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7406800000011

第11章 俗语(4)

古时,我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礼记·曲礼》上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其是非,有自己的主见,不应像万物闻雷声惧怕而回应那样。因而,“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后来,雷同被人引入到文学中来,便有了今天的意思。

52.“出风头”的由来

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上海县城内最繁华的是四马路。一帮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整日子在那里胡混。

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后,这里总是一片笙管弦乐,笑语嘈杂,车水马龙,最惹人注目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忸怩作态的妓女。人们把她们这种招摇、卖弄的行为称为“出风头”。爱赶时髦的阔人及其小姐、少爷也雇辆马车出出“风头”。

这样,上海滩便出现了一股形式奇特的“兜风”潮,一帮马车载着人,从四马路经过黄浦滩到大马路,“出风头”每次收费1块钱。

此后,“出风头”被指做一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沽名钓誉之类的行为,并一直沿用至今。

53.“入伍”的由来

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阶编制有关。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五户为一比。当兵时,五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五人总是在一起。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

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人们仍然习惯把参军叫做“入伍”,把退出军队称为“退伍”。

54.“走后门”的由来

相传,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以蔡京为相。蔡京拼命贬谪和排斥旧吏,并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因此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

有一年元宵节,在京的艺人们自动组织起来在街头自编自演了一出名叫“走后门”的戏。内容大概是:有一天,某县县官正在升堂办案,忽有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和尚,要求离县到外地去游。知县一看他的度牒是先帝年间发给的,就无名火起,不但不准其要求,还下令收缴度牒,不让他再当和尚。

在赶走这个老和尚后,接着一个道士又进来了,他要求县太爷捐资修建道观。知县一查,这个道士又是先帝时期出家的。县太爷不但不捐资,反而下令要道士还俗。

正在这时,知县的亲信师爷走上前,在知县耳边悄悄说:“太老爷!黄员外为了报答太老爷上次替他办事的恩德,现特奉送银子1 000两,可这些银子全是先帝年间铸造的,那怎么办好呢·”

知县想了想白花花的银子送上门来,哪能让它跑了,于是他稍作沉思后细声对师爷说:“先用箱子装好,不要从正门进来,以免被人看见,要从后门悄悄地抬进来。”

55.“舌耕”的由来

西汉著名学者贾逵自幼博闻强记,聪颖过人。5岁时,姐姐因婚后不育,被休弃回家,成为他最贴近的人。

贾逵的邻居十分富有,专请塾师教其子弟,不时传出琅琅书声。每听到读书声,贾逵姐姐就抱起他隔着篱笆倾听,从不间断。日积月累,贾逵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而且还能流利地背诵。

贾逵有了良好的基础,加上他勤奋刻苦,长大后,知识大增,书法日精,于是把能背诵的《三坟》、《五典》写在剥下的桑皮上,树皮不够,又写到木板和一些家具上。见者赞叹不绝,贾逵声名由此大振。许多好学之士,慕名前来求教。贾家门庭若市,一改昔日之冷落。

贾家原很贫寒,由于众多求学者的馈赠,粮食满仓,日渐富裕起来。人们说贾逵不是靠力气耕田起家,而是靠舌耕换来的。自此,人们便把以教书育人称为“舌耕”。

56.“偏袒”的由来

周勃,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勇将,此人在军中威望甚高。刘邦临死时,深知有人想篡位夺取刘氏天下,因而对周勃寄予极大的希望,曾对人说道:“安刘氏者,必勃也!”

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大力培植吕姓的势力。想到高祖刘邦的重托,周勃决心夺过吕氏的兵权,恢复刘氏的帝业。

一天,周勃把军士们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诛吕扶汉的主张。他对士兵们说:“凡是拥护吕氏的,就脱掉袖子,露出右臂;凡是拥护刘氏的,就露出左臂!”周勃的话音刚落,兵士们都“刷”地露出了左臂,表示拥护刘氏,听他的指挥。很快,吕氏就垮台了。

偏是偏向一方的意思,袒是裸露的意思。偏袒一词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现在使用这个词,它的意义当然不是“露出左臂”的含义了,而是在它原义的基础上,引申出“偏向”的意义。所谓偏袒,就指偏向、袒护。

57.“穿小鞋”的由来

封建社会,我国汉族妇女一直沿袭着缠足陋习,脚缠得越小就认为越美,并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过去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根本互不相见,只能依照脚的大小,去衡量女人的美丑。

因此,在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的鞋样儿,以示女方脚的大小。一旦男方同意了亲事,就留下此鞋样儿,按此样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着这双绣鞋,以防脚大而受骗。女方如果当初故意把尺寸弄小,那么,脚大鞋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从而出丑。

后来,人们把这一风俗引申到社会生活中,用来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

58.“两面派”的由来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都感到苦不堪言,因为哪方的军队来了都要欢迎,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

豫北怀庆府人素来生活节俭,想出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着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可是,他们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招来了大祸。

有一次,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见到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十分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被风吹得翻过来,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非常气愤,将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

后来,“两面牌”逐渐演变成为“两面派”一词。

59.“高抬贵手”的由来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而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

戏场当然只开一扇边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在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者溜进戏场。农村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

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于是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60.“目的”的由来

“目”是眼睛,“的”是箭靶的中心,按字面理解就是眼睛看到的地方,引申为要达到的地点或目标。

“目的”一词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话说唐朝窦皇后是隋定州总管与襄阳长公主所生,出身豪门,自少便才貌过人。这样的小姐,必定要选一名相称的佳婿才堪匹配。窦家想出一个办法:在大门口设一只画有孔雀的屏风,应婚的男子都要施展一下射艺,如果射中孔雀的眼睛,便可获得这位小姐。

唐高祖李渊前来两箭皆中的,于是小姐便嫁给了他,日后成为皇后。“目的”一词也由此而来。

61.“斧正”的由来

斧正是请人修改文章时的常用语,表示谦虚。它来源于《庄子·徐无鬼》里的一则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郢都(即今湖北省江陵县北面的纪南城)有一个人的鼻尖上,忽然粘上一块宛若苍蝇翅膀厚薄的白土,怎么抠也抠不掉,觉得很别扭,于是请一个匠人来替他削掉。匠人端详了一下,便叫他站好,要他无论如何不要动弹,然后举起手中的斧头,飞快地从鼻尖上掠过。那人只听耳边一阵风声,再摸鼻尖时,果然白土一点儿也没有了,而鼻子却毫无损伤,自己也一点儿没害怕。

后人将这一故事,引申成“斧正”一词,意思是自己的文章诗词有毛病,请别人帮助删削。因为那个匠人是郢人,而古代“正”与“政”二字可通用,所以斧正也叫做“斧政”、“郢政”。

62.“荒诞”的由来

据我国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诞”是一种小兽的名字。这种小兽也称“讹兽”,生活在西南的边远地区。它的身形就像兔子,却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而且居然能像人一样说话。但它所说的话都是些不实之词,它说往东就是往西;它说是好的,却可能是坏的。

“荒诞”一词就是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演化而来的。由于“诞”这种动物喜欢撒谎,后来人们就用“荒诞”表示“弄虚作假”、“不合常理”。久而久之,“荒诞”就化为形容词,即今天的用法。

63.“万万岁”的由来

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臣民对她的吹捧,可不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朝思暮念,终于悟出一个“出题对答”的计策。

有一天,武则天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诸学士,出题令其对答,她的上题是:

玉女河边敲叽棒,叽棒叽棒叽叽棒;

学士们虽搜索枯肠,一时也未能找出合适的对题。

一阵沉默过去,有个惯于献媚的学士,似乎猜透了武则天的心思,忽地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一听,龙颜大悦,大加赞扬。从此,“万万岁”一词便传播开来。

64.“尚方宝剑”的由来

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权象征物以赐臣下。朱元璋出身贫民,对官吏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开国之初,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志》)后又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监察御史兼有监督各地官僚的职责。御史出巡,带有专印,印文为“绳衍纠缪”,以示其代表朝廷的权力。但这种印文似乎难以象征皇帝的权威。

后来,监察御史出巡,常赐以“尚方宝剑”,表示“如朕亲临”。其他大臣临事,亦有赐“尚方宝剑”的。

65.“幽默”的由来

“幽默”是个舶来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流行于群众言谈之中。

“幽默”一词未流行之前,还有过激烈的争论。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曾把它译成“酉末”,还有人主张译为“幽妙”或“语妙”等等。而林语堂则认为,“幽默”既是音译,又包含“作语隐谑,令人静中寻味”之意。因而,林氏译法得到认可,并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