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明白,但是想要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处于愉快的合作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情感反应。我们会对公平或者不公平、正确或者错误的事情做出具体的判断,但是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样的一点:团队是个人更好生存的基础,我们与他人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只有团队向前发展,个人的才能才有更好的施展之处。因此,面对团队间的矛盾与不满,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进行思考、权衡,通过相互的沟通来建立友好的桥梁,从而使团队的凝聚力更强。
个人的利益是与自己所在的团队息息相关的。只有整个团队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个人才有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团队精神,让自己融入团队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换回“人和”的状态,从而让自己在这种氛围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如果将企业比喻成一辆公共汽车的话,那么企业主的定位便是这辆车的司机,车的核心目的是将乘客运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只有当乘客都安全地抵达了目的地时,司机才有资格去收取车费。如果司机误将自己当成中心,而将乘客当成陪衬的话,那么整个角色定位便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所以,“金本位”无法成就企业家,“权本位”也无法成就企业家,只有“人本位”才有可能成就企业家。一个不关心他人的企业家,无法要求他人将命运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即使是勉强捆绑在了一起,也是悲剧多于喜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便要像胡雪岩那般凝聚人心,将原本的“异心圆”变为“同心圆”,如此之下,企业才可众志成城,群策群力,铸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5.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
胡雪岩曾说:要想生意好,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其意再清楚不过:自私是人性中无法逃避的劣根性,前半夜多想自己是不错,但是你在后半夜的时候便要多想一下他人的死活,否则生意便做不大,甚至是做不成。
赚钱的同时不忘做善事
“前半夜为自己,后半夜为旁人”,是说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不仅仅要想到自己的事情是否能够圆满完成,同时更要为他人考虑,去体谅一下他人的难处,学会为他人分担忧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自然经常体现于目前能赚钱、赚大钱为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上,但是从更深层面来看,可以令一个成功商人体验到深刻而持久的人生乐趣的,完全是凭借着自身卓越的眼光与见识,取财于正道,由能赚钱、赚大钱获得对于自身能力、素质、智慧、才干的确证,用凭借着自身的才能智慧所赚取的钱,去帮助他人,成就好事,并从中享受这种独特的快乐。
在事业成功、富甲一方后,胡雪岩便做起了捐赈施舍的善事。时逢乱世,连年的征战使原本富饶的浙江变得满目疮痍。为了收拾残局,左宗棠在入驻杭州之后,便进行了员绅的选派,令他们“设立赈抚局,收养难民,掩埋尸骸,并招商开市”。在这一过程中,胡雪岩是左宗棠处理善后时最为倚重的人物。他经理赈抚局务,并设立粥厂、难民局、善堂、义塾、医局、钱江义渡,修复名胜寺院,整治崎岖不平的道路,立掩埋局。
1871年,直隶遭遇百年不遇大水灾,胡雪岩立即派人捐制棉衣1.5万件,并捐牛具、籽种、银两1万两。由于天津一带积水早已成涝,籽种不全,胡雪岩又续捐足制钱1万串,以满足泄水、籽种之需。
1877年,陕西遭遇大旱,饥民无数,满地饿殍,急需粮食之时,胡雪岩初拟捐银2万两、白米1.5万石装运到汉口再转运入陕,左宗棠却认为路途过于遥远,实物转运过于艰难,要他改捐物为捐银3万两。结果,胡雪岩拿出了5万两实银解陕备赈。
此外,胡雪岩还曾捐江苏沭阳县赈务制钱3万串;捐山东赈银2万两、白米5000石、制钱3100串,劝捐棉衣3万件;捐山西、河南赈银各1.5万两。
捐赈是胡雪岩商业成绩之外有关道德的一大功绩,成为后来左宗棠为他争取黄马褂的一个重重的砝码。在用财富赢得美名的同时,胡雪岩也以善名为自己获得了更多的财富,而这一名与财之间的转换足以令人敬佩感慨。由此可见,钱财的价值并不在于钱财本身,而是在于使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满足感。胡雪岩一生富而有德、乐善好施,时时想着为民造福,他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满足感。
我们总是认为,无商不奸,在普通人看来,唯利是图乃是商人的天性所在。多数的商人自己也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乃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一些人甚至为了牟取利益不惜使用违法的手段,铤而走险。这便使人们产生了这样一种疑问:勤劳仁厚、真诚正直的商道精神与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经商理念相比,究竟哪个才是长久的王道?
其实,商道的内核部分还是以人为道,只有将人道参悟透,才可以行商之正道。从根本上来说,经商与做人、处世一般无二,只有学会利他,才可以长久自利。为了自利,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无异于涸泽而渔,得到的利益只能是暂时而少数的,而失去的却是永久性而多数的。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今日你暗箭伤人,他日人必以牙还牙,结果便是你不但要将当日的不义之财如数归还,恐怕更多无法料到的损失也在所难免。今日你瞒天过海,欺骗他人,他日人必有所察觉,那时等待你的很有可能会是牢狱之灾。所以,不管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永远是短视,学会在取得利益的同时看到他人的难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赚自己应该赚的钱,同时不忘做善事,这才是经商正道。
善行义举,赢得声誉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贵在可以为他人与社会贡献自己的光与热。美国有一布道家曾如此说过:“你若不能做灯塔,那便做一支蜡烛吧!”当我们行有余力的时候,如果可以加入为他人的生活奉献自己的光与热的行列中,我们的社会便会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地发展。
李嘉诚,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儿时生活并不富裕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长江实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的商业家中已经是佼佼者了。在2009年,长江实业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0000亿港元。
在商场上成功的李嘉诚并没有把自己的钱袋捂紧,而是向社会捐赠了大量的资金与各种物资来大兴义举,广做善事。李嘉诚的慷慨解囊、善举义行在他的家乡广东潮州市广为流传,早就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种形象。在行善的同时,李嘉诚还有更加令人称道的一点:他一向对“名”极为淡泊,做事时时保持低调。他不同意以他的名字为潮安、潮州两医院进行命名,甚至不愿意参加这两所由他出资建成的医院所进行的剪彩仪式。
在1991年7月12日早晨,李嘉诚一边吃早餐,一边听广播,突然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广播中传了出来:中国华东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他立即令自己的秘书在第一时间通知新华社香港分社,以4大公司的名义捐出了5000万港元赈灾,同时倡议全香港的市民关注祖国内地的灾情,在港内掀起了一股救灾的热潮。数日后,汕头地区又遭遇了强台风灾害,李嘉诚又以个人名义向汕头市政府捐出了500万港元。
李嘉诚的善行义举不仅向社会显示了自身崇高的人格与品德,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各种善行为他树立了高尚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同时也为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一无所有。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谁不想找一个人品高尚、信誉卓着的人做自己的伙伴?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无疑是将自己在商场中的风险大大地降低了。从商业角度来看,李嘉诚的种种善举乃是他在商业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这一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有形的资产更具价值。
大浪淘沙始见金,李嘉诚、陈光标……众多拥有着极大社会财富的商人,人们不但没有以传统的仇富心理来对待他们,反而从内心深处对他们极为尊崇,并奉他们为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慈善榜样,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在“后半夜”想着别人,为了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为了尽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投身公共事业,这样的举动不得不让人敬佩。
对于个人来说,做一个有钱的老板、成为这个社会中令人羡慕的财富拥有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那些心忧天下、具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能被社会所认同与接受。对于企业来说,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以便立足于整个社会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目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只有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并适当地对社会进行回馈,企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与支持。而这些支持将会进一步地促进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中国着名企业、全球企业500强之一的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尽到社会责任后,利润将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不能把利润作为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否则,可能就得不到利润。”
为社会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向陷入困难的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也会让自己活得更加开心,这便是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最佳双赢状态。
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这是胡雪岩成功的独家秘籍,他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赚自己应该赚的,同时更不忘记做善事,这便是胡雪岩在晚清政府趋向于败落的时期依然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白银帝国的秘密所在。现代企业家往往会由于竞争过于激烈,而将眼光全部集中于利益上,忘记了社会与他人对企业的帮助。事实上,只有那些既兼顾了企业发展,又做到了帮助社会与他人的企业家才可以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