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皇权背后的女人
7404700000002

第2章 吕雉(1)

专权凶狠的恐怖女人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权的后宫之主。她有能力、有魄力,为开创汉朝江山费尽心力。她心思缜密、心肠狠毒,为了追求权力不择手段;杀功臣、残后宫、诛刘姓王,她更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她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雉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个著名的后宫人物。她不但坚忍、聪慧,而且专权、狠毒。她是第一个干政并掌权的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用尽了手段,其果断、其凶狠,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恐怖的女人。在中国封建史上曾发生过一起臭名昭著的“人彘惨案”,便正是这位吕后所为!或许正是因为她的这一恐怖策划,才在一定程度上让许多想反抗她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不敢轻易与这个手段狠毒的女人对抗,于是,她便拥有了更多的在朝廷中呼风唤雨的机会。正因为这样,历史才差一点儿被她改写,汉室朝廷也差一点儿成了吕氏的天下。

“命相”撮合的情侣

吕雉的父亲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因遭人诬陷而逃到好友家躲避。吕雉在随父亲逃跑的日子里,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的险恶。好在他们来到县令家后,暂时可以保得平安了,生活倒也重新恢复了平静。

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因沛县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刘邦也应萧何之约一同去县令家拜会吕公,没想到这一去,刘邦的命运从此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吕雉天生丽质,气质高贵。吕公善于看相,他认为女儿并非普通女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人中之凤,于是把这个女儿看成掌上明珠,即使是当县令的好友向他求亲,他都未许。而当吕公在众宾客中看到刘邦时,却惊叹此人命相奇贵,感觉女儿正应当相配此人。刘邦听后,又惊又喜,因为他只是凭着运气做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而且还不学无术,吕公居然说他命相奇贵,还要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他。当地好人家的女儿都不愿嫁给他,现在却能娶到如此美丽的女子,也算是上天赐予他的一份厚礼了。虽然吕夫人极为不满,可是吕公坚持如此,吕夫人便也只得作罢。于是,这后来纵横天下的一对夫妻,便这样结合到了一起。

命相之说难以服人,但这对夫妻的结合,如果从后来的种种事情看,倒的确是有点天作之合。

当时的刘邦因其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位卑事少,更谈不上经历什么大风大浪,所以,他更多的时间只是与吕雉共同享受平凡的幸福生活,日子过得倒也殷实。数年后,吕雉生下一男一女,更是给幸福的生活喜上加喜。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当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影响着全国各地时,天下时局也一时间大乱。这时,刘邦也不再贪恋那种平静的幸福,而是响应了陈胜吴广的起义,揭竿而起统领起义军,为了推翻秦朝暴政而开始了人生新的历程。吕氏家族的人全部参加了由刘邦统领的起义军。当秦灭亡后,诸家起义军的结盟就此终结,刘邦与项羽开始成为敌人。几年后,刘邦的军队被项羽打得是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父亲太公及妻子吕雉也被项羽抓住成了人质,刘邦只好带着儿女以及残余部下投奔了吕雉的兄长吕泽。经过几年的整顿,刘邦的元气渐渐恢复,直到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才与项羽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划定了楚河汉界。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汉争霸”时代。项羽在这个时候才将太公与吕雉归还刘邦。太公已经老了,他唯一的意义只是代表了刘邦的父亲;而放还吕雉,则等于为刘邦增添了智谋上的力量。吕雉天生勇敢坚强,虽然在项羽那里被关押了几年,却并未显出惧色,甚至还能够看出项羽的许多弱点。项羽放她回到刘邦身边,等于给自己又增加了一枚危险的棋子。果然,没过多久,刘邦的大将韩信率领大军在垓下包围了项羽,还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终于夺得了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刘邦称帝,即汉高祖;吕雉为皇后;其子刘盈理所当然地被封为太子;女儿被封为鲁元公主,嫁于张敖为妻。

项羽放过刘邦是一错,放过吕雉又是一错。吕雉何许人也?可惜项羽没有识出她能力的眼光,真是可惜!一代霸王,被毁灭的因素之一,竟是忽视了一个女人!

费尽心思,力保太子

刘邦称帝后,吕后住在长乐宫内,却不能惬意地去感受椒房殿的温馨芬芳,她要帮助刘邦处理千头万绪的各种事务。最初的几年,由于朝廷是一个所谓布衣将相之局,大臣都是与刘邦在往日平起平坐的人,诸侯国王也大多是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平时在宫里设宴,一些武将狂呼乱叫、醉酒失态、拔剑乱砍,嘴里也不干不净,朝廷上也不成体统,刘邦对他们也无法控制,直到后来宫里制订了各类宫规,这种状态才逐渐好转起来,刘邦也才真正感受到了身为天子的乐趣。

古代帝王位高权重之际,必然贪恋美色。刘邦本就好色,只因逐鹿天下之时,没有太多工夫享乐,现在自己做了皇帝,自是不会例外了。他在山东起兵之时,曾娶一美貌女子,便是戚夫人。后来,戚夫人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刘如意。刘邦非常喜爱这个小儿子,明显超过了对他的大儿子刘盈的喜爱。刘邦在小如意十岁时便封其为赵王。这一切,吕雉都看在眼里,她知道自己芳华渐衰,危机已经开始潜伏了。

刘邦在位期间,仍然东征西讨,四处平乱,身边时时带着戚夫人;而当时的吕后,却已年老色衰,明显已经失宠。而对她来说更大的威胁是,戚夫人并不满足于自己受刘邦的喜爱,她希望刘邦能改立太子,让自己的儿子如意成为他未来的继承人,这样自己的将来也可以显赫一时。刘邦欣然而许,因为他不是很喜欢刘盈,感觉他太懦弱,认为他成不了大器。于是,他决定在上朝时与大臣们商议此事。

但刘邦太低估自己的皇后了。他以为自己乃九五之尊便可目空一切,他却忽略了吕后的存在。吕后焉能令他得逞?而且,吕后的心思之深沉,都是刘邦所想象不到的。同时,令他没料到的是,不仅吕后,即便是群臣也没能同意。

此议一出,朝臣便一致反对。因为刘盈任太子已八年之久,如果突然无故被废,朝廷的威严将失,人心将丧,影响将会异常明显。刘邦心中不快,但感觉诸臣所言也有道理,便只好暂时放下此事,却并未放弃希望。

吕后在东厢偷听诸臣争议此事时,内心十分紧张。她看出刘邦心中偏向戚夫人与刘如意一边,虽然朝中诸臣大都反对更换太子,但她心中却不踏实,不知该如何做才能避过此劫。

万般无奈下,吕后想到了一个人:张良。张良是刘邦手下最有计谋的一个人,吕后便密使其兄吕释之前往求教。果然,张良胸有韬略万千,只出了一个主意便解了吕后之忧。他说:“皇上自登位以后,有四个德高望重之人一直请不到,此四人分别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并称‘商山四皓’。如果太子能够把他们请出来去太子府上做太子的宾客,太子的威信将大大提高,皇上也不会再提更换太子之事了。”同时,张良也提出了请出“商山四皓”的锦囊妙计。

张良是何等聪明的人啊!吕后果然聪明,居然能够很合时宜地将这个最富智谋之士拉拢。于是,她的胜利便理所当然了。

吕释之将张良之语回禀吕后,吕后大喜,便按照张良的计策送了许多财物给四位高士,并且以言语相劝。四位高士听说当朝皇后和太子如此赏识自己,又得了这么多的财物,心中异常高兴,便接受了吕后的邀请。吕后的心这才彻底踏实了。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有病在身的刘邦便准备派太子刘盈领兵去征讨。但刘盈从未打过仗,“商山四皓”见此情景,便献策说,若太子领兵出征,胜则无果,败则损威,有百害而无一利。吕释之将此言转达给吕后,吕后便依言去劝说刘邦,并说刘盈年纪尚轻,不能指挥沙场老将;而皇上虽然有病在身,威风却在,即使带病出征,也必可高奏凯歌而回,这岂不是要胜过让刘盈出征百倍?刘邦虽然不悦,却无言以辩,只好带病再次亲自出征。

刘邦剿平英布班师回朝后,病情加重,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又一次旧事重提,欲更换太子。吕后闻后,心中有恃无恐,暗中安排好了一切。当一次庆宴在朝中举行之时,太子由“商山四皓”陪同上朝拜贺。当刘邦见到这四位他异常尊重却数请不至的老者时,十分惊讶,便问其故。“商山四皓”回答说:“太子仁孝恭敬,尊礼儒士,天下士子都引颈愿为太子所用。”

刘邦深为“商山四皓”之语所震撼,便叹了口气,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又有这四人辅助,将来当可执掌天下,更换太子之事,只好就此作罢了。”

在“是否更换太子”这一斗争中,吕后是以全胜而告终的。她的心计由此可见一斑。至此,吕后之威,已无人可撼!

诛杀功臣,出手果断

吕后心计颇多,出手也是异常果断、狠毒。在国家逐渐稳定后,她感觉一些朝廷重臣开始成为自己的眼中钉。若这些人不除,将来必成自己的后患。于是,她便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朝中异己。而在这个过程里,她的果断、狠毒,才有了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表现。

刘邦打天下时,手下的一员著名大将韩信为建立汉朝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韩信是刘邦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但当天下统一以后,韩信的才华就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功高震主,后来逐渐遭到刘邦的猜忌,并被降为淮阴侯,使韩信十分颓丧、郁闷。韩信采取了一系列的消极反抗方式,时常闭门不出,皇上召见他也常称病不去。吕后更是视韩信为心腹大患,感觉一定要将其除去,自己才会心安。所以,她便不断地思考着对策,想尽快除掉韩信。

带兵打仗韩信是一把好手,但使心眼儿搞阴谋却非他所擅长。于是,在同吕后的较量中,他已经明显地处于下风。昔日的威武将军,落难于此,悲也!吕后并不给他翻身的机会,想要彻底除掉他,韩信竟无任何招架之力。

韩信在这样一种猜忌与压抑的环境下,终于忍无可忍,最终走向反叛之路。他趁汉高祖离京平叛,准备假传圣旨,赦免城中被拘禁的罪犯与奴隶,然后制伏吕后与太子,一举夺得朝政。没想到韩信百密一疏,因家中有一奴仆得罪了他,他便将其囚禁并欲杀害,那人之弟连夜去向吕后告密,欲救其兄。

吕后与萧何便商量了一条计策,准备让韩信自投罗网。此时的萧何已经成为了吕后的忠实部下,面对曾经的好兄弟,竟然丝毫看不出他的伤感,而是一心准备为主除去韩信。

吕后派人诈称从前线归来,说刘邦已经得胜,不日即将归来,命群臣上朝祝贺。韩信便称病不去。吕后见状,知道韩信轻易不会中计,便派相国萧何去请。萧何是韩信的恩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被后人千古传颂,是说韩信当年在刘邦手下迟迟得不到重用,有点儿灰心,便跟着其他将领逃跑了。而萧何平时在和韩信聊天的过程中知道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去把他追了回来,并在刘邦面前极力保举韩信,说他是世间少有的军事奇才,希望刘邦能对他委以重任。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事实证明,萧何确实没有看走眼,刘邦没有用错人,而韩信更是没有辜负自己的旷世奇才。萧何对韩信的知遇之恩,韩信没齿难忘!所以,如今萧何亲自来请韩信,韩信即便再有怀疑,也没有不去之理。吕后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成功地诱出了韩信。

韩信一踏入宫门,便立即被埋伏在那里的武士擒获,押到了吕后面前,吕后尽数韩信罪状。韩信听到吕后之言后,心知吕后必杀自己而后快,只好仰天长叹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吕后下令,将韩信斩于长乐宫悬锤之室,同时其亲戚朋友也无一幸免,全部受到了株连。刘邦平乱得胜归来后,闻知吕后已处死韩信,不但没怪罪于她,心中反倒一块石头落了地。但他同时心中也不无惋惜,毕竟韩信拥有绝高的才华,也建过卓越的功勋,如今便这样处死了,心中倒真有些不舍。但他更多的却是感觉心中安稳了许多,至少不用再担心会有这样一个世间少有的军事天才来与自己作对,自己的皇位倒是稳固了许多。

韩信死后,异己并未就此除尽,下一个目标,便是梁王彭越。

彭越在楚汉争霸时乃是刘邦手下的著名大将,虽然他不如韩信功高,却也建立了赫赫战功。刘邦得天下后,彭越被封为梁王。但当刘邦出外平叛时,叫他出兵讨逆,他却称病不出,惹恼了刘邦,便将其贬为庶人,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当他行至郑县时,正巧碰到吕后路过,他便向吕后陈述了自己的冤情,希望吕后能为自己说情,不求为官,只求能让他回到老家昌邑。

吕后没有让他失望,当即同意,并且将他带回了长安。

刘邦见吕后如此公然违背自己的旨意,异常惊讶,便质问吕后所为何意。吕后却胸有成竹地说,她带回彭越并非真要替他求情,而是如此一个人物,若举兵谋反,将来必为朝廷大患,岂能留在世上?

刘邦深感吕后的心机远在自己之上,他不得不叹服,便依从了吕后的建议,与吕后开始共同进行密谋。之后,吕后便暗中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于是刘邦一纸诏书便将彭越处死,并且将其夷灭三族。这样还不算完,彭越的尸身还被剁成肉酱,遍赐诸侯王,以此警戒。可怜彭越一代功臣,做了六年的诸侯王,便这样含冤带恨地死在了刘邦与吕后的手里。

当淮南王英布看到彭越的肉酱时,不由得心惊肉跳,终日坐卧不安。因为韩信与彭越先后被刘邦与吕后处死,下一个很可能就该轮到他了,于是,他当机立断起兵造反。在他起兵后,朝廷这边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便是刘邦想让刘盈出兵未成之事,上文已经提过。于是,刘邦只得亲自带兵出征。经过几场大战,刘邦终于得胜归来,但刘邦也在此战中中了一箭,好长时间才治愈。不久后,卢绾也步英布的后尘,认为下一个被害的就是自己,所以也起兵举事,兵败后投奔匈奴,但也未能逃脱被杀的下场。

在朝中,吕后经过精心的策划与安排,让刘邦铲除了所有的异姓王,甚至刘家的反对派也难逃一死。朝中每个人做事都是万分小心,因为一旦露出稍微不利于刘邦与吕后的痕迹,便会立遭杀身之祸。与此同时,吕后自己的势力则开始逐渐扩大,成了后来她夺取权力的一个重要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