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7387600000002

第2章 防不胜防的心理陷阱——小心自己落入别人的“圈套”(1)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诱惑,因为自己过于专注某些东西,反而使自己心灵的视线被遮蔽,一时失去理智,掉进了别人为你设置的心理陷阱之中。在心理博弈中,时刻以清醒的头脑来分析和看待事物,善于看到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才能够顺利避开雷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看手相、面相的算命先生,即使是在现代化的都市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在立交桥下、公园门口、人行道边,看到算命先生的卦摊,而且为这些算命先生捧场的人也不在少数。

虽然有时候人们明知其是迷信,有“蒙人”的嫌疑,但还是有不少人乐意通过这种方式来预测自己的运程。而且很多受过算命先生“指点”的人,都会被算命先生未卜先知的预见力所征服,觉得算命先生说得非常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算命先生真的能够洞察过去,预知未来?

心理学家对算命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算命先生之所以能够说得如此之准,其实只是利用人们的一种“自我求证”的心理,把人们引入到自己的“陷阱”之中而已。

算命先生往往善于观察人们的心理,并懂得利用这些心理达到自己的目的。算命先生向被算命的人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语意不明确的,因为语意不明确的问话,往往容易让人们向自己认定的方向去推测和想象。

例如有时算命先生会问:“你家门口是否有棵大树?”如果有,你就会认为他果然能掐会算;如果没有,他会一本正经地说:“哦,没有最好。”好像他原本便希望没有这棵树。有时算命先生会说:“你这个人和水是比较有缘的。”这样的话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很多联想。如果你的名字中有个“水”字或者带有三点水的偏旁,你便会想: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和水有联系呢?如果你是在水利部门工作,你也会很奇怪:他怎么知道我的工作和水有关呢?如果你家附近有条河流或池塘,你同样会吃惊:他怎么知道我的住处旁边有水啊?如此等等。不用算命先生说出些什么,你自己已经联想了很多。

人们都有一种“自我求证”的心理,当其受到某种暗示后,大脑中会立刻浮现出一系列与此暗示有关的内容。因此,当听到算命先生说你“与水有缘”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把自己一切与水有关的经历或事物都找出来,来证明自己确实与水有关,甚至会把自己某一次游泳时发生脚抽筋的事都联系到这里。因此,你会觉得:真是神了!他怎么知道我的命和水有缘呢?

算命先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向人们提供一些模糊的信息,让人们自己去求证,以使信息的模糊性具体化,让被算命的人觉得他们真是神机妙算,可以洞察天机。而事实上这一切却是被正在算命的人自己“算”出来的。

“算”术高超的算命先生往往都是善于设置“心理陷阱”的高手,他们能够从很多细节中发现和总结有效的信息,抓住被算命人的心理,在询问以及对话中对被算命人进行不动声色的暗示,使其主动钻进自己设计好的“陷阱”之中。例如,算命先生总会告诉被算命人要心诚,“心诚则灵”,这其实就是对他们的一个肯定性的暗示,让其对自己持赞同的态度。在产生信任的前提下,被算命人的思路就容易顺着算命先生的某种提示越走越远。并在算命先生提出的一些模糊性问题下,努力进行回忆与联想,主动证明这些话的准确性。

“自我求证”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而算命先生恰恰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达到了自己骗财的目的。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不会轻意被那些算命先生的“伎俩”所迷惑了。

不是教你诈

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求证心理,如果被人恶意地诱导和利用,则往往会失去理智,变得盲目。因此,心中常怀警惕,看问题时,客观一些、冷静一些,则会使我们避免上当受骗。

有这样一个故事:

甲、乙两个工人在一个工头手下干了整整一年,到年底的时候工头为了奖励他们,分别给甲和乙每人发了一个红包。甲、乙二人很高兴,打开看到自己红包里装着1000元钱,然而却不知道对方的红包里装着多少钱。

这时工头对甲、乙二人说:“红包里的钱,要么是1000元,要么是3000元,你们如果愿意跟对方换红包,我可以给你们当来公证,但是,你们每人要给我100元的公证费。”

甲心想:假如我跟乙交换红包,若他是1000元,我就相当于亏了100元公证费;如果他的红包是3000元,扣除公证费100元,我还净赚1900元,而这两种可能性各占50%。和乙交换是划算的。

而乙的想法跟甲一样,也觉得换红包是划算的。

于是,甲、乙二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换。”

工头露出一丝狡诈的微笑说:“真的愿意?”

“愿意。”两个工人毫不犹豫地说。

结果,当甲和乙把红包换过来一看,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他们谁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3?000元的红包,还不得不各自给工头100元的公证费,而工头正是利用这样一个小小的伎俩,又从两个工人那里榨取了200元钱。

为什么工头可以轻易地使两个工人上当受骗?难道是甲和乙的推理有误?

其实,这是一次工人和工头互动的心理博弈,局势在变换,而双方的思维也应该随其变化,如果不能够敏锐地洞察局势,就很容易遭受失败。

一开始的时候,工头提出他们的红包或者是1000元,或者是3000元,问他们是否愿意交换,这时,甲和乙的推理分析是没有错误的,因此他们都选择了愿意交换。而此时,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既然甲愿意交换,那么乙就应该意识到,甲的红包里肯定也是1000元,否则他是不会愿意交换的,这样的话,就代表两个人的红包都是1000元,交换没有任何益处。而甲听到乙说愿意交换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两个人都够明智的话,则应该在工头第二次问“是否愿意”时,选择拒绝交换,这样他们就都不会受到损失。但是因为他们过分渴望得到对方可能拥有的3000元的红包,而没有意识到这些,最终被工头“算计”。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待和考虑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策略思维,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会利用某种惯性思维或者心理误区而引诱其上当受骗。谁都难免有一叶障目的时候,当人的理智和冷静被其他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例如名利)扰乱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别人的陷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二字总是会牵扯着人们的心理,特别是在人们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它就会像一团烟雾容易使人们的头脑变得模糊,甚至失去理智,被别人所利用。俗话说:“利字头上一把刀”,如果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获得的多,就难免利令智昏,考虑和分析问题时就不够冷静,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奖购物,或者花样繁多的抽奖活动,往往会抓住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把人们引诱过来,使其为了获得一些极具有诱惑力的奖品而支付一些费用,结果却并没有得到所谓的大奖,即使获得大奖,却也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最终落个上当受骗的结局。

人生如博弈,如果你与对手的行为相互影响,那么彼此之间就会构成一个博弈局势。身处博弈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你运用策略思维来选择行动,避免落入别人的陷阱。

不是教你诈

人与人的对局,其实是一种心理的博弈。说话办事讲究策略,而不懂策略,或者因为受到其他的诱惑而不能以冷静的头脑应对,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别人的圈套,被别人所利用。

在一个山头上有座小庙,有一个小和尚住在那里。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案桌上观音菩萨的净水瓶里添水,夜里防止老鼠来偷吃东西,生活过得很自在。不久,有一个长和尚来到这里,并住了下来。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让长和尚去挑水,但是长和尚觉得自己一个人挑水有些吃亏,就要求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为了公平起见,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这样两人才觉得心理平衡。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因为没人添水,花草渐渐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他们三个都看到了,但是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如果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都不想出力,都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在群体中,人们普遍存在着着一种“责任分散”心理,即随着责任人数量的增多,责任人的责任感就会相对降低,因为他们会觉得,反正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干得那么起劲。于是在相互推诿之下,谁都不努力,结果严重影响办事的效率。甚至因为缺乏责任感,还可能导致悲惨事情的发生。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1964年,纽约发生一起谋杀案,一位酒吧的女经理在公园附近被杀害,而当时附近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女经理被杀的情形或听到她的呼救声,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事后,媒体纷纷谴责人们的冷漠。这种现象从心理学上讲,叫做“旁观者效应”,即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当有其他目击者在场,人们的责任感就会削弱,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在这种心理效应的影响下,随着目击者人数的增加,人们的责任心却是递减的。这样的心理往往会使人变得懒散和麻木,甚至当看到有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因为有很多旁观者在身边,而产生“我不去救,让别人去救”的心理,最终谁都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造成见死不救的“集体冷漠”的局面。

在具体的工作中,如果个体产生这种心理,则会使工作的效率下降。对于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其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因为一个人干活,干好干坏责任都要自己的承担,人们往往会竭尽全力;但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明显减弱,面对困难或者遇到责任往往就会退缩,而且还容易出现偷懒现象,总想着自己不出力或者少出力,而指望靠别人的努力得到好处。

在这样的心理的影响下,“人多力量大”的法则会被改写,因为干活人越多,其效率却不一定越高,这时候可能会出现“1+12”的结果。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人数的多少来计算效率。两个人挖一条水沟需要两天,四个人合作却不一定能够一天完成,可能是四天,也可能永远完不成。这也告诉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善于组织管理,通过一些制度、法则来加以约束,将责任落实到实处,这样就会减少群体中个体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避免人多反而办不成事的不良后果。

不是教你诈

人多力量却不一定大,在群体协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个体的责任感得不到保证和提升,人越多干活效率反而会越低。避免旁观者效应的不良影响,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买高清DVD机免费赠送影碟。”

“购买巧克力,赠送泰迪熊。”

“在该商场购买商品满80元,免费赠送食用油一瓶。”

看到这样的消息,人们不禁会心中一喜,为了得到免费赠送的东西而购买指定的商品,不惜花时间,排长队,疯狂抢购,然而到最后却发现这些东西,其实自己并不需要。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理智的行为呢?

看来,免费对人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吸引力,以至于人们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见到免费的东西,不管需要不需要,就不顾一切地向前冲。

贪图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倾向,我们在日常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在购买商品时,很多顾客对打折的商品、免费的商品可谓是趋之若鹜。

物美价廉永远是大多数消费者追求的目标,很少听见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花多倍的钱买同样的东西”,一般地,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最好、最多的东西。

如果有免费赠送的,更觉得是额外的收获,喜不自胜。这都是人们占便宜心理的一种生动的表现。

占便宜可以让人们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消费者会因为用比正常便宜很多的价钱购买到同样的产品,或额外得到免费的商品而感到开心和愉快。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其中有利的一面,却忽略了不利的一面。

免费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动,从而很难认清免费物品的真正价值,只是觉得免费的机会难得,管它有用没用,反正获得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否则对自己来说则可能是一种损失。

免费的商品对人们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损害和风险,如果需要斟酌一番,选择错误就会造成损失,那么人们就不会像之前那样疯狂了。商品的价格都是用数字表示的,免费就等于零,而零在这里可能就不单单是一个价格了,它代表不需要任何付出和损失,这种免费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冲动,冲动会使我们失去理智,甚至轻易地落进别人的圈套。

刘先生和妻子一起逛商场,恰好该商场搞活动。在家电专柜,有一项优惠活动是“买高清数字电视,免费赠送最新款超强纠错DVD影碟机”。看到免费的商品,刘太太很是高兴,因为自己一直想要一台DVD机,刘先生也很高兴,于是就马上决定买回家去。当把电视和DVD都搬回家时,才突然醒悟过来,其实自己并不需要电视机,家里的电视机也刚买没几年。为了买DVD,反而多买了一台电视机,真是亏大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为了获得优惠券,而到某商场去消费,结果换回一包免费的咖啡豆;为了获得免费赠送的小礼品,而尽力地在该商场消费达到500元以上。然而,最后你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吃咖啡豆,小礼品也不是自己十分需要的。这样,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抢购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人心早已被免费的魔咒迷住,并没有仔细地去想它有没有用,值不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