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变态心理学
7384800000010

第10章 你的身体你不知道——躯体形式障碍(2)

通过这种方式,疑病症患者逐渐明白,他们认为的身体不适所能引发的严重疾病的症状可以由他们自己控制。这会动摇他们之前的“信念”,使他们逐渐意识到没有必要将身体不适和严重疾病紧密联系起来,而一旦这个联结被打破,疑病症患者将不再持续地错误解释自己的身体不适,会逐渐客观地来看待自己的健康状况,疑病症的症状也就会逐渐缓解。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也会让患者掌握一些缓解焦虑的技巧,甚至也会告诉疑病症患者如何减少因为“疑病”而去医院的频率。

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还会包括一些其他的心理支持。包括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地看待疑病症、提升患者治疗疑病症的信心等。同时,咨询师还会在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安排日常生活等细节方面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指导。为什么要做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十分焦虑自己的身体、研究自己的病情、一周跑多次医院的话,他(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有多么心不在焉,会是多么一团糟。咨询师要做的不仅是治疗患者的疑病症,还要保证患者可以重新回归正常的良好的生活状态。

除了这些之外,坚持重复告诉疑病症患者他们是健康的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按照前面所说,疑病症患者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他们不相信医生所给出的“健康”的检查结果啊。这是自相矛盾?可是许多临床案例却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好吧,让我们来想想为什么患者不愿意相信医生所给出的结果。如果做一下情景还原,我们或许不难理解,因为去医院求医的患者在得到结果的时候往往都是医生们惯例性地拿起一张检查化验结果单,熟练地扫一眼几个重点位置,然后口气轻松地说一句“没事,结果正常”。这样简单的告知怎么能让那么焦虑又敏感多疑的疑病症患者相信?所以,对于疑病症患者,如果想让他们相信他们确实如检查结果所报告的一样健康,那么窍门有三点:第一,坚持解释;第二,详细地解释;第三,坚持详细地解释。如此多次反复,才可能会达到效果。

躯体形式障碍案例

在关于疑病症的介绍即将完结的时候,我猜想我要面对另外一种疑问:“是不是如果我总是怀疑自己得了重病,不应该去医院挂急诊,而该去找心理医生?”答案显然,不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客观地来对待自己的身体反应,实事求是这句话在这里依旧还是适用的。

如果有哪位朋友因为这一小节而直接放弃去医院检查而选择投向心理咨询师的怀抱,实非吾辈所愿。另外说一句,即便直接去了心理咨询师那里,那里还是会向你要详细的医院检查报告的。

在了解了疑病症之后,也许你想测试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下面这个案例或许可以满足你的愿望。

A君是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他的症状是左手手臂无法正常活动,也没有感觉。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三个星期,他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左手和手臂不能动了,日常生活很不方便,但他情绪稳定。经过医院的检查后并没有发现生理上的问题,他的手臂肌肉和骨骼没有病变,神经系统也没有损伤。下面是他和咨询师的一部分对话。

咨询师:你发现自己的手臂不能动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君:三周之前吧,大概一个月之前。

咨询师:一个月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吗?

A君:呃,一个月前,我出了车祸,那天喝了很多酒。

咨询师:车祸之后就发现胳膊和手不能动了?

A君:过了几天吧。

咨询师:但在这之后你被送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你没有问题,也没有提到你手臂受伤,是吗?

A君:是的。

咨询师:发生事情那天,车上还有别的人吗?

A君:呃,有,有人,我一个朋友。我,我不想说了。

咨询师:在你认识的人里,有谁手臂也不能动吗?

A君:(沉默片刻)呃,B君,我的一位好朋友。他伤了胳膊,打了八根钢钉,医生说很难恢复,他的手臂以后都不能动了。

咨询师:那B君发生了什么事吗?

A君:都是我的错,是我让他变成这样的。车祸那天,是我俩一起去喝的酒。我俩是从小的朋友,好久不见了,那天很高兴,酒喝得太多了。回家的时候,我开车送他,结果出了事,他被甩到车外面去了。送到医院的时候,身上都是血。医生说,命是保住了,但是以后左臂都不能正常活动了,很难康复了。

现在请你判断A君是否是疑病症患者呢?不错,A君并不是疑病症患者。A君虽然也是健康的,并且表现出坚持认为自己有手臂不能活动的症状。不过,很明显,A君并没有对这个病症的焦虑,并且,A君在躯体上确实表现出了功能性的障碍,他的左臂完全不能活动,并且这不是装病。那A君到底怎么了呢?

很明显,A君的疾病并不是由于车祸所导致的外伤。A君患的是一种被称作转换性障碍的心理疾病。而转换性障碍和疑病症确实有相似之处,这两类症状也类属于躯体形式精神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笼统地说,由于对身体健康或者外表的过分关注而支配和影响了正常生活的症状,都可以被称为躯体形式障碍。与疑病症不同的是,转换性障碍有着独特的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结合着A君的情况来看:

第一,患者确实表现出躯体的病症,在生理功能上有所丧失。A君的情况是手臂不能正常活动。在诸多临床的案例当中,很多转换障碍的患者表现出失明、失聪、瘫痪,还有和癫痫相似的抽搐,其中最常见也是占最多比例的表现,是运动功能的损伤和丧失。

第二,转换障碍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身体上的疾病,并不是由躯体的器质性病变或者神经系统的损伤所造成的。就像A君,在医院检查的结果表明他完全健康。

第三,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转换障碍患者的症状和某种心理因素有关。再来看A君,从他的谈话里面,我们明显感觉到他的自责、伤心和愧疚,因为他觉得是他酒后驾车才导致他的好朋友出事,这些都是他的责任。而他的症状和医生给他那位好朋友的诊断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第四,患者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身体表现出了病症,但是对此十分淡漠,没有丝毫的焦虑。想想A君吧,一个手臂无法正常活动的人的生活有多么不方便,正常人可能早就暴跳如雷了,可是A君对这个病的表现却从容淡定,漠不关心,就好像他就应该这样。

第五,转换障碍的患者并没有自主控制这种症状的意愿。在这一点上,不禁让我想起医学上的奇迹。比如有瘫痪已久的患者在情势危急的时刻下突然站了起来,行走自如。这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是能走的。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些事例确实存在。对于一些患者来讲,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的确是医学上的一个奇迹,但相信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这说明他们从转换障碍中康复了。

相信这五个特点已经可以很清晰地描述转换性障碍了。

转换性障碍

有什么疑问吗?有!如果我坐在教室里听讲座,在教授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地详细介绍完如上几点之后,我一定想举手提个问题。请问,我怎么来判断一个人是真的患有转换性障碍,还是他根本就是装病?

这个问题,很好,很尖锐,很重要。不过答案嘛,估计会是,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确实,如何来区分转换性障碍和装病,也是一个让专家学者们头疼的问题。因为通常想装病的人,会尽力装得很像,所以外在表现上,是很难区分的。装病定然是有原因的,所以伪装的人的动机十分强烈,目的十分明确,会竭尽所能表现得和真的病人一样。但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转换障碍之所以产生,很可能是因为患者的潜意识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