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7384200000003

第3章 守候最初梦想(3)

他决定辍学时,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加清纯子,她有着一双澄澈的双眸,他觉得她是他生命里的小天使。她的出现,让他的天空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他走出了颓靡。那时候,学校的图书馆成了他们的首选约会地点,由于管理不严格,他们甚至将酒带入了图书馆里,一边看书,一边喝酒,好不自在。

但没过多久,他的父亲,那个每天愁肠百结的男子,竟然无意中发现了他陷入了一场恋爱。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有这样出格的表现,自己身在他人屋檐下面,如果儿子无法出人头地,这对自己将是多么大的耻辱。

加清纯子开始远离他,他重新忧郁起来,每日忧心忡忡的,隔了一周后,他意外地得到了她自杀的消息,而她在自杀前的那个晚上,竟然在他家的窗台上,留下了一朵火红的康乃馨。

他痛不欲生,一定是自己的表现不佳,或者是自己的逃遁,才使她失望至极。

他将责任全部责怪在自己的身上,他决定尾随她而去,他想天堂一定是个更为自由的世界。

但他却听到了关于加清纯子负面的消息,前来悼念她的,竟然有五六个高中学生,他们都是她生前交往的男友,而自己,只是最后一个罢了。

他越发感到了苦闷,他终于下定决心,远离尘世。

他收拾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他觉得在天堂里,有书相伴,一定无比快乐。

但是在收拾书的时候,发现一本书中纯子写下了一句话:没有哪一种困难,可以让你每况愈下。这是他们刚认识时,她勉励他的话。看着这句话,他眼前出现了纯子可爱的面容,刹那间,他决定选择一种与众不同的活法——努力活下去,拼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开始疯狂地写小说,《魂断阿寒》是纯子真实的写照,《异乡人》、《秋残》、《花逝》等作品相继问世,几年工夫,在日本,他成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文学巨匠。《失乐园》的问世,更使得他荣获了“情爱大师”的殊荣,他就是渡边淳一。

在漫漫人生路上,困难在所难免,与其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倒不如与生命打一场豪赌——如果不出人头地,就枉来人世。没有哪一种困难,可以让我们每况愈下。

手捧鲜花的老人

6号病房新来一位老妇人,得的是晚期癌症。儿女们关怀备至,每天一大群人围在床边伺候着,亲戚们也是络绎不绝。

那天傍晚时分,我正好值夜班,在楼梯口,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手里捧着一个鲜艳的花束,问我:“姑娘,帮我看下6号病房患者的家属是否在身边?”

我本来不想理会,但看到他真诚的目光,我于心不忍,跑出去张望,回来告诉他:“不巧,他的儿子在身边呢。”

他忙不迭地赶紧下楼,背影孤独。

五分钟后,我恰巧去为6号病房的患者换药,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她儿子对媳妇说:“我走后,照顾好妈,绝对不能让那个老家伙进来。”

媳妇回答:“真是的,像防贼似的,那么老了,还有心思恋爱,咱妈这么大岁数了。”

话刚说完,儿子示意声音小点,老人醒了。

我于是猜测,外面那个不敢露面的老人,一定在追求病床上的这位妇人,不觉莞尔一笑。

老人十分执着,每天过来探望,远远地站着,每天都带着一束束怒放的鲜花。

那个傍晚,我出于好心,想了个办法将老人身边的人支开了,我招呼老人进来,他像个犯错的孩子似的,风风火火地险些跌倒。

我示意他:“只有五分钟时间。”老人的儿子被我支到楼下取药去了,我顺便站在电梯口附近帮他把风。老人与妇人时而相视无语,时而交谈几句。老人让她安心养病,什么都不要多想。妇人的精神明显好转,但等老人走后,她又开始缄默不言。

此后更多时间里,她一直昏迷不醒,她女儿心疼地直掉眼泪,说道:

“那大爷有什么不好,与妈交往二十年了,你们……”

他儿子打断了她的话:“他就是冲咱妈的钱来的,省省心吧,再来,打断他的腿。”

我的心咯噔一下,忽然想起了那晚在楼梯口老人对我说的话:“只是想照顾照顾她,让她高高兴兴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生死关头,钱早已不算什么。我忽然间心如刀绞。

老人每晚必来,我成了他的信使,每次我都会想办法让两位老人见上一面。有一次,我看到两位老人泪流满面,两双布满纹路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那个深夜,又是我值班,妇人病重,手不停地在空中抓挠着,儿女们在身旁不停地啜泣,想到老人再来时只能看见空荡荡的床,我泪如雨下。

第二天,老人如期而来。我告诉了他结果,他最后一次摸了摸妇人睡过的床,最后一次将花规规矩矩地放在床前,静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他的背影让我觉得,好似苍老了许多,背也更佝偻了些。我真想告诉世人:多些成全,少些猜忌吧!

一份迟到的请柬

一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卡莎,特别喜爱007系列电影,尤其喜欢007的第六任扮演者丹尼尔先生。卡莎在网上浏览时,意外地发现了丹尼尔在伦敦的家庭地址,小姑娘异想天开地给丹尼尔先生写了一份请柬,邀请其参加由自己组织的圣诞晚会,地点就在圣皇街31号,她自己的家。

信从曼彻斯特发出去后,石沉大海,小姑娘并不知晓,丹尼尔先生在伦敦的房子早已经出售,也就是说,丹尼尔先生是无法接收到她的信件的。

但卡莎却天真地告诉朋友们与自己的父母亲,在圣诞晚会上,兴许会有惊喜出现。

为此,她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卡莎邀请伙伴们进行化妆,扮演007电影中的一系列角色。她要好的朋友卡特不小心走漏了消息,“丹尼尔要来作客”的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离谱,不仅吸引了无数青少年朋友光顾卡莎的家中,宾朋爆满,一些媒体记者们也蜂拥而至。

当晚的宴会十分隆重,卡莎是小主持人,与卡特一起主持节目,现场一片欢腾。

直至子夜时分,圣诞节已经到来了,丹尼尔先生却爽了约。许多人觉得这是小姑娘的恶作剧,不过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罢了。媒体记者们对她的表现也十分不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多人视卡莎为说谎的恶魔。

父亲劝慰卡莎:“你并没有对外宣布丹尼尔先生会到来,因此,你没有说谎,你并不需要对此事负责。”

然而更多的人则是一笑了之,他们参加宴会本来是为了快乐而来,至于能否见到丹尼尔,那是意外之喜,并不会影响他们原本的快乐。

小姑娘也郁郁寡欢了很长时间,她觉得丹尼尔先生不应该这样,如果无法到来,至少也可以写封信表示歉意呀?

因此,她执着地又给同一个地址写了十几封信,但依然杳无音信。

时间一晃便是三年,小姑娘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执迷于丹尼尔先生,但也并没有忘记爽约之事,她成熟了许多,懂得人生中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愿。

2012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夕,卡莎的朋友卡特找到她,说要重新举办一次圣诞宴会,卡莎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卡莎的父亲却答应了卡特的要求。她父亲现在是一家公司的总裁,精心布置了宴会现场,还邀请了一些社会名流参加,让卡莎她们精心准备节目,并且承诺,会给卡莎一个意外的惊喜。

虽然没有抱着特别大的期盼,但卡莎还是很高兴父亲能送给自己礼物。

宴会依然由卡莎与卡特主持,卡莎成熟了不少,说起话来有模有样,节目表演得也很精彩。

宴会的最后,007突然出现了,丹尼尔先生卸掉行装,意外地出现在卡莎面前。他与激动的卡莎握手,并向现场所有的朋友们表达歉意:由于自己的地址更改,竟然错过了与一位天使的邂逅,现在,我与卡莎和她的朋友们都是好朋友了。

原来,丹尼尔圣诞前夕,去伦敦参加公演,原来房屋的所有人转交给他一大批影迷们的来信,大概有几千封信,丹尼尔简单地浏览后,卡莎的请柬与来信引起了他的重视,当他看到卡莎由于自己的原因失信于人时,他觉得非常抱歉。他联系到了卡莎的父亲,与他共同导演了一场迟到的圣诞晚会。

一份迟到的请柬,由冬日轮回到春天,带来了快乐,演绎着温暖与关爱。

将每一份爱情跟踪到天荒地老

瑞士伯尔尼有一家经营百年的婚介公司,他们的服务十分特别,从客户恋爱时开始跟踪,进行恋爱方面的培训,婚前进行公证,双方签署经过国家认可的婚姻协议,婚后还会定期派人跟踪婚姻状况,提醒双方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调整,以免婚姻变质。

每一对男女客户的爱情,他们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包括双方的生日、爱好、特点等,并且针对不同人的性格,制定了详尽的应对方案。比如说,为了以防男方忘记女方的生日,在生日的前一天,男方的手机和邮箱会同时收到一封温馨提醒邮件:您该为爱人送一束花了。

婚介公司的收费并不高昂,是按年收的,大概每年200欧元,需要至少持续四十年时间,如果过了四十年,客户的婚姻仍然美满,那么,他就可以免费享受余下的跟踪服务了。

伯尔尼百年婚介的老板叫卡桑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瑞士人。1915年,欧洲正处于一战的阴影下,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人心涣散,不幸事件频发,尤其是家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年轻人渴望爱情,却不敢奢谈婚姻。卡桑奇的婚姻也经历了不幸,爱人与他人私奔,带走了他的大部分财产,卡桑奇一贫如洗。

一战结束后,卡桑奇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做生意,不久他便成了屈指可数的富翁。他决心用余生做些善事,他首先想到了爱情和婚姻。

1916年,全欧第一家婚介公司成立,帮助人介绍对象,不收费用。卡桑奇的公司在不到一年多的时间里,帮助一百多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

但问题又出现了,婚介公司不负责跟踪婚后的生活状况,而恋人之间更多的问题发生在婚后:不信任,缺乏沟通,争吵,以至于拳打脚踢。没有人在中间调解、劝架导致很多婚姻的破碎,让卡桑奇痛心疾首,他不得不延长并扩大了经营期限与范围,但只收取少量的成本费用。

经历了百年沧桑后的伯尔尼婚介,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详细、与时俱进的好方法与好案例,他们的目标是将每一份爱情跟踪到天荒地老:婚姻中出现了裂痕,便会有人上门调和;一旦出现了家庭暴力,受害方首先想到的不是警察,而是伯尔尼中介;婚介公司还为每一份爱情办理了保险,保险的条款十分特别,婚姻越长久,享受的福利会越大。

因此,伯尔尼婚介保持了百年前的原貌,古老的办公场所,人们穿着古朴典雅的衣服办公,不用计算机,手抄本才能够体现爱的伟大,就连档案仍然延续旧时的风貌。

其实,爱情与婚姻也是一种产品,也需要精心维护与保养。只要双方愿意,百般呵护,相敬如宾,就可以产生永恒的、天荒地老的爱情。

那个“痛苦”的篮球

1978年初夏,年仅18岁的邓华德迎来了自己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开端,他有幸成为芝加哥大学篮球队的一员,这得益于自己父亲超凡的篮球执教才能,以及对他良好的家教教育。从小的熏陶,加上自己的天赋,奔跑在篮球场上的邓华德看起来更像灵巧的精灵,灵动中散发着霸气,让对手胆寒。

从此,他成为一个“杀气腾腾”的战场斗士。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他参加了至少二十场以上的篮球比赛,逐渐成为队里的主力。有人告诉他,只要能够在芝加哥大学队获得主力的荣誉,就有可能直通NBA的赛场,这是他梦想已久的理想。