助他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效果。在生活中,当你听到一件稀奇事儿,如果不对任何人讲,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了。若是把它说给人听,那就会很长时间都不会把它忘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去发现问题,去记住答案,去把自己所记住的教给别人,这三样东西就可以使学生胜过他的先生。”因为,当你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内部的思维活动转为外部的言语活动,不仅训练了记忆、思维和表达能力,还对知识进行了第二次理解,使你对学过的知识能够查漏补缺。

其次,帮助他人学习、给别人讲解问题,是在进行着一种积极的、高质量的复习,在后继的学习或者考试中,很容易回忆起自己给别人讲解过的内容。在帮助过别人的题目上,帮助者解答反应的熟练程度会因为对别人的帮助得到加强而发生积极变化。

再次,帮助他人学习、给别人讲解问题,也是在检查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些自己觉得懂了却又不能给别人讲解清楚的问题,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对该问题的思辨过程,而这个对问题思辨的过程是高水平学习不可缺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帮助其他人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盲点。

最后,帮助他人学习、给别人讲解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温故知新的过程,在讲解一些自己认为烂熟于胸的知识点时,经常会发现“熟视无睹”的重要问题。

可以发现很多非常乐于给同学讲解问题的学生,与在学习上需要被帮助的学生,不再仅仅是一种施予和被施予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助互利的关系。因为帮助者“有责任”帮助且乐于帮助,而那些学习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也就没有过重的心理负担了。

专家提示

在有效的学习互助活动中,受益更大的往往是帮助者。帮助者受到的激励更大,在学习热情方面的变化比被帮助者更大。因为,在帮助他人学习的同时,不仅能强化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让思维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增强帮助者的责任意识,何乐而不为?

四、怎样克服学习中的浮躁心理

心理困惑

我是一名高中生。现在已经上高二了,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由于从小就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得我一到教室就烦,一拿起书本就困。我读的是理科,可是我并不喜欢数理化,我一直比较喜欢文学一类的书籍。总之现在就是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是我感到对不起父母,家长供我上学很不容易,为此而内疚不已。二是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上大学,以后的路又在何方?想到这些就有些歉疚甚至焦虑。现在总想找个人倾诉自己的烦恼,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专家指点

许多人内心缺少宁静,遇事就烦,又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不懂得循序渐进,而一味地急功近利。这就是所谓的浮躁。

浮躁是指做事没有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整天无所事事,脾气大,这是一种病态心理。

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从历史原因讲,是由于过去遗留的问题过多,自己的期望值又太高,竞争十分激烈,改变原来习惯的愿望对原有习惯、行为的冲击很大,于是心中重新定位的角色比较模糊,便会产生焦躁不安、心神不定、迫不及待的心理问题。

从主观来看,人们之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通过攀比,对学习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现有状况不满意,于是过激的欲望便会产生,因而使人们变得非常敏感、脆弱、小小的“诱惑”都会盲从。

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侧面,浮躁的心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具体表现是:做事情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或者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既要鱼又要熊掌;或者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静不下心来,耐不得寂寞,稍有不顺就轻易放弃,贪图安逸,逃避劳神,从来不肯为一件事倾尽全力。究其实质不外乎是急于求成,渴望结果的超常迫切心情。

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出现浮躁的状态,浮躁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少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而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心理,若不能及时调整恢复,则会形成一种心理惯性,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障碍。

现在不少年轻学子已很难平静地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难以看完一本名着或欣赏完一首名曲;他们坚持不到听完最后一堂课;他们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些学生忘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他们希望立杆就能见到影,他们甚至渴望科学家们能发明“知识注射液”,在数秒钟内使自己成为天才,这都源于浮躁心理的驱动,源于年轻人急于求成、渴望结果的超常迫切心态。

浮躁是一种情绪性、冲动性、盲动性相交织在一起的病态心理,浮躁使人失去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使人盲目行动、随波逐流。因此,作为青少年,一定要克服浮躁的心理。

1.在比较的时候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但是比较也要讲究方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

懂得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开拓的基础。如果学习中没有务实精神,那么开拓就只能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都该明白的。

3.遇事要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要跟着感觉走,要问题看得高远些,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骄戒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