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一日一谋
7406500000014

第14章 忤合篇(2)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当你遇人不淑的时候千万不能一条道跑到黑。睿智的人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领导才会英雄有用武之地,才会有所作为。人生短暂,糊里糊涂走错路,就会自毁前程。盲人尚且知道听风声,用拐杖试探前方的路,如果遇到荆棘,他绝不可能坚持往前走,不是因为他胆怯,而是有些牺牲根本没有必要。主非明主,不能人尽其才,另谋高就乃是明智之举。

大凡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信奉哪里路好走就往哪里走。汉初的陈平即深谙择主而事之道。陈平先投魏咎,因意见相左改投项羽。但是,项羽入关后妄自尊大,不采取谋士意见,陈平深感前途暗淡,英雄无用武之地。正在这时,刘邦出现了,虽然此时刘邦身陷敌营,处境艰难,但陈平在刘邦身上看到了成大器、建伟业的希望。所以,陈平冒着生命危险,出奇计骗项羽调走了老谋深算的范增,然后用计帮助刘邦逃离了楚营。后又六出奇计帮刘邦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刘邦曾经问陈平:“你原来辅佐魏王,后来离开魏王投靠项王,现在你又跟随我,这是什么缘故呢?”陈平回答说:“同样一件东西,在不同人手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任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项王,项王也不能重用我,我才来投奔大王您。我虽然还是我,但是任用我的人却不同了。我久仰大王的美名,听说大王您知人善用,广招贤才,礼贤下士,所以我才千里迢迢来投奔,希望能得到任用。”

陈平不但善于谋国,而且善于谋身。汉初三杰都曾不安于位,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萧何遭谗,被械于狱中;张良惧祸,学辟谷从赤松子游。而陈平一生却始终受到信任,并且平步青云,到文帝时被擢升为右丞相,蟒袍玉带,八面威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世上有太多的千里马,只是伯乐并不遍地都是。所以真正的智者懂得自己寻找伯乐,陈平两次出逃,三次择主而事,是其大智使然,与范增相比他似乎要高明许多。范增情知项羽不可与谋,却疏于变通,结果含恨而终,功业未成。陈平审时度势,善于择主,才使自己走上了事业的巅峰。

有些主是没法选择的,如果不幸遇到了昏庸的君王,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是空怀盖世之志,而不得一毫施展。有时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盖世才情而命丧黄泉。比干一腔赤胆忠心,碰上了商纣王,结果被其剜心而死;诸葛亮明知刘禅“扶不起”,却还要死命效忠,最后累死五丈原上;袁崇焕碰上了猜疑心极重的崇祯皇帝,结果被奸贼所害,以千刀万剐之酷刑被处死……在没法选择君王的情况下,如果得遇明主真是幸事。如果遭遇昏王,也只能慨叹自己时运不济了。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大概也只能在乱世。

古语讲“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如果把臣子事君比做女子嫁夫的话,魏徵是三嫁尤不足,直到第四嫁才找到了正主,应该不算“忠臣”或“好女”了。可偏偏魏徵名垂千古,即便是在历代名臣中,能赶得上他的也真是寥寥无几。魏徵先事元宝藏,后事李密,再降李渊,又投入窦建德军中,继而被太子李建成召为洗马,最后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贤臣择主而事,并不是风吹墙头草,而是顺应时势的睿智与通达。对于一个胸怀政治抱负的人而言,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便是贤臣择主而事。

而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可能最关注的就是择业了。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是最令自己满意的?什么样的空间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在人才流动频繁的大背景下,不大可能一个人一辈子只从事一种工作了。所以,“鸟儿”们总是不断地变换“枝头”,出现了“飞鸟式就业”这一择业方式。这种择业方式最讲适者生存,频繁地更换岗位与职业,有机遇,也有风险。所以,“鸟儿”们跳来跳去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下一个工作不一定比现在的更好。如果不从个人的实际条件出发,这“枝”望着那“枝”高,也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选择工作时,首先要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要认清自己,看准眼前形势,结合自己的一技之长去寻找工作,找自己喜欢的,有发展性的工作,找一个真正能发挥自己技能的工作。在工作中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当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情,并未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或者并不是十分适合自己做时,就要及时调转方向,寻求更适合自己的事情。因为悬崖勒马,为时未晚,及时调整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就会打开”。只要用心选择,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智解之三】

识人辨才 度权量能

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人类所有资源中最有价值并且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但是人本身又是极为复杂的,考察人的标准又因人而异,所以,只有摒弃主观标准,长久全面地观察一个人,才能比较真实准确地了解某一个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领导者,只有对下属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明察秋毫,在用人上各用其长,尊重属下的个性,给优秀的属下发挥潜力和特长的机会,让他们放心大胆去干,使得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使属下才能得到认可,如此才会上下一心,达到事业的巅峰。所以鬼谷子讲:“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人才各有差异,只要做到各尽其才,就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明代《泾野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一个木呆呆的,一个鬼精灵,一个眼瞎,一个驼背,一个瘸腿。这位父亲就让精灵鬼怪的那个儿子去做买卖;让木呆呆老实憨厚的那个儿子去务农;让瞎眼的儿子去算卦;让驼背的儿子搓麻绳;让瘸腿的儿子纺线织布。他这样安排,五个儿子各得其所,都能自给自足,不愁吃穿。这位父亲从这几个孩子的特殊性出发,注意扬长避短,甚至能够巧用短处,变短为长,使几个孩子各尽其“才”。木呆呆的人不容易见异思迁,会踏踏实实地把田种好;腿脚不好的人,行动不便,能安稳地坐在织布机前;鬼灵精怪的人头脑灵活,善于投机取巧;正所谓人才有参差,只要度权量能,就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君主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凭借匡辅大臣的帮助。故识才求贤为先,任能为重。识人的目的在于用人。“天下治乱,系于用人。”正如刘秉曾向忽必烈建议的“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刘邦任用善于辞令的郦食其,使他没费一兵一卒,就降服了齐国全境70多座城池;武则天任用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狄仁傑,使得旧唐老臣竭力辅佐她;忽必烈任用马可波罗,扩大了元朝在世界上的影响,他还力排众议,破格任用十八岁的安童为宰相,使得元代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强调随才使用。因刘基、朱升等博治经史,长于谋略,所以朱元璋让他们留在幕府,让他们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胡深等人精通兵法,骁勇善战,朱元璋就任命他们为将军,让他们率兵打仗,征战四方;汪广洋、叶身、章溢等饶有智计、办事周全,朱元璋则将他们派往各地担任行政职务。正是因为这些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其才,朱元璋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并最终黄袍加身。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极其注意收罗人才。能否收罗人才,在其德行,但能否认识人才却在于其智识了。所以得人在其德,知人在其智。仅能得人而不能识人,则所得皆庸才;仅能识人而不能得人,则人才皆为他人所用。所以,得人与知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用人上面,却应该以知人为首。无其才而使当其任,必遭挫折;有其才而不使当其任,则必不能久居。无其德而使居其位,则必败之,有其德而不使居其位,则必远遁。如果在征战之时、权力之争时,一旦识人有误,必将惨败。

古人言:“醉之酒以观其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酒能使人撤去理性的岗哨,使人毫无负担地显示出在清醒时总是极力掩饰的种种本性。酒可以刺激人的情感,酒后人的或多情、或慷慨、或柔和、或贪婪的本性就会清楚地表现出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是诸葛亮鉴别人才的重要方法。即要考察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可以采取对所考察的对象,嘱托其办事是否守信用来观察这个人。因为“信用”是人的根本,爱说大话,说空话的人,肯定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对于这种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怎么能让人放心大胆地来加以任用呢?所以鬼谷子讲:“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即要从人说话言语表达和感情的真假来判断他是否真的是可用之才,然后在需要时则可以征召、求取、提拔、重用。

宋真宗时,负责太子调谏和规劝的东宫左渝德鲁宗道为人刚正,遇事敢言,真宗称他为“鲁直”。有一次正好赶上真宗派使者召他入宫时,他的同乡来了,请同乡在小酒馆里喝酒,使者等了很久,他才回来。使者就问他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你可怎么说呀?”鲁宗道回答说:“据实相告吧!就说我出去和同乡喝酒去了。”使者说:“那你可能会被治罪的。”鲁宗道说:“和朋友吃饭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欺君罔上,那么臣子的罪过可就大了。”觐见皇帝时,真宗果然追问为何来晚,使者就把鲁宗道说的话,转告给真宗。真宗就问:“鲁宗道,我召见你,你怎么来晚了呀?”鲁宗道说:“我有朋友从家乡来,我家很穷没法待客,就请他在酒馆吃了顿便饭。耽误了拜见皇帝的时间,这是臣的罪过。”真宗见他说话老实,认为“忠实可大用”,还经常向刘皇后称赞他。后来,真宗驾崩,七岁的仁宗即位,太后(即刘皇后)临朝听政,于是她遵从真宗嘱托,将鲁宗道升为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鲁宗道之所以受到真宗的赏识,在于他为人坦城,忠厚老实。鲁宗道经常在朝廷上揭发官员不法行为,因此皇亲国戚都害怕他,因其姓上是“鱼”字,且其为人骨如鱼头,故称他为“鱼头参政。”

识人方式有很多。人的言行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才能的。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志士,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中没有谨慎小心的规矩,口中说不出至理名言,办事不讲原则,不能择明主而托其身,办事不能善始善终,所交之人皆鸡鸣狗盗之徒。不能见微知著,不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所谓士人者,计谋总在心头翻,心中有数,即使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也可以独当一面,这种人言语不多、但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所谓君子者,“言必信,行必果”,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讲仁义,坦然处世,逢错必谏;所谓贤者,品德合乎法度,言论举止被人奉为道德准则,乐善好施,兼济天下;所谓圣人者,通天人之际,与自然法则融为一体,品德崇高光明。这种人思想明确,人格完整,即使大富大贵对他来说也没多大好处,穷困潦倒也不会令他低贱。

“用人不易,知人尤难。”怎样识人用人确实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眼光和能力,只有这样,只能让更多的人才推着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